卷一百二 通論部三
關燈
小
中
大
之時矣故和則大安也大利也不和則大危也大害也中國于此宜何去而何從焉
保内之法無他惟使斯民各遂其生士農工商各安其業而已其道有四
一曰化偏私中國之學者有漢學有宋學有清學有金石考據詞章之學有專言中學者有兼通西學者各行其是各适其宜如大匠之取材無分巨細良醫之選藥不問溫涼惟其合宜中病有益于人而已偏重則皆非也
二曰籌項中國此時内治外交需用甚巨舊法籌無濟于事且流弊甚多必須得各國籌最善之法用各國籌最精之人始能計日刻期立解燃眉之急中國地廣人衆數年之後百廢俱興矣
三曰修武備兵者所以衛民也中國敗之餘尤應亟行整饬必須改用西法延訂西國之精通戰陣者與中國良将訓練海陸各軍然後紀律精嚴不緻為人所侮苟非及早經營至有事之時始行召募譬人饑餒難堪始行播種其庸有及乎
四曰勸新法德之勝奧因德人創造一後膛新槍遂獲全勝中國事事步人後塵何能出人頭地如有人創一新法造一新器實有益于保民之事者國家應籌撥項密助其成他日始可收其用中國之大能者豈曰無人無以勸之又不能助之誰複憂國忘家甘心力乎且在華之西人亦有能創新法救國者豈可棄之而為他國所用乎要之保内之法尚多此四者至為切要不可以一日稽延者也
四新民之法 中國各省官紳士庶仁賢甚多極深欽佩惟惜大半深恨外人不思各國猶各省也中國秦漢以前一省亦一國耳此深恨外人之心顯與天心相背故言合者天道也言分者非天道也上天仁愛欲永免戰争必将使中外一家一合而不再分也決矣第深恨外人之故由不通外國之情譬售麥者設肆于市忽見有售米者來遂深惡之痛诋之謂米有毒可以殺人有是理乎五谷皆養身之物天下各教皆養心之法願從何教聽其自然今守此教而痛诋他教猶之售麥者痛诋售米者之有毒害人也明理之人當不如是印度日本初用新法多得教士之力自此以後水乳交融永無教案而國勢之興也勃然中國最重五常唯仁為首與西教之愛人如己同出一源各國好善之人見地球各國養兵之費每日需銀六七百萬兩恻然憫之所願與中西善人勸化萬國永息幹戈不以權力治天下而以道德治天下無論何國歡若一家此性命之大原而中西各教之宗旨也
中國五十年來失地賠銀之事屢矣非謀國之不忠也亦非當事者一人之過也由于中國皆未得善法且未得行法之人耳今中西萬國來往若隻知本國之事而不知外國之事猶聽訟者隻聽一面之詞萬不能秉公判斷必事事有誤欲得善法必先通外情而中國所恃以通外情者有六
一多見西人素谙洋務之員西人來則必見見則必談故見聞較廣第所見皆雜色一隅之見非專門博學之士故不能普行西國諸善法
二閱已譯之西書西書之已譯者不及萬分之一所譯之要書不及千分之一欲以盡明西事能乎不能
三閱日報中國報館主筆人無一洞達泰西之大事奧理者主筆人既不洞達閱報者又安能洞達乎
四派學生出洋此法固善借成材止數人餘皆半途而廢以任大事力所難勝
五派使臣分駐各國既不通外國語言文字為期亦僅三年焉能通達各使臣所著日記言西國之事頗有合者然疏舛訛誤之處實多倘 國家輕信其言豈不轉誤大計
六京師同文館設館之始意美法良第人數無多所學太淺中西并骛絕少專精即使有成亦猶一杯之水欲救車薪之火豈可能乎
以上六事皆中國所持以通外情考新學者而不知皆皮毛也糟粕也外行也挂一而漏十也噫難矣惟事勢如斯已成迫不及待可奈何無已則有俄羅斯日本之成法在借用他國之人而派本國大臣與之合辦行之十來年華人一切熟谙然後自行經理非惟俄羅斯日本然也即德法兩國初行鐵路之時亦莫不然非惟泰西諸國然也中國 聖祖皇帝于欽天監亦曾參用西人皆有大益而無小損惟中國合辦之大臣必須素通西學年在四十歲内外者精力方可有餘辦理方無膈膜耳惟年高有功于國者可按西法歸家養老仍有俸祿
論中國目下應辦之事其目有九
一宜延聘二位可信之西人籌一良法速與天下大國立約聯交保十年太平之局始可及茲暇日重訂新章
二宜立新政部以八人總管半用華官半用西人其當用英美兩國因英美早經立約雖複失和絕不開戰公請他國調處兩國皆無忮心皆不好戰最宜襄助中 朝耳若某某者英人之傑也某某者美人之英也得此數人總管新政與中國四大臣合辦如木之有根水之有源也其新政應辦各事選訂各國專門名家之人分任其責均派中國大臣合辦如水之有支流木之有枝葉也
三中國地大物博鐵路實富強之本源刻創議興辦至總署條陳包攬者甚多既不深知何能别擇應調西人某某到京考校仍電請西國辦理鐵路第一有名之人年約四十歲者與之商辦因中國通國鐵路非二十年不能成必須年力富強始能始終其事并派中國二大臣與之合辦
四某力強年富心計最工在新政部應總管籌借各事以中國管理财賦之大臣合辦
五中國應暫請英人某某美人某某随時入見 皇上以西國各事詳細奏陳
六國家日報關系安危應請英人某某美人某某總管報事派中國熟悉中西情勢之人為之主筆
七學部為人才根本應請德人某某美人某某總之此二人名望甚高才德俱備可與中國大臣合辦
八陣戰之事素未深谙應請專精此事之人保薦人材以備任使
九以上各事應請明發 谕旨将新政有益于國有益于民不得不行不可不行之處剀切宣示今天下讀書明理之士樂于從事方能日起有功
以上四法認真辦理期以二十年内外之杌陧可以平中西之形迹可以化天下萬國至精至良已行已驗之善法均可傳之中國每日至少之數可增入一百萬金每年至少之數可增入三萬六千萬金百姓足君孰與不足再者英國國家每歲入銀二百兆磅合中國銀一千兆兩五分之合二百兆中國得之亦當不難矣君臣士農工商皆富何必患貧患寡無米難炊憂賠費之不易償慮借之不能歸楚哉譬農夫種地之時須隻借銀購買籽種秋成而後百倍豐收除還所借之資仍獲無窮之利若無力購種而不敢借銀自甘餓死智者不為也此事在中國二十年前早經舉辦延至今日事機已迫受害已深果能迅速舉行中國尚有得半之望倘再遷延贻誤恐燎原之火立見焦糜滔天之流實時昏墊無窮大禍近在目前雖上有堯舜之君下有周公之臣亦斷不能起此不能起之沈延此不能延之生命矣蓋中國之病始也痿痹不仁而已今則中風矣血瘀入腦矣惟此一方可以回生起死當此死生呼吸之際乃尚有人刻意阻撓則是誤國庸臣與庸醫殺人何異且所誤殺者固其君也其父也其子也中國素談忠孝慈愛萬不能忍心害理甘心亡國無耐不通萬國之大局故不覺則偏見而反見失禮而失信惹禍無窮惜哉痛哉苟願奮發圖存務于十日之内電召此總管新政之四人入京其餘諸人亦宜封凍以前一律趕到蓋稍遲一日至少必自棄百萬兩而喪師失地之憂更有非意料所及者外有俄法日本等國亦不乏能人皆可随時延請襄助中國以保各國長遠太平之象李提摩太往來中國廿有五年踐土食毛彌感 皇太後 皇上 皇恩之浩蕩辱承明問不忍不披瀝上陳伏惟 鑒納奏請速見施行中國幸甚大局幸甚至于中國事勢之危急辦理之不可再遲除此法外更無他法則天下萬國及中外明智之公言非一人之私言也
以愛力轉國運說
汪康年
國者何也以其能自完固也質點相切而成物若未受空氣之改變而質點未相離則同類之物必無能損之理若金類然必已鏽蝕而後見殘于同類之金否則必有刃而後能錘锉之也若木類然必已腐朽而後見殘于同類之木否則必施以削而後能錘擊之也惟國亦然與他國同立于地球之上而獨見弱于他國則必其本質已有内離者矣内離者何失愛力是也夫起于相忘者終于相絕起于相愛者終于相成是故農與農相愛則通力合作轉相告語凡播種辨土可以新法行之矣工與工相愛則居肆成事互相勸勉凡購器造物事事可仿制矣商與商相愛則集赀易廣謀事易就凡公司行棧可如林而立矣士與士相愛則得失相較善否相示凡置書立會可并時而起矣官與官相愛則善法相告過失相救凡興利除弊之事可一旦行之矣疆臣相愛則救災捕盜設防治水之政不分畛域而彼此形迹之見可盡除矣卒與卒相愛則勝相讓敗相救而失伍棄軍之事可免矣将與将相愛則進止攻守互相應援而無彼此不相顧之患矣若夫上惟愛其下也則恩威互用而下必不忍蔽其上官惟愛其民也則寬猛相濟而民必不忍疾視其官将惟愛其卒也則賞罰平均而卒必不忍輕棄其将且以全國之愛力愛其君則君益尊以全國之愛力愛其國則國益固以攻則克以戰則勝以守則完相愛而後能相相而後能相固是以愛力生強者也
夫責國之強必求器械之利士卒之勇将帥之武糧糈之足然是四者鹹強國之末務也非本務也鷹之鸷由于嘴爪然安嘴爪于燕雀必頓失其鸷則以嘴爪是也其所以用此嘴爪者非也鷹之全體固皆與嘴爪稱者也犀之猛由于齒角然使安齒角于麋鹿必頓失其猛則以齒角是也其所以用此齒角者非也犀之全體固皆與齒角副者也然則不以全體之愛力生強而但求強于整軍經武得乎項羽百戰百克而卒見滅于漢則以項羽之愛力不如漢也窦建德王世充之徒非不足以抗唐也而愛力不若唐則卒并于唐故英之保黨公黨設心不同而其為英則同美之共和黨合衆黨議論不同而其欲富強美則同普已蹶而忽興法将亡而複振以國勢雖衰而愛力如故也蓋惟其相愛也則必求所以相存求相存則必求所以自強是故農夫荷畚執锸之時工人審曲面勢之時商人操奇計嬴之時雖各營其私而心思所注則鹹在于國雖以傭賃販豎之微鹹不敢以國事為後于是必思所以旋轉此國事者必思所以改革此政法者必思所以監察此用事之人者如此則雖欲不強不可得矣
夫相愛也者非僅相愛而已也有相愛之意則行事相勸利弊相告進止相助艱阻相扶過相隐善相稱得相賀失相矜成功相期同類相助如此則不期成而自成矣相忘也者非僅相忘而已也有相忘之意則行事相阻利弊相隐進止相撓艱阻彳目傾過相籲善相誣得相惡失相幸成功相忌同類相離如此則不期于絕而自絕矣然則察善敗之由審勸道之宜有國者宜何從焉
中國疊更艱阻而猶晏然無振作之意說者謂其守舊法也謂其多掣肘也謂其意見之歧也吾以為由于不相愛也其仕者以為我惟求敷衍抵塞終身不失官而已遑恤其它士以為我工制舉業即足以自進何必勞心于他學商以為我得新法當以自利何故公之人工以為有利便之法宜秘不示人富者以為他人之危急無與于我何必勞心以為人是以通商數十年來坐視強族之逼處國勢之危險利權之全失而未有共謀一事特創一業以開維新之景象者公司屢創而屢蹶商會雖有而如無至若學會公會則尤未有見端蓋西人之事皆賴衆人之心力而後能成之而中國則斷無合衆人心力以成一事者嗚呼愛力之失人心之亡也人心既亡欲求國勢之能振将何所必乎
今夫中國之人不能食于故土流離海外幸而成立又不得保護有被侵奪于他國者如此則失愛力于我之旅民矣編戶之民賦稅未缺平居則官吏侵擾過當饑馑則任其轉徙而莫或過問如此則失愛力于我之居民矣工商以其巧力餬口而厘稅無定章保護無定法以緻折閱失赀無算如此則失愛力于工商矣隸名卒伍無事則克其名糧有事則驅之前敵罷歸則任其流徙甚有為丐盜者如此則失愛力于武士矣士讀書求官然濫其取而狹其入官之途有窮老不能自存者如此則失愛力于士子矣求俊秀之人行之海外而赀之學學成則不複問使求食于他國如此則失愛力于學人矣嘗以赀藉得策名仕版然屢改其铨選之方又不思所以維系之以緻不能活八口則失愛力于入仕之人矣有位于朝者既已委之事而寵之官然祿不足以給其養使不能無他營如此則失愛力于在朝之人矣用是之故有權藉者專為欺蔽侵漁而不顧其上富者甯懷金待寇而不肯以資軍實士以不與外事為賢良民以苟免為得計甚至比不相知聞北方饑寇而南方鐘鼓貧賤之人聞富貴者之傾覆則引為慶幸同國之人而相待乃如此環顧全球諸國未有如是者也
夫愛力甚者先自愛其國内其國而外諸夏内諸夏而外彜狄春秋之義也是以春秋内大惡諱内大夫卒日凡以殊異于外也孔子曰不愛其親而愛他人者謂之悖德然則不愛己國之人而愛他國之人者獨不為悖乎然而今日之事有異于此西商正稅值百抽五華商完厘則有例内之追求有例外之苦索西人日用物皆得不稅華人仿造乃複從而征之華船挂洋旗則遇關卡無敢過問華店用西商牌号則雖越禁踰制無所妨礙華商托西人報關則無羁滞之苦反是則留難訛索将不可言狀延請西士不惜重金禮聘華人即才技與相齊等亦必薄其廪饩異其禮貌購物于西商惟所取求不敢與諧價入華人之肆則百端吹求必欲抑價短值而後快甚至有俟其折閱而冀其賤售者夫如是是欲驅舉國之人而使有外心也夫有外心則無内矣
夫以是解散渙釋之心而欲使成事是必一人可為之事而後能成也若多至二三人則不能成矣又多至千百人及億兆人則愈不能成矣今使開行棧立公司皆千人以上練軍旅饬捕務皆萬人以上設學會建議院皆億兆人以上然而以彼此不相顧之人處之縱使明立規條選用賢哲亦必俄頃之間變故紛起局内則自相忌嫉局外則互相疑阻始而意見各執繼而彼此傾軋終且推诿避嫌而置正事于不問以軍則不武以财則不富以商則不能擴充以工則不能新異是何也以其不相愛也不相愛則相争方自相敗壞之不暇何暇為集事計然則有國者必行其愛之之心盡其愛之之實以生其相愛之意于是相切愈密相附愈堅可以緻富可以緻強舍是則何以焉
論今日中國當以知懼知恥為本
汪康年
悲夫微欤今日之事也何悲焉悲失權也失權焉者非全舉一國之權而一時盡失之有積漸而失之者有不覺而失之者且不特上失之下亦失之不特官失之民亦失之至今日則已情現勢迫矣顧猶不知為失權也但微覺轉動不便而已嗚呼豈知我之吭已盡為人扼我之背已盡為人拊哉是故租界辟而我失割地之權公堂設而我失用法之權西官治租界有專權而我失治民之權各國兵船可任意駛泊而我失口岸之權墨銀通行各埠中國銀錢不能一律行使而我失制币之權西法賦稅重其入而輕其出我則反是則失稅權西法兩國之訟用刑從其輕者我則西人從輕比中人從重比則失刑權公法不得與在他國之利益不得均沾則失立國之權至若教人養人之權中國不力主持亦漸為所侵竊甚且漸奪我用人之權又且奪我論議之權等是下之必至奪我志意之權及其生人之權夫與他國共立地球之上而中國地大人衆又為各國冠而蹉跌隕越一至于此嘻籲甯不懼欤
西人之所以朘削怵吓我中國者以兵商為大宗而其所以羽翼兵商者尤能堅忍刻苦聯絡黨類碁布星散于人之國中彼将力護其從我者而深斥其不從我者貴人能扶己者深獎譽之其異己者力毀謗之借己之國勢以壓人之官長複借官長之勢以壓齊民夫如是故吾國利弊纖息盡為所得而從者益衆彼又能取其國之善法以教養人不數年則才人學士将出其中且我民有為所長養者有為所生全者方感激效死之不暇而我民猶寬然宴娭謂彼之說何足動人彼之為此者特為謀食計耳豈知彼之設心立法上之則欲執人之國權大之則欲制億兆人之死命逮至彼勢益盛方思起而謀自立之策則人聯絡而我散漫人堅忍而我疲脆彼欲去我若風之振槁嗚呼不自立而坐以俟者其效固必至于是也
始西人至中國猶震其夙名以為聲名文物之所在也已而察其政見其紀綱弛紊而不理過其野見其阡陌零亂而不整行其途見其道路污穢而不潔遇其貴人則情勢懵然遇其士民則事理昏然于是彼以為可肆意相待者莫是若矣是以凡要挾誅求不能以待他國者獨能以待中國凡偏苛之令不能待他國之民者獨能以待中國之民于是有藉一案而求償金數倍者因一事而請改約章者華人殺西人則官革犯誅西人而若此則百不治一華人負西人債誅索不止其身西人而如是則一聽其官之所拟甚至愆期失約同一事而治之不同蓋彼見我官之輕其民也固謂我民之可以輕矣見我兵之擾民也固以我民為不妨擾矣見士民之侮其官長也固以官長為可侮矣見我民之互相擠排互相争奪也固知我民無相顧惜之心矣故雖西人之教素尚公平而卒至若是者蓋以為待中國人則應如是也
西人善于經商所至之地辄能握其利權中國商人心計之工何遽讓西人然而稅務一層西人固已不費絲毫心力而操赢绌之大權矣我華商見利則趨而不思其後之難見害則捷避而不顧其徒之敗西人谂其如此故以整禦散以堅敵脆以素娴拒新習彼集公司則赀本重大我則皆獨立也彼聯聲勢則消息靈通而我則隔也是以我雖行店林立而實則零碎湊集拾西餘剩受西挾制而莫可如何也
華人初見西人鹹懷惡怒之心至今日則惡怒之心一變而為信畏矣夫不問是非曲直而辄以惡怒之心待人非公理也至若不信畏己之人而信畏他人則尤異矣夫中國商雖未盡可信然錢莊彙号固不亞于西人也而今則富貴人之金多托彙豐矣修造輪機中國非不能為也而今則購辦之人必托耶松矣同一器冊而必以錾洋行字者為貴同一貨物而必以來自西土者為佳以上相匹皆指中國器物實能與西人者言非謂概足與西人匹也若夫亂兵肆橫非口舌所能喻也乃亦西人而斂差役恣暴非禮讓所能禁也乃亦見西人而輯威無怪聞公使之驕橫而駭汗橫流遇西兵之嚴整而聞風遠避然則我民盍亦深思緻此之由而思所以處将來乎
然此非一二人之懼而我中國四百兆人之公懼也非一二人之恥而我中國四百兆人之公恥也然則整頓之策但袖手而诿于上之人可乎整頓之策奈何曰相酌其制官革其政士益其學商擴其業工精其物如是而已吾意自去年以來必有大改其故轍以曉示天下者貴者必将協其權力以提挈萬綱富者必将委其赀财以創新萬事士必思力崇新學商必将共立公司工必将仿制新器報館設于各省學堂林立于列縣雖未維新之全模而士氣之奮民心之明将于此見之矣
夫四環伺不足懼大變當前而怡然無所動斯為可懼也割地償不足恥維新有機而懵然無所知為可恥也今内之則敷衍锢蔽之見未嘗化外之則夤緣酬應之習不能免官書局奉 旨重關矣而未敢昌言也學堂奉 旨設立矣而未見定章也報館已奉 旨允準矣而未見廣設也每議一事而部臣诿之疆臣疆臣诿諸紳士俄而以無中辍矣
每定一法則下屬俟諸長官長官決于内臣俄而以難行中止矣甚至駛行小輪則厘局阻之機器制造則重稅苦之推之學術商務工業未嘗有一事足當維新之目者詩曰不戁不悚百祿是總今之君子可謂不戁不悚矣
今使朝廷之臣相率而議必敝之政有司之官相率而發必阻之令舉國之人相率而治必廢之業商盡心開必閉之肆工竭力作不售之器聞者鮮不以為笑矣顧觀于今則幾于是也然則今之人何異于舉手而自擊舉足而自蹴也則今之人其所作所為何異于自棄絕也彼豈甘于如此哉一則由于不相顧一則由于不敢為實則由于不能深知時勢之必然而姑與苟安而已且貧賤之人必曰我謀衣食之不暇何暇慮此然則當求諸富貴人矣貴者且曰我一人竭力何所補不如及時掊積為子孫計富者且曰此他人所患耳我富人何慮此他人固以保富為事者我方不失顯榮嗚呼蓄志如是固無怪其如是矣
夫使果如富貴人所料則苟利于己雖大局移易何害雖然此豈果可得之數乎夫以他人為可托而怡然以待其來此不仁之甚亦不智之甚抑知彼将不以顯虐而以暗傷不以驟芟而以漸減刑則異律官則異舉禮則異施商則異稅限其權利苛其禁防而意外之波累尤不可逆料我民亦盍按切事勢而一思之乎若以是言為妄誕也則亦已矣若猶謂有萬一之當也則盍天下之心思才力而急籌之乎
論中國之弊在不能務實
天下之事不外利弊二端利者有益而無害者也弊者有害而無益者也自人不知利之所以為利而但存求利之心為謀利之事以為有利必無弊矣而不知利愈多弊愈多究且但見為弊而不見為利矣人亦知弊之當除在在存除弊之見而不知弊之所以生與弊有所當除必至旋除旋生愈除愈生而弊終莫能去此非人之不能謀利不能除弊因未知利弊之故而未嘗正其本而清其源耳然則利之謂何在事事能務實也弊之謂何在事事不能務實也實者虛之對山虛則崩土虛則陷木虛則朽人虛則病此大較也若國虛則國幾不可以為國而困窮孱弱必見侮于邦家虛則家幾不可以為家而貧乏流離亦見輕于戚黨此豈有天定哉不務乎實則實者虛矣能務乎實則虛者實矣此乃舉其大略事非不可挽回宇宙之大人民之衆事物之繁應酬之瑣皆不能外此一字語雲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此務實之道也宋人立學以不妄語始此務實之基也一人務實則一人之基植矣一家之人務實則一家之基植矣一國之人務實則一國之基更鞏固而不搖矣國之最要者莫如吏治 朝廷設官分職各有專司治國治民斷不能稍存虛僞乃今之吏治則競尚虛文外縣之事外府不能盡知外府之事司道不能盡知司道之事疆吏不能盡知上下相蒙自成習慣試問現在能确知地方利弊者能有幾人能确知地方利弊而能為民興利除弊者更能有幾人即不能興利除弊而吏所應為之事宜無不知之乃自捐納開而仕途雜盡有目不識丁之人而居然南面者責以錢谷而不知問以兵刑而不悉祗須善于夤緣斷不緻登白簡然猶謂此捐納者耳若正途則寒窗燈火辛苦十年熟讀聖賢之書揣摩經史之學則天下之事自無不知矣知之而自無不能為矣說者謂人皆困于八股不能肆力于經史所以枵腹從公毫無實學世雖不乏經經緯史之才而究竟空疏之輩十居八九既無實學何怪無真才耶不知八股雖足困人而究代聖賢立言人雖不能緻力經史而既能八股豈有不讀四子之書者昔趙普以半部論語足以治天下豈今之士人讀書倍之又倍而反一無所用耶大抵皆書是書我自我耳其能坐言而不能起行者皆不能務實之故也讀書不務實則吏治安有不壞哉至國之藉以靖内憂禦外侮者則武備尚焉國家可以百年不用兵而不能一日無兵備三代以來兵制疊改改者改其弊也而卒不能無弊者何也非兵之制皆有其弊亦兵将之不能務實耳通商以來取效西法炮則用西炮鎗則用西鎗同一器械同一演習何西人用之而所向無前華人用之皆望風先遁遼東一役可見一斑然其臨陣時如此之怯而無事時則迎來送往旗幟鮮明耀武揚威如荼如火徒觀瞻毫無實濟其缺額扣饷種種作弊無論矣此兵将不務實而緻滋武備之弊也且曰通商則商務不重而日重在上者宜有以保之恤之俾商人無掣肘而有恒心則凡裕國裕民之道不外乎此而為商者亦宜腳踏實地不存僥幸既可免虧損之多且不受抑勒之患假使有百金之本則置百金之貨即有虧損斷不緻全軍覆沒乃今之為商者苟有千金則必為萬金之貿易苟有萬金則必為數萬金之貿易一朝潰敗遂至不可收拾以貿易之數計之所虧尚不過十分之一猶之勝負為兵家之常而以資本計之則所虧已不敷所抵矣此貿易不務實而商務終難起色也
由是而推鬥斛所以齊多寡而各處之鬥斛有不同也丈尺所以齊長短而各處之丈尺有不同也斤兩所以權輕重而各處之斤兩有不同也若銀錢則更宜劃一無論京錢津錢宣錢東錢數目稱謂各有不同即如本地之錢一千則一千耳一百則一百耳而必欲扣其底有九六九七九八九九之别假如每銀一兩兌錢一千若九九之錢不足者已十丈矣則何勿實兌以九百九十而必欲成一千之名而扣其十丈哉在兌之者非不知其不足于數而不嫌其不足者可即以不足者用之他人也受其用者亦明知其不足而樂于用之者因可以暗擡其貨價必如其所虧之數而扣之也此風不獨一邑也不獨一郡也不獨一省也通國皆然人心日趨于虛僞而實幾忘矣至于實之相忘則臣不難欺其君子不難欺其父婦不難欺其夫弟不難欺其兄而朋友之間則更無不可用其欺人心如此而欲圖自強之道不亦戛戛乎難哉現在百姓之窮日甚一日而風俗之奢亦日甚一日禮雲喪禮稱家之有無揆情度理何一不當稱家之有無經雖僅為喪禮言而要無不可由喪禮而類推也一席焉或數金或數十金向惟富貴者能享之今則尋常之人征逐于酒地花天揮金如土且有過之無不及也一衣焉或數金或數十金而亦惟富貴者能被之今則尋常之人無不冬裘而夏葛即降至輿台仆隸亦無不綢其褲而羅其衫茶寮酒肆之中幾至良莠不分等威莫辨此猶得謂衣食之微無關緊要人之不能稱家之有無亦人之将來自受貧乏耳若名器則斷不可以假人者也乃自三十年來名器日濫無論其曾納資以虛銜榮鄉裡自命為紳衿盡有并未納資而亦煌煌其頂并以頂之不足而挂珠焉珠之不足而拖翎焉人非不知其頂之何自來翎之何自來珠之何自來而并不犯案到官誰肯揭其私隐而彼亦但知吓鄉愚誇裡而竟至廉恥之不顧此其弊先由官之不能務實有以啟其漸也官稱謂本有一定京秩自轉堂官則稱大人餘則稱老爺翰林而曾任學台主試之差者則亦稱大人而今則一點庶常出京分卷人皆以大人呼之在不知者徒震驚其為翰林也在知之者以為庶常将來可以留館而放差者也不知庶常留館亦不可必得之數放差亦不可必得之數若但以将來而言則秀才舉人何不可稱大人乎外秩道員則始稱大人知府以下不聞也今則同通而若加道銜人皆以大人呼之矣知府無論也職官故後例加一等今之稱謂可謂之預支矣非但實缺候補人員如此稱謂即尋常之人捐一虛銜人見藍其頂即以大人奉之時人有家大人之诮誠非虛語也世人好名忘實至于如此雖雲三代下惟恐不好名而如此好名則殊為風俗之憂人心之害說者謂中國之人不能務實因不行西法之故西人處處務實若行西法不難救其弊而興其利不知西法誠能務實而華人學之未必能務實也現在非無效西法喜西學之人大抵皆略閱翻譯之書耳食道路之語而已高談闊論鄙中學為無一可取其人之于中學固一無所得而不知其于西學亦一無所得也以不能務實之人俾學西法其弊必緻與中學等則亦何必舍田而芸哉總而言之無論西學中學能實事求是皆有利而無弊不能實事求是皆有弊而無利也人苟處處務實即不知西學亦不難駕西人而上之若僅以西學為口頭禅而不改虛浮詐僞之習因循怠惰之心即日日言西學人人言西學吾恐不為西人所笑也幾希矣
論中國之患在不能通力合作
今以一夫耕田則所耕之田不過數畝而已而天下之田吾未見有蕪穢者何也以耕之者不知盈千累萬也一女織布則所織之布不過數端而已而天下之布吾未見有匮乏者何也以織之者亦不知盈千累萬也夫耕田女織布各事其事也然有一夫之不耕一女之不織則田不治而布不足矣是以天下之力貴乎通且吾嘗見有造巨室者矣引繩者凡幾人削墨者凡幾人運斧斤者又凡幾人無不各執其事也而其心則無不專注于室吾又見有駛大艦者矣駕橹者凡幾人執篙者凡幾人施牽挽者又凡幾人無不各司其役也而力則無不畢瘁于艦假使有一人之心不能專一人之力不能瘁則室不成而艦不行矣是以天下之作又貴乎合夫國猶田也猶布也猶巨室也猶大艦也治國者猶耕夫也猶織女也猶引繩削墨運斧斤之人也猶駕橹執篙施牽挽之人也今天下之人皆知耕田織布造巨室駛大艦不能不藉乎通力合作而于國獨瞢然不知人自為謀家自為計不思有益于國但營自便之私為臣者先後易任因革殊途彼以為利之所存此即以為弊之所在此以為利之所在彼即以為弊之所存一人一心各行各事而天下遂紛然不理矣為商者以其利财經營于市偶得小利沾沾自喜以為此我獨得之秘也公之于人則我失其利見者知其有利可得起争之互相争則利遂互相失而商之困乃日益甚矣為士者畢力于科舉制藝之外若無他學可謂同其心合其業矣不知制藝不适于用而同其心合其業者乃在乎此故格緻測算以及諸凡有用之學皆以餘力習之一二人學之而人才遂不能日出矣夫一人之心誠難無百密一疏一事之行誠不能有利無害但使内而相臣外而疆吏平其心以察之公其議以斷之善則從不善則汰而美政所布前者創後者因遂無半途中止之慮而國無不理商賈操奇計赢固在圖利而圖利之法又無所窮有為一二人不能謀者必合數十人謀之有合數十人而仍不能謀者必合千百人謀之如是則資本巨而大利可得若僅僅人有所利我亦圖之是不啻骨肉之相殘手足之相搏而洋人之以公司巨本者遂得壟斷居奇病我商政矣國何以能富制科之法不變則維新之學不興今既知西法之善皆由于格緻測算而亦以格緻測算為重自當驅天下之士專門習之勿分其心勿撓其慮中國四萬萬人中魁儒碩士當必紛出其間與之言治國之道而治國之道無不得其要領與之言經武之事而經武之事無不得其全綱與之言制造藝事而制造藝事無不得其精蘊則國焉有不強是故泰西之立國也有議院有商部有學會蓋以有議院則集思廣益謀而後成可以壹意孤行振興大局而不至各行其是嚣雜無歸振作者或如為德不終因循者或以敷衍塞責而牽掣阻礙忽廢忽舉之弊可免矣有商部則公司可舉商不能自足其資國代足之商不能自衛其業國代衛之若是則商之争利也皆為國家争利而非争國家之利銀錢之流溢于外者不難由漸收歸矣有學會則人人知當務之急人人知扼要之圖愚日以辟智日以開而不讓外人以獨巧今中國無議院商部學會三大端故事不歸一而所作不相合有力不相通不能通力合作是欲以普天下之田普天下之布使一夫耕之一女織之矣是欲造一巨室駛一大艦而使一匠人建之一舟人駕之矣雖有善者吾未見其能行也
西人為患中國之由
率真子曰迩來海外各邦呼朋引類起相乘闖我門庭入我堂奧地形之險易郡國之肥瘠土産之赢绌人情之向背江海各口舟師台之精堅與否莫不纖悉周知屯煤屯糧之所亦幾于内地自古外患之興實未有甚于此時者也乎德占膠洲以後俄則索我旅順大連灣等處法則又以四要挾甚至以剖分中國地土之謀繪圖照會各國明目張膽毫無顧忌則瓜分豆剖之舉竊據割裂之事其機至促其彌顯其勢将以亞細亞一洲與歐非諸洲為混一之兆并欲合全球五大洲而皆歸一統矣豈不可也哉言至此有客起而相謂曰如子所言誠駭人聽聞矣子豈不知亞細亞一洲居全球陸地三分之一北至于北冰海東至于東海南至于印度海西至于諸回部我 朝龍興遼渖根本之地已盡東北一隅自東而西收服蒙回千百部落更迤南而至兩藏界割暹緬以盡南海此皆前代版圖之所未有我 朝幅員之廣一統之大殊覺無與比隆矣其欲與歐非諸洲合而為一恐亦無此易事也率真子曰若以一統幅員而論當以元代為最廣自元以前上溯秦漢以考三代皆疆域極小之世也廣雅謂神農之世地方南北八萬一千裡東西九萬裡正合今地球之大至堯之時則已治之地十不及一而所未治之地仍是神農之遺蓋自禹平洪水之後言之也故河圖括地象言四海之内如赤縣神州者九禹貢所稱九州島乃小九州島也可知神農時實地球全體而皆歸一統也洪水告警人類絕滅禹之施功有不必竟于地球之上者故就帝都近處四面治之約略得數千裡而盡其疆域仍名之曰九州島大抵彼時九州島之外人物不生歐西考古諸書言最遠之事皆在中國堯舜之間此可證也自此不複再生神禹于是禹定九州島之外不通中國越三代二千年始有力能自通者中外交涉蠻狄相尋昔之蒙昧荒遠者漸賓上國而其間德化力服義利交盛衰強弱之形賓主臣奴之參互錯綜積世嬗運而中國幅員乃非九州島所能限然考其地仍在禹貢要荒以外不過一統之朝威權得行而已非真大也若夫趙宋全盛之世棄置燕雲則更并中國曆代相傳之地而亦失之其規模倍狹于前厥後遼金繼起坐失中原南渡偏安稱降元祖未始非因不取燕雲而自贻之戚然天意有屬将舉中國之局而一統之即欲強取亦勢不能也元代更興然後幅員之廣超轶前古蓋元遼金之後進取中原東北固無幹地渡江逼宋直走崖州于是南面又盡于海其本國風俗多尚騎射精兵健将習于戰争塞外沙漠之間橫厲無前乘全盛之勢以大造于西北膻回部落所至迎降轉戰而南奄有印度南洋島悉入包羅假如子孫之世享國長久内亂不生奉世祖之威靈即西盡天方北及冰海何難之有所可惜者立法未善有創無因政尚煩苛緻亂而速亡耳試思印度乃佛民所産喇嘛之教傳染北方蒙古以為國俗乃自撤馬兒罕分藩驸馬遂為天方之摩哈麥黨所移而通國盡變膻腥尚望其成亞洲之一統耶顧亞洲雖不一統而一統之勢不得不稱盛于元明帝起自布衣以南攻北勢處其逆及永樂得國疑惠帝遁外海遣中官鄭和等之不能得海外片壤而以威脅諸彜諸彜慕中國人物之盛不遠數萬裡争先貢求貿易之利此為西洋入中國通商之始至順帝北逮代長沙漠終明之世猶為邊患于是明又汲汲于備邊而中外之界複嚴西番回藏偶通職貢不列版圖洎乎将衰文臣洩沓武臣驕恣無複遠謀寖成積弱甚而印度五王僅存守府南番島族不拜王靈啟門戶而撤藩籬猶嗟訝駭歎不知西洋何國所據何地噫嘻可恥而亦可憐矣惟能封琉球字高麗增東海之藩而遏強之寇則論者以為差強人意耳若夫我 朝發祥于滿洲其運會無異元代故武功所及可以包括北方而順勢以收回藏康雍之世遠過至元大德間矣 然承前明之弊西域界限不得越雪山南洋朝貢不能緻島酋第視前明為過之所以然者英之據印度無間可乘而南洋為歐人分踞營建埠頭藉通東道至 本朝已百餘年争之不得徒召外侮且失自前明于國體亦無大損而二百年來時有龃龉緻啟釁端遂使外人有輕視中國之心未始非縱敵贻患之階之厲也不能為當事諸臣寬其責矣
國初以荷蘭助讨海寇故許其二年一市八年一貢旋停其市以嚴中外之防至康熙朝從疆吏之請大開海禁而英吉利始藉朝獻以求通然皆震懾威靈未敢肆也迨至乾隆時海宇殷富乘準葛爾内亂一舉而辟新疆若遂養威固本以馭遠人豈非至善乃邊事不息所向無功溫福喪元于金川楊應琚被執于緬甸當日用兵已遠遜開國之初矣最後安南之師可謂順動而藩邦讨逆于誼固然乃孫士毅則損兵折将幾虜其身福康安則囚黎封惠頓負初心贻外藩以笑為中國之羞實始于此弱小如安南且不能制之若英法諸國利器早成釁端早啟則東南數省之開設埠頭及償兵費累三千萬者固不待道光時矣鹹同以降乘我内讧入廣州犯都城以及天津台灣雲南伊犁各役起為難凡所要求莫不如志我惟俯首應諾不敢與争遇事遷就以釀成海外諸國侵削之漸者蓋由來已久而不自今日始矣語曰一日縱敵數世之患其斯之謂乎自今海氛愈熾琉球則割于日矣越南暹羅則割于法矣緬甸則據于英矣高麗一國則又将三分其島矣藩籬大開升堂入室馴至于台灣之割地求和賠償巨不二年複有德人強占膠州俄人思踞旅順骨肉有限剝削無已天下大勢岌岌可危事變之來日迫一日此後事機益緊發難愈速将見海外各國效尤德俄起索地指名要求則舉中國二萬萬華腆之地四萬萬秀淑之民不難于一日間四分五裂盡之海外也其勢實将以亞細亞一洲與歐非諸洲為混一之兆合地球全體五大洲而皆歸一統矣尚何雲于中國一統之盛衰廣狹哉客曰一統之盛以元為最敬聞命矣顧君謂本 朝發祥滿洲與元代無異而何以一統之勢不能美外洋之禍至于斯極其所以緻此之由豈處地之不同而人事之贻累欤其由來君知之乎至真子曰嗟乎是殆即斯二者之遺害無窮而遂至于斯乎蓋我 朝于南洋印度既有元世規模即為中國舊物譬如宋之燕雲宋之不取謂其失自石普不必壹意争之孰知百年之中遼金之禍接踵而起今南洋印度亦雲失自前明不必壹意争之乃百年之後英法之禍亦接踵而起相提并論于今為烈其先既無規複之心其後複失撫馭之道贻誤事機至再至三故由今追昔世皆歸咎于耆英琦善之營私誤國甚且張敵脅主謂其死有餘辜是固然矣而不知坐失先機自贻伊戚開 國之初已于不取南洋印度基之矣且耆英琦善諸人特癰之潰爛者耳向使海禁不開則鴉片不至流毒中國道光之釁亦何由生始事不慎康熙諸臣實當之黩武而不能武剝喪元氣緻戎心乾隆諸臣實當之而禍水橫流奔潰四溢不知塞則又鹹同諸臣實當之矣遂使藩屏日削疆圉日促受制外人不能自奮危迫洊至分裂可待如今日者求其不為南宋之續不且岌岌乎其難哉使賈誼重生其痛哭流涕更當何如乎然世運疊變不能逆料側聞 聖天子懲前毖後力圖自強則中國地大物博在亞洲為最大之國外藩雖失而内地各行省土産富饒人民衆多及時變法一意維新竊謂于今為之猶可補牢與歐洲諸國相代富強能如元世之恢拓疆土南洋印度複歸宇下則進而合亞洲為一統且推而至于合五洲為一統如神農複出禦世合地球全體皆歸一統亦何不可之有哉且不必遠征元世也曷不近而鑒于日本乎夫日本幅員之大不過中國一行省自明治維新以後曾幾何時富強立至一戰而勝遂舉全台歐洲諸國欽服不遑而中國與日同處一洲地大于日反旦夕偷安不知自立忍辱含垢絕無振作其何以自全于亞洲綿大一統之宏規與諸歐抗衡也耶嗚呼噫嘻鲰生鄉曲腐儒徒自憂天于外洋之禍則能原其始不能測其終于禍所由成則痛之深不覺言之切也嗚呼噫嘻
救時四策
中國自與泰西各國通商以後講求洋務崇尚西學不遺餘力創設海軍增置炮台又複建船政制造火藥等局凡可以利軍國大計者苦心經營循序舉辦數十年于此矣乃自去夏倭人背盟啟釁以來我軍節節退縮彼則勇往直前以緻名城要隘相繼淪亡兵輪槍徒供敵用我 聖主不忍兩國人民無辜而遭鋒镝之慘并念同洲唇齒之誼屈志求和共敦和好此固天下臣民所共諒而出于萬不得已之苦衷也雖然以我堂堂大國而受困區區數島之日本殊非中外人民意料所能及地球萬國之人聞之毋乃竊笑而輕視我中國乎當此創巨痛深之際亦即卧薪嘗膽之秋亟宜竭力整頓力矯前弊去拘迂之積習除虛驕之風氣庶幾轉貧為富轉弱為強進可以戰退可以守非然者将來外患疊起邊釁環生一有違言則虛聲恫喝以遂其謀抵巘蹈瑕以逞其欲不從則不能從之又不可進退兩難左支右绌智盡計窮束手待斃其為患于中國豈獨一日本而已哉然當今之時度今之勢中國并非不可有為之時土地之廣大如故也人民之衆多如故也物産之豐裕如故也有此三者而行其補苴之術亦尚易易也是在有實事求是之人辦實心實力之事耳正不必畏難而苟安也今拟救時四策以備采擇施行一曰培養人才夫人才之于國家猶血脈之于人身人身無血脈則不能生國家無人才則不能存昔者武丁得傅說而商道中興文王得太公望而興周漢高祖得蕭曹韓彭等而滅項羽劉備得諸葛武侯而王巴蜀自魏晉以降亦莫不以賢才之升降離合為國家治亂存亡之樞紐今省府州縣俱有書院國家又今主考學政拔取人才以貢于 朝廷宜乎忠良并進不患當路之無人矣然卒未聞國家真得養士之效者以所習非所用也今宜亟仿西國學校之規制設小學于城鄉設中學于府州設大學于省會令民間子弟自幼俱入小學成童以後俱入中學視其質之所近才之所宜各授一藝或兼衆藝專精數年貢入大學以練其才古人有言百年之計在于樹人此之謂也二曰開采礦産有可以為生民莫大利源者莫如開礦蓋五金煤鐵等為地中之藏自古以來未嘗洩其精英即有所取亦不過取諸近于地面者而已泰西各國競求開采地中珍日出而不窮每年獲利不知幾千百兆民賴以富國賴以強夫西國礦産不及中國之多而得利已如此之巨苟我于礦苗最旺之地仿效西法依次開采其利無窮其财實不可勝用矣三曰創造鐵路昔費長房有縮地之法然亦不過故神其說未必确有是事也而鐵路之神速實不異于縮地也考鐵路之興不及百年今歐美諸國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