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六 地輿部一 地球事勢通論

關燈
類秦者五也秦民好武小戎驷鐵女子知兵怯于私鬥而勇于公戰俄人地處極北本古時用武之區舉國皆兵盡人樂戰此其類秦者六也戰國時天下諸侯奢靡相尚子女玉帛士氣久衰惟秦僻處西陲舉國惟知耕戰俄人無多商務國饒米麥販運歐洲有事之時不必仰求于外此其類秦者七也秦自商君着令表章信義法制嚴明俄王彼得遊曆歐洲仿行新法齊整畫一無複拘攣雖國人意氣飛揚亦有私黨而奉公守法上下無二心此其類秦者八也韓最近秦為各國之屏蔽韓不滅不能窺中原韓既滅即各國俱非秦敵矣今亞洲之高麗歐洲之土耳其即東西兩韓也此其類秦者九也秦所畏者各國之合從耳使各國不相猜忌合力保韓秦人雖強安能越境而攻他國乃各國棄韓不保轉以獻媚于秦自因小嫌互相攻擊緻韓地盡為秦割六國先後滅亡夫英法助土保大局也今日本貪目前之利不知聯中以保高已縱令俄人虎兕出柙矣法人結俄以仇英德猶秦欲滅魏先與趙和秦将破燕先止齊援而齊趙信之唇亡齒寒行将自及矣此其類秦者十也 夫俄之與秦遙遙曠世而君臣上下定謀設策其相類至于如此豈戰國一書亦如雞林賈人流傳海外哉非也地勢使然而人事不得不然即天運亦若有不期然而然者而幸也機兆雖萌禍端尚伏泰西各國君相不乏雄才大之人使均如當日助土拒俄同心禦侮則東海西海自當永保太平耳無如法蹶普興全局一變奧義聯合尚可支持然大勢已将岌岌矣自中敗于日高麗附俄英人袖手旁觀甘讓俄人已先着大東洋情勢危險異常遂與當日六國棄韓如出一轍夫前事之不忘後事之師也前車之已覆後車之鑒也歐洲各國前無所師其不知鑒焉宜矣獨怪中國通人智士知哀六國而不知情事之相同知畏強秦而轉引虎狼以自衛甚矣哉其愚不可及也彼日本者亦當日同文之國也國策一書豈其未見而甘為戎首招彼強鄰席未安屏藩已失正恐他日禍機所發患氣所乘與中國隻有後先并無彼此沈迷不反覆轍相尋今與古如一邱之貉耳嗚乎豈非天哉 論俄國不能混一亞東 徐勤 今有富家巨室豪于一隅其宮室非不麗奂也其家具非不充牣也其土田僮仆非不溥遍而夥繁也然父子有相彜之戚兄弟傷阋牆之争夫婦占反目之咎乖戾之氣萃于厥室蕭牆之禍匪可終日智者瞰之知其勢力雖大外觀雖耀可立敗也惟國亦然俄國土地之廣民數之多兵力之強固天下之豪哉然君民不和上下不信志暌背内讧屢蠢本源之患腹心之疾其亦富家巨室之續耳寡識之子不深維其終始不抉别其本要雷同相從随聲是非以為繼周之言實歸于嬴氏亡秦之谶終屬于楚人所謂葉公嗜龍毛皮空襲嵇康搏象而目俱非者也今拟或說設為九難條而辨之使經世之議或有所折衷焉 環球之國凡五十餘其國勢之大幅員之遠為天下所畏懼而莫敢抗衡者英俄中美四國是也然俄地跨兩洲土地相接形勢獨擅控制東西非若通商之國之形勢遼散也二百餘年議院不開威權無限政由君出非若民主之國之權無獨專也彼德之後悉變國俗厥勢洶洶莫之敢撄亦非若衰弱之國之見侮他人也故大國雖四而握天下之形勝居天下之最強以立于不敗之地者其惟俄乎此地勢之可畏者一 列國并立競尚武事英國之水師德國之陸師所謂甲于天下者也然屬地廣而分駐多國勢零散不能聚合戰艦雖多不足敵也土地狹而屬島少介于俄法四戰之地陸兵雖強無所用也若夫俄則陸地最廣口岸最少水師之力專矣東方衰弱強敵寡少陸軍之勢勝矣戰艦則二百二十餘艘額兵則二百二十五萬馬兵則一十四萬握波羅的海之口而諸國不敢入守黑海峽之約而諸國莫敢廢屯重兵于海參崴開鐵路于東三省借膠州之地以築船澳窺旅順之險而建炮台據歐亞之險固乘天下之利便藉甲兵之衆多誠俄國之所獨而萬國之所無也此強兵之可畏者二 中國以無與國而衰土耳其以無外交而削列國之世盟約至重德意奧相聯而大勢自成南美洲合美而小國可立俄國之地東西二萬裡有鞭長莫及之勢有尾大不掉之患專力于西則東方之利權失注意于東則西陲之根本動若非結西鄰之強法釋西顧之隐憂則東西相制孤立無偶根本未立外患未甯其亦一中國土耳其而已豈易為力哉然而其心甚狡其謀甚險其勢甚洶彼德之約世守而勿失也連橫之術操之而極熟也窺丹墨之孤立則立約以固之而波羅的海之口安矣窺德法之不睦則厚意以結之而歐洲之勢散矣修玉帛之好成膠漆之投雖秦晉之合英日之交德奧意之盟方之于茲豈有過之此聯法之可畏者三 昔明季之世葡荷諸國擅航海之術開東方之道立互市之場定通商之約而富甲歐土矣英國繼之遍外地據印度取南洋割香港通長江握水道之險要奪諸國之利權商務之盛為諸國冠俄國局守西隅地多寒苦工藝未興商業未廣口岸未辟東方商務僅百分之二耳海權不得而并也海利不得而沾也此俄之無可如何于英也于是舍舊而圖新棄短而從長易海而圖陸移西而就東開二萬裡之鐵路操歐亞之重權牽全球之大局三年之間奇工告竣九日之暫由西達東塞而通矣遲而速矣弱而強矣貧而富矣昔之制俄于海者今須制俄于陸矣昔之防俄于西者今須防俄于東矣制之無可制防之無可防諸國勞而俄獨逸諸國憂而俄獨喜嗚呼亞洲之局尚可問哉尚可問哉此鐵路之可畏者四 華盛頓民主之變而美得自主之權亞比西尼之戰而意有乞盟之辱何則越國而鄙遠疲師而遠襲勞逸之勢懸絕主客之形頓異此英意之莫敢與争者也向使中俄有鴻溝之界河漢之殊東球西球之域南極北極之異則四鄰強敵列國鼎峙律以國勢則大都而偶國也按以公法則平等而均勢也鐵路雖成兵力雖強其亦聊固吾圉自捍藩籬而已天下之勢未可動列國之釁未可啟歐亞之土地未可并也無如中俄之地實逼處此疆域相接犬牙交錯結唇齒相連之勢成輔車相倚之憂鐵路之沖适當于東省蠶食之志尤注于中東嗚呼西域回部之亡黑龍外興之割租界口岸之辟其餘事耳此勢迫之可畏者五 暹羅自治而法英莫敢取也高麗自立而俄日莫敢奪也希臘塞爾維亞門的内哥諸小國之自主而土耳其亦莫敢争也中國撓敗之餘其孱弱之形困苦之狀不能驟至富強也斯固然矣向使不誤于庸臣不惑于左右不震攝于強鄰不求助于一國踵諸邦之成例守天下之公法而萬國保護之則互相牽制相視莫發俄雖包藏禍心狡焉思逞其安能侵掠我土地撓執我權柄乎即能侵掠我土地撓執我權柄亦安能犯天下之不諱背天下之公律以動天下之兵以亂天下之局而為不測之事逞并包之術乎何圖宗旨乖謬大錯已鑄密約紛傳成為俄屬晉武之縱劉淵後晉之約契丹趙宋之和金人興亡所關古今同慨夫泰西之經營窺伺已數十年矣運兵縻饷已億萬兆矣恫喝要挾已千百事矣然不過割其屬國開其口岸索其賠款減其稅則奪其利權定其傳教由其自主而已而中國無恙也而全局未動也數十國之英德法日未生心也四萬萬冠帶缙紳之氓未離志也乃不費一矢不傷一镞不折一兵不耗一饷不出一艦不遣一使徒建何袁召賊之策妄進谯周獻蜀之謀此則拱手而讓之彼則唾手而得之此則搖尾而乞憐之彼則談笑而順受之甘受愚弄而不知甘為藩屬而不恥甘蹈非洲印度土耳其之覆轍而不悟二十朝相傳之國祚從此而危四千年神明傑出之倫從此而絕諸聖賢美備之教從此而亡廿三省沃腴之土從此而陷嗚呼千載之恨普天之憤庸臣之謀誤國之罪豈有涯哉此密約之可畏者六 項籍戰于荥陽而韓彭承其後楚所以亡也拿破侖戰于俄京而英意襲其都法所以敗也俄若用全國之力傾舉國之兵而注意于東也吾恐諸國藉間而起承虛而來出其不意攻其不備首尾有不顧之憂腹背有受敵之慮徒糜兵饷徒危士庶徒損器械徒蹈尼古路亞力山德之故事而已然而俄已圖之久而計之巧矣所以遲而未動伏而未發者正為此耳其有事于亞洲也必不自東方始也唆希臘忌裡之衆聯阿米尼亞之黨激土國之亂動歐洲之局使諸國有切近之災牽累之變顧此失彼之患東縛西束之苦鹹急目前未遑東顧坐受欺侮莫敢與争然後統率陸兵長驅直進據東三省之地而扼天下之吭指揮水師縱橫南北據長江之險以當天下之沖南奪南洋之島東挫日本之悍則天下之鹿将死于俄手而一統之權亦将操于俄君矣中國無如何也歐洲亦無如何也此亂土之謀之可畏者七 且夫俄之所以不得志于西者以英德意奧之強制之也若夫東方之國中國則求保護矣高麗則求主政矣區區日本變法未久國本未定财力未充器械未精商務未盛陸軍之兵額未足海軍之勢力未厚統轄之土地未廣新得之台灣未治豈能與俄相伯仲而敢于颉颃哉故得高麗而不敢私奪遼東而不敢取劾罷戰而不敢不從定和約而不敢不守事勢之顯然強弱之已著者也孟子曰小固不可以敵大寡固不可以敵衆弱固不可以敵強傳曰牛雖瘠偾于豚上其誰不死俄日之謂乎此無敵之可畏者八 亞齊小島也荷蘭攻之十稔而不下高麗小國也日本得之甚易而不取非洲黑種之愚民也歐洲瓜分二十年而反側之心未靖何則第壓以力匪慰厥心強而逼之弗我安也乃者倡仗義之舉而複我東都藉聯結之情而[代](待)籌賠款立孔子之廟于俄京以收衆望僞捐納于滬上而集流亡上而公卿之貴中而師儒之智下而鄉曲之愚莫不引領系命俛首推心托宇下而求庇借一而為氓以保其家室以存其身命矣豈複知 國恩之深重亡國之哀慘機謀之不測強暴之不可近哉夫庚申之役則訿英矣甲申之役則疾法矣甲午之役則怒日矣至于俄獨不為之诟谇不為之疑懼不為之防患而日思所以尊之重之親之信之企望之戴之嗚呼中國之害比昔日而更烈也俄國之利比諸國而更厚也而時勢如此人心如此是何俄之幸而諸國之不幸乎此人心之可畏者九 釋之曰九畏之說子誠辯矣論誠巧矣厥理厥勢似知其梗概矣哓之民迂謬之士其藉為口實奉為至言而罔有異同矣然究未考夫古今中外之故洞夫列國強弱之政悉夫民心趨向之由窺夫五十年交涉之隐似是而非似辯而僞似實而虛似理而亂之言耳夫黑海之峽所謂天險者也而土不守矣興安之嶺所以間中俄者也而吾弗土矣瑞丹比荷之國沖介于強鄰墨秘巴智之邦巋然于西美百餘年來威頓之法行弭兵之會立争奪相殺之禍少衰平等自由之理講雖形勢未便土地不廣猶可國也若夫俄國之土袤廣無垠戶口寂寥荒而不治西伯利亞一部傷于獸者每年至二萬六千餘人土田之蕪穢林麓之阻深與新疆西藏之屬非澳南洋之島相等埒耳不自理而治人不近務而遠謀不内圖而外取有是理耶此地勢之不可畏者一也 智伯以屢勝而亡苻堅以至強而敗馬基頓運一于歐洲而再傳淪替拿破侖行霸于西土而卒為亡虜土耳其陸師第一水師第三而日就危亡學校未興國本未立窮兵黩武驅民于死未有不覆亡者也方今地運轉變民智大啟文教萌興士農工商其卒伍也窮理格物其韬钤也學會議院其營壘也美國以二萬五千之兵而立瑞士以文學弱小之國而存希臘以聲明文物之舊而複至遠之炮至堅之艦至利之兵至強之卒至捷之路适足以自傷其民自亂其國而已印度之氓非洲之奴西域之回部非不好戰而樂死也非不銳悍而勇敢也而衰弱至此此強兵之不可畏者二也 傳曰古者不盟結言而退記曰谟诰不及五帝盟誓不及三王質子不及五霸列國并立互相猜忌盟誓約章未可恃也法之在歐洲也德結不解之仇英懷埃及之怨内成孤立之形外無援助之國欲聯意奧之強而德意奧三國之合未易離也欲聯西班牙土耳其之大而二國之弱未能助也欲聯丹荷比瑞之衆而諸國之小不可敵也欲聯南北美洲之民而合衆之國弗與外事莫我從也于是觸天下之忌諱犯天下之大難訂莫逆之交情為犄角之形勢萬國撓之而弗阻英國讪之而弗恤天下危之而弗懼智者愚之而弗恥路費之弗充也則籌巨款以濟之遼東之未還也則遺水師以助之嗚呼交誠厚矣誼誠笃矣無識之士鹹以為至誠之心雖百折而不回守約之堅雖萬變而不渝矣且夫助纣為虐之謀如虎附翼之計唇寒齒亡之憂鄰厚君薄之義法豈不知之深而慮之熟哉其亟于愛俄者非愛俄也其樂乎助俄者非助俄也蓋所以制強英報德仇傾埃及窺東方保利權而強國體者也設事變一起戰禍孔亟英日相約而攻俄東德意奧相聯而攻俄西吾恐法亦置之度外按兵弗動坐觀成敗以圖自存而已豈複能遣水陸之兵助億兆之款以濟其急而救其危如鐵路遼東之故事耶此聯法之不可畏者三也 安南之路則抵龍州矣緬甸之路則達雲南矣印度之路則及西藏矣其運饷之便非鈍于俄也調兵之速非遲于俄也取中國地土之易非難于俄也[德]涎黃河之險英窺長江之利日扼南北洋之沖奧意葡丹荷比之國亦磨牙涎舌思分其餘故鐵路之成适速天下之亂啟諸國之争耳豈能成逆取順守之勢大混齊六合之統哉此鐵路之不可畏者四也 嘉慶十二年而輪舟出道光十年而鐵路興道光十七年而電杆立化濡滞于利便變壅塞于通達縮萬裡于咫尺速旬月于旦暮泰西諸國因是而興覓外土悉通五洲荷蘭至小之國而半有南洋英國三島之區而地八域蓋大地既通日趨于一東西之球猶比鄰耳五種之氓猶伯仲耳五十之國猶一統耳南北之極猶同方耳豈有遠近之殊通塞之辨水陸之阻疆域之限哉暹羅安南失而逼我廣西矣南掌緬甸失而鄰我雲南矣南洋諸島失而洞我門戶矣高麗琉球台灣失而狎我東南矣羽翼之剪将及于腹心一統之形且淪于公地此勢迫之不可畏者五也 且夫木修于林風必摧之行高于人衆必非之中國二十三行省之土地四萬萬之衆庶天時地利之和暖物産礦質之繁盛故天下諸國思欲瓜分之而同享其利也向使中俄之約實為子虛二國之交未能固結而各自為謀之心得隴望蜀之志不因是而稍絕也精練之甲兵堅固之戰艦不因是而勿來也口岸之通津山川之塞要不因是而撤棄也經營之商業均沾之利益不因是而衰息也乃者日人之割台灣澎湖法人之據雲南土司德人之開天津英人之通梧洲其争先恐後之心得尺入寸之計豈非彰明較着之驗欤夫波斯阿富汗土耳其諸國亦曾與俄有密約之立矣而諸國之地猶未盡并于俄也此密約之不可畏者六也 土國之積弱已數十年矣歐洲之保護亦已數十年矣鹹豐三年俄皇尼古路攻之而不能滅也光緒三年俄皇亞力山德第一攻之而不能取也夫以二皇之英數十萬之衆持數年之久其志力不可謂不堅且銳矣猶不能拒英法而攘奪之墟土國而郡縣之複分其勢于東方而有兼顧之勞乎且俄能分兵以亂土歐洲獨不能分其力以争東方哉此亂土之謀之不足畏者七也 日本自改紀後三十餘年政事盡變工商之業智慧于西人國勢之強等列于第二陸兵則踵毛奇之法而諸國莫強也器械則苗也理之鎗而諸國莫巧也水師則快捷之船而諸國莫及也戰艦之重二十萬墩泰西駐東之船所莫敵也頭等之生徒幾千餘人與英之上等學校罔分軒轾也高麗雖棄猶幹預其政權遼東雖還猶責難于總署西伯利之路則私測之珲春之險則競窺之亟營台灣以固其圉速增戰艦以争其勢三年之間台灣已定水師已足器械已備而後事生不測聯合強英為先發制人之舉為猛着一鞭之計複遼東之地塞珲春之口拒南洋之津定中原之亂俄路未成運挽不易戰艦西來勞師疲弊無屯煤取水之地無修船治械之澳有迫不及待之形有進退維谷之勢其奈之何哉此無敵之不可畏者八也 吾聞之先正之言曰諸國不足患可患者俄耳今不幸而言中此固我中國所痛心疾首而恐惶無地者也俄之滅回部也絕科舉之路其取分蘭也禁行習之教殘僇之慘酷于金元壓[制](掣)之嚴苛于秦政逐猶太之種于歐東黜路德之徒于境外害民亂教莫此為尤孔廟之立儒服之易教習之聘捐納之開皆不逞之徒蠱惑之說以動人心以亂天下耳豈實錄耶教不自存而冀尊于外域國不自立而望治于他人種不自保而幸托于異類嗚呼豈不謂愚人哉豈不謂忍人哉獨不見高麗之叛教乎日本之毀廟乎台灣之廢主乎安南之逃儒乎世之君子其思為子輿之好辯石介之操戈乎抑甘為孔門之伯寮程子之邢恕異教之猶大耶此人心之不可畏者九也 職是之故其不能混一亞東也亦固然矣雖然此皆标末之微恙非要害之大病也諸國之通病非俄國之獨患也書曰民為邦本本固邦孟子曰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歐洲自議政院立君民共主上下一心政俗丕變用緻富強故英國有變政之徒法國有共和之政德國有強國之會日本有維新之黨鹹能與國為體而休戚相關者也若夫霸道虐民威權無限議院弗立私利其國以至天怒于上鬼瞰于堂士憤于庠商怒于場農怨于鄉女詛于房希利尼之徒黨流布于中國亞力山德之命祚既陷于不測藉加冠之慶典而逞其詭謀窺新皇之出遊而洩其義憤一獨夫孤立于上數民賊輔翼于下而百千萬億義憤之民側目于外行步坐卧處處皆危機也貴賤上下人人皆敵國也籲豈不險哉豈不畏哉夫敵國外患交相傾忌非足慮也舉國兆民識字者寡非足患也土地廣大荒而不治非足惜也好大喜功國債累重非足憂也惟君雖殺弒而愚制之術尤工志洶橫而辟土之心獨切決裂之形期于旦暮魚爛之禍即在須臾有後羿距河之變抱蔡仲行權之憂等春秋之梁亡踵暴秦之覆轍此所謂病中骨髓百脈敗潰扁鵲秦緩所望而大懼者也奚其混一地球為哉今之策俄者多矣然皆不揣其本而齊其末不探其内而言其外豈非蔽目而辨五色塞耳而聽八音坐而語瀛稗裸壤而誇衮冕者耶言之累牍豈足當者吾今為一言以蔽之曰亂天下者必俄也定天下者必美也審時之士盍亦思之 俄國外政策史 俄人斯哥利哥布斯奚附 論日本 東方有一帝國曰日本其皇帝本具英邁之大器君臨四千萬之民庶鼓舞振作變更國法恰似我國彼得皇帝臨一萬萬人之上于是歐洲到處新報稱賞日皇經國濟民之偉烈不已焉聽者亦以為真然而不見一人有懷怪異之見也雖然以餘觀之未必盡然也餘嘗遊日本乃知其文化所由來非近時之事矣夫當彼得皇帝之時我國猶未盡脫野蠻之習也若日本近時之文明則非于近時實夙進于文明之域加以今皇施設得宜故發揚此文明耳日本往日之文明與歐洲之日之文明有異本存一種之恣态風度雖往往不免趨于虛誕之域亦以學習外國文明之化為甚亟也彼如藝學技能等被及人士之間洵堪歎賞日本久已鎖國不與外國交其國自有一種國風而美粹所蘊藏焉且其政策以鎖國為第一義故朝廷之政策常博洽淵涵于民心民心敬仰皇家皇家一系連綿已二千五百餘年國内封建諸侯諸侯養士數千百人而其美術學問亦隆隆然盛興于其間矣諸侯之士臣有專權而諸侯保護焉士臣亦敬服諸侯每重志節士氣熾甚二千餘年間未嘗為外國陵辱其與外國相見于疆惟有前後二次耳其人民未知奴隸為何物唯納貢稅極少因其生于國中故生意亦極便近三百年以來物價漲落無定民人亦漸殷衆農桑于是漸開生産足以養其民故未有殖民于異境之事也日本島之一半未全開墾恰如待日後增多人口之秋而遺留此等未墾之土矣故一言以蔽之日本國中衣食足用不必仰給于外國也往時長崎一埠與荷蘭通商然辟地甚微殆勝于不通商耳距今前五十年美國人初訪得此桃源之津而後歐人至日橫奪其美貨取其珍寶而殉其欲利并拟壟斷通商之利當此之時日本有内讧之變四方人士謀更變改法而外難屢起于其間遂不能鎖國而峻拒外人之來遂準貪婪之無厭歐人公開通商之門戶門戶洞開外人紛進日本恐為外人侵奪其利于是頗有警戒之意然外交釁端初起交涉日見頻繁日人果得而等之利乎意者雖日本初窺知歐洲文明之化而至形而下之事必有更甚焉改其服而穿狹袖之洋服何便之有不自飲其醇酒而飲美國酸味之酒何美味之有翫弄照像好愛新奇何妙趣之有日本攘攘熙熙娛樂己國之美粹久矣上下優和謀生本易貧富之度不甚差異開國通商之要果安在哉試觀歐洲諸國勞工日貧不能謀生富者益富而貧者無所告愬于是始有殖民于外國之議殖民者即移民也移民即拟求貨物之銷路于外國也日歐利害之不同如此而已然日人好就彼多害之途抑何心也若夫日人欲觏得歐洲文明之機器則雖鎖國之日亦無于為此也日本既與歐洲諸國相通即訂通商條約歐洲商船接踵而至利其關稅之廉賤頻賣貨物于日人而日人富有赀财故購歐貨其多任彼輸來則辄購之而不悟其弊将伏于日後也不待數年而日人漸貧金币四散于海外而國内窮苦然政府猶縻巨赀盛購武器鎗炮于歐洲頻學歐洲兵法已變更軍隊未知日人何意出于此途也初日本與歐洲交通其所輸出之物金塊最多美術品次焉日本美術之精巧洵為地球之逸品然歐人老猾瞞蔽日人能以廉價購得高貴之品故于今日欲觀日本之寶物珍器已不可複得然則日貨流出于開口之初可知耳日本自與西洋交通物價頗漲下民苦貧歎聲頻起農家之困獘更甚于是千八百七十三年大隈大藏大臣減地租六分之一又稽查國内田地更課稅于未曾抽稅之田而增添其财用矣政府雖立此财務之策而至購兵鎗于海内則仍舊依然而未嘗停止國帑日以匮乏由是發行紙币以彌縫一時未及數年而其獘亦雜出銀币與紙币之差價日甚一日遂至銀一圓纔當紙币六十仙民人嚣然不靖谷價騰漲物議騷然是日本前十餘年之情形寔緻然也然日本政治家謂日本文明不亞西洋則移西洋之文明于日本固無難也唯當變更政國之際自不免小有紛亂古今東西各國皆然則錢市行情物價高漲豈足系念哉自謂能收變政之功也 日本心醉歐洲文化者流常辄雲凡一國人民生于地球之上則其所行自當高明正大一視同仁且天下之變無極故其所行亦益紛如唯通方之士可以收美果于其間此言甚善唯人民生于地球本當知止于至善之處故與地球同則不可不留意于其間今日本文明大進風氣之開非複前日之可比至拟移植歐洲文明之骨髓于其地則必不能也日本猶俄國以現情一意謀更改善法而已故極言之而則日本務摹拟歐洲之文明者矣然初僭文明人之名稱而入日本國者則為英美及猶太等之無賴于此等流輩乃地球中以詐僞騙瞞為業者也則焉得目此等人為代表歐洲文明者哉不特不能為代表歐洲文明之人寔不過為在東方殖民地之奴隸耳日本人士之性質清廉淡泊崇尚義道其上流人士則志氣凜然笃于義俠之心不惜死以殉名譽彼歐洲機智者流進入其間縱橫謀策唯奪其利耳意者彼等有何學以教日本人乎又果有何所扶植乎靜觀彼等所為之迹則唯贻不忍言之穢事耳試詳舉之日本政府嘗有欲募集外債之志倫敦一銀行聞知此事即簡派人員往日本托英國公使設巧計以應其募以便日本政府該人員乃托言于左右雲須給謝銀洋我遂奪銀六萬鎊而去又日本有築鐵路之議即代管其工事故管理者總為歐洲人所銷倍于歐洲路之費如此之類不暇枚舉歐洲機智者流所侍日本者大概如此是用一種騙瞞之術而奪其利者矣不謂之詐僞則将以何為詐僞乎 日本既廢封建之制度而政府更給以祿于諸侯藩臣每歲經費不永為政府财庫之累當此之時民間風氣大開或有提倡泰西進步之宗旨者或有開刊新報而各言其志以抗議政府之所施設者現在千八百七十九年新報之數通行國中至有二百三十六種然贊成政府之議論者甚齊以宜建設代議院之論催偪政府又各處地方時有政黨崛起間或為詭激之論至其最甚者或有類歐洲社會黨之見直言肆行恬不為怪謂代議院未興所以政府多因循姑息而弊政叢生也日皇于千八百八十一年發诏豫告其臣民曰後十年始開代議院千八百八十九年二月十一日發布憲法頒新制度于民人準參政于議院于是日本文明更有進境日本已發布憲法其臣民歎喜雀躍舉國若狂然得失并存其代議制度亦不能無弊突有三大政黨崛興互相競強當是之時政府有更變外國條約之議經營頗力然三黨互相發議甲論乙駁靡有底止外務大臣井上伯見其志難成而條約不能更變即有挂冠之意遂辭職而去大隈伯入閣以襲其後一變交涉之方法與各國折沖準外人雜居内地又準高等法院用外人之律而除去外人自治其民之權乃忽為二大政黨所反駁痛擊大隈伯亦知議不可成衆論難犯然猶與德俄美等政府更訂條約物議騷然民心将變内閣大臣中亦有不贊其議者于是急促山縣伯自歐洲回國以理處大局未幾忽有狂士特作彈以狙擲大隈伯伯遂缺其一足幸得不死青木子代大隈伯為外務大臣山縣伯為總理大臣而更變條約之議遂姑停止諸政黨亦久聞寂無聲矣自是之後内閣亦屢更其大臣千八百九十三年伊藤伯為總理大臣井上伯為内務大臣而陸奧氏為外務大臣越明年有中日之役人呼曰硝内閣謂其與中國相見于硝彈雨之間也中日之間久有扞格而郁而不發者數年中國常輕視日本而不知其國日進文明故有中日之役當戰事起于兩國之間西人皆謂勝敗之勢已定日人本多愛國之念視華人之瘼視其國家者相去遠甚日本軍隊本以勇氣與紀律見長而中國之軍隊頗無紀律将卒畏死殉私欲而忘公義雖延聘歐人為将帥而此等歐人亦嗜利之念甚厚即有之将何所用乎其勝敗之數彰明較着不待幹戈相接而始知矣千八百九十五年中國乃請和日本自戰捷之後名聲隆隆興于宇内宇内側目相見然盛名之下有鬼瞰焉于是乎我俄與德法會議于伯林以沮日本之大局幹涉其講和之事惟英國則不肯贊成我事謂幹涉中日之事為無益至德法二國則雖明知幹涉中日之事本無益然猶贊成我俄之議論而不移焉遂使日本還遼東之地于中國于是更增多賠六千萬留矣 我俄挾德法為與國以幹涉日本之事而能成其志挫日本之志氣使日人無垂涎于中韓之野日人憤慨視我俄如深仇我俄為此一舉緻為日人所深恨亦猶英于苦利美亞之役為俄所深恨也雖然我俄豈為此故而畏怖日人哉俄将增多黑龍軍隊又善振作西伯利亞及意兒克都克軍隊又增多我東洋艦隊在後數年則雖縱今日本與英國聯合而攻我俄國豈畏懼之哉且西伯利亞鐵路告竣之日可以運兵于東方而無阻則東方之事不足顧慮也雖然兵者兇器我俄當講求與日本結和親之道是為今日之急務也日人洵不可侮也 日本現時總理内閣為松方伯而大隈伯為外務大臣諸臣之意本以富國強兵與列國比肩不肯稍遜一步為準的故增多軍隊制造堅艦又善築鐵路督勵商船糜費巨貨而不吝現如千八百九十六年為增多師團故費四千三百萬圓為增多監艦故費九千五百萬圓此等皆議院所贊成者矣 初日本軍隊采模範于是國大聘其軍人以教國中兵士未及數年日本軍隊美善已盡于是日人能自教其軍人足以養成俊傑有為之士不須複假手于外人也即外人就日本之聘而現駐日本者其寥寥矣日本募兵之法舉國民盡為兵故不問其士工農商亦皆為兵以三年為期卒業之後退歸田裡及一朝有事乃複出為兵精煉無比其進步之亟可為警歎也其政府欲富國強兵雖施設不一姑試舉其例焉如為興制鋼之業故簡派委員于歐美銳意稽查又如煤礦之事政府所躬親施設者亦不少故日煤之輸出海外亦極多先是日本欲整頓财政專緻力于此頗收其又善築鐵路增多堅艦皆有餘赀也日本銳意講求國中之進步已非一日之故其苦心經營之迹曆曆可觀則日本之勝中國豈偶然哉日本人口四千餘萬人台灣亦有數百萬已有此人口即欲打張貿易商務于外國可知已雖然現時日本所輸進輸出之數唯是二萬萬六千萬圓耳比較人口物産之程度未可謂極殷盛也日本與外國貿易而其關系最重者為中國與英國美法德次之我俄與日本貿易未為極盛是殆由我國外交政策之拙乎或由俄人不知通商之利益乎抑由地利不便之故乎論日俄之關系其交涉伊始寔前于英美諸國矣且論其地理相去唯有一衣帶水以海峽隔彼我之間耳俄之與日本初訂結交條約寔在千八百五十八年至六十七年為之補訂及近時即更訂條約以講兩國之利便也 抑日俄條約須再更訂亦俄人所欲也在日人亦痛罵舊約之無理已非一日矣其欲改變條約之意實在日人欲随意定關稅也然列國多自計其利而不顧日本之利即以日本關稅廉賤及治外法權二事而論有如奇貨可居屢沮日人欲更訂條約之意日人憤懑無柰彼何至千八百七十九年各國公使始考查日本條約将漸有更訂商議之意而日本政府堅執初志欲增關稅又廢治外法權乃千八百八十二年在東京大會各國公使論議此事卒不得要領而散越至八十六年複會議廢領事會審之制外人所犯之罪案歸日人審判至八十八年日本政府複與各國商議八十九年我俄先贊成日人之意而定草稿然日本國民不喜政府所為舉國騷然不見批準遂至罷議至中日交戰後歐美諸國鹹知日本寔力所在歐洲諸國皆提倡日本條約須再更訂之議英國先更訂其約美德等諸國繼之如其關稅寔三倍舊約所定俄國亦更訂其約寔在千八百九十四年五月二十七日也新約應待至四年之後即千八百九十八年始行之于寔際也 然則日俄貿易應極盛于将來為彼我之利可不言而喻矣雖然我俄宜留意于彼我貿易之際不學歐美人之故态所謂通商貿易者不獨利己國而兼利他國即互相利益也然歐美人等嘗計之己國利而不顧将來如何是豈強固其國本增多其國富之道哉日本位置于東洋寔為東洋之一大市與我俄本有輔車之形勢豈可不思将來之大局哉 論中國 立國于亞洲之面而為西人耳目所集注者為中國然則中西之關系甚為密通也其所以關系者有二一為中國俗尚奇異也一為所生産物足以适萬國貿易之用也試觀中國近三十年之情形進步頗有可觀其目外國進步情形意欲與之雁行稍有相競之狀然中國進步極遲固不能及日本之急起直追也中國之知歐洲文明在一千八百六十年與英法兩國為北京之盟先是中國膠滞固執雖有五萬萬六千萬之衆庶而朝廷有司但知墨守舊章常被外國嗤笑是吾人所深悉也及訂城下之盟始與外國交涉醇賢親王暨李鴻章皆秉其軸規畫一切且李氏主掌文武兩政權俨然樹勢威于朝廷之上故其所議多如其所見在一千八百六十年始設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實為别開生面先是理藩院辦此等政務視歐洲諸國為藩屬西藏蒙古新疆同至此始變其故見又始創海關及外國語言學堂外國言語學堂之興在一千八百六十三年藉欲養成譯官未幾又于天津南京開設水師學堂兼習外國語言又于上海設一學堂添課我俄語之科此中國能變其積習之一也當英法交戰之後出償銀開埠口其費不赀乃拟彌補之法始開海關之制考定稅則舉其事務托諸外人以其所得之赀轉用之于政務項下不數年貿易益盛七年之後悉清其償銀中國乃碻知海關制度之利不複議廢迩來益加整頓孜孜不倦且見外國交涉事務日漸繁衆乃欽差使臣駐紮各國至一千八百七十七年始簡派使臣于倫敦巴黎明年派俄京德京又别派使臣于維也納羅馬黑克荷蘭埠口馬德裡日斯巴尼亞京城華盛頓等處通達外國之情形複選舉年少子弟遊曆學習于諸外國即派子弟二百餘人于紐克府設中國學堂頗盡培植人材之策又于國内開刊新法苟有裨益國家之事皆譯生翻譯以具報焉于是遊記之上闆木者踵相接又因敗于英法也乃仿歐式編制軍隊招聘教師于歐洲建造制造機器局于福州上海湖南安徽山東直隸等省如福州船政局規模頗大尚有造船制鋼二大廠而工藝雜役等悉用中民其成效亦頗可觀中民耐勞苦諸國莫及殆似天授昨日執耒耜今日變勞工未必不安于其業也現中國所有之艦為本國自造者亦頗不少中國能自造此等艦豈非耐勞緻力之明征乎且又托外國代造艨艟舟巨艦百計經營武備而水師之業蒸蒸日上然尚未能免弱之一字豈不可歎乎中國務練水師而水師将校練熟其事者果有幾人殆如晨星之落落也然至其士卒水手等多募于沿海州郡練成充入故差強人意耳中國風氣之開尚不止此在歐洲一開通蘇彜士河也歐洲商船進出中國諸埠之數忽增多隻中人知西船之利始漸廢舊式以新之中國政府給與保護銀兩以獎勵其國民航海之業唯鐵路之興政府尚待躊躇即如上海吳淞間外人興築鐵路中國政府尚毀壞之至近時稍議開築殆如夢将覺之時矣電線之事既興于數年前即日本遠征台灣之時于海底設電線自台地至中國其餘各地亦大興此業開物成務之舉亦稍興焉惟在開埠附近諸省為着再甘肅省城近與歐式工業所制造絨布以充國需此省鄰于内蒙古之庫庫諾爾也現雖輸中國各種原産于歐洲歐洲制成各種貨物還輸中國中國将來亦必能自制此等之貨物即用其船舶輸于歐美盛行貿易可知也中國現在各地始興諸種制造其所制造貨物累累尚未足以應内地之用如礦業亦頗為中人所緻意天與之豐坑往往見開鑿中國現情如此殆有日新月異之勢則中國将為東洋一極大商國也洞如觀火夫何惑之有且中人巧營商務且能忍耐固傑出英人右其貨殖理财亦淩駕于猶太上且夙知歐式貿易之法實為歐美商務之一大勁敵中國現拟推廣利權頗緻力于此内地商務雖外人同有此權究系中國扼其要将來商業雄峙東洋不待吾人之詳論而後知也中國昔開事端于歐洲經營武備頗以外債為掣肘然今也漸得方法将脫羁絆如海關稅年年有增多之實則不難抽四千萬羅布苟能貿易日盛則将益增其稅則矣且中國長于補救之術如為日本軍隊蹂躏之都邑亦漸舉廢興衰複舊觀使人不能認往日戰馬奔馳之迹矣 中國貿易情形之盛如此今舉其數歲約三萬萬一千五百萬留而英國之與中國為二萬萬一千五百萬留日本之與中國為三千二百萬留歐洲諸國俄國不列内為二千九百萬留美國為二千五十萬留然則諸國貿易之消長皆當留意焉英國近時貿易雖稍衰頹猶得中國貿易之大半如輸進棉花其利極大且中國西境與東印度接壤英人拟築鐵路自印度至中國是為最要之事雖然英人現雖有威權于中國若論永遠則未知果能維持不懈否耶近時德國懷不逞之志于外交商務兩端頗緻殷勤于中國其意固欲使中人一意專信德人而漸慢英美故德人之在中國類多作買辦人或委托貨物以增廣銷路故其資本産業遠出英人之上然則德人之汲汲營利豈英人比哉是以比年以來中國貿易頓有起色美法兩國在中國之貿易亦極不少法國輸進中國之貨物大半為歐美諸國駐中國船艦兵員所銷也中國輸出法國各貨以繭絲為多與各國比較實居第一位我俄與中國貿易極為微少迄今二百年我國編年史家蠱虜缢佞氏嘗論亞細亞貿易雲德人居間資東方諸國貨物轉賣于吾俄吾俄宜自辦印度中國巴哈拉等處貨物自營貿易則其利必大其價必廉若繭絲網緞棉花棉布貴石糖香料等類皆為亞洲貿易之要品惜哉此論不行于當時也再中國幅員與我接壤不僅貿易财務相關已也其習俗文化亦有相關系者然來往之途不便故彼我之情不通以是俄人之知彼國制度文物者亦但中國文化自成一種本難稽查雖然譬今有一國焉周歲獲谷數次田二十畝可瞻一家眷口三千年來未嘗稍漲其祖則豈非天惠之國土乎今有此國吾人正宜着眼豈可不鑒地球之趨勢而留心稽考哉夫我俄之與此國現因未甚密迩故貿易商務亦不能與歐美諸國并辔而馳至如法也德也英也皆滿載其百貨來此以從事貿易若我俄國唯輸僅少之貴金于中國以便購我俄民所需之貨物而回耳故我俄與中國貿易亦不過如中國在海外貿易百分之六耳其故何也中俄條約本以海道貿易為主至陸路貿易未免不利于我也然所謂海道貿易之利既失為歐美諸國所壟斷此我俄與中國之貿易所由終無起色也中俄通商之始在一千六百五十三年亞力細斯皇之時欲遣巴伊哥布于中國使俄民入蒙古然未奏大效至一千六百八十九年哥魯維因将軍與中國訂約于尼布楚俄人稱之曰尼布楚條約先是中俄境上不擇何地皆可互為貿易至此定以恰克圖土爾扈特兩地為貿易地嗣後我俄與中國之貿易多由政府主議政府派商隊輸毛皮于北京至一千七百二十七年禁私商赴中國貿易唯政府之商隊得辦其商務先是一千七百十九年以公使蘭克氏附商隊以保護之并杜絕商隊之争競然其到北京也須屈膝于中國朝廷徒以謙讓故遂緻招中國政府之傲慢堕我威信中國政府複禁絕境上之通商不準商隊進入北京甚至捕我公使使裸體诟罵我商隊辦事人為犬豚且贈言于我雲自今而後勿派遣蠢愚不更事之人至一千七百六十四年我國政府遂峻詞抗議于中國商人等亦皆禀請再行通商一千七百五十五年又派遣商隊一千七百六十七年克得令第二谕令廢止商隊到中國嗣後我俄人之與中國内地之關系全絕唯于中俄交界之恰克圖為貿易地中人得我貨物于此而後轉緻内地銷售此中俄陸路貿易所以不振也我政府既廢商隊到北京而境上貿易轉有起色即恰克圖貿易是也政府倡其謀而莫斯科及西伯利亞商估等頗贊其成雖時有消長大約一歲之出進自七百萬留至九百萬留政府所收增多約七十萬留也當是時俄國貿易百中之八九即指此恰克圖貿易而言也 自一千七百六十八年以後恰克圖境上貿易漸有起色輸進南京之棉糖亦漸增多制茶亦能增加不久推為品中第一而消茶之處且不止西伯利亞一帶即歐洲俄國地方亦漸消此茶讵至一千八百年間我俄輸進中國之毛皮頓衰以緻消路不廣于是貿易之勢不能持平僅賴金銀塊補其不足然此時在西伯利亞金銀塊亦病不足乃輸絨布于中國得以維持其平惟恰克圖既運各貨于西伯利亞則于歐洲俄國之地得利不少于是俄政府發令雲輸進制茶須由陸路不得由海路經過歐洲境上其意欲振興中俄貿易也但屢為中人所阻遂使商政日形渙散實由中人傲慢故貿易無起色嗣後中國境上不複見有俄人矣所謂疇昔之好友反為今日之吳越也當一千八百年時我俄頗欲消融宿怨以合兩國之好即簡拔哥魯維為公使盛飾儀仗從恰克圖進中國乃中人阻之于途不準進烏爾噶以南遂不果行一千八百五十五年俄政府欲恢複恰克圖貿易發一章程雖稍變其面目仍未足以償其失當是時中人橫行黑龍江斷東洋指東方亞洲而言非指日本也中國在亞洲是亦居東洋之中也人每誤以日本為東洋故辨焉至西伯利亞内地之要路于西伯利亞内地之貿易不能暢銷我政府非不思振作惟外交之策失于遲緩未曾有迅雷疾雨之變即如一千七百五十一年一千八百五年及一千八百三十等年之交涉直等兒戲而已黑龍江一帶在一千六百年間尚未嘗與中國關涉蠻野之種居焉自我可薩克移民增多漸奉制于我政府一千六百八十一年以後黑龍江烏蘇裡松花江一帶附近之地遂皆歸我屬改為都邑俄被失雅克薩城四面受敵雖有可薩克兵五百死守而衆寡相懸此我使哥魯維所以将就擒而逃也于是不得已講和訂約割哈馬魯夫及其它數邑給與中國即尼布楚條約是也然則實一千六百八十九年即失黑龍江一帶之地我俄之失策莫甚于此損我威信中國勢力遂大此吾人所深憾也且當時尚未知黑龍江至東薩加地方地理以為此江不便行駛大艦視以為無用之江雖毋拉比約夫将軍倡議占踞此地無如政府之不聽何後至一千八百四十九年始知此一帶地理之緊要如夢一覺而恢複此地之念生焉尼哥辣皇嘗對有司上奏雲失黑龍江一帶地實為朕千古之遺恨也 自女埃利斯乖将軍恢複黑龍江母拉維亞将軍樹立堅礎于斯地而俄國之政治乃一振其政府亦用力頗猛故俄皇深贊兩軍将謂為愛國偉勳且雲我鹫章俄國旗章畫鹫形所之地将來雖有何等阻必永守而失壯哉俄皇之言乎俄國恢複黑龍江省非獨能擴拓土地即于國勢亦大得形勝也抑我俄國自苦利美亞戰後為英國所迫僻在黑海波羅的海之内不得越雷池一步今占有黑龍江省足稱雄于太平洋面可冀一擊雄獅之頭矣英國旗章畫獅子形故雲雄獅也先是中國準照南京條約議開貿易埠口于是待我俄國亦稍讓一步一千八百五十一年準照克裡雅通商條約開克裡雅及酒克查克為市以便中國西部貿易一千八百五十八年我公使伯查清與中國訂結條約于愛珲始開貿易于黑龍江烏蘇裡江松花江等地又于天津商定買賣城貿易章程一千八百六十年意愚那知務氏乘英法有事于中國調停其間得拓境至黑龍江以南直至朝鮮界上且定為西自錫爾哈河源至東方一帶俄韓境上貿易皆不抽稅又烏爾噶及貢關兩并地入我版圖故商隊可直至北京喀什葛爾亦為市而恰克圖貿易亦年有起色俄商深入内地或簡派代辦人或建築商館興銀行沽制茶殊以漢口為有利之即先購未制茶葉而自制之後再運之于西伯利亞及東部俄地然此業所以仍不能與中國人相競者其故有二一為抽稅之重一為條約未淮故不久而漸衰矣厥後海路貿易興而恰克圖貿易遂貶為二等此地貿易是俄國收拾蒙古之政策也故俄政府力保護之至論貿易之關系則固稍遜焉中國商務外政之間英法先促之我俄公使母拉維亞及意愚那知務亦與有力或曰如閱中國外交文書則知系此般通商之事更知歐美諸國所以交涉中國之情形了然在紙上矣各國之與中國交涉各有長短英國以幹戈勝獨我則成功于尊俎之間決事于平和之際中國政府雖固執卒至從我所要請中國政府之讓我亦極不矣初我簡派公使也中國未嘗重視然我俄堅忍不撓勇前直往乃得奏功于數歲之間中俄交涉之難不一而足故我簡派公使亦頗難其人如一旦啟端于中國則伊堅執不移為使臣者得不任其艱苦乎司卡地骨府氏嘗出使北京時曰某國公使欲為通商事務除其弊去其阻所以與中國謀者至當然中國外交官不聽其言傲然曰貴國所請固不為不合理然我國家則難從所請如不副貴國意則宜勿來我中國通商可也是可窺其固執之一斑矣 中俄貿易情形現雖由蘇彜士運河為海路貿易苟謀便捷以期貿易之盛則須搬運貨物好路為要其策有四一為由西伯利亞路即嘗行之于約安愚魯奴意時者二為自恰克圖入蒙古之路即所謂商隊所由之路也三為滿(為滿)洲通路即舊時商隊所由也四為黑龍江之路我俄與中國相往來有此四路然後我俄到中國不出海路即由陸路且必多設貿易市于陸路為要策中俄接境東西綿數十裡俄商本喜陸路貿易之便實過于海路貿易然則亟開陸路貿易市于長城以北豈可緩哉如此則俄商之占陸路貿易之利必如英商之占利于海路貿易也近時我俄攻府盱衡于中國常注意于此此我國近時之商政吾人所為深贊也 論俄國日強 地球亦有機會焉凡立國于地球之上氣運所推移豈有窮極哉雖然迩來國運消長之急實匪夷所思試觀列邦之情形英國嘗誇屬土廣大謂舉國境中不見有太陽沒光之處然今果何如也法國嘗布卷歐洲使列國臣服于已然今果何如也德國崛興能敗法之雄師遂聯成一大國然今果何如也意國嘗出布卡路額路把兒等爾以一統全國遂樹霸于歐洲然今果何如也言念及此則知國運之消長推移亦孔亟也今也莫斯科之一隅為歐人所注視而其權勢将漸增長顧其雄心奮發郁勃難禁殊足令人寒心然則地球之上最可畏者其唯俄國乎将來時局尤當留意焉抑觀地球百年以來之情形始于法國大革命黨之亂次及普法争戰與意國之一統至其小事則有亞米尼亞滿丁爾木我奴文爾亞及希臘等之獨立稱制争戰紛纭靡有靜局然法皇拿破侖崛起與改撒委廉之闳議足以震動歐洲之人當此之時俄國沉默守靜無能作為雖纔開端于土耳其即俄土戰争及苦裡美牙等亦未足供列國之一盼俄為人蔑視矣久蓋當時英國之威勢蒸蒸日上自外國交涉以至訂結條約及調停列國構争各國唯聽命于英故能持歐洲之和局者實唯英國當時固獨擅其權矣雖然權勢不可久持未幾威望漸衰各國鹹猜忌之至今俄勢始強英遂如盲者瞠乎其後焉夫俄國何以強以其欲交戰故強乎抑欲恃和局故強乎其強果何在乎試詳哉言之俄欲握歐亞大權非一朝一夕之故久欲施行秘策以酬其夙志矣意者經營此事即賢王亞曆山之明察名相且裡羅笃之機智亦所嘗焦慮而未得其法也及我則谷父特出懷英邁之資乘歐洲望和局之日遂有所畫策焉迨爾奴士為相之時歐洲憎厭幹戈益甚于前時遂先使土耳其俯仰于彼足下又與德竊訂約相為援助是實為俄國得司命之權于歐洲之始及魯馬能務為相時大勢漸定部伍整齊當是之時俄皇智勇有餘滑多亦深謀遠慮爾汝多福士把羅福等賢士滿朝忠良接踵何志不遂及機會偶至魯馬能務謂天與不取反受其殃苟欲使國家有備無患則宜乘此機會以排英國之威權也遂窺法有欲複雠于德之志且見彼财政饒富知機有可乘足為我藥籠中之物如士笃他及他邬龍俄法同盟是也此報傳至歐洲歐人驚駭如疾雷發聲德人最為震慓德國雖嘗訂密約而絕無功效故怏怏不樂遂欲伸交情于俄而俄人置之不理焉既而中日之役起于東洋俄人勸誘法德幹涉中日之事法德唯唯聽從俄于是益放肆矣法德所以聯俄者欲鋤英在東洋之權勢也後奧德亦稍不自安既而有麼士波拿士及革雷得之事歐洲諸國俯首左袒矣然俄亦未能掌歐洲霸權是其故何也曰意圖向背未定也會有東部亞非利加屬土亞比西尼亞之事請援于英英不許雖羅馬法王亦與聽其事而不能遂請援于俄俄乃調停之意國亦與俄親善近時意國太子娶杭的帶共弄皇女本俄國所最親也俄能與意國結婚意豈得不與俄同休戚乎西班牙有小呂宋及古巴等之事故請假一臂于我國丹麥荷蘭二國嘗通于俄廷波斯亦心服之然則除羅文爾亞外悉與俄國親善者矣由是觀之俄得權勢于東部歐洲而控制西部其勢亦大可驚也然亦由俄國政策之得宜耳試觀英國自千八百三十三年以後之政策委靡不振則俄國崛起亦何足怪哉英嘗一幹涉俄土之事再幹涉革雷得亞兒美尼亞又曾與法奧保護土國迨後則獨任保護至今竟不顧後圖又不與三國聯盟以利用其權衡他若馬關之約土國之事亞兒美利亞之役皆不能善其後是此等之事皆未免資俄人以便利矣或曰英所以坐視俄之所為者以俄勢不足憂也雖然俄法若欲奪英地中海之權力則英必不肯默爾而息而奧意亦不敢袖手旁觀也然英國意或如此而是言則未免袒英矣評論報主筆士得氏嘗論俄國雲俄自征伐回教徒時以殖産為亟務遂使面目一新雖然于來本之宗旨未曾改變也何謂本來之宗旨曰在西方則欲得摩士波拿士在東方則欲得一冬時不凍之港灣是也是則俄雖陽以殖産為宗旨而陰則藉以遂其素志也可謂言簡意該矣 俄國之于歐洲既如前所論請更論其于東方亞細亞之情形夫立國于東方亞州者何限印度為奴安南被吞緬甸已亡波斯将覆而埃及甚危其能全邦家之國體者果有幾國也中國之不振已久朝鮮岌岌而未亡唯我日本屹然獨立于東海上耳當中日未交戰之前歐美之人論及東方諸國唯注意于中國一邦耳至其餘之國家則固以為不足言矣彼其所見實以屬土之大生民之衆判之也及禍機發于中日之間歐美人士側目或謂日本勢力甚微不自忖度遽以螳臂當車危可立待豈知東方之事固非歐美所能知哉迩來俄人驚怖始有猜忌日本之意俄人謀亞細亞立所謂東亞策者已久矣初俄征服西伯利亞而得之于是又欲建築路往年俄皇巡狩該地為此故也當時俄國所謂東亞策者特指中國而言俄國之于亞細亞以為最可畏者獨中國耳中國從來倚信英國英之富強俄所嫉惡也故俄意常謂宜破中國以為開其東亞策之端及中日交争既罷東方之形勢頓覺一變俄豈得不變其外交政策乎當此之時中國方困于财政蹙迫既極其需援于外國之急不暇複問其為何國勢必渴飲盜泉饑啄烏喙矣俄相魯馬能務乃乘中國苟安目前之計直與德法相謀各稱為中國效力其實則自謀大利将舉一堂堂大國以為質也懵者不察甘為服從雖由時運無可柰何抑亦人謀之未盡善也俄既籠絡中國于方寸之間所策必中所欲必得或簡派技師或陰緻密使遂為開創中俄銀行東部路之始且此路最為握要誠以有此路則可自俄而至中國樞要之二地也指旅順與大連灣夫俄人之為此計以藩屬視鄰國也故中國之于俄固不異将樞要之地割與俄國也其餘中國交涉之事悉聽命于俄人矣中國既在俄人指顧中于是俄人懷枭桀之志置喙于朝鮮内政遂訂日俄協商之約以朝鮮為藥籠中之物俄尚不以為飽迩來頗運兵至海參崴每一輪船開行載兵二千自我的士亞運至西伯利亞地方及輪船回國必送還病兵弱卒故東部西伯利亞與壁離摩羅士古爾哥來骨士也亞等一帶之地現有十六萬五千兵屯駐焉又于海參崴有十一萬二千餘人欲以緩急應變而其水師則有太平洋艦隊備新制戰艦一艘一等巡洋艦六艘二等巡洋艦二艘水雷屬巡洋艦二艘炮艦六艘水雷艇七艘俄國虎視耽耽誰不憤慨其跋扈哉美國公論雲俄國逞威權于東方亞細亞洲以中國為五方必争之地欲以蹂躏英國之政權兼奪其商務也近時英人等雖頻痛罵中人無能作為然其官吏營私之甚又豈知中國為所誤哉英本樹立勢力于中國久矣一旦中日有事外交失宜俄人乘虛而起于是乎英俄兩邦主客異地于今悔恨亦已晚矣意者俄一時崛起英豪并興雖興亡有期試問其增多太平洋艦隊抑果何心乎如以為因修防備起見則兵不可謂不衆矣其汲汲于修戰備豈非欲破今日之和局乎日本本為東方尚義之國豈好侵人國哉俄境荒碛不毛乎俄人何心為此殺氣紛纭之計是豈天下文明之國乎殆蠻貊不知義方之民耳英人以英為可設備否乎英本眷戀和局豈好開端于俄人哉然則必與中國啟釁乎嗚呼中人之不振久矣雖有百忽必烈複興豈敢夢想侵襲俄境哉由是觀之乃知俄人包藏禍心增多陸軍整頓水師實專課攻取之勢也俄人既為攻取之故而修軍備則其敵國果在何邦乎吾人不欲多言焉獨鄰中國為俄人所役而不自顧惜耳俄人乘其無能陽教以複會稽之而實陰謀其利舉旅順及其餘要地為己國之用嗚呼其心烏能測度哉有志時局之士豈可不留意耶美人本好為至公至平之論而其所言如是究竟主何兇兆也雖然俄人亦必非輕忽交戰者矣其素長于機權故恣威力于眼前而欲收巨利于日後是俄人慣用之手段也試觀中日講和時之情形則思過半矣世所謂錦衣行之徒如俄人是也為我國民者豈可不知所以備盜哉噫或雲世有萬國公法焉以正規律以守禮讓苟不遵行則未可列于文明之國也嗚呼是何不思之甚也傥使舉國皆聖人君子人類絕少欲心則公法可行于弱國雖然今日地球未必如此安靖也則誰謂公法非一具文哉歐美人士亦視為升平之弱肉強食法故列國交涉未可以威壓之則托稱公法又如利害頗小為勝為敗無關休戚則稱公法要之政治家等不過藉公法為餘間之玩戲耳公法既已如此雖有名理必不能壓制強暴之國苟整頓内政以窺外機可乘則從心所欲豈複不能任自為哉俄國虎視耽耽吞噬四方如渴牛善飲饑虎貪食機會忽至則藉為口實開争端于他國亦何難之有哉近時希土交兵列國觀望不敢或假一臂于其間而俄國視之自謂為囊中之物英既衰老不能複唱一輪天下之變将漸推移俄人殆将興欤俄慣乘他國多事無可奈何之際而發其雄圖即如千七百七十四年攻擊土耳其是也當此之時英方有事于北美殖民地坐視俄之橫恣而不為之所及事已過英相沙力士勃雷甚不平焉然機會既無可如何遂贻累于今日世之政治家其亦三緻意乎 論俄法同盟實情 美人瘀斯地是附 法國所以訂俄同盟實出于不得已也足使法國地位增重也法自改民主之後其世家大不便議論紛出或雲法國現情已下入第二流國之也或雲法國在千八百七十年一敗塗地而緻為三國同盟所窘斥也或雲法國國運之頹兆既見矣如彼人口年年漸有減色亦豈偶然哉或雲法國将失墜其國家為第一流國之威嚴勢力未嘗不由在朝有司之蒙昧愚庸也今且姑不論其因果所起如何如法國果有落第二流國之乎則必法國自主之宗旨漸滅而武斷之勢力複興之時也苟如此則法國之文明教化各種文藝人情等散霧消而歐洲列國之人不複稱法人之政治文學巍巍霸權立見其消沈于寒荒草耳雖然法國現情有使人不堪憂念者焉法之在朝有司雖日以發揚國家光榮為念然岌岌之勢非亟一變現情則國家之命運未可測知其或遂至不可救治其病患亦未可知也法民何忽懷如此憂念哉則由于俄法同盟之故也夫俄法同盟者果有盟書乎抑不立文字乎此法民所以疑怪也或雲同盟之事兩國之間必未立文字之約我法國于寔際大失獨立之權其所為外交者一為俄國所左右耳嗚呼是豈法民自主自尊之念所能忍哉俄法同盟果有益法國幾何哉往歲馬關條約将訂于中日之際法國為俄所挾制左袒其議以莅日本日本之與法國交親既年久矣于斯時也苟日本竟拒絕俄法德所要挾遼東之事則法雖與德有宿仇亦将聯德而啟釁端于未曾違約之日本有斷然者然其苦衷難以白于天下也外務大臣亞吶得于代議院辨明此事有雲法之為此是出于不背俄國之意也自是之後法國日就屈辱之地國中志士亦漸唱俄法同盟無益國家之說而不已然法國内閣每作辭雲俄國當助我法國使英國撤兵于埃及也其所以為口實雖如此然不過以借口焉耳非真能如是也法國所期待于俄國者俄國未嘗懷見諸寔際之念是俄國玩弄法國于股掌之上也所謂埃及之事俄并無助法國之心前俄皇親到法所以酬俄法同盟耳并非有他也英國駐紮俄京公使漚昆諾兒氏嘗訪俄外務大臣魯馬能務魯馬能務頗論議英國之埃及政策漚昆諾兒氏詳筆記之次日将所談論示魯馬能務雲将具報諸本國政府魯馬能務固請止焉俄為法謀也其意謂所以酬法國緻力于馬關條約之際也 密蘭氏者法名士也現為代議院長客歲在議院問外務大臣亞吶得氏雲俄法同盟于法國危急之時果有何等之益乎今我法關系東方之事任俄國所為而不複省墜落我國威名利益即俄法同盟是不過增法國不利耳亞吶得氏對曰我總統福兒氏與俄皇交頌該盟之成聊可以增榮耳嗚呼頌辭果何益于國家唯為此虛榮緻托一國之運命于此豈不殆哉亞吶得氏此言頗招法民之嫌惡怨尤焉俄國外務大臣魯馬能務嘗為養故至法國與亞吶得氏會晤論東方交涉密約雲法國不幹涉土耳其國内政惟墨守此約故土皇擅虐殺屠戮亦如不知焉于是乎法國失此好機會不複有稱霸于東方之事一任土人虐殺亞兒美尼亞人而不加禁制則保護羅馬教會之名果安在哉不啻失其名實失其當務也俄國視土耳其則不然俄本欲并吞其國其深意豈難窺測哉唯列國屢起共阻俄國欲行之政策故未能伸其素志于土國乃姑變其并吞之計而為保護之名不為之變内治整朝綱故土皇曆世之遺圖因仍至今而毫無振作欲使其國失政釀亂虐殺相踵以至土崩瓦解之極俄國所以待土國實在此也千八百九十五年十二月廿一日法國駐俄京公使門的伯樓氏報告其政府雲魯馬能務見亞兒美尼亞之事謂無論該地有何等之變決不以強莅土皇俄法二國之于土國概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