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五
關燈
小
中
大
西塘集耆舊續聞卷第五
古人作文,多為伐山語。
蓋取諸書句要入之文字中,貴其簡嚴。
杜子美詩雲:“配極玄都閟。
’取是謂配天之極也。
又嘗見宋宣獻青詞,用“淵宗”二字,取“淵兮似萬物之宗”也。
此類甚多,而“配極”、“淵宗”二語特妙。
《溫氏雜志》。
又雲:作詩用經語,尤難得峭健。
杜子美《端午賜衣》詩:“自天題處濕,當暑著來輕。
”“自天”、“當暑”皆經語,而用之不覺其弱,此可為省題詩法。
至落句雲:“意内稱長短,終身荷聖情。
”其語又妙。
餘謂近日辛幼安作長短句有用經語者,《水調歌》雲:“凡我同盟鷗鹭,今日既盟之後,來往莫相猜。
”亦為新奇。
又雲:詩有律。
子美雲:“晚節漸于詩律細。
”餘少學詩,鄉先生雲:"‘侵淩雪色還萱草,漏洩春光有柳條。
’‘卑枝低結子,接葉暗巢莺。
’此細律也。
”唐之詩人及本朝名公,未有不用此。
洪龜父詩雲:“琅玕嚴佛屋,薛荔上僧垣。
”山谷改上句雲:“琅珰鳴佛屋。
”亦謂于律不合也。
餘謂陸務觀嘗學詩于曾文清公,有《贈趙教授》詩雲:“憶昔茶山聽說詩,親從夜半得玄機。
律令合時方貼妥,工夫深處卻平夷。
每愁老死無人付,不謂窮荒有此奇。
世間有恨知多少,未得從君谒老師。
”亦以合律為工。
“窮荒有此奇”,見東坡帖“窮荒有此奇觀”,用字皆有來處。
前輩曰:為文叙事,要在切當,不必引證以求奇也。
唐李石鎮荊南日,崔铉為從事,未幾,入為司勳員外郎,曆翰林學士,不二歲,拜中書侍郎、平章事。
而石尚在鎮,其賀崔相狀曰:“賓筵初啟,曾陪尊俎之歡;将幕未移,已在陶熔之下。
”蓋節度巡官李階詞也。
其後,崔铉自右仆射鎮淮海,楊收以前太常博士從茲為支使,未幾,入為侍禦史、吏部員外郎,曆翰林學士,甫二歲,拜兵部侍郎、平章事,亦未移鎮。
其賀楊相狀曰:“前時裡巷,初迎避馬之威;今日藩垣,已仰問牛之化。
”蓋崔澹之詞也。
四六用經史全語,必須詞旨相貫,若徒積疊以為奇,乃如集句也。
楊文公居陽翟時,謝希深與之啟雲:“曳鈴其空,上念無君子者;解組弗顧,公其如蒼生何!”文公書于扇,曰:“此文中虎也。
”蓋善其用經史語如自己出,特為豪健。
張安道為曹修節度使副制雲:“世載其德,有狐、趙之舊勳;文定厥祥,實姜、任之高姓。
”王荊公知制诰,見其稿,深加歎賞,此亦全語最親切者也。
東坡自海外歸,謝表雲:“七年遠谪,不意自全;萬裡生還,适有天幸。
”蓋亦用班史之全句而不覺也。
曾元豐為南宮舍人,時相令撰秋宴樂語,因問坐客曰:“霜始降而百工休,可對甚語?”久之,坐客雲:“苦無全句可偶,當劈破用。
”曾于是雲:“始降霜而休百工,正得秋而成萬寶。
”坐客稱善。
既而文成,頌聖德一朕雲:“惟天為大,蕩蕩乎無能名焉;如日之升,皓皓乎不可尚已。
”坐客皆擊節賞之。
東坡谪黃岡,元豐末,移汝州團練副使,制詞雲:“蘇某谪居之久,念咎已深;人才實難,不忍終棄。
”坡甚歎服,蓋王子發詞也。
元佑初,坡入掖垣,尚與子發同僚,和子發詩雲:“清篇帶月來霜夜,妙語先春發病顔。
”蓋為此也。
唐制,給事中亦行詞,高宗改給事中曰“東台舍人”是也。
德宗時,給事中袁高宿直,當撰盧新州為饒州刺史诰,高執以詣宰相,宰相不從,乃命舍人撰之。
靖康初,陳瑩中贈大谏,詞雲:“汲黯何為,坐緻淮南之懼;魏公若在,必辍遼東之行。
”蓋譚勉翁詞也。
其後勉翁贈官,汪彥章為之詞雲:“雖甄濟佯瘖,終逃天寶之難;而龔勝已死,不見南陽之興。
”識者美之。
吳丞相元中谕燕山父老雲:“桑麻千裡,皆祖宗涵養之休;忠義百年,系父老訓誨之力。
”徽廟極稱賞之。
又宣和末,為徽廟罪己诏雲:“重念累聖仁厚之德,涵養天下百年之餘;豈無四方忠義之人,來徇國家一日之急?”識者韪之。
又謝右揆表雲:“上聖中興,方擁風雲之會;下臣孤進,忽叨夢蔔之求。
”又雲:“從唐堯于汾水之陽,駭莫驚于思慮;贊黃帝于琢康之野,恨未暢于聲威。
”詞人多美之。
元中居儀真時,複職奉祠,謝表雲:“流年往矣,漸知蓬瑗之非;此道茫然,未願漆雕之仕。
”人皆傳誦。
王達可自翰苑出知鎮江,吳元中與之詩雲:“醉中擲筆金銮殿,睡起鳴笳鐵甕城。
”可謂壯語。
東坡十歲時,侍老蘇側,誦歐公《謝對衣金帶馬表》,因令坡拟之,其間有:“匪伊垂之,帶有餘;非敢後也,馬不進。
”老蘇笑曰:“此子他日當自用。
”至元佑中,再召入院為承旨,謝表乃益以兩句雲:“枯羸之質,匪伊垂之而帶有餘;斂退之心,非敢後也而馬不進。
” 梅和勝執禮,宣和初為給事中,與時相王瀚論事不合,改禮部侍郎,守蕲。
複落職,責守滁。
王黼罷,複職知鎮江。
靖康初,
蓋取諸書句要入之文字中,貴其簡嚴。
杜子美詩雲:“配極玄都閟。
’取是謂配天之極也。
又嘗見宋宣獻青詞,用“淵宗”二字,取“淵兮似萬物之宗”也。
此類甚多,而“配極”、“淵宗”二語特妙。
《溫氏雜志》。
又雲:作詩用經語,尤難得峭健。
杜子美《端午賜衣》詩:“自天題處濕,當暑著來輕。
”“自天”、“當暑”皆經語,而用之不覺其弱,此可為省題詩法。
至落句雲:“意内稱長短,終身荷聖情。
”其語又妙。
餘謂近日辛幼安作長短句有用經語者,《水調歌》雲:“凡我同盟鷗鹭,今日既盟之後,來往莫相猜。
”亦為新奇。
又雲:詩有律。
子美雲:“晚節漸于詩律細。
”餘少學詩,鄉先生雲:"‘侵淩雪色還萱草,漏洩春光有柳條。
’‘卑枝低結子,接葉暗巢莺。
’此細律也。
”唐之詩人及本朝名公,未有不用此。
洪龜父詩雲:“琅玕嚴佛屋,薛荔上僧垣。
”山谷改上句雲:“琅珰鳴佛屋。
”亦謂于律不合也。
餘謂陸務觀嘗學詩于曾文清公,有《贈趙教授》詩雲:“憶昔茶山聽說詩,親從夜半得玄機。
律令合時方貼妥,工夫深處卻平夷。
每愁老死無人付,不謂窮荒有此奇。
世間有恨知多少,未得從君谒老師。
”亦以合律為工。
“窮荒有此奇”,見東坡帖“窮荒有此奇觀”,用字皆有來處。
前輩曰:為文叙事,要在切當,不必引證以求奇也。
唐李石鎮荊南日,崔铉為從事,未幾,入為司勳員外郎,曆翰林學士,不二歲,拜中書侍郎、平章事。
而石尚在鎮,其賀崔相狀曰:“賓筵初啟,曾陪尊俎之歡;将幕未移,已在陶熔之下。
”蓋節度巡官李階詞也。
其後,崔铉自右仆射鎮淮海,楊收以前太常博士從茲為支使,未幾,入為侍禦史、吏部員外郎,曆翰林學士,甫二歲,拜兵部侍郎、平章事,亦未移鎮。
其賀楊相狀曰:“前時裡巷,初迎避馬之威;今日藩垣,已仰問牛之化。
”蓋崔澹之詞也。
四六用經史全語,必須詞旨相貫,若徒積疊以為奇,乃如集句也。
楊文公居陽翟時,謝希深與之啟雲:“曳鈴其空,上念無君子者;解組弗顧,公其如蒼生何!”文公書于扇,曰:“此文中虎也。
”蓋善其用經史語如自己出,特為豪健。
張安道為曹修節度使副制雲:“世載其德,有狐、趙之舊勳;文定厥祥,實姜、任之高姓。
”王荊公知制诰,見其稿,深加歎賞,此亦全語最親切者也。
東坡自海外歸,謝表雲:“七年遠谪,不意自全;萬裡生還,适有天幸。
”蓋亦用班史之全句而不覺也。
曾元豐為南宮舍人,時相令撰秋宴樂語,因問坐客曰:“霜始降而百工休,可對甚語?”久之,坐客雲:“苦無全句可偶,當劈破用。
”曾于是雲:“始降霜而休百工,正得秋而成萬寶。
”坐客稱善。
既而文成,頌聖德一朕雲:“惟天為大,蕩蕩乎無能名焉;如日之升,皓皓乎不可尚已。
”坐客皆擊節賞之。
東坡谪黃岡,元豐末,移汝州團練副使,制詞雲:“蘇某谪居之久,念咎已深;人才實難,不忍終棄。
”坡甚歎服,蓋王子發詞也。
元佑初,坡入掖垣,尚與子發同僚,和子發詩雲:“清篇帶月來霜夜,妙語先春發病顔。
”蓋為此也。
唐制,給事中亦行詞,高宗改給事中曰“東台舍人”是也。
德宗時,給事中袁高宿直,當撰盧新州為饒州刺史诰,高執以詣宰相,宰相不從,乃命舍人撰之。
靖康初,陳瑩中贈大谏,詞雲:“汲黯何為,坐緻淮南之懼;魏公若在,必辍遼東之行。
”蓋譚勉翁詞也。
其後勉翁贈官,汪彥章為之詞雲:“雖甄濟佯瘖,終逃天寶之難;而龔勝已死,不見南陽之興。
”識者美之。
吳丞相元中谕燕山父老雲:“桑麻千裡,皆祖宗涵養之休;忠義百年,系父老訓誨之力。
”徽廟極稱賞之。
又宣和末,為徽廟罪己诏雲:“重念累聖仁厚之德,涵養天下百年之餘;豈無四方忠義之人,來徇國家一日之急?”識者韪之。
又謝右揆表雲:“上聖中興,方擁風雲之會;下臣孤進,忽叨夢蔔之求。
”又雲:“從唐堯于汾水之陽,駭莫驚于思慮;贊黃帝于琢康之野,恨未暢于聲威。
”詞人多美之。
元中居儀真時,複職奉祠,謝表雲:“流年往矣,漸知蓬瑗之非;此道茫然,未願漆雕之仕。
”人皆傳誦。
王達可自翰苑出知鎮江,吳元中與之詩雲:“醉中擲筆金銮殿,睡起鳴笳鐵甕城。
”可謂壯語。
東坡十歲時,侍老蘇側,誦歐公《謝對衣金帶馬表》,因令坡拟之,其間有:“匪伊垂之,帶有餘;非敢後也,馬不進。
”老蘇笑曰:“此子他日當自用。
”至元佑中,再召入院為承旨,謝表乃益以兩句雲:“枯羸之質,匪伊垂之而帶有餘;斂退之心,非敢後也而馬不進。
” 梅和勝執禮,宣和初為給事中,與時相王瀚論事不合,改禮部侍郎,守蕲。
複落職,責守滁。
王黼罷,複職知鎮江。
靖康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