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

關燈
而懼之,遂稱臣。

     陳堯佐字希元,修真宗實錄,特除知制诰。

    舊制須召試,惟楊億與堯佐不試而授,兄堯叟,弟堯咨,皆舉進士第,一時兄弟貴盛。

    當世少比,堯佐退居鄭圃,尤好詩賦。

    張士遜判西京,以牡丹花及酒遺之,堯佐答曰:“有花無酒頭慵舉,有酒無花眼懶開。

    正向西園念蕭索,洛陽花酒一時來。

    ” 狄青,字漢臣,元昊叛,屢将兵出戰,四年間大小二十五陣,八中流矢,人呼為狄天使。

    上觀其儀表曰:“朕之關、張也。

    ”于是有敵萬之稱,謂以一足以敵萬也。

    初,青在軍伍間,韓魏公、範文正公一見之,皆稱其有将相之器。

    果能為國立功,為時名将。

     王旦,字子明,為翰林學士,嘗奏事丁殿,真宗目送之曰:“與朕緻太平,必斯人也。

    ”後拜平章事,外撫四夷,内安百姓,官吏得職,天下富庶,頌聲洋溢,旦之力也。

     石介,字守道,徂徕山人也,文章學術天下宗師,皆呼為徂徕先生。

    著《宋頌》十篇,猗那清廟,無以加也。

    慶曆三年,天下所謂賢士大夫必用于兩府侍從台谏之官,宋之用人于茲為盛。

    介作《慶曆聖德詩》。

     範文正公幼孤,随母适朱氏,因冒朱姓。

    後複本姓,啟曰:“志在投秦,入境遂稱于張祿;名非霸越,乘舟乃效于陶朱。

    ”以範睢、範蠡嘗改姓故也。

    僞蜀範禹稱亦嘗冒張姓,謝啟雲:“昔年上第,誤标張祿之名;今日故園,複作範睢之裔。

    ”然不若文正謝啟之精切也。

     景德中,夏文莊公初授館職,時方早秋,上在拱辰殿按舞,命中使索新詞,公立進《喜遷莺》曰:“霞散绮,月沉鈎,簾卷未央樓。

    夜涼河漢截天流,宮缺鎖新秋。

    瑤階(英廟諱)金莖露,鳳髓香,和雲霧,三千珠翠擁宸遊,水殿按梁州。

    ”上大悅。

     王文康公詩雲:“棗花至小能成實,桑葉雖柔解吐絲。

    堪笑牡丹如鬥大,不成一事又空枝。

    ”亦重厚者之辭也。

     裴晉公作《鑄劍戟為農器賦》雲:“我皇帝嗣位三十載,寰海境清,方隅砥平,丘域中盡歸力穑,示天下弗複用兵。

    ”則平淮西一天下已見于此賦矣。

     範文正公作《金在賦》雲:“如令區别妍媸,願為軒鑒;若使削平禍亂,請就幹将。

    ”則公負将相器業。

    文武全材,亦見于此賦矣。

    公為《水車賦》雲:“方今聖人在上,五日一風,十日一雨,則斯車也,吾其不取。

    ”意謂水車惟施于旱,不旱則無所施。

    公在寶元康定間,邊鄙有事驟加進擢,晏靜則置而不用亦與水車何異。

     王沂公有《物混成賦》雲:“不縮不盈,賦象甯窮于廣狹;匪雕匪斫,流形罔滞于盈虛。

    ”則宰相陶鈞之意可見矣。

    又雲:“得我之小者,散而為草木;得我之大者,聚而為山川。

    ”則擇任邵材,使大小各得其所又可見矣。

     寇準以員外郎奏事,直言觸犯,太宗怒而起,準遽以手引赭袍,請上複禦坐,親決其事乃退。

    上嘉納之,太宗曰:“朕得寇準,如唐太宗得魏鄭公。

    ” 太平興國七年季冬大雪,上賜學士詩曰:“輕輕相亞凝如酥,宮樹花裝萬萬株。

    今賜酒卿時一盞,玉堂閑話道情無。

    ” 錢ㄈ進寶帶,太祖曰:“朕有三條帶,與此不同。

    ”ㄈ請宣示,上笑曰:“休河一條,惠民河一條,五丈河一條。

    ”ㄈ大愧服。

     夏英公言楊文公文如綿繡屏風,但無骨耳。

    議者謂英公文譬如泉水,迅急湍捍;至于浩蕩汪洋,不如文公也。

     田元均治成都有聲,有訴訟,其懦弱不能自伸者,必委曲問之。

    蜀人謂之照天蠟燭。

     劉随侍制為成都通判,嚴明通達,人謂之水晶燈籠。

     仁宗暑月不揮扇,以拂子毆蚊蠅而已。

    冬月不預爐,醫者雲:“體備中和之氣則然。

    ” 姚回雲:自來奉使北朝,禮遇之厚無如王拱辰。

    預釣魚放鹘之會,皇帝親禦琵琶以侑酒。

    是時先父館伴相得甚歡,拱辰謂先父曰:“南朝峭漢推吾,異日先父為上道此語。

    ”上曰:“拱辰答問似此語言極多,其才器不在人下,然識量不足,難于遠到。

    ”吾見奉使之人惟富弼不可量也,因問南朝如卿人才有幾。

    弼曰:“臣鬥筲之器,不足道也。

    本朝人才勝如臣者,車載鬥量,不可數計。

    ”察斯人大未可量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