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帖釋文考異卷四

關燈
明 顧從義 撰 梁尚書王筠書【《大觀》置四卷第四】 筠和南,至節過,念哀慕深至,情不可任,寒凝道體,何如,想比清豫,弟子羸勞,每惡惙弊,何理【《大觀》摹作“俚”】,眷請勤禦,比日來叙,遣白王【案書法作“至”】筠和南。

     梁特進沈約書【《大觀》置第五】 今年殆差【劉、施作“約垂”】,故爾【二字劉、施阙】,始得此事【泉本此行有石斷紋】,至【二字劉、施阙】,沈約白【一作“行”】,十一月十六日。

     梁交州刺史阮研書【《大觀》置四卷第六】 道增,至得書【潘本“得書”甚“勿”,未“因”中有補痕,直貫“刺”字,“刺”字左有錠紋,顧本未下錠】,深慰,已熱,卿何如,吾甚勿勿,始【《大觀》失摹“女”字内一點】過峤,今便下水,未因見卿,為歎,善自愛【潘本上三字左有錠紋】,異日當至上京,有因道增行,所有【劉、施作“具”】少字,不具【施作“乙乙”】,阮研頓首【《大觀》帖有“四月一日”四字,米雲:“同章帝僞”】。

     梁征南将軍蕭确書【伯思雲:“齊豫章王凝孫,确子範之子,在梁位司徒右長史,此雲征南将軍,不知何據,恐是梁邵陵王綸之子确也,其書《孝經》一章,亦近世僞體,非江左書,阮研帖亦然。

    孫雲一作确,梁邵陵王綸之子也,史謂工楷隸,為秘書丞,若作齊豫章王孫,位至司徒右長史,俱不曾為征南将軍。

    ”《大觀》作“梁廣州刺史蕭确”,置四卷第七】 故以孝事君則忠,以敬事長則順,忠順不失,以事其上,然後能保其祿位,而守其祭祀,蓋士之孝也,詩雲:“夙興夜寐,無忝爾所生。

    ”【米雲:“同章帝僞”】 梁蕭思話書【宋征西将軍,《大觀》作“宋征西将軍蕭思話”,置四卷第三】 一月三日,思話自,節近,說寒切,足下複何如,比何一涉道,久當諸惡耶,少首【二字疑】,望近,吾所患猶爾,思話白。

     梁蕭子雲書【伯思雲:“蕭子雲有章草史孝山《出師頌》一章,甚古雅,與此卷正書《列子》遠矣,紙中王蒙,筆下徐偃,信笃論也。

    按史位至國子祭酒,《大觀》作‘梁侍中蕭子雲’,置四卷第八】 舜問乎丞曰:“道可得而有乎?”曰:“汝身非汝有,汝何得有夫道?”舜曰:“吾身非【潘本“吾身非”左有錠紋,顧本未下錠】吾有,孰有之哉?”曰:“是天地之委形也。

    生非汝有,是天地之委和也;性命非汝有,是天地之委順也;孫子非汝有,是天地之委蛻也。

    故行不知所往,處【潘本“知所往處”右有錠紋,顧本有補痕未錠】不知所持,食不知所以,天地強陽氣也,又胡可得而有耶?” 齊之國氏大富,宋之向氏大貧,自宋之齊,請其術,國氏告之曰:“吾善為盜,始吾為盜也,一年而給,二年而足,三年大壤,自此以往,施及州闾。

    ”向氏大喜,喻其為盜之言,而不喻其為盜之道,遂逾垣鑿室,手自所及,亡不探也,未及時,以贓【《列子》作“贓”】獲罪,沒其先居之财,向氏以國氏之謬己也,往而怨之,國氏曰:“若為盜若何?”向氏言其狀,國氏曰:“嘻,若失為盜之道至此乎,今将告若矣。

    吾聞天有時,地有利,吾盜天地之時利,雲雨之滂潤,山澤之産育,以生吾禾,殖吾稼,築吾垣,建吾舍,吾陸盜禽獸,水盜魚鼈,亡非盜也。

    夫禾稼、土木、禽獸皆天之所生,豈吾之所有,然吾盜天而亡殃,夫金玉珍寶、谷帛财貨,人之所聚,豈天之所與,若盜之而獲罪,孰怨哉?”向氏大惑,以為國氏之重罔己也,過東郭先生問焉,東郭先生曰:“若一身庸非盜乎,盜陰陽之和,以成若生,載若形,況外物而非盜乎,誠然,天地萬物不相離也,仞而有之,皆惑也,國氏之盜,公道也,故亡殃,若之盜,私心也,故得罪,有公私者,亦盜也,亡公私者,亦盜也,公公私私,天地之德,知天地之德,孰為盜耶,孰為不盜耶?” 或謂子列子曰:“子奚貴虛?”列子曰:“虛者無貴也。

    ”子列子曰:“非其名也,莫如靜,莫如虛,靜也,虛也,得其居矣,取也,與也,失其所也,事之破毀而後有舞仁義者,弗能複也。

    ” 陳朝陳逵書【伯思雲:“陳逵者,晉西中郎将也,此雲陳朝陳逵,誤矣。

    ”《大觀》作“晉中郎将陳逵”,置四卷第一】 十二月廿五日,逵白【劉、施作“白”】,歲終感慘,寒切,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