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一錄卷十三

關燈
末俗耶。

    述節孝坊祠條程。

     采訪貞孝節烈婦女公啟(錫金舊稿) 道光十五年正月日采訪貞孝節烈婦女彙冊請旌建立坊祠條例 附呈式(錫金成案) 表揚節孝說 附錫金鄉鎮坊祠拟規 廣勸表彰幽潛說 錫邑募設鄉鎮節孝祠引 △采訪貞孝節烈婦女公啟(錫金舊稿) 謹啟者。

    錫金節孝貞烈婦女。

    凡舉報請旌者。

    奉位入惠山貞節祠而厯來無力具報。

    未經表揚采入邑志記名者甚多。

    此外城鄉各處并未載入邑乘者亦正不少。

    凡我同人。

    久欲采訪彙集公為呈報以彰苦節近見武陽兩邑紳士辦有成例。

    并刊闡幽錄一冊誠為首倡善舉。

    今拟于惠山地方合建一祠伏望城鄉諸君子各随耳目所及。

    廣為搜訪。

    凡自前代迄今實系無力而湮沒者。

    或據前人傳記。

    或本族中家乘。

    或子孫确實可證。

    或鄰戚聞見無訛。

    務以姓氏裡居年歲合例及現有子孫與否。

    開明一單送至城内崇安寺左恒善堂。

    公為彙錄清冊。

    遵例請旌。

    建坊。

    立祠。

    俾得清節昭彰。

    幽芳表着。

    此白。

     同人公啟 △道光十五年正月日采訪貞孝節烈婦女彙冊請旌建立坊祠條例 一城中設總局。

    各鄉鎮另舉賢明公正者。

    董采訪事造冊彙送。

     一節婦不論正室側室在三十歲以前。

    夫故守節。

    至五十歲。

    或年未五十而身故其守節已及十年。

    果系孝義兼全阨窮堪憫者。

    一體開報。

     一未婚貞女。

    按照節婦年限。

    一體開報。

     一貞女過門守節。

    未符年例而身故者。

    一體開報。

     一孝女因父母未有子孫。

    終身奉親不嫁者。

    一體開報。

     一烈女聞訃自盡。

    烈婦夫亡自盡者。

    一體開報。

     一烈婦本系側室。

    夫亡自盡而正室身故在先者。

    一體開報。

     一節婦因子受 封者。

    一體開報。

     一節孝貞烈婦女。

    業經 旌表。

    而未建坊者。

    一體開報。

     一凡邑志所載及上年采訪各節孝貞烈婦女。

    未經請 旌者。

    現己造具分鎮草冊。

    由總局分交各鎮董事。

    查核生卒夫亡年月日期。

    氏父氏翁後裔名字。

    現住鄉鎮村巷。

    逐一明晰填注。

    其曾蒙 各憲給匾褒獎者。

    一并填注。

    至冊内或有将氏夫表字誤作夫名。

    又或以一人分作兩人者。

    即行改注。

    倘有年例不符者。

    亦即明白填注。

    以憑扣除。

     一貞孝節烈婦女。

    年例合符。

    鄉評允協。

    而上年采訪未及與曆年久遠。

    邑志未入者。

    該嫡屬子孫。

    照依前項開明。

    送交采訪董事。

    細加查核。

    填注入冊。

    如無嫡屬子孫。

    準由親族裡鄰開送。

    倘有年例不符。

    率行開報者。

    别經查核确實。

    或被指駁有據即行扣除。

     一是舉表彰節烈合數十百年之久計數甚多。

    雖事屬浩繁。

    不得不趕緊辦理務于本年冬至節前。

    收節孝貞烈婦女開報。

    該鎮董事确加查核。

    定于歲内彙齊總局截數。

     一節婦子孫。

    有不由采訪處填注經報總局者。

    局董暫與登記仍由采訪處彙報。

     一節婦子孫。

    有無故遲延。

    至截數後始行續到者。

    不準開報 一節婦子孫。

    有本拟專案請 旌者聽其具呈詳請不必開報。

    □□局董事。

    據各鄉董彙報到局。

    親赴各鄉覆查取具嫡屬及鄰裡親族切結。

    采訪董事加結送學。

    牒縣具詳。

    【以上皆縣□中條款。

    發貼各鄉。

    】 △附呈式(錫金成案) 具呈某 等。

     呈為貞孝節烈。

    厯久未伸環籲遵例破格題 旌事。

    竊惟潛德無不發之光。

    奇節有必彰之報。

    筠堅松勁。

     皇仁特隆勸善之條。

    玉掩珠韬。

     聖世尤重闡幽之典。

    職等伏查禮部則例内載凡節烈婦女實系阨窮堪憫。

    或因世遠年湮。

    未據呈報尚有府縣志事迹可憑者。

    準其子孫補請 旌表。

    以垂不朽。

    又遭寇被害之士民。

    婦女等每縣給銀三十兩。

    總建一坊。

    镌刻姓氏。

    并于節孝祠内設位緻祭。

    仰見我朝錫類推仁。

    顯微闡幽之至意。

    職等又查道光七年。

    常州府武進陽湖兩縣。

    江甯府上元江甯兩縣紳士各将志乘所載。

    及采訪所得。

    未經請 旌之貞孝節烈婦女。

    彙冊呈報。

    并聲明人數衆多。

    未便分别建坊。

    請照總坊之例。

    給銀三十兩總建一坊。

    均蒙宮保總督部堂前任蘇撫部院陶。

    會同督學二憲。

    合疏具 題。

    奉 旨旌表。

    給帑建坊各在案。

    今職等查無錫金匮縣志。

    并衆姓家乘所載。

    貞孝節烈婦女。

    未經請 旌者有 氏等一千二百八十九人。

    皆多年湮沒。

    盛典未邀。

    此次又詳加采訪。

    有無錫 氏等 人金匮 氏等 人共計 人皆心堅金石操凜冰霜。

    事節确真鄉闾共見。

    或系子孫服賈務農不知 旌揚之典。

    或該婦女清操勁節。

    不求褒獎之榮。

    或後嗣式微。

    或鄉村僻處。

    以緻厯年久遠。

    苦志未彰。

    職等采訪既真。

    不忍聽苦節孤芳。

    終于冺滅。

    因核其年例皆符者。

    共為一冊。

    請 題 旌表。

    為此備具總冊。

    環籲察核。

    牒縣通詳。

     題請 旌表。

    給帑總建一坊。

    于惠山節孝祠前庶數百載未彰之姓氏。

    得邀綽楔之 褒揚千萬口共播之芬芳。

    并列貞珉而久遠。

    式昭大節用勵澆風。

    上呈 △表揚節孝說 地方當事俱有旌表節孝之例。

    但幽芳僻處。

    家世寒微。

    潛行自修。

    不肯求表著者多矣。

    當事何由而旌異乎。

    然今之表揚。

    類皆城市素封。

    搢紳巨族。

    或公舉之有人。

    與援引之多力。

    非其道傍之桃李下可成蹊。

    而深谷之芝蘭。

    不采自萎耶。

    為司牧者。

    宜歲令裡耆訪其僻遠孤寒。

    果有節婦烈女。

    孝子順孫。

    懿行卓然者。

    許開列事實率其族屬鄉老連名舉報。

    俟官察實。

    然後衿耆具呈州縣儒學所具裡鄰甘結。

    申詳各憲。

    始見仁侯崇勵倫常闡報幽隐之至意。

    若必俟請求而後為之轉達。

    則所謂深谷芝蘭又何有采芳之日哉。

    更有念者。

    人之妾仆。

    有嫡配早亡。

    而為之撫孤成立者。

    有家長并沒。

    而為之守志不移。

    有老奴輔遺孽。

    而竭力興家。

    有義仆嬰賊鋒。

    而舍身救主。

    此與程嬰公孫杵臼。

    李善王安諸義俠何異哉。

    然格于例而不獲邀褒典于朝廷。

    抑以其卑賤而不敢亵渎聖聰乎。

    在司牧者。

    為風獎綱常起見。

    又不可不給匾以代綽楔之旌也。

    近有婦因夫亡。

    而以身殉者。

    有如許字在室。

    因未娶夫亡而以身殉者。

    此皆天性剛貞。

    不以死生故而移其從一之義者也。

    然考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