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一錄卷十一

關燈
給示。

    并刊碑虎□山門永禁等情前來。

    查描繪淫畫售賣顯導邪淫壞人心術節經饬禁各鋪戶應知畏法乃仍敢繪賣藐違禁令。

    實屬目無法紀本即立拿懲辦姑念鋪戶非一良莠不齊未必人人皆賣若将各書鋪概行拿究。

    殊恐累及無辜現饬委員密訪查拿外。

    合再剀切嚴禁。

    為此示仰各畫鋪人等知悉。

    爾等本業營生。

    自當安分守法。

    恪遵禁令。

    此次谕禁之後。

    毌許描繪淫畫。

    及裝成鏡匣。

    造作售賣并招商運販射利。

    倘敢愍不畏法。

    複蹈前轍一經訪拿或被指告定即立拿究懲。

    決不寬貸。

    如有舊存春畫。

    速繳局中。

    給價銷毀不許再有藏匿。

    本府耳目最近言出法随該鋪戶務各愛惜身家。

    勿得以身試法。

    緻贻後悔。

    其各凜遵毌違特示。

     兼署江南按察使司按察使蘇松太道周為禀求谕禁事。

    據吳縣候廪生陳龍甲等禀稱竊淫書壞人心術。

    久幹例禁生等赴試金陵。

    見書鋪中各種淫書。

    業經出價購取闆本銷毀。

    并請 江甯府沈出示刊碑嚴禁茲複以蘇地各書肆。

    及賃書鋪中。

    淫書亦複不少種種名目不一穢亵異常射利者輾轉流傳。

    壞人心術莫此為甚爰集同志公議設局在吳縣學惜字局内。

    備價收買各種淫書如藏有闆片書本者。

    檢送局内。

    照刻印鈔工紙料。

    酌量給價随時在惜子局内。

    公同督毀。

    業經議有章程。

    集資辨理。

    惟恐各書鋪中。

    或有藏匿不售或更居奇擡價或以經銷毀再行翻刻傳鈔。

    并外來書估到蘇。

    帶有各種新舊淫書源源流布。

    則随收随出。

    伊于何底。

    至出售淫書。

    光屬顯導邪淫。

    應請一并嚴禁。

    為此禀求出示曉谕等情到司。

    據此查坊肆藏賣。

    淫詞淫畫久幹例禁。

    豈容射利之徒。

    公然流布。

    贻害風俗。

    自應嚴行示禁以端風化。

    除經批示外。

    合亟出示谕禁為此示仰各書坊肆。

    并有一等專賃淫詞小說書鋪。

    及外來書估蘇城内外畫鋪。

    古董鋪人等知悉。

    始或不谙例禁。

    誤行藏闆刷印。

    或販得舊本轉賣既經明示谕禁現在該生等設局收毀。

    即着盡數交出。

    既給價值。

    仍免究問。

    倘敢匿不交出。

    或昂價居奇。

    甚或抗違。

    再行翻刻傳鈔希圖射利。

    及外來書估攜帶各種新舊淫書轉相交易。

    并虎□山門内桃花塢等處畫鋪。

    并城内古董鋪。

    仍敢出售淫畫。

    則是明知違禁以身試法。

    一經覺察。

    定行照例懲究。

    決不寬貸。

    各宜凜遵特示。

     △各書坊公禁淫書議單條約 立同議單 立同議單 立同議單(書業堂 桐石山房 西山堂芝記 文淵堂 師德堂掃葉山房)等奉 臬憲周出示禁毀淫書闆本茲于十月十二日邀集同行在邑廟公議規條開列于左 一議得凡有應禁淫書闆本各坊自行檢出赴局呈繳照議領價如有藏匿不繳者察出議罰任局吊銷 一議得外省書友來蘇兌換者先将捆單交崇德書院司月查明如有應禁書籍即行交局銷毀祇付紙價倘匿不呈繳及各坊私相授受者俱照原價以一罰十半歸崇德書院充公一半。

    繳局充公仍将原書繳局銷毀或外省書友不遵局議請局發封任憑局辦 一議得外間倘有将應禁書籍闆片問坊售賣者實時繳局照議領價 一議得公局于十月二十一日起在吳縣學收買銷毀各坊務将所有應禁書籍闆片在五日内盡數送局收價倘過期不繳即以藏匿論 一議得所有應禁書籍或在未禁以前業經付刊未完者先于五日内赴局呈明俟闆到日即行送局銷毀照議領價 一議得自禁之後倘有私行翻刻察出從重議罰仍将闆片繳局銷毀概不領價 一議得書闆大小新舊不同今公同議定大新闆每塊一百文大舊闆每塊七十文片頭新闆每塊八十文片新闆每塊六十文舊闆每塊五十文攤頭小片每塊二十文唱本闆每塊三十文書本照批價洋銀對扣倘有模糊不全者照數減半抄本每十頁五文每頁以四百字為準 道光十七年十月 日立公同議單 書業堂掃葉山房酉山堂興賢堂 文淵堂桐石山房文林堂三味堂 步月樓【書坊甚多不及備載】 計共書坊六十五号各當□齊集城隍廟拈香立誓各書花押一焚神前一呈臬憲各執一紙存照 計毀淫書目單 計毀淫書目單 本局奉 憲設立收毀淫書業經收得一百餘種并闆片二十餘種照估給價毀訖惟各坊鋪中所藏淫書闆本尚多己奉臬憲挨戶給示曉谕自應趕緊繳局以免日後覺察緻幹未便茲特将收過各種書目開後如藏有此等闆本者務勸盡數交出此外名目尚多未能備載望各自行檢點一并送局幸勿遺漏自誤此白 昭陽趣史桃花影七美圖 碧玉塔 玉妃媚史梧桐影八美圖【即百美圖】 碧玉獅 呼春裨史鴛鴦影杏花天 攝生總要 風流豔史隔簾花影 桃花豔 梼杌問評 妖狐媚史如意君傳 載花船 反 唐 春燈迷史 三妙傳 鬧花叢文武元 濃情快史 姣紅傳 燈草和尚 鳯點頭 隋陽豔史 循環報 癡婆子尋夢柝【即醒世奇書】 巫山豔史 貪歡報【即肉蒲團】 醉春風海底撈針 繡榻野史 紅樓夢【即歡喜冤家】恰情陣國色天香 禅真逸史 續紅樓夢倭袍 拍案驚奇 禅真後史 後紅樓夢摘錦倭袍 十二樓 幻情逸史 補紅樓夢兩交歡無稽讕語 株林野史 紅樓圓夢一片情雙珠鳳 浪史 紅樓複夢同枕眠摘錦雙珠鳳 夢約姻緣 绮樓重夢同拜月綠牡丹 巫夢緣金瓶梅 皮布袋芙蓉洞【即玉蜻蜓】 金石緣唱金瓶梅弁而钗 乾坤套 燈月緣續金瓶梅蜃樓志 錦繡衣 一夕緣豔異編 錦上花【有解元吳文彥者】 一夕話 五美緣日月環 溫柔珠玉解人頤 萬惡緣紫金環 八段錦【非謂元門者】笑林廣記 雲雨緣天豹圖 奇團圓 豈有此理 夢月緣天寶圖 清風閘 更豈有此理 邪觀緣前七國志【非四友傳】蒲蘆岸 小說各種【福建闆】 聆癡符增補紅樓石點頭 宜春香質 桃花豔史 紅樓補夢今古奇觀【抽禁】 子不語【抽禁】 水浒【即五才子】 絲縧黨 七義圖 何文秀【新出改正真本不禁】 西廂【即六才子】 三笑姻緣花燈樂 野叟曝言 其它小說之足以誨淫誨盜者一概嚴禁收毀 △勸收毀小本淫詞唱片啟 從來愚蒙之性。

    從善為難。

    淫穢之詞。

    移人最捷。

    有如淫詞小說。

    傷風敗俗。

    例禁久嚴。

    往年蘇郡紳士曾禀奉大憲出示。

    設局收買将各書店淫書闆片一律繳毀。

    勒碑永禁。

    使數百年風俗人心大害一旦掃除快事也亦盛事也但恐奸商射利。

    此散彼聚。

    輾轉販賣。

    妖焰仍熾非得有心人時相提倡。

    照案續辦頻頻收毀。

    則毒種必難永斷尤可惡者。

    近時又有一種山歌小唱攤簧時調多系男女苟合之事。

    有識者不值一笑而輾轉刊闆。

    各處風行。

    價值無多。

    貨賣最易。

    幾于家有是書。

    少年子弟。

    畧識數字。

    即能唱說。

    鄉間男女雜處。

    狂蕩之徒。

    即藉此為勾引之具。

    甚至閨門秀媛。

    亦樂聞之。

    廉恥盡喪。

    而其害乃不可問矣。

    此而不為加意禁絕之恐愈傳愈遠。

    禍及海内。

    是聖賢千言萬語十人中不及領畧一二者。

    反不如此等粗淫小書。

    知之者幾十有八九也。

    噫嘻。

    何物狂夫。

    編此穢語。

    災梨禍棗徧布人間。

    誰司風教。

    而顧令此等妖淫毒種。

    戶誦家弦遠出于聖經賢傳之上。

    為吾教之仇敵。

    能無痛心疾首共為發指耶。

    惟願四方善友。

    吾黨同人。

    廣推衛道之心。

    共展回瀾之手收一書則杜一書之害。

    禁一邑即挽一邑之風。

    更得賢父母登高而呼。

    嚴禁刊刻吊闆銷毀。

    立碑永禁。

    不許發賣。

    庶緻搜羅凈盡。

    永絕根株。

    其所以培風化而正人心者。

    非淺鮮也。

    願與同志共勉之。

     各種小本淫亵攤頭唱片名目單 新滿江紅倭袍唐詩門依欄杆王文賞月 王文賞月堂名攤頭姑嫂開心姑蘇攤頭 四季相思公偷媳婦情女望郎五更十送 送花樓會小闆捎十八摸鬧五更 湘江浪十弗攀哈哈調楊柳青小郎兒 姨娘歎九連環長生歌男風化女風化 雌趕雄武鮮化繡荷包紅繡鞋十不許 白洋洋新碼頭買草□暗偷情琴挑 偷詩蕩河船前本蕩河船山歌 蕩河船呌船 蕩河船賣布蕩河船小闆捎落庵哈哈調 十二月花名搭腳娘姨攤頭唱說拔蘭花 來富唱山歌男女哭沉香 情女哭沉香 繡花繃算命好一朵鮮花 王大娘補缸 文必正樓會趙聖關山歌全傳 王小姐賣胭脂 小尼姑下山文必正送花 三戲白牡丹 以上各種。

    不許沿街擺賣。

    此外名目尚多。

    不能備載。

    望各自行檢點有語涉淫亵者。

    一并送局焚毀。

    自禁之後。

    如再敢沿街擺賣。

    及将己毀之闆重刻私自印賣等弊。

    一經察出。

    立即送官重辦。

    治以應得之罪。

    勿謂言之不早也。

     △删改淫書小說議 竊世教當極弊之時。

    非得有仔肩世道之人出而整頓之則流極将不可問。

    孔子之删定筆削。

    孟子之息邪說放淫辭。

    聖賢救世之心昭然若揭。

    自此以後。

    去聖漸遠。

    文人學士家自為說。

    标新領異百喙争鳴。

    固已畸重畸輕。

    醇疵互見矣。

    乃迄于今。

    則高文典冊。

    秘閣塵封。

    小說演義。

    家弦戶誦。

    甚至淫辭豔曲。

    災及棗梨。

    海内風行。

    流毒無盡。

    功令雖有嚴禁之條。

    而奉行者多以為具文。

    坐視其蕩惑人心敗壞世教。

    而曾不少為整頓。

    可慨也。

    先儒惟陸清獻公有國策去毒一書。

    尚有删定遺意。

    此外更不少概見。

    近時始有右汾山人勸毀淫書錄。

    痛言淫書之害。

    大聲疾呼。

    洵足發聾振瞶。

    江蘇紳士遂有禁毀淫書之舉。

    計費萬餘金。

    各書坊均取具永禁切結。

    誠盛典也。

    惟收毀淫書。

    搜羅必難徧及。

    況利之所在。

    旋毀旋刻。

    望洋驚歎。

    徒喚奈何。

    向嘗于無可如何之中。

    拟一釜底抽薪之法。

    欲羅列各種風行小說。

    除水浒金瓶梅百數十種。

    業已全數禁毀外。

    其餘苟非通部應禁。

    間有可取者。

    盡可用删改之法。

    拟就其中之不可為訓者悉為改定。

    引歸于正。

    抽換闆片。

    仍可通行。

    所有添改之處。

    則必多引造作淫詞。

    及喜看淫書一切果報。

    使天下後世撰述小說者。

    皆知殷鑒。

    不緻放言無忌。

    如用藥然。

    大黃巴豆一經泡制。

    即堪治病。

    抽換淫書一法。

    洵足以濟毀禁之窮。

    标著作之凖。

    宜約集同人。

    籌欵設局。

    彙集各種小說。

    或續或增。

    或删或改。

    仍其面目。

    易其肺肝。

    使千百年來習傳循誦脍炙人口諸書。

    一旦汰其蕪穢。

    益以新奇。

    更如治盜然。

    引邪而歸正。

    即化莠而為良。

    蕩瑕滌垢之餘。

    即訓俗型方之選。

    此世道人心千秋大局。

    固非尋常操選家區區小補者比也。

    孟子曰經正則庶民興。

    斯無邪慝矣。

    □心世教力挽狂瀾。

    當必有應運而興者。

    安得與之把臂入林也哉。

     古今來著述家無慮數千百萬。

    而傳者不及萬中之一。

    轉不如各種演義小說。

    唱本歌詞。

    輾轉翻刻。

    風行海内。

    人人心中有其故實。

    此等書大可就其中用意增删。

    汰其不可為訓者。

    而換其足資懲勸者。

    于意義則術等點金。

    于本書則功同完璧。

    刊闆之費無幾。

    而于世教實大有裨益。

    想有心人當相視莫逆默為印可也。

     ○翼化堂章程 卷十一之二 教化者。

    聖王治天下之大經。

    而人心風俗之所視為向背也。

    乃近世偏有與教化為大敵者。

    莫如淫戲。

    及花鼓攤簧。

    不有以整頓其間恐人心風俗之交。

    更有不堪問者拟翼化堂章程。

     儒先論今樂 演戲敬神說(□安洪子泉先生着) 翼化堂條約 永禁淫戲目單 禁止演淫盜諸戲谕 奉勸勿點淫戲單俗說 京江誠意堂戒演淫戲說 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