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一錄卷十一

關燈
收毀淫書局章程 翼化堂章程 ○收毀淫書局章程 卷十一之一 孟子之言正人心也。

    以息邪說放淫辭為要。

    當孟子時。

    邪說淫辭尚未有如今日之甚也。

    而孟子生平全力之所緻。

    己端在于是。

    則今日淫辭邪說有百倍于戰國時者。

    宜若何整頓也。

    述收毀淫書局章程 錢竹汀先生禁毀淫小說議 張缵孫先生戒作淫詞說 收藏小說四害 焚毀淫書十法 蘇郡設局收毀淫書公啟 憲示 各書坊公禁淫書議單條約 勸收毀小本淫詞唱片啟 删改淫書小說議 △錢竹汀先生禁毀淫小說議 古有儒釋道三教自明以來。

    又多一教曰小說。

    小說演義之書未嘗自以為教也。

    而士大夫農工商賈無不習聞之。

    以至兒童婦女不識字者。

    亦皆聞而如見之是其教較之儒釋道而更廣也。

    釋道猶勸人以善小說事導人以惡。

    奸邪淫盜之事。

    儒釋道書所不忍斥言者。

    彼必盡相窮形。

    津津樂道。

    以殺人為好漢。

    以漁色為風流喪心病狂。

    無所忌憚子弟之逸居無教者多矣。

    又有此等書以誘之。

    曷怪其近于禽獸耶世人習而不察辄怪刑獄之日繁。

    盜賊之日熾。

    豈知小說之中于人心風俗者已非一朝一夕之故也。

    有覺世牖民之責者。

    亟宜焚而棄之。

    勿使流播。

    内自京邑。

    外達州郡查察坊市有刷印鬻售者科以違制之罪。

    行之數十年。

    必有弭盜省刑之效。

    或訾吾言為迂遠闊事情。

    是目睫之見也。

     △張缵孫先生戒作淫詞說 今世文家之禍。

    百怪俱興。

    往往倡淫穢之詞。

    撰就小說。

    以為風流佳話。

    使觀者魂搖色蕩毀性易心。

    其意不過網取蠅頭耳。

    在有識者固知為海市蜃樓。

    寓言幻影。

    其如天下高明特達者少。

    随俗波靡者多。

    彼見當時文人才士。

    已俨然筆之為書。

    昭布天下。

    則閨房醜行。

    未嘗不為文人才士之所許平日天良一線。

    或猶畏鬼畏人。

    至此則公然心雄膽潑矣若夫幼兒童女。

    血氣未定。

    見此等詞說。

    必至鑿破混沌。

    抛舍性命。

    小則滅身。

    大則滅家。

    桑間濮上之約鑽穴踰牆之行。

    往往因此而成。

    開少年之情窦敗正士之清規。

    以至貞女喪貞。

    節婦失節。

    所關不小至于女子識字。

    粗通字義所曉者惟此而己。

    若有年大而未嫁者。

    初婚而遠離者。

    寡居而無奈者。

    閱之必受其害。

    由雅而俗。

    由淺而深。

    構覓頻仍。

    循環賃閱。

    初則亂其心志。

    繼則蕩其神魂。

    而淫事成矣。

    雖世家大族。

    而受此害者亦不少。

    嗚呼。

    誰實使然耶我輩既已含齒戴發。

    更複身列士林。

    不思遏之禁之。

    何忍驅迫齊民。

    盡入禽獸一路哉。

    禍天下而害人心。

    莫此為甚已。

    倘謂四壁相如不妨長門賣賦。

    則何不取古今來忠孝節義之事。

    編為稗官野史未嘗不可逞才未嘗不可射利。

    何苦必欲為此。

    況矢口定是佳人才子。

    密約偷期絕不新奇。

    頗為活套。

    而況绮語為殃。

    虛言折福。

    不特誤人。

    兼亦自誤我甚為作者危之惜之。

    故不憚與天下其戒為淫詞并好觀淫書喜談淫事者 △收藏小說四害 一玷品行 二敗閨門 三害子弟 四多惡疾 一玷品行 一玷品行 覽此等書。

    必非正人佳士。

    南海一縣令。

    好觀肉蒲團。

    手鈔小本日玩之。

    不意亂入詳冊。

    上司怒其無行。

    參革而死。

    【好報應然此特其出醜者耳士子愛看此等書者必非正士自愛者當勿慕才子之名自外名教也】 二敗閨門 二敗閨門 凡好藏淫書好唱彈詞諸家婦女率多醜聲。

    其秉性幽貞者。

    或以瘵疾死。

    下此不忍言矣可勝痛哉。

     三害子弟 三害子弟 藏此書者。

    子弟必然偷看。

    其佳者以此早知早覺早破身。

    或以疾死。

    即轉而自悔。

    而元氣一散。

    斷不能成大器。

    世間盡有佳子弟。

    秀出一時。

    迄無成就由渾金璞玉。

    早年玷缺。

    皆乃父巾箱中密藏物所害也。

    若中下者。

    必好此破家矣。

    金陵一名家子。

    過目成誦年十三。

    博通經史一日偷看西廂曲本忘食廢寝。

    七日夜而元陽一走。

    醫家雲心腎絕矣乃死。

     四多惡疾 四多惡疾 好此種書。

    必多妖必多忌疾。

    杭州朱司馬。

    人極豐偉年甫五十。

    即乞歸謂家人曰我幼時喜小說。

    風痰入腎。

    不久矣。

    未幾死。

    看淫書之害如此。

    嗚呼。

    真可為痛哭者也再詳十法普告同人。

    【說本桂宮梯】 △焚毀淫書十法 第一法 奉勸館閣名公。

    谏垣侍史。

    疏陳其害。

    請旨申明禁于天下。

    永遠杜絕。

    着為令。

    此斬草除根法也。

    淫書陷溺人心。

    大傷風化。

    顯與王法相違。

    以緻每年添出無數奸情命案毒流天下。

    着此等書售此等書蓄北等書者當服上刑。

    絕此等書禁此等書焚此等書者。

    必受上賞。

    【得世代簪纓永享天宮富貴報】 第二法 奉勸各直省守土官長。

    下車伊始。

    即嚴行禁止。

    翻刻淫書者必究。

    禁人家毌許收藏淫闆。

    禁畫師毌許描畫春宮。

    禁奸徒毌許售賣春藥禁書賈毌許發兌淫書。

    禁匪流毌許制造淫具。

    禁鈔胥勿傳播春方。

    編造淫籍。

    禁彈唱家。

    勿唱淫詞。

    有不遵者。

    酌置典刑。

    無稍姑貸。

    【得生集百福及死列仙班報○王清修曰堕胎之惡全由藥術每年見都邑鄉鎮辄有匪人于通衢狹巷遍貼招紙煽惑男女服之者無不傷胎兼且害母且奸民持此私奔苟合愈長淫風能禁止者一可救嬰兒之命一可杜邪淫之心功莫大焉伏願地方官長經過所屬街巷等處一切書肆淫書小說及春方媚藥牆壁招貼實心認真迅即飛饬妥役根究着落懲其店主夥黨毀其卷帙方藥責令改業再行密訪有私行。

    貨賣者科以重罪必一一盡削其書火闆而後己務望使天下少賣一人少賣一日此直居官第一快心事亦真居官第一陰德事更有奸民制造淫具或角或鉛醜名不一、較之殺人厥罪惟均、不可不嚴為懲禁】 第三法 奉勸膠庠吉士。

    不談閨阃。

    不制豔詞。

    嚴戒生徒。

    毌許收藏淫書。

    凡筆墨有傷風化者。

    必投諸火朋友有犯戒者。

    務須苦口良言。

    婉轉勸止。

    【命當顯榮者得慶流子孫報命當寒賤者得平步青雲報】 第四法 奉勸富家大族。

    廣收淫籍随買随焚。

    有巨力者。

    盡劈共闆。

    力稍遜者。

    多毀其書。

    每一舉步。

    一出外時。

    必買收而焚化焉日積月累。

    功德無涯。

    倘貧窘親友不幸業此。

    務須出赀勸其改業買其所藏之書盡付丙丁。

    凡一切彈唱小說。

    不許進門。

    【得子孫發達福壽綿長報】 第五法 奉勸寒素人家。

    無力買燒淫書及闆亦當手鈔燒毀淫書果報。

    各處分送。

    倘無暇鈔寫。

    盡可逢人勸戒。

    以口代書随緣指點。

    功亦不小。

    【得衣食充裕功名顯著報】 第六法 奉勸刻書店鋪定議行規。

    凡遇淫穢冊籍。

    槩不受镌。

    有私刻者。

    公同議罰。

    如此則淫書不絕而自絕陰功浩大更不待言。

    【得子孫聰慧昌大門闾報】 第七法 奉勸各省書坊。

    槩不發兌淫書。

    免使天下識字之人同趨孽海。

    【福報同上】 第八法 奉勸畫家不畫春宮免使天下不識文字之人。

    共沈孽海。

    【福報同上世間孽未有甚于作淫畫者無論識字不識字之人一槩心醉神馳同驅入禽獸之域吾見擅此技者人人斬後蓋其畫幅豔傳不知惑多少子弟壞多少閨門恐絕嗣不足蔽其辜也至其妻其女其媳鮮不淫亂者由其朝夕見聞無非淫狀即有貞潔之性亦化而為邪且其人必早殀蓋其執筆摹拟刻刻淫心搖蕩真精浮散精滑陽脫等症相繼而作也嗚呼、慘矣夫百工技藝何事不可為。

    而乃為此。

    山水人物何物不可畫而乃畫此吾恐技愈精而孽愈重孽愈重而報愈酷耳】 第九法 奉勸醫家不傳春方力辟其謬免使淫徒矯揉造作枉送性命。

    【得世世不生怪病及孫曾科甲報○近見錦囊等醫書附載春方最為害事願醫者勿傳與人、并削去書中此一條可也】 第十法 奉勸賓僚宴會。

    勿點淫戲免使少年士女蕩心失魂變生倉猝且免中暗中斲喪痨瘵夭亡庶共跻仁壽之域。

    【得□自傳家康強無病報】 以上十法法法皆通遵而行之。

    便是天堂快捷方式而種種福報皆在其中矣。

    逆而反之。

    便是地獄冤緣。

    而種種禍報皆在其中矣。

    謂予不信。

    請觀文帝天戒錄。

    應惕然省矣 石琢堂殿撰為諸生時。

    以扶持名教為己任。

    家置一化紙庫。

    名曰孽海。

    凡見淫詞豔說。

    壞人心術及一切得罪名教書。

    悉買收納其中燒之。

    勸友人共襄購買。

    未幾狀元及第享高壽 △蘇郡設局收毀淫書公啟 蓋聞孔門論政。

    首惡鄭聲、亞聖正心。

    先息邪說。

    洵以風俗攸關。

    即為人心所賴也。

    乃近者俚詞豔曲。

    競樂播之管弦。

    雪案螢窗。

    辄喜藏諸箧笥。

    寓目偶然觸目。

    也知棒喝當頭。

    操心稍不驚心。

    難免泥途失足無如沿傳既久。

    渾忘辱我身心。

    漁利尤多。

    不計污人耳目。

    青年秀士。

    潛深贈芍之思。

    紅粉名姝。

    暗作停針之想。

    隻為風月自賞。

    幻出美談。

    烏知清白無端。

    流為禍水。

    莫若收之及早庶留未壞之人心。

    特恐焚或後時。

    盡汨本然之天性。

    是用設局而廣聯衆志。

    毀闆而務事銷除。

    共矢好善之誠。

    鹹跻維新之路。

    無徒快目。

    但願陰功自積。

    何傷才子佳人。

    亟發婆心。

    試看榜樣當前。

    争說狀元宰相。

    矧茲時清化美。

    俗厚風淳。

    巷祝衢讴。

    自昔歌傳擊壤。

    家弦戶誦重聆調葉熏琴。

    凡我士民。

    安能不争自濯磨。

    惕勵上勷聖治。

    庶幾以副崇正黜邪之至意也哉 △憲示 江蘇按察使司按察使裕。

    為嚴禁淫書淫畫以正風俗事照得淫詞小說壞人心術。

    是以例載造作刻印者。

    杖一百流三千裡。

    市賣租賃者杖一百徒三年買看者杖一百仍不準借端出首訛詐各等語淫畫亦應比照問拟定例何等森嚴庶民應知畏懼本署司載陳臬事。

    重莅是邦。

    首以移風易俗為要務。

    乃自到任以來。

    訪聞蘇城坊肆。

    每将各種淫書翻刻市賣。

    并與外來書賈。

    私行兌換銷售。

    及鈔傳出賃。

    希圖射利。

    炫人心目。

    亵及閨房。

    長惡導淫。

    莫此為甚至淫畫顯導邪淫較淫書為尤甚。

    蓋淫書尚須粗知字義始得閱看淫畫則無論男女老少。

    一目了然乃蘇郡如阊門桃花塢及虎□山門内等處耳目昭著之地。

    公然懸挂售賣。

    并可對客揮毫。

    甚至盒底鏡背。

    無不繪畫實屬寡廉鮮恥。

    若不嚴行禁止。

    何以端風化而正人心。

    合亟出示嚴禁。

    為此示仰各書鋪書賈及刻字鋪畫鋪古董鋪人等知悉。

    爾等既有本業。

    即當各保身家。

    經此次示谕之後。

    凡一應淫詞小說永遠不許刊刻販賣出賃。

    及與外來書賈私相兌換銷售淫畫亦不準繪畫。

    作賣。

    現在吳縣學宮。

    設有公局收買。

    爾等舊存淫書闆本。

    及淫畫冊卷。

    概行送局銷毀仍給價值。

    并免究問。

    如敢不遵及外來書賈。

    攜帶淫書。

    在蘇逗遛。

    一經訪聞。

    或被告發。

    定即委員嚴拏。

    照例治罪。

    倘有不法之徒。

    勾通不肖差役以搜查淫書。

    淫畫為名。

    索詐滋擾許爾等禀明地方官懲以藉端出首訛詐之罪。

    本署司耳目最近法令必行久已共聞共見。

    爾等均系有本營生。

    且曾讀書識字。

    非鄉愚市僧可比。

    切宜懷刑自愛。

    慎勿視為具文。

    以身試法。

    後悔。

    無及也。

    其各凜遵毌違特示。

     道光十八年五月日示 蘇州府正堂汪為永禁淫畫以端風俗事。

    案奉 臬憲頒示劄開訪聞蘇郡坊肆每将淫書淫畫。

    銷售射利炫人心目。

    亵及閨房長惡導淫莫此為甚至淫畫顯導邪淫。

    較淫書為尤烈淫書必粗知文義者方能通曉畫。

    則無論婦豎一目了然。

    乃如阊門桃花塢及虎□山門内等處。

    耳目昭著之地懸。

    挂售賣。

    并可對客揮毫甚至盒底鏡背。

    無不繪畫。

    實屬寡廉鮮恥。

    示論永遠不許售賣舊存送局給價銷毀。

    免其究問如敢不遵。

    一經訪問嚴拿治罪等因。

    并經本府先據三縣學諸生禀請饬禁當經發示懸挂嚴禁各在案茲複據諸生等。

    以該處不肖之徒仍複繪畫春宮。

    公然懸挂求饬查明。

    按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