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一錄卷九

關燈
數命不偶艱于遇合。

    道理明透。

    亦不被人目為不通。

     一四民之首曰士原期讀書明道。

    較愚人回出一頭。

    故稱之□秀才豈知一做秀才。

    惹禍招災。

    總從一念之放肆起。

    我願子弟小心敬畏雖進學與平人無異。

    埋頭讀書。

    設有非禮之來。

    當以理遣。

    如果有幹身家。

    始許理論切勿呼朋引類。

    做出非為的事來。

    那時悔之晚矣。

     一士子幸而上達。

    身雖貴顯。

    居家切要勤儉。

    不可奢靡。

    待人務宜謙先。

    不可驕傲。

     一有田之家。

    率其佃仆及時耕種及時耘耨甯先時。

    毌後時。

    仍不時親身董率。

    勿自家懶惰。

    委之家人。

     一種田不離田頭。

    深耕易耨是其本分。

    勤得一分。

    多得一分之利。

    仍要積聚糞灰。

    地肥則苗盛。

    于農暇之時。

    就想到來歲耕耘之時。

    有當備用之物乘閑置辦。

    雖遇豐年。

    所獲縱多。

    亦不可浪費。

    少留儲蓄以備兇荒田有隙地。

    必種瓜菜之類。

    畜養豬雞以補不足。

     一朝廷錢糧。

    依期封納。

    不可拖延。

    為裡中頑民。

     一生意之人。

    或開店。

    或行商。

    俱要早起晚睡。

    不可偷安。

    語雲。

    不将辛苦意。

    難取世間财。

     一居家要儉。

    當念錢财非易。

    衣服飲食惟期适口充身。

    不可浪費吾永甯地土硗瘠。

    而天時又亢澇靡定。

    少有所蓄。

    庶可以備荒年。

     一馭仆婢體恤勞苦。

    轸念饑寒。

    不可近狎。

    亦不宜疏遠。

    臨之以莊馭之以禮至要至要貴顯之後鄉黨之間。

    禁其放肆。

    則又甯嚴毌寬也。

     一結親惟取門當戶對。

    不可攀高。

    亦不可就下。

    司馬溫公曰。

    嫁女勝吾家。

    娶婦不若吾家二語。

    切記切記。

    女夫兒婦。

    俱要一一訪實。

    如儀容惡疾之類慎之于始。

    不可以一言之合。

    辄将兒女輕許。

    至于聘财妝奁。

    但當量其家計大小不可過費。

    恐傷元氣。

     一喪葬俱按文公家禮行。

    父母年至六十。

    則衣衾棺木之類。

    俱當及時置辦。

     一祭祀祖先。

    或時祭。

    或忌日。

    牲醴湯飯紙錢。

    量力設備。

    男婦依序行禮。

    不可疏畧。

     一夫婦之閑。

    當思一敬字。

    梁鴻孟光之舉案齊眉。

    千古稱為美談。

    敬而已矣如今夫妻反目不和。

    隻為太狎。

    太狎則不敬。

    不敬則變生莫測矣是故居室之間當如賓客。

    自然刑于之化以起。

    門内之和以生。

    至于彼此罵詈。

    辱及其身。

    則又祖宗之罪人也。

    豈足語于人道乎。

    倘有小家女。

    不敬祖先。

    不尊丈夫。

    敢用污言詈夫。

    并辱宗祖者。

    以不孝律出之。

     一凡年至四十無子。

    方許置妾。

    嫡妻不得妬忌。

    如不遵此訓。

    照七出條出之其夫亦不得縱妾淩妻。

    犯者合族公罰。

     一貴顯之家。

    有故交寒士在座。

    覺得另有一番韻緻若有骨鲠之士文學之人在座。

    則愈顯其休容之度矣。

    子弟貴顯者。

    切莫疏慢士類。

     一人家生兒子。

    自然是聰明者佳。

    但聰明人每多刻薄。

    則暗中虧折了許多福分。

    常見尖穎之人。

    終于落薄庸庸之人。

    反享厚福 一系聰明發洩已盡。

    一系天機渾含不露所以受用各有不同我勸聰明子弟以寬厚宅心庶可邀和平之福 一子弟将成人之時。

    性情易擾。

    不許結交淫朋浪友如與不端之人往來。

    為父兄者。

    急早禁絕。

    以防其漸。

     一子弟年幼。

    早晚不時稽查。

    不許遠離膝下。

    即從師在學。

    亦必訪察功課。

    倘有曠業之日。

    則根究蹤迹大加振刷。

    勿事姑息。

     一子弟居室。

    早則十八歲。

    遲則二十歲。

    切不可再早。

    恐元氣未壯。

    緻成虛怯 一子弟家居。

    飲食動作。

    俱教以規矩。

    事上接下。

    俱教以禮數。

    勿緻放蕩。

    恐久久便成狂妄。

     一子弟出外。

    必禀命于父兄反必面。

    婦女外出。

    必禀命于公姑。

    反必面。

    不許擅自出入。

     一人家子女。

    到五六歲時。

    男則從師。

    穎悟者望其上進。

    愚魯者束其身心。

    不緻将來有佻達之虞。

    從小姑息。

    長大廢棄皆為父者贻之也。

    孔子曰。

    愛之能勿勞乎。

    女孩兒即教其紡績。

    再長則教其針黹。

    仍約束其驕傲之性。

    婦主中饋。

    為母者亦須教導。

    務要早起晚睡。

    不可令其懶惰。

    頭足修餙。

    不可令其土塌。

    語言謹慎。

    不可令其縱肆。

    行止端莊。

    不可令其輕浮。

    若縱而不教。

    一到夫家。

    不成材料。

    不執婦道。

    牽惹辱罰。

    皆為母者贻之也。

    子女所關匪細。

    為父母者慎之。

     一閨門要嚴肅。

    雖系中表至歳。

    務要男女有别。

    遠嫌别疑。

    不可同席而食。

    同坐而語。

    宅中分别内外。

    昏夜之間。

    女不出。

    男不入。

    女子有事。

    夜行以燭。

    男子年交十六。

    早晚非奉呼喚。

    不許擅入内宅。

     一婦女不許入寺觀燒香拜會。

    惟在家念佛持素不禁。

     一婦女惟正事出外。

    用金珠服飾。

    在家則家常服飾不得喬妝豔服。

     一婦女不幸而夫早殀。

    應該守節為是。

    其或青春年少。

    不能終節者。

    不妨善言盡伊父母令其改适。

    以免意外之诮。

     一緻富由勤。

    人盡知之。

    我謂公道二字。

    乃緻富之要訣。

    常見世人欺慢愚人。

    巧詐取财。

    或戥秤升鬥出入各别。

    也有賺錢起家的究竟巧裡來。

    拙裡去。

    明裡來暗裡去葢由出此心一欺。

    必幹天譴。

    終成無益。

    何如任天由命。

    永保福基。

    故我謂公道二字。

    其緻富在勤字之上。

     一富貴是裡帶來的。

    自不必說。

    然亦非鐵汁镕成的。

    天道惡盈。

    若無德以迓之。

    恐轉而消折矣。

     一錢财盈豐。

    千倉萬箱。

    不過屬你管轄。

    不可看作萬年不拔之基。

    若遇好事不做。

    遇貧難不施。

    不過一守财虜耳。

    或者博施濟衆上天鑒之必永享富厚也。

     一居心不可刻薄。

    天地長養萬物。

    隻是一個仁仁則并包無外。

    今人當處處以仁存心。

    所見所行所言自無暴戾之習。

    純是一團藹然和氣。

    福慧油然而生。

    為子孫不知存了多少地步自家那裡覺得。

     一立身貴高。

    高非高傲之高。

    隻是不可把自家的身子卑了同流合污是也須要看得自已身子重。

    自然非禮不為。

    視一班苟賤趨奉者。

    如坐泥塗。

    我之身豈不擡高幾十層乎。

     一人貴立志志非大言不慚之謂也。

    乃念念向上一等做去。

    譬如我志在富。

    則當勤儉以緻之。

    所趨者在那一等。

    自然所得者即在那一等。

    所謂有志者事竟成也。

     一莫謂神明當敬也。

    敬神明不如敬心。

    莫謂此心可欺也。

    欺此心即是欺天。

    心存正直天知神敬。

    心存欺詐鬼禍災生。

    從古欺心做壞人者。

    曾有幾個到頭。

     一世間當行與不當行者。

    善惡兩途。

    天之福人與禍人者。

    亦善惡兩途。

    勿謂些小之善不足紀。

    善念一生。

    天必降之福。

    勿謂些小之惡。

    無足畏惡念一生天必降之災。

    二者不分大小。

    隻在人舉念間耳。

    太上感應篇注得分明。

     一不可結怨于人。

    人之最難忘者感恩積恨二端。

    施恩于人。

    尚有忘者。

    積恨于人。

    則透入骨髓。

    未有不思報者。

    所以吾人處世當存一寬大之念。

    不獨馭事留其有餘。

    就是言語之間。

    也不可過銳。

    我出于一時之無心。

    而人竟積為終身之怨階矣。

     一凡事不可做盡。

    人力不逮于我。

    我不可窮人之力。

    人勢不及于我我不可使盡其勢。

    即言語之間不妨讓人一句。

    畧得便宜。

    抽身便轉。

    讨了許多受用。

     一人終身體認一個忍字。

    小不忍。

    則亂大謀。

    忍得一分。

    受用一分父子不忍。

    則乖天倫。

    兄弟不忍。

    則成吳越。

    夫妻不忍。

    則魚水反目。

    朋友不忍。

    則氣誼參商居家不忍。

    則乖氣緻戾。

    世情不忍。

    則變起仇敵。

    甚而一言不合。

    戈矛頓起。

    人命反掌。

    悔焉莫及。

    不忍之害大矣可不慎諸。

     以上四十二條。

    皆我親身閱厯。

    件件有着。

    凡我後人勿謂其迂遠而忽之也。

     附朱子家訓注 事親規約 △附朱子家訓注 黎明即起。

    灑掃庭除。

    要内外整潔。

    【黎明天将明之候也。

    庭除即庭階也。

    整潔整齊清潔也。

    古語雲一日之計在于寅。

    蓋清早起身。

    可以幹辦許多事務。

    大凡人家早起灑掃清潔者。

    即是興家之兆。

    若懶惰貪眠。

    日高未起。

    即是衰氣。

    治家者所當自勵】既昏便息。

    關鎖門戶。

    必親自檢點【昏。

    時晚。

    昏黑之際。

    息歇息也。

    時晚。

    則宜休息。

    所以養神。

    門戶必親自檢點。

    防火燭盜賊也謹慎小心。

    治家要訣。

    】一粥一飯。

    當思來處不易。

    【稼穑艱難非親厯者不知。

    農夫千辛萬苦。

    所種成我輩安坐而食倘不思珍重愛惜。

    必遭天怒】半絲半縷。

    恒念物力維艱。

    【一匹綢聚萬蠶性命而成。

    即半絲半縷亦當愛惜。

    若任意剪裁日後必受寒凍。

    】宜未雨而綢缪。

    【乘未雨之前。

    及早綢缪、言凡事須早為之計也。

    】毌臨渴而掘井。

    【臨旱時方謀掘井求泉。

    言恐來不及也】自奉必須儉約。

    【一身服用。

    隻須不寒不餓罷了。

    若奢侈浪費。

    殊非惜福之道。

    】宴客切勿留連。

    【留連筵宴不特浪費。

    并荒本業客如上等。

    決不肯為飲食之人也。

    夫何嫌】器具質而潔。

    瓦缶勝金玉【器用什物。

    但取質樸潔淨。

    一樣服用。

    瓦器亦好。

    何必金相玉質】飲食約而精。

    園蔬愈珍羞【飲食但取儉約精潔。

    纔過三寸咽喉。

    園蔬愈珍羞又何分别。

    講究食品者。

    适為飲食之人而已。

    】勿營華屋【屋取庇身、但求堅固足矣。

    何必華麗】勿謀良田【語雲百年田地轉三村何必謀求。

    】三姑六婆。

    實淫盜之媒【三姑道姑卦姑尼姑也。

    六婆。

    如穩婆媒婆虔婆珠婆之類此等人專事奉承巧言哄騙若許人門、必為淫盜之媒。

    】婢美妾嬌。

    非閨房之福【油頭粉面。

    娼妓行為。

    詩禮之家。

    宜無此習。

    有之豈閨房之幸耶】童仆勿用俊俏【俊俏美麗也。

    童但供使令美麗者。

    恐生意外之憂虞】妻妾切忌豔妝【冶容誨淫。

    豔妝者式樣妖娆。

    殊失清門規矩。

    非大家風範】祖宗雖遠。

    祭祀不可不誠【祖宗人之本也、人不可忘本。

    則祭祀安可不盡誠心】子孫雖愚。

    經書不可不讀【讀書足以破愚。

    故為父祖者不可以子孫資質愚魯而棄之弗教誨也、】居身務期質樸【居身質樸不失大方舉止、若過于華美。

    便成優伶模樣矣。

    】教子要有義方【宋窦禹鈞以義方教五子。

    俱登科第。

    俗所謂五子登科也。

    幼年不教。

    安得成人耶、】勿貪意外之财【錢财各有定分。

    意外财本非我所應得。

    若貪取之。

    必将倍失、何必苦苦争取。

    】莫飲過量之酒。

    【酒宜随量。

    若過量強飲。

    則誤事惹禍敗家緻病。

    皆在其中。

    】與肩挑貿易。

    勿占便宜【便宜。

    吃虧之根。

    彼肩挑步擔之人、小本經紀、趁錢能有幾何。

    也想養活家口、若再占他便宜。

    良心喪盡矣、何忍何忍】見貧苦親鄰。

    須加憐恤【貧富循環、誰能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