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怎樣讀
關燈
小
中
大
文藝作品之中有高級文藝與低級文藝的差别。
我曾勸諸君讀古典文藝與外國文藝,不消說是希望諸君讀高級的文藝的。
高級藝術與低級藝術的差别,在乎能保持永久的趣味與否?好的文藝作品能應了讀者的經驗,提示新的意義,它決不會舊,是永久常新的。
在西洋文藝上,莎士比亞、歌德的作品所以偉大者,就因為它包含着無盡的真理與趣味,可以從各方面任人随分探索的緣故。
在批評家、專門家等類的人,讀書是一種職業,有細大不捐,好壞都讀的義務。
至于不想以此為業,但想享受文藝的利益,借文藝來豐富自己潤澤自己的諸君,當然不犯着去濫讀無聊的低級的東西,除了并世的本土的傑作以外,盡可依了興味耽讀數種的古典文藝或外國文藝,與其讀江西派的仿宋詩,不如讀黃山谷、範成大,與其讀《九尾龜》,不如讀《紅樓夢》,與其讀《綠牡丹》,不如讀《水浒》。
因為後者雖不是最高級的東西,比之前者究竟要高級得多。
最高級的文藝作品,在世間是不多的。
小泉八雲說:“為大批評家所稱贊的書,其數不如諸君所想象之多。
除了希臘文明,各民族的文明所産出的第一級的書,都隻二三冊而已。
載具一切宗教教義的經典,即當作文學的作品,也不失為第一級的書。
因為這些經典經過長年的磨琢,在其言語上已臻于文學的完全了。
又表現諸民族理想的大叙事詩,也是屬于第一級的。
再次之,那反映人生的劇的傑作,也當然要算最高級的文學作品。
但總計起來這類的書有幾種呢?決不多的。
最好的東西決不多量存在,恰如金剛石一樣。
”這樣意味的最高級的文藝作品,不消說,也不是普通的讀者諸君所能立時問津的。
我們所希望的隻是從較高級的作品入手罷了。
高級文藝不是一讀即厭的,但同時也不是一讀就會感到興味的。
愈是偉大的作品,愈會使初讀的感到興味索然。
高級文藝與低級文藝的區别,宛如貞娴的淑女與媚惑的娼婦,它沒有表面上的炫惑性,也沒有淺薄的迎合性,其美質深藏在底部,非忍耐地自去發掘不可。
歌德的《浮士德》(《Faust》),尼采(F·Nietzsche)的《查拉都斯托拉》(《Zarathustra》)都能使初接觸的人失望。
近代人的詩,對仗工整,用典豐富,而唐人的好詩,卻是平淡無飾,一見好似無足奇的。
看似平凡而實偉大,高級文藝的特質在此。
要享受高級文藝的利益,可知是一件難事。
但如果因其難而放棄,就将終身不能窺文藝的秘藏了。
在不感到興味時,我們第一步先該自問:“那樣被人認為傑出的作家,為什麼在我不感到興味呢?” 亞諾爾特·培耐德在其《文藝趣味》(《LiteraryTaste》)裡曾解釋這疑問說,因為接觸到了比自己高尚進步的心境,一時不能了解的緣故。
這是不錯的話。
古語的所謂“英雄識英雄”,“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在文藝鑒賞上也是可引用的真理。
一部名著,可有種種等級的讀者。
第一流的讀者不消說是和作家有同樣心境的人了,這樣的讀者才是作家的真知己。
那麼,我們要修養到了和作家同等的心境才去讀他的書嗎?我們要讀《浮士德》,先須把自己鍛煉成一歌德樣的人嗎?要讀《陶詩》先須把自己鍛煉成一陶淵明樣的人嗎?這不消說是辦不到的事。
我們當因了研鑽作家的作品,在知的方面,情的方面,意的方面,使自己豐富成長了解作家的心境,夠得上和作家為異世異地的朋友,至少夠得上做作家的共鳴者。
對于一部名著,初讀不感興味,再讀如果覺得感到些興味了,就是自己已漸在成長的證據。
如果三讀四讀益感到興味了,就是自己更成長了的證據。
自己愈成長,就在程度上愈和作家接近起來。
這樣的讀書,不消說是我們的理想,但最初如何着手呢?我第一要勸諸君的,就是先了解作家的生平。
文藝作品和科學書不同,科學書所供給我們的是知識,而文藝作品所供給我們的是人,因
我曾勸諸君讀古典文藝與外國文藝,不消說是希望諸君讀高級的文藝的。
高級藝術與低級藝術的差别,在乎能保持永久的趣味與否?好的文藝作品能應了讀者的經驗,提示新的意義,它決不會舊,是永久常新的。
在西洋文藝上,莎士比亞、歌德的作品所以偉大者,就因為它包含着無盡的真理與趣味,可以從各方面任人随分探索的緣故。
在批評家、專門家等類的人,讀書是一種職業,有細大不捐,好壞都讀的義務。
至于不想以此為業,但想享受文藝的利益,借文藝來豐富自己潤澤自己的諸君,當然不犯着去濫讀無聊的低級的東西,除了并世的本土的傑作以外,盡可依了興味耽讀數種的古典文藝或外國文藝,與其讀江西派的仿宋詩,不如讀黃山谷、範成大,與其讀《九尾龜》,不如讀《紅樓夢》,與其讀《綠牡丹》,不如讀《水浒》。
因為後者雖不是最高級的東西,比之前者究竟要高級得多。
最高級的文藝作品,在世間是不多的。
小泉八雲說:“為大批評家所稱贊的書,其數不如諸君所想象之多。
除了希臘文明,各民族的文明所産出的第一級的書,都隻二三冊而已。
載具一切宗教教義的經典,即當作文學的作品,也不失為第一級的書。
因為這些經典經過長年的磨琢,在其言語上已臻于文學的完全了。
又表現諸民族理想的大叙事詩,也是屬于第一級的。
再次之,那反映人生的劇的傑作,也當然要算最高級的文學作品。
但總計起來這類的書有幾種呢?決不多的。
最好的東西決不多量存在,恰如金剛石一樣。
”這樣意味的最高級的文藝作品,不消說,也不是普通的讀者諸君所能立時問津的。
我們所希望的隻是從較高級的作品入手罷了。
高級文藝不是一讀即厭的,但同時也不是一讀就會感到興味的。
愈是偉大的作品,愈會使初讀的感到興味索然。
高級文藝與低級文藝的區别,宛如貞娴的淑女與媚惑的娼婦,它沒有表面上的炫惑性,也沒有淺薄的迎合性,其美質深藏在底部,非忍耐地自去發掘不可。
歌德的《浮士德》(《Faust》),尼采(F·Nietzsche)的《查拉都斯托拉》(《Zarathustra》)都能使初接觸的人失望。
近代人的詩,對仗工整,用典豐富,而唐人的好詩,卻是平淡無飾,一見好似無足奇的。
看似平凡而實偉大,高級文藝的特質在此。
要享受高級文藝的利益,可知是一件難事。
但如果因其難而放棄,就将終身不能窺文藝的秘藏了。
在不感到興味時,我們第一步先該自問:“那樣被人認為傑出的作家,為什麼在我不感到興味呢?” 亞諾爾特·培耐德在其《文藝趣味》(《LiteraryTaste》)裡曾解釋這疑問說,因為接觸到了比自己高尚進步的心境,一時不能了解的緣故。
這是不錯的話。
古語的所謂“英雄識英雄”,“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在文藝鑒賞上也是可引用的真理。
一部名著,可有種種等級的讀者。
第一流的讀者不消說是和作家有同樣心境的人了,這樣的讀者才是作家的真知己。
那麼,我們要修養到了和作家同等的心境才去讀他的書嗎?我們要讀《浮士德》,先須把自己鍛煉成一歌德樣的人嗎?要讀《陶詩》先須把自己鍛煉成一陶淵明樣的人嗎?這不消說是辦不到的事。
我們當因了研鑽作家的作品,在知的方面,情的方面,意的方面,使自己豐富成長了解作家的心境,夠得上和作家為異世異地的朋友,至少夠得上做作家的共鳴者。
對于一部名著,初讀不感興味,再讀如果覺得感到些興味了,就是自己已漸在成長的證據。
如果三讀四讀益感到興味了,就是自己更成長了的證據。
自己愈成長,就在程度上愈和作家接近起來。
這樣的讀書,不消說是我們的理想,但最初如何着手呢?我第一要勸諸君的,就是先了解作家的生平。
文藝作品和科學書不同,科學書所供給我們的是知識,而文藝作品所供給我們的是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