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下(河間雜歌)

關燈
箕山操,許由作也。

    許由者,古之貞固之士也。

    堯時為布衣,夏則巢居,冬則穴處,饑則仍山而食,渴則仍河而飲,無杯器,常以手捧水而飲之。

    人見其無器,以一瓢遺之。

    由操飲畢,以瓢挂樹,風吹樹動,曆曆有聲。

    由以為煩擾,遂取損之。

    以清節聞于堯,堯大其志,乃遣使以符玺禅為天子。

    于是許由喟然歎曰:“匹夫結志,固如盤石。

    采山飲河,所以養性,非以求祿位也;放發優遊,所以安已不懼,非以貪天下也。

    ”使者還,以狀報堯。

    堯知由不可動,亦已矣。

    于是許由以使者言為不善,乃臨河洗耳。

    樊堅見由方洗耳,問之:“耳有何垢乎?”由曰:“無垢,聞惡語耳。

    ”堅曰:“何等語者?”由曰:“堯聘吾為天子。

    ”堅曰:“尊位何為惡之?”由曰:“吾志在青雲,何乃劣劣為九州伍長乎?”于是樊堅方且飲牛,聞其言而去,恥飲于下流。

    于是許由名布四海。

    堯既殂落,乃作箕山之歌曰:“登彼箕山兮,瞻望天下。

    山川麗崎,萬物還普。

    日月運照,靡不記睹。

    遊牧其間,何所卻慮。

    歎彼唐堯,獨自愁苦。

    勞心九州,憂勤厚土。

    謂餘飲明,傳禅易祖。

    我樂如何,蓋不盼顧。

    河水流兮緣高山,甘爪施兮棄錦蠻,高林肅兮相錯連,居此之處傲堯囗。

    ”後許由死,遂葬于箕山。

     周太伯者,周太王古公之長子也。

    古公有子三人:長者太伯,次者虞仲,少者季曆。

    季曆之子昌,昌即文王也。

    古公寝疾,将死,國當有傳,心欲以傳季曆,乃呼三子謂曰:“我不起此病,繼體興者,其在昌乎?”太伯見太王傳季曆,于是太伯與虞仲俱去,被發文身以變形,托為王采藥。

    後聞古公卒,乃還奔喪,哭于門外,示夷狄之人,不得入王庭。

    于是季曆謂:“太伯,長子也,伯當立,何不就?”太伯曰:“吾生不供養,死不飯含,哭不臨棺,不孝之子,焉得繼父乎”斷發文身,刑餘之人也,戎狄之民也,三者除焉,何可為君矣!”季曆垂涕而留之,終不肯止,遂委而去。

    到江海之涯,吟詠優遊,仰覽俯觀,求膏腴之處。

    适于吳,率以仁義,化為道德;荊越之人,移風易俗,成集韶夏,取象中國,乃太伯之化也。

    是後季曆作哀慕之歌,章曰:“先王既徂,長隕異都。

    哀喪傷心,未寫中懷。

    追念伯仲,我季如何?梧桐萋萋,生于道口。

    宮館徘徊,台閣既除。

    何為遠去,使此空虛?支骨離别,垂思南隅。

    瞻望荊越,涕淚雙流。

    伯兮仲兮,逝肯來遊,自非二人,誰訴此憂?” 受命者,謂文王受天命而王。

    文王以纣時為岐侯,躬修道德,執行仁義,百姓親附。

    是時纣為無道,刳胎斬涉,廢壞三仁,天統易運,諸侯瓦解,皆歸文王。

    其後有鳳凰銜書于文王之郊。

    文王以殷帝無道,虐亂天下,皇命已移,不得複久,乃作鳳凰之歌,其章曰:“翼翼翔翔,彼鸾凰兮。

    銜書來遊,以命昌兮。

    瞻天案圖,殷将亡兮。

    蒼蒼昊天,始有萌兮。

    五神運精,合謀房兮。

    與我之業,望來羊兮。

    ” 文王思士者,文王之所作也。

    文王思得賢士與為治,出田,援蓍而蔔之,得所獲非龍非麟,非虎非熊,乃帝王師也。

    至渭之陽,果遇呂尚,與語,大悅之,曰:“吾先人太公有言,當有聖人适周,子其是耶?”遂載與之俱歸,立以為師,号曰太公望。

    文王悅喜,乃援琴而鼓之,自叙思士之意,故曰文王思士。

     舜耕曆山,思慕父母。

    見鸠與母,俱飛鳴,相哺食,益以感思。

    乃作歌曰:“陟彼曆山兮崔嵬,有鳥翔兮高飛,瞻彼鸠兮徘徊。

    河水洋洋兮青泠,深谷鳥鳴兮嘤嘤,設置張兮,思我父母力耕。

    日與月兮往如馳,父母遠兮,吾将安歸?” 周金滕者,周公作也。

    書曰:武王薨,太子誦襲武王之業,年十歲,不能統理海内。

    周公為攝政。

    是時周公囚誅管蔡之後,有謗公于王者,言公專國大權,詐策謀将危社稷,不可置之。

    成王聞之,勃然大怒,欲囚周公。

    周公乃奔于魯而死。

    成王聞公死,且怒之,且傷之,以公禮葬之。

    天乃大暴風疾雨,禾稼皆偃,木折傷,成王懼,發金滕之書,見周公所為武王禱命以身贖之書。

    成王執書而泣,曰:“誰言周公欲危社稷者?取所讒公者而誅之。

    ”天乃反風霁雨,禾稼複起,成王作思慕之歌。

     儀鳳歌者,周成王之所作也。

    成王即位,用周召畢榮之屬,天下大治,殊方絕域,莫不蒙化,是以越裳獻雉,重譯來貢,太平之瑞,同時而應,麒麟遊苑囿,鳳凰來舞于庭,頌聲并作,佥然大同。

    于是成王乃援琴而鼓之,曰:“鳳凰翔兮于紫庭,餘何德兮以感靈,賴先人兮恩澤臻,于胥樂兮民以甯,鳳凰來兮百獸晨 龍蛇歌者,介子綏所作也。

    晉文公重耳,與子綏俱亡,子綏割其腕股,以救重耳。

    重耳複國,舅犯、趙衰,俱蒙厚賞,子綏獨無所得。

    綏甚怨恨,乃作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