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上
關燈
小
中
大
傷無罪見逐,乃援琴而鼓之曰:“履朝霜兮采晨寒,考不明其心兮聽讒言,孤恩别離兮摧肺肝,何辜皇天兮遭斯愆。
痛殁不同兮恩有偏,誰說顧兮知我冤。
”宣王出遜,吉甫從之,伯奇乃作歌,以言感之于宣王。
宣王聞之,曰:“此孝子之辭也。
”吉甫乃求伯奇于野而感悟,遂射殺後妻 雉朝飛操者,齊獨沐子所作也。
獨沐子年七十無妻,出薪于野,見飛雉雄雌相随,感之,撫琴而歌曰:“雉朝飛,鳴相和,雌雄群遊于山阿。
我獨何命兮未有家,時将暮兮可奈何,嗟嗟暮兮可奈何 别鶴操者,商陵牧子所作也。
牧子娶妻五年,無子,父兄欲為改娶。
妻聞之,中夜驚起,倚戶悲嘯。
牧子聞之,援琴鼓之雲:“痛恩愛之永離,歎别鶴以舒情。
”故曰别鶴操。
後仍為夫婦。
殘形操者,曾子所作也。
曾子鼓琴,墨子立外而聽之。
曲終,入曰:“善哉鼓琴!身已成矣,而曾未得其首也。
”曾子曰:“吾晝卧見一狸,見其身而不見其頭,起而為之弦,因而殘形。
” 水仙操者,伯牙之所作也。
伯牙學琴于成連先生,先生曰:“吾能傳曲,而不能移情。
吾師有方子春者,善于琴,能作人之情,今在東海上。
子能與我同事之乎?”伯牙曰:“夫子有命,敢不敬從。
”乃相與至海上,見子春受業焉。
【:“乃與伯牙俱往,至蓬萊山,留伯牙曰:‘子居習之,吾将迎之。
’刺船而去。
旬時,伯牙延望無人,但聞海水洞湧,山林杳冥,怆然歎曰:‘先生移我情矣!’乃援琴而歌,作水仙之操。
”】 懷陵操懷陵操者,伯牙之所作也。
伯牙鼓琴,作激徵之音。
(下缺) 列女引者,楚莊王妃樊姬之所作也。
莊王愛幸樊姬,不敢專席,飾衆妾使更侍王,以廣繼嗣。
莊王一日罷朝而晏,樊姬問故,王曰:“與賢相語。
”姬問為誰。
曰:“虞丘子。
”樊姬曰:“妾幸得侍王,非不欲專貴擅愛也,以為傷王之義,故所進與王同位者數人矣。
今虞丘子為相,未嘗進一賢,安得為賢?”明日,王以樊姬語告虞丘子,稽首辭位而進孫叔敖。
樊姬自以谏行志得,作列女引曰:“忠谏行兮正不邪,衆妾誇兮繼嗣多。
” 伯姬引者,伯姬保母所作。
伯姬者,魯女也,為宋共公夫人。
共公薨,守禮固節。
魯襄公三十年,宋災,伯姬存焉。
有司請出,伯姬曰:“不可。
吾聞之,婦人夜出,不見傅母不下堂。
傅至矣,母未至也。
”逮乎火而死。
其母悼伯姬之遇災,故作此引。
貞女引貞女引者,魯漆室女所作也。
漆室女倚柱悲吟而嘯,鄰人見其心之不樂也,進而問之曰:“有淫心欲嫁之念耶?何吟之悲?”漆室女曰:“嗟乎,嗟乎,子無志,不知人之甚也。
昔者,楚人得罪于其君,走逃吾東家。
馬逸,蹈吾園葵,使吾終年不厭菜;吾西鄰人失羊不還,請吾兄追之,霧濁水出,使吾兄溺死,終身無兄,政之所緻也。
吾憂國傷人,心悲而嘯,豈欲嫁哉?”自傷懷結,而為人所疑,于是褰裳入山林之中,見女貞之木,喟然歎息,援琴而弦,歌以女貞之辭雲:“菁菁茂木,隐獨榮兮。
變化垂枝,合秀英兮。
修身養行,建令名兮。
厥道不移,善惡并兮。
屈躬就濁,世徹清兮。
懷忠見疑,何貪生兮。
”遂自經而死 思歸引者,衛女之所作也。
衛侯有賢女,邵王聞其賢而請聘之,未至而王薨。
太子曰:“吾聞齊桓公得衛姬而霸。
今衛女賢,欲留。
”大夫曰:“不可。
若女賢,必不我聽;若聽,必不賢。
不可取也。
”太子遂留之,果不聽。
拘于深宮,思歸不得,心悲憂傷,遂援琴而作歌,曰:“涓涓泉水,流反于淇兮。
有懷于衛,靡日不思。
執節不移兮,行不詭随。
坎坷何辜兮離厥。
”曲終,缢而死。
辟曆引者,楚商梁子所作也。
商梁子出遊九臯之澤,覽漸水之台,張置罟,周于荊山,臨曲池而漁。
疾風隕雹,雷電奄冥,天火四起,辟曆下臻,玄鶴翔其前,白虎吟其後,瞿然而驚,謂其仆曰:“今日出遊,豈非常之行耶”何其災變之甚也?”其仆曰:“孤虛設張,八宿相望,熒惑于角,五星失行,此國之大變也,君其返國矣!”于是商梁子歸其室,乃援琴而歌歎,韻聲激發,象辟曆之聲,故曰辟曆引。
雲:“疾雨盈河,辟曆下臻,洪水浩浩滔厥天。
鑒隆愧,隐隐阗阗,國将亡兮喪厥年 走馬引者,樗裡牧恭所作也。
樗裡牧恭為父報怨,而亡林嶽之下,有馬夜降,圍其室而鳴,于是覺而聞走馬聲,以為吏追之,乃奔而亡。
明視,天馬迹也。
乃曰:“吾以義殺人,而天馬來降以驚動,吾處不安,以告吾邪?”乃感懼入沂澤之中,作走馬引。
後果仇家候之不得也。
箜篌引者,朝鮮津卒霍裡子高所作也。
子高晨刺船而濯,有一狂夫,被發提壺,涉河而渡。
其妻追止之,不及,堕河而死。
乃号天噓唏,鼓箜篌而歌曰:“公無渡河,公竟渡河,公堕河死,當奈公何!”曲終,自投河而死。
子高聞而悲之,乃援琴而鼓之,作箜篌引以象其聲,所謂公無渡河曲也。
琴引者,秦時倡屠門高之所作也。
秦時采天下美女以充後宮,幽愁怨曠,鹹緻災異。
屠門高為之作琴引以谏焉。
楚引者,楚遊子龍丘高所作也。
龍丘高出遊三年,思歸故鄉,心悲不樂,望楚而長歎,故曰楚引。
痛殁不同兮恩有偏,誰說顧兮知我冤。
”宣王出遜,吉甫從之,伯奇乃作歌,以言感之于宣王。
宣王聞之,曰:“此孝子之辭也。
”吉甫乃求伯奇于野而感悟,遂射殺後妻 雉朝飛操者,齊獨沐子所作也。
獨沐子年七十無妻,出薪于野,見飛雉雄雌相随,感之,撫琴而歌曰:“雉朝飛,鳴相和,雌雄群遊于山阿。
我獨何命兮未有家,時将暮兮可奈何,嗟嗟暮兮可奈何 别鶴操者,商陵牧子所作也。
牧子娶妻五年,無子,父兄欲為改娶。
妻聞之,中夜驚起,倚戶悲嘯。
牧子聞之,援琴鼓之雲:“痛恩愛之永離,歎别鶴以舒情。
”故曰别鶴操。
後仍為夫婦。
殘形操者,曾子所作也。
曾子鼓琴,墨子立外而聽之。
曲終,入曰:“善哉鼓琴!身已成矣,而曾未得其首也。
”曾子曰:“吾晝卧見一狸,見其身而不見其頭,起而為之弦,因而殘形。
” 水仙操者,伯牙之所作也。
伯牙學琴于成連先生,先生曰:“吾能傳曲,而不能移情。
吾師有方子春者,善于琴,能作人之情,今在東海上。
子能與我同事之乎?”伯牙曰:“夫子有命,敢不敬從。
”乃相與至海上,見子春受業焉。
【:“乃與伯牙俱往,至蓬萊山,留伯牙曰:‘子居習之,吾将迎之。
’刺船而去。
旬時,伯牙延望無人,但聞海水洞湧,山林杳冥,怆然歎曰:‘先生移我情矣!’乃援琴而歌,作水仙之操。
”】 懷陵操懷陵操者,伯牙之所作也。
伯牙鼓琴,作激徵之音。
(下缺) 列女引者,楚莊王妃樊姬之所作也。
莊王愛幸樊姬,不敢專席,飾衆妾使更侍王,以廣繼嗣。
莊王一日罷朝而晏,樊姬問故,王曰:“與賢相語。
”姬問為誰。
曰:“虞丘子。
”樊姬曰:“妾幸得侍王,非不欲專貴擅愛也,以為傷王之義,故所進與王同位者數人矣。
今虞丘子為相,未嘗進一賢,安得為賢?”明日,王以樊姬語告虞丘子,稽首辭位而進孫叔敖。
樊姬自以谏行志得,作列女引曰:“忠谏行兮正不邪,衆妾誇兮繼嗣多。
” 伯姬引者,伯姬保母所作。
伯姬者,魯女也,為宋共公夫人。
共公薨,守禮固節。
魯襄公三十年,宋災,伯姬存焉。
有司請出,伯姬曰:“不可。
吾聞之,婦人夜出,不見傅母不下堂。
傅至矣,母未至也。
”逮乎火而死。
其母悼伯姬之遇災,故作此引。
貞女引貞女引者,魯漆室女所作也。
漆室女倚柱悲吟而嘯,鄰人見其心之不樂也,進而問之曰:“有淫心欲嫁之念耶?何吟之悲?”漆室女曰:“嗟乎,嗟乎,子無志,不知人之甚也。
昔者,楚人得罪于其君,走逃吾東家。
馬逸,蹈吾園葵,使吾終年不厭菜;吾西鄰人失羊不還,請吾兄追之,霧濁水出,使吾兄溺死,終身無兄,政之所緻也。
吾憂國傷人,心悲而嘯,豈欲嫁哉?”自傷懷結,而為人所疑,于是褰裳入山林之中,見女貞之木,喟然歎息,援琴而弦,歌以女貞之辭雲:“菁菁茂木,隐獨榮兮。
變化垂枝,合秀英兮。
修身養行,建令名兮。
厥道不移,善惡并兮。
屈躬就濁,世徹清兮。
懷忠見疑,何貪生兮。
”遂自經而死 思歸引者,衛女之所作也。
衛侯有賢女,邵王聞其賢而請聘之,未至而王薨。
太子曰:“吾聞齊桓公得衛姬而霸。
今衛女賢,欲留。
”大夫曰:“不可。
若女賢,必不我聽;若聽,必不賢。
不可取也。
”太子遂留之,果不聽。
拘于深宮,思歸不得,心悲憂傷,遂援琴而作歌,曰:“涓涓泉水,流反于淇兮。
有懷于衛,靡日不思。
執節不移兮,行不詭随。
坎坷何辜兮離厥。
”曲終,缢而死。
辟曆引者,楚商梁子所作也。
商梁子出遊九臯之澤,覽漸水之台,張置罟,周于荊山,臨曲池而漁。
疾風隕雹,雷電奄冥,天火四起,辟曆下臻,玄鶴翔其前,白虎吟其後,瞿然而驚,謂其仆曰:“今日出遊,豈非常之行耶”何其災變之甚也?”其仆曰:“孤虛設張,八宿相望,熒惑于角,五星失行,此國之大變也,君其返國矣!”于是商梁子歸其室,乃援琴而歌歎,韻聲激發,象辟曆之聲,故曰辟曆引。
雲:“疾雨盈河,辟曆下臻,洪水浩浩滔厥天。
鑒隆愧,隐隐阗阗,國将亡兮喪厥年 走馬引者,樗裡牧恭所作也。
樗裡牧恭為父報怨,而亡林嶽之下,有馬夜降,圍其室而鳴,于是覺而聞走馬聲,以為吏追之,乃奔而亡。
明視,天馬迹也。
乃曰:“吾以義殺人,而天馬來降以驚動,吾處不安,以告吾邪?”乃感懼入沂澤之中,作走馬引。
後果仇家候之不得也。
箜篌引者,朝鮮津卒霍裡子高所作也。
子高晨刺船而濯,有一狂夫,被發提壺,涉河而渡。
其妻追止之,不及,堕河而死。
乃号天噓唏,鼓箜篌而歌曰:“公無渡河,公竟渡河,公堕河死,當奈公何!”曲終,自投河而死。
子高聞而悲之,乃援琴而鼓之,作箜篌引以象其聲,所謂公無渡河曲也。
琴引者,秦時倡屠門高之所作也。
秦時采天下美女以充後宮,幽愁怨曠,鹹緻災異。
屠門高為之作琴引以谏焉。
楚引者,楚遊子龍丘高所作也。
龍丘高出遊三年,思歸故鄉,心悲不樂,望楚而長歎,故曰楚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