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九

關燈
之【書史會要】 廢帝 廢帝郁林王諱昭業字元尚小字法身文惠太子長子也帝少美容止好隸書武帝特所锺愛勅皇孫手書不得妄出以貴之【南史本紀】 臨川獻王映 臨川獻王映字宣光高帝第三子也永明五年開府儀同三司映善騎射解聲律工左右書左右射贈司空【南史齊高帝諸子傳】 武陵昭王晔 武陵昭王晔字宣昭高帝第五子也小字三昧高帝雖為方伯而居處甚貧諸子學書無紙筆晔嘗以指畫空中及畫掌上學字遂工?法為衛将軍開府儀同三司【南史齊高帝諸子傳】 始興簡王監 始興簡王監字宣徹高帝第十子也性聦警年十四好學善屬文為散騎常侍袐書監【南史齊高帝諸子傳】始興王監能書有蘭陵帖宋高宗嘗跋之【書史會要】 蕭鈞 蕭鈞字宣禮高帝第十一子出繼衡陽元王常手自細書寫五經部為一卷置巾箱中曆位秘書監【南史齊宗室傳】 江夏王鋒 江夏王鋒字宣頴高帝第十二子也年四歲好學書無紙劄乃倚井闌為書書滿則洗之已複更書又晨興不肯拂牕塵而先畫塵上學為書字五歲高帝使學鳳尾諾一學即工高帝大悅以玉骐驎賜之曰骐驎賞鳳尾矣工書為當時蕃王所推南郡王昭業亦稱工謂武帝曰臣書固應勝江夏王武帝荅闍黎第一法身第二闍黎鋒小名也隆昌元年為侍中尋加秘書監【南史齊高帝諸子傳】 竟陵文宣王子良 竟陵文宣王子良字雲英武帝第二子也進位太傅【南史齊武帝諸子傳】 韓晉公【滉】獲齊竟陵王子良龍爪書十五字置於招隐寺【李約飛白蕭字贊】 蕭子良着古今篆隸文體【玉海】 梁 武帝 高祖武皇帝諱衍字叔達小字練兒南蘭陵中都裡人姓蕭氏與齊同承淮隂令整天監元年夏四月即位帝生有異光舌文八字有文在右手曰武及長博學多通六藝備閑棊登逸品草隸尺牍騎射莫不稱妙【南史梁本紀】 高祖雅好蟲篆【梁書劉孝綽傳】 帝好草書狀貌亦古【書斷】 簡文帝 太宗簡文皇帝諱綱字世贊小字六通武帝第三子昭明太子母弟也幼而聰睿六歲能屬文讀書十行俱下辭藻豔發時号宮體【南史梁本紀】 簡文帝今見正書四紙并寫禅師碑文及行書四行【述書賦注】 元帝 世祖孝元皇帝諱繹字世誠小字七符武帝第七子也始封湘東王帝聦悟俊朗博極羣書工書善畫【南史梁本紀】 臨川王宏子正信常執白團扇湘東王取題八字銘【南史梁宗室傳】 梁元帝為湘東王時好學着書常紀忠臣義士及文章之美者筆有三品或以金銀雕飾或用斑竹為管忠孝全者用金管書之德行清粹者用銀管書之文章贍麗者以斑竹管書之【計敏夫唐詩紀事】 武德郄皇後 武德郄皇後諱徽高平金鄉人也後幼明慧善隸書讀史傳【南史梁後妃傳】 昭明太子統 昭明太子統字德施小字維摩武帝長子也生而聦叡五歲徧讀五經天監元年立為皇太子【南史本傳】崇明寺晉鹹熙中建梁昭明太子書額【江寜府志】 邵陵攜王綸 邵陵攜王綸字世調小字六真武帝第六子也少聦頴博學善屬文尤工尺牍【南史梁武帝諸子傳】 邵陵行草品下之上【韋續九品書人論】 陶弘景碑招隐寺刹下銘皆蕭綸八分書【金石略】蕭綸亦撰書評【述書賦注】 蕭堅 蕭堅字長白綸長子大同元年封汝南侯亦善草隸【南史梁武帝諸子傳】 蕭确 蕭确字仲正堅弟少骁勇有文才尤工楷隸公家碑碣皆使書之除秘書丞武帝謂曰為汝能文所以特有此授大同二年封正階侯尋徙封永福【南史梁武帝諸子傳】 陳 武帝 高祖武皇帝諱霸先字興國小字法生吳興長城下若裡人姓陳氏永定元年冬十月乙亥即位【陳書本紀】帝涉獵史籍善書【書史會要】 文帝 世祖文皇帝諱蒨字子華始興昭烈王之長子也【南史本紀】 帝留意經史号能書【書史會要】 後主 後主諱叔寶字元秀小字黃奴宣帝嫡長子也【南史本紀】 後主題孫瑒銘後四十字遣左部尚書蔡徵就宅宣勅镌之【南史孫瑒傳】 後主今見行書一紙【述書賦注】 武宣章皇後 武宣章皇後諱要兒吳興烏程人本姓鈕父景明為章氏所養因改姓焉後少聦慧美容儀善書計能誦詩及楚詞【南史陳後妃傳】 後主沈皇後 後主沈皇後諱婺華吳興武康人也後性端靜聰明強記涉獵經史工書翰【南史陳後妃傳】 始興王伯茂 始興王伯茂字郁之文帝第二子時軍人於丹徒盜發晉郄昙墓大獲王羲之書及諸名賢遺蹟并沒縣官文帝以伯茂好古多以賜之由是伯茂大工草隸書甚得右軍法廢帝時進号中衛将軍【南史陳文帝諸子傳】 廬陵王伯仁 廬陵王伯仁字壽之文帝第八子領太子左庶子【南史陳文帝諸子傳】 伯仁軟慢尺牍近鄙【述書賦】 永陽王伯智 永陽王伯智字策之文帝第十二子少敦厚有器局博涉經史後為特進【南史陳文帝諸子傳】 策之雅意翰墨作字勁舉而行草尤工【宣和書譜】 桂陽王伯謀 桂陽王伯謀字深之文帝第十三子位散騎常侍【南史陳文帝諸子傳】 伯謀高疎壯浪【述書賦】 新蔡王叔齊 新蔡王叔齊字子肅宣帝第十一子也風采明贍博涉經史善屬文位侍中【南史陳宣帝諸子傳】 叔齊書體郁然【書史會要】 長沙王叔懷【黃伯思法帖刋誤雲據陳史長沙王叔堅而無叔懷其晜亦無此名觀帖尾作名處疑是叔慎叔慎陳嶽陽王也蓋摹傳之變】 長沙王叔懷書梅發帖【淳化閣法帖】 叔懷行書筆畫員整其論梅發一帖字妩媚而藏勁氣【宣和書譜】 魏 太武皇帝 世祖太武皇帝諱焘【南齊書雲字佛狸】太宗明元皇帝之長子也始光二年初造新字千餘诏曰篆隸草楷并行於世然經曆久遠傳習多失其真今制定文字頒下遠近永為楷式【魏書本紀】 文成文明皇後 文成文明皇後馮氏長樂信都人也後性聦達學書計作勸戒歌三伯餘章又作皇诰十八章【北史魏後妃傳】 順思王 順思王【未詳】教戒經後魏順思王書【金石略】 隋 炀帝 炀皇帝姓楊氏諱廣一名英小字阿????高祖第二子也上美姿儀少敏慧好學善屬文【隋書本紀】 張天錫草書韻會有炀帝草書【楊慎墨池璅録】 唐 高祖 唐高祖諱淵字叔德姓李氏隴西成紀人也性寛仁襲封唐公隋義寜初曆拜大丞相進封唐王武德元年即皇帝位廟号高祖【唐書本紀】 隋鄭州刺史李淵為子祈疾疏大業二年行書在鄠縣【金石表】 高祖書師王襃得其妙故有梁朝風格焉【述書賦注】 太宗 太宗諱世民高祖次子也為人聦明英武有大志諡曰文【唐書本紀】 太宗書受之於史陵【書斷】 太宗於右軍之書特留眷賞貞觀初下诏購求殆盡遺逸萬機之暇備加執玩蘭亭樂毅尤聞寶重【武平一徐氏法書記】 貞觀十四年四月二十二日太宗自為真草書屏風以示羣臣筆力遒勁為一時之絶至十八年二月十七日召三品已上賜宴於玄武門太宗操筆作飛白書衆臣乘醉就太宗手中競取散騎常侍劉洎登禦牀引手然後得之其不得者鹹稱洎登禦牀罪當死請以付法太宗笑曰昔聞婕妤辭辇今見常侍登牀【韋述叙書録】太宗為飛白書鸾鳳螭龍四字筆勢驚絶謂司徒長孫無忌吏部尚書楊師道曰朔旦舊俗必用衣及物相賀今各賀卿飛白書【金壺記】 唐晉祠銘溫泉銘貞觀中太宗禦制并行書【金石録】貞觀十七年鄭國公太子太師魏徵薨帝親制碑文并為書石【舊唐書魏徵傳】 太和中宋國公李令問孫芳詣阙進高祖太宗所賜衛國公靖官告勅書手诏等十餘卷内四卷太宗文皇帝筆迹文宗寶惜不能釋手其佩筆尚堪書金裝木匣制作精巧帝并留禁中令書工摸寫本還之【舊唐書李靖傳】 太宗嘗作筆法指意筆意三說以訓學者又嘗贊王羲之傳論字學【宣和書譜】 唐文皇帝妙於翰墨常病戈法難精乃作戬字空其右而命虞永興填之以示魏鄭公曰朕學世南似盡其法鄭公曰天筆所臨萬象不能逃其形非臣下可拟然惟戬字戈法乃逼真太宗驚歎【沈寓山寓簡】 高宗 高宗諱治字為善太宗第九子也【唐書本紀】 高宗雅善真草隸飛白【朱長文墨池編】 唐登封紀号文乾封元年高宗撰并行書碑側正書又小字書【金石録】 高宗鹹亨中禦飛白書題金字波若碑永淳中禦劄又飛白書一飛字題寺壁【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