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九

關燈
酬知己感;代我以嗣息久艱為慮,風塵物色,聘錢拚明珠十斛,幸昨歲啼聲初試,泉台足慰故人心。

    ”予亦有代二兒挽劉孟顧之祖父聯雲:“仕宦文武,子孝孫賢,何怼于為農夫沒世;幹戈亂離,南強北勝,最難得稱洪範考終。

    ”蓋孟顧現為宜章縣知事,孟顧之父武繩,清末又官辰州營都司,對幅南強北勝,則喻今南北角立,似都算據事直書。

     馬衡一有手錄冊,多集近今人對聯,茲分錄之。

    如唐子山挽王壯武雲:“天遣斯人來,天奪斯人去,天道茫茫不可問;我病先生憂,我蘇先生殁,我心耿耿有誰知。

    ”又,黃漱芳挽何金壽雲:“清慎勤萬口同碑,即今宦橐蕭然,猶有中台傳谏草;詩書畫一朝絕筆,令我征帆到此,不堪東閣吊官梅。

    ”按,何由禦史出為揚州知府,卒于任所,故有對幅,然情韻排場皆詣極。

    又,張啬翁與劉文光定議築造面廠,來及為而劉卒。

    挽雲:“君有古人風,能重季布一諾;我為商界哭,遲識荊州十年。

    ”亦若中邊皆澈。

    又,鄒介人代藩挽曾忠襄雲:“丞相大門能作弟;中興元老更無人。

    ”可雲肅括。

    又,楊彜挽弟雲:“國事如斯,家事如斯,如斯斯己;生亦不了,死亦不了,不了了之。

    ”按,語痛至而識了解,可雲名制。

    又,王夔石相國公子頌聲部郎,以八月十八日卒,黃翰欽挽雲:“水部一官,才長命短;錢塘八月,人去潮來。

    ”按,對特有緻。

     黃克強之死,挽聯名作如林,已載前卷,茲又得一聯雲:“使贛甯一役不誤于壁上諸軍,撻伐用張,何至滇黔勞再駕;與宋蔡二公并稱為湘中三傑,先後即世,竊悲華夏失長城。

    ”以議論行之,氣特票姚。

    又,複辟讨逆軍追悼會挽聯,亦有雄壯淋漓與前作同工者。

    如劉冠雄雲:“衛社稷能執幹戈,死何所恨;聞鼓鼙而思将帥,魂兮歸來。

    ”馬龍标雲:“西法共和,北美共和,中華三造共和,賴諸将同心擁護;滿清帝制,洪憲帝制,定武複辟帝制,恃衆士戮力推翻。

    ”按,此聯尤備曆史材料。

     某君者,以微官需次不得志,退而經商,經商折閱,遂流連于聲色。

    臨卒,自挽以聯雲:“七十又二年,糊糊塗塗,官界耶,商界耶,流水無情,由他去罷;九月初一日,清清楚楚,醉醒了,夢離了,拈花微笑,待我重來。

    ”按,聯語亦沉痛,亦諧趣。

    又,鄭五峰生挽某君聯雲:“涅槃乃我佛化身,續續相生,何妨做一佛出世,二佛出世,三佛出世;遊戲是老夫本色,生生相續,但願為百夫之雄,千夫之雄,萬夫之雄。

    ”按,此則生勁恣肆,非鈍根淺學所能辦矣。

    又,黃克強挽黃慎之思永聯雲:“白眼十年,看到了這番民國規模,從茲目瞑;青巾一頂,收拾起千古狀元袍笏,說甚頭銜。

    ”按,慎之系晚清殿撰,故若涉筆成趣。

     南社同人姚鹓雛《夢湘閣說觚》雲:“臨帖以大氣磅礴、不落凡蹊者為上。

    範伯子最擅長,平生最好為之,而不能工。

    頃友人寫示數聯,錄之。

    丁闇公代挽陳雪樓封公雲:‘顔光祿庭诰如新,高卧雲煙,不飲吳江半勺水;狄梁公哀思罔極,一揮血淚,欲平蜀道萬重山。

    ’韓紫石挽甘肅王道尹雲:‘攬辔過六盤山,可憐鬼伯驅人,半局殘棋投子錯;蓋棺無十金産,誰是巨卿死友,一江涕淚送君歸。

    ’吳月庵挽施槁蟫雲:‘厭世在七年以前,誰堪告語,别有傷心,俯仰人間,都是無聊歲月;論詩為一鄉之長,把酒銷愁,長歌當哭,凄涼身世,隻餘不朽名山。

    ’皆清健可誦。

    ”按,評語良确。

    姚有挽姜揆勳聯雲:“松江當文獻絕續之交,縣乘待纂修,捷疾久推孟東野;賤子方飄零湖海而返,故人到胸臆,風流惟有郭林宗。

    ”着語豪俊可喜。

    又,雷僧墨以挽張次山仲炘聯見示,喜其擺落陳言,曲如題分,蓋張為清禦史,易姓後,出纂《湖北通志》,本年方殺青。

    夫人林氏為陝西布政使林壽圖女公子,工文翰,先張一日病,後十日殁。

    聯雲:“真禦史豐稜,名太史文章,方志告成,獲麟絕筆;先一日示疾,後十日怛化,神山在望,跨鶴同骖。

    ”蓋卒地在武昌,故有跨鶴句,是為字字有着落。

     澧縣章光國少丞,年少工科舉文,九澧學者皆尊之如祥麟威鳳。

    光緒初同應學政試,嘗愧屈其能,章以乙酉科拔貢,廷試授小京官,出為福建知縣,未幾物故,遺文零落不一見。

    頃見其挽唐竹峰聯雲:“仕孰教忠,有子同深無父痛;祿還逮養,乃翁及見入官時。

    ”蓋竹峰,唐次昉健複父也。

    次昉亦以舉人官浙江,故聯及之。

    次昉有挽曹仲銘巡撫鴻勳聯雲:“葆強固之精神,撫邊省數年而病,厲忠清之節操,作達官半世而窮,天道杳難知,木壞山頹,蒼茫何極;憶追随于京邸,如一家父子之親,洎隔睽于關河,有千裡音書之寄,師恩無以報,人亡琴在,夢想為勞。

    ”按,曹以殿撰屢绾文衡,後由貴州巡撫内召,嚴介不名一錢,故聯語抉發之,不徒以熨貼無痕迹為工也。

    唐又有挽何西庚聯雲:“具飙馳電激之能,皇路騰骧,豈料高才不壽;正鐵走金飛之候,中原競逐,可歎同志無多。

    ”按,此聯奇氣噴薄,又上一層矣。

    次昉所作挽聯,往往多言情悲惋之篇,茲又錄之。

    如挽汪濱次雲:“從象勺童年與遊,至今鬓發各蒼老;先龍鐘病叟而逝,此後文尊亡素交。

    ”挽胡美參雲:“少壯時常與談心,忽忽五十餘年,乃棄故人而去;歸來後方期晤面,匆匆兩三閱月,遽悲老友雲亡。

    ”挽樊霞侪雲:“執業吾門經幾年,堪歎術衍中西,好學顔回偏短命;招魂京國數千裡,忍看淚抛兒女,傷心蔔夏隻呼天。

    ”又,次昉弟子銘挽蔣翊武烈士聯雲:“邕桂招魂,輸君一死千秋,彭亡長灑英雄淚;贛甯起義,愧我二年八月,珮浦曾參進取謀。

    ”按,彭亡,山名,對珮浦工絕。

     吳柳堂聯語特勁拔,不落蹊徑,前卷分錄,猶患不盡,茲又錄二首。

    一、挽門人童耕叔雲:“百裡正強年,不信君歸竟先我;兩行垂老淚,非夫人恸而為誰。

    ”二、挽謝麟伯維藩雲:“是國家可惜人,歎三館名流,君不長年我偏壽;為親友辄作惡,下兩行老淚,别猶足恨沒何堪。

    ”均若獨往獨來,因情生文。

    吳殉國後,範鳴和挽以聯雲:“吮血寫孤忠,莫大文章,哀感行路;攀髯畢臣志,苟利社稷,死重泰山。

    ”又,王可莊仁堪挽雲:“此古之社稷臣,七尺能捐,執簡終安天下計;許我為忘年友,一緘尚濕,蓋棺猶望眼中人。

    ”按,吳以清穆宗奉安時自缢于逆旅中,遺疏争立嗣事,故二聯皆及之。

    又,餘上華挽雲:“痛惠陵咫尺顔違,一死戀薊門風雨;效文恪後先屍谏,孤忠壯秦甸山河。

    ”聯文磊磊落落,狀其人如鏡攝影者,則有宗月鉏挽高壁楣心夔雲:“天下尚可為,屈三尺墨绶之中,宰相當受其過;世人皆欲殺,化一道白虹而去,使君于此不凡。

    ” 挽聯之工,以使典為難,使典而毫發無恨為尤難。

    茲錄其熨貼者。

    一、葛寶齋挽徐穎占雲:“人生七十稀,難留單豹嬰兒色;修竹三千滿,空憶猶龍老子容。

    ”二、某氏挽左文襄雲:“若有一個臣,四海方欣司馬相;是為三不朽,兩川又痛卧龍亡。

    ”三、湯濟武化龍挽甘肅議員田君楓雲:“不分伯仁由我死;再交公瑾待他生。

    ”蓋田在濟武家痛飲暴卒。

    又,湯芗銘等挽雲:“肝膽壯平生,西起臯蘭,南遊桂粵;時局終渾沌,轟天一醉,埋地百憂。

    ”四、許指嚴代挽雲:“視富貴如浮雲,故人慷慨多奇節;以酒泉為息壤,此老前生是谪星。

    ” 慷慨淋漓之筆,施之于哀挽,最易動目。

    如胡君複代挽陳士辛雲:“沒奈何群盜如毛,出門多虎狼,最傷心先生不死于虎,而死于鼠;算甚麼仇家并命,滿腔埋鐵血,要報德吾侪當酎以鐵,莫酎以金。

    ”奇氣咄咄,金鐵飛鳴矣。

    按,自注雲:“辛亥改革,陳佐趙不黨,設軍政分府于常州,以微嫌被殺,故聯語特悲痛。

    ”又,徐遏園追悼徐錫麟聯雲:“轉眼便複河山,知烈士黃泉,了無遺恨;此心可質天日,借奸奴白刃,剖示同胞。

    ”蓋徐殺恩銘後,被執剖腹而死,聯特醒出,語殊未經人道。

    又,杭人挽烈士陳仲權聯雲:“有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