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八

關燈
哀挽三 哀挽聯語有以悲壯淋漓勝者,茲類錄數作。

    一、長洲吳瞿安梅挽鄒芸巢雲:“五旬餘長揖歸山,忽驚故國滄桑,忍讀西台恸哭記;十載前填詞吊古,贈我新詩珠玉,怕歌南曲煖香樓。

    ”按,自注:“芸巢為予外伯舅,丙午歲,予取姜如須事作《煖香樓曲荷題》六絕。

    ”又,黃任之挽雲:“生平參蓮幕文章,立功在定國先,惟吳下雲陽尤不朽;餘事作枌鄉教育,下筆盡驚人語,開江南風氣而非師。

    ”又,史朝存挽雲:“十年為文字舊交,蓦聞怪鵩栖門,風雨誰求茂陵稿;萬感置艱難時事,倦看群龍戰野,沉憂竟促孝章年。

    ”二、劉侯生挽兄葆良雲:“傷心十二年前,在梁園孤館,睹仲氏彌留,枨觸萬端,宛如今夕;作客三千裡外,值海水群飛,委諸弟而去,側身四顧,凄絕人間。

    ”按,劉殁于京時,值各督軍又有所建議。

    胡君複雲:“乙巳秋劉仲弟淮生殁于汴梁,侯生前往省疾,猶及相見,故出幅雲雲。

    ”三、吳摯甫挽劉芗林道員雲:“如明公可謂才臣,鄙夫謬附清流,能無杜門齰舌;知太史當成佳傳,賤子欲求行狀,一為鑽石埋辭。

    ”又,挽劉省三銘傳雲:“是淮軍傑出奇才,龍性難馴,休沐辄尋黃石約;與國家規宏大業,刍言謬采,入朝曾草皂囊封。

    ”四、陳伯嚴挽義烏朱蓉生禦史雲:“哀窈窕,思賢才,放逐餘生成負國;息邪說,拒诐行,低徊薄海更何人。

    ”按,朱以丙戌年上遇災修省疏,劾及内侍,降補,遂浩然歸。

    五、劉葆良挽李子璈知縣雲:“惟公以風流文藻冠吳中,蘭陵故封,踵武荀卿曾作令;有子将行歌負薪泣道危,寝丘何處,傷心孫叔竟無田。

    ”六、範肯堂挽李小泉總督瀚章雲:“與曾左胡駱百戰成功,比投老家園,浸灌滋培,還使門闾氣允固;曆道鹹同光四朝全盛,迄考終裡第,傷亡殄瘁,頓教天地色凄涼。

    ” 又有以痛悼人才發為憤悱慨言者,亦類錄之。

    一、林畏廬挽夏粹芳雲:“生平未履兵間,何事竟遭來歙禍;身後僅餘弱息,莫教更覆孔融巢。

    ”按,夏以民國二年中刺隕命,工商界遽隕明星,故論者痛之。

    又,孟心史雲:“世言政治有關,果爾則政治家必成人道之蟊賊;國以工商為寶,如公乃工商界能造時勢之莢雄。

    ”又,許子嚴雲:“公益有公,商戰有公,政戰何與;賊虐之賊,人道之賊,天道甯論。

    ”二、吳祖鑒挽安孺博孟華雲:“八表同昏,人間何世,一流向盡,天道甯論。

    ”又,俞明震挽雲:“髯真絕倫,姓名獨脫熹平黨;我病幾死,哀感難調子敬琴。

    ”三、甘啟元挽潘若海雲:“世無魯仲連,舉國将為仆妾;君是陳同甫,使人大拓心胸。

    ”又,潘肅挽雲:“故園一别已無家,到死不知聶政姊;瘴海乍歸逢屬纩;論交猶愧隗郅君章。

    ”原跋:“丙申三月歸自申江,訪君于香港複室中,時已彌留,猶張目作點首狀。

    時潘有姊在港,惟予知之,遂使人奔告,比其來已不及見。

    ”按,潘為革命明派,麥為革命暗派,皆中國士之才者。

    又,羅惇曧挽雲:“填海矢精誠,乃以文人堅自晦;義師出權變,不為功首怆予心。

    ”又,李恒生挽雲:“天下事尚可為,君實勉之,竟不教宗澤渡河,拍床欲起魂先逝;廬中計原已定,孔明瘁矣,能弗任曹瞞篡漢,殺賊無成氣自雄。

    ”四、康南海挽雲:“遺伕而不怨,阨窮而不憫,天馬開張,人龍奇逸,其自任以天下之重也,如此;予曰有疏附,予曰有先後,管樂有才,關張無命,天不欲平中國之亂也,嗚呼!”五、羅惇曧挽黃遠生聯雲:“生奪其命,死污其名,彼何人者;以文累身,以智速禍,甯非天耶?”六、蹇念益挽湯覺頓雲:“公何所惡死,我何所樂生,早謝晚凋,同歸一盡;三以殉國家,七以殉朋友,成仁取義,各有千秋。

    ”又,周善培挽雲:“友緻其痛,敵亦滋其慚,行矣,白日精靈,萬代千齡獨往;吾少一疑,公乃得一死,嗚呼!蒼梧風雨,五月七日三更。

    ”又,周大烈挽雲:“被禍較叔夜更奇,洗爾繁冤,欲傾東海;其志非魯連所及,觀公玉貌,早陋前人。

    ”又,鄧镕挽雲:“直木近伐,甘井近竭,況當滄海橫流,闊别一年餘,掉舌蘇秦終被刺;老母在堂,生妻在帏,兼有高台愛妾,蒼茫九原下,銜須溫序定思歸。

    ”又,林長民挽雲:“成神有骨,一書生獲此收場,我亦劫餘生,福分輸君偏後死;鑄錯何人,在吾黨不徒私痛,真到淪胥日,精靈為國務歸來。

    ”諸作鵑鳥啼血,哀痛至骨。

    予近亦有挽姊夫羅仁庵延壽聯雲:“君為畸人,何恫神祇不畀百歲;我與姊氏,亦祗旦暮相從九原。

    ”言情言哀,均若特嗚咽。

    必如此,斯足以稱哀挽乎? 湯濟武之在美洲被暗殺,喪歸,國人頗有哀挽者,錄之。

    如黎黃陂聯雲:“急難憶良朋,傷心鴻雁分行,風雨曾無相并影;解懸辜大願,回首龍蛇起陸,鄉關猶有未招魂。

    ”語調恻至,所謂危苦之音也。

    予亦有代挽一聯雲:“與其稱政家,甯稱辨家,用學得十之三,用術得十之七;乃不死敵手,而死盜手,在國為大不幸,在世為大不祥。

    ”範金繡絲,自謂尚肖死者生平。

    又,田東溪聯雲:“天豈喪斯文,胡令中華大教育家不祿;公亦死非命,請舉史氏諸刺客傳而焚。

    ”東谿又有挽蔣翊武聯雲:“行列潛身,上将榮身,招讨殺身,命耶非欤?天胡為颠倒英雄若此;武昌革命,洮陽亡命,麓山歸命,死者已矣,人将奈飄搖民國如何。

    ”浩氣勁光,此為詣極矣。

    又,王湘绮挽彭剛直聯雲:“詩酒自名家,看勳業爛然,長增畫苑梅花色;樓船欲橫海,歎英雄老矣,忍說江南血戰功。

    ”又,劉葆真代王蔭階挽潘沂葦聯雲:“惟公多豪舉,植弱鋤強,宰肉能均,赍志未當天下事;而我就衰年,酒銷花歇,熱腔貯淚,重泉應有故人知。

    ”按,聲情激越,各與題稱。

     挽聯有極豪勁者,讀之亦可以起衰立懦,茲類錄一二。

    一、吳摯甫挽李佛生雲:“薄宦竟三十年,所臨莅有聲,競坐漢朝腹诽法;遺詩垂百千首,縱流傳到後,誰知楚國逐臣悲。

    ”又,挽某君雲:“視官事如身,身瘁多因急民病;解縣符召我,我來何處共君言。

    ”又,挽袁鹭賓雲:“我無吏能,在官以善士劻勷為樂;君今客死,令人感故交零落而悲。

    ”又,挽許仙屏雲:“當年丞相留賓,競推男子張君嗣;昨夜故人入夢,遠愧平生範巨卿。

    ”二、曾文正挽柯小泉樾雲:“目君為承明著作之才,九列交推非獨我;思親因泣血悲哀而死,萬緣前定不由人。

    ”三、楊名照挽郭筠仙雲:“邦交九萬裡,兵事三十年,觏闵既多,乾坤或幾乎息;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立言不朽,功德尤賴以傳。

    ”四、張文襄挽粵督張靖達樹聲雲:“代公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