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

關燈
,不施片木,為宋黃非熊讀書處。

    有聯雲:“石室雲開,見大地山川,三千世界;水簾風卷,露半空樓閣,十二欄幹。

    ”語亦奇拔。

     《聯選》又雲:德化趙石谷光忭,明末築甓山岡園,毀于兵。

    相傳園有一聯雲:“笑前賢許多祥麟威鳳;乃所願作個戰馬耕牛。

    ”奇兀殊未經人道。

    又雲:賈膠侯巡撫有大園亭棄而不居,改為鄉館,凡山右名賢之客都門者,皆得寓焉。

    李笠翁題一聯雲:“未聞安石棄東山,公能不有斯園,賢于古人遠矣;漫說少陵開廣廈,彼僅空懷此願,較之今日何如。

    ”以骈言行議論,高挹群言。

    又,盛旭亭布政自題留園聯雲:“曆宦海四朝身,且住為佳,休孤負清風明月;借他鄉一廛地,因寄所托,且安排奇石名花。

    ”又,留園待雲庵,俞曲園聯雲:“何處白雲歸,有鄉裡古招提,出西郊不半裡而至;前生明月在,是佛門新公案,言東坡為五老後身。

    ”按,相傳蘇為某寺長老轉世,故對幅以為言。

    又,吳芝瑛自題海上小萬柳堂聯。

    一、西樓雲:“野老時一望;遊子澹忘歸。

    ”二、翦淞閣雲:“無以慰延伫;聊可瑩心神。

    ”三、夕照亭雲:“得未曾有;從無始來。

    ”又雲:“得大安穩絕于人境;離一切相情均天倫。

    ”《聯選》又雲:吾鄉趙惠甫歸田後,蔔居常熟西城,購吳氏水吳園以娛老,後改園名曰“水吾”,各聯額均趙自署。

    如天放樓聯雲:“辟藝苑文林,以為三徑;擅春花秋實,無忝百城。

    ”又,青林堂聯雲:“花木土石水泉,離世樂道者宜有;誦讀論議教誨,大雅宏達之所群。

    ”又聯雲:“朝受業,晝講隸,夕習複;精五飯,慕酒漿,縫衣裳。

    ”又,入園正門聯雲:“山随平野盡;村入郭門來。

    ”又,茅亭聯雲:“塵海漚中已無錐立地;孤峰頂上有把茅蓋頭。

    ”皆戛戛獨造,無一語着邊際。

    又,宗湘文題水吾園聯雲:“盡樓台池館,隻妙手成圖,誰辦此五世遺經,萬言作賦;視将相王侯,如飄風過眼,才消納四圍煙水,一榻雲山。

    ”又,某君聯雲:“萬卷百城,安事酒杯澆壘塊;清風明月,故應城市有山林。

    ”語絕豪壯。

     自予居縣城三十年,入民國始自有屋廬,近市迫隘,無能放手營造,乃構樓瀕市,顔曰“觀物競”,後又連續為樓于屋之正北。

    其二曰“二樓”,其三曰“第三樓”。

    第三樓又于東面缺牆一角,以納空氣,利光線,故又名曰“缺廠觀物競樓”,自為嵌字聯雲:“持觀萬物表;用競一樓雄。

    ”二樓亦自為聯雲:“二分詩景八分畫;樓外江聲天外峰。

    ”不能自置于廣大高明之域,蜷伏方丈室以自雄,其坎蛙之境界,斯亦陋矣。

    姑存此以示吾子孫之有志大門闾者。

    書至此又見他之題園林者,不勝起望梅止渴之騃想,并錄之。

    一、俞樓曲園自題聯雲:“合名臣名士為我築樓,不待五百年後,斯樓傳矣;傍山北山南循地選勝,适在六一泉側,其勝如何。

    ”按,此聯特票姚輪囷。

    又,徐琪聯雲:“坐曝書亭,登小倉山,文采風流,二百餘年無此盛;對退省庵,近巢居閣,勳名德業,兩三間屋并生春。

    ”按,此聯摛藻亦不至浮。

    二、高氏别業曲園聯雲:“選勝到裡湖,過蘇堤第二橋,距花港不數武;維舟登小榭,有奇峰四五朵,又老樹兩三行。

    ”按,聯亦可名老樹無枝。

    三、孫蓮叔紅葉讀書樓,一名曲尺樓。

    俞曲園題聯雲:“仙到應迷,有簾幕幾重,欄幹幾曲;客來不速,看落葉滿屋,奇書滿床。

    ”四、适園曲園亦題集句聯雲:“似入萬重山,不離三畝地;欲窮千裡目,更上一層樓。

    ”胡君複系雲:“應敏齋構适園于杭之忠清裡,泉石佳勝,與真山水無異。

    有三層樓,登其上層,則襟江帶湖,空曠可喜。

    俞曲園集唐張蠙、王之渙句為聯語,頗切合。

    惟張句上下易置,則以對聯體裁須諧平仄耳。

    ”按,此吾之一樓、二樓、三樓雖多,亦轅下駒之局促于一隅,無能窺見世界之大,蝸國于角,又爽然矣。

     興平縣馬嵬驿有楊妃墓,墓前有祠,許仙屏題聯雲:“谷鈴如訴舊愁來,蜀道秦川,過客重談楊李事;墓粉還将秋色補,雨塵雲夢,傷心何似漢唐陵。

    ”語極凝重可誦。

    又,綿州熊文華聯雲:“龍武軍變起倉皇,|畢竟蛾眉能殉國;蠶叢道塵飛散漫,誰将鴛錦賦招魂。

    ”按,此作雖不及許之厚,然要無俗氛。

    又,陝州城西北隅有羊角山,高五六丈,由一線平脊到城根起為方形高埠,城即依此為堞。

    山有披雲亭,題聯甚多,擇尤錄于下。

    一四言雲:“小山承蓋;大河前橫。

    ”胡氏《聯選》雲:“城臨黃河對岸,與山西平陸州治相值。

    ”一九言雲:“此地當熊嶺嵯峨之北;有水自龍門屈曲而來。

    ”按,二作各有詣極處。

    一客座雲:“襟帶有情,繞郭河聲從地出;煙雲如畫,隔窗山色自天來。

    ”語氣偉闊,矯矯不群。

    又,甘肅平涼西門外六盤山,即垅坂也,高處有樓,樓有聯雲:“峰高華嶽三千丈;險據秦關百二重。

    ”大氣籠罩,目無餘子。

    又,蘭州拂雲樓跨城高立,雉堞下即黃河,左文襄有聯,已具前卷。

    光緒乙已,裴伯謙戍西域過此,亦題聯雲:“終南太華鎮東方,楊柳金城,萬井挹關中紫氣;蔥嶺昆侖睇西極,葡萄玉塞,一樽撰天上黃流。

    ”雄整亦不減左作。

    又,蘭州黃河南岸,對金城關石金山寺,下有樓曰“蕩誼”,楊時齋克複西域四城時所建也。

    薩湘林按察題聯雲:“外域全歸,坐攬關山皆勝地;上遊得據,笑談西北有高樓。

    ”按,對幅倚天拔地,睥睨一切矣。

     成都名勝如杜公草堂、薛濤井、蘇公讀書台等,皆遊人集會之中心。

    茲錄題聯之傑者.如沈文肅題杜公草堂雲:“地有千秋,南來尋丞相祠堂,一樣大名垂宇宙;橋通萬裡,東去問襄陽耆舊,幾人相憶在江樓。

    ”按,對幅用萬裡橋作楔子,可雲無中生有。

    又,顧複初雲:“異代不同時,問如此江山,龍蜷虎卧幾詩客;先生亦流寓,有長留天地,月白風清一草堂。

    ”又,康某題薛濤井雲:“古井冷斜陽,問幾樹枇杷,何處是校書門巷;長江橫曲檻,剩一樓風月,要平分工部祠堂。

    ”按,井在成都東門外望江樓畔,故有對幅。

    何子貞題蘇公讀書台雲:“江上此台高,問坡颍而還,千載讀書人幾個;蜀中遊迹遍,看嘉峨并秀,扁舟載酒我重來。

    ”杜公草堂又有王湘绮聯雲:“自許詩成風雨驚,為平生硬語愁吟,開得宋賢兩派;莫言地僻經過少,看今日寒泉配食,遠同吳郡三高。

    ”按,此聯特饒斤兩。

    又,象予民聯雲:“詩史數千言,秋天一鹄先生骨;草堂三五裡,春水群鷗野老心。

    ”對幅秀宕,似非尋常屐齒所能到。

    又,費道純題新都楊升庵桂湖聯,挺拔亦不減曾文正作。

    附錄之:“宛在水中央,聚千古名士忠臣人兩個;生成香世界,看滿湖春風秋月花四時。

    ” 王子章有二韓園,其名予所命也。

    以子章文筆及思想,與韓非子及昌黎為近,故深期之。

    今錄其自題園雲:“要為天下奇,不愛錢,不怕死;參透個中旨,能學佛,能學仙。

    ”語氣豪雄,有一往直前之概。

    他日揭一旗以張吾三軍者,必此才也。

    又,蕭壽萱為予述縣人褚小岚煐題三都金雞甸聯,苦不能全舉。

    一日,予以意外過其地,舁者憩力。

    予瞥見寺門垩壁上即署此,為之狂喜。

    蓋金雞甸邊桃源極北界,其地沓嶂相擠,中空如衖,水泉壯活,激浪時奔,人履而分作南北相背流。

    寺踞一矮丘,顔曰“金雞古刹”。

    聯雲:“兩山橫界東西,是桃源路去來,問道向此間指引;一水劈開南北,到洞庭湖會合,溯源在這裡分明。

    ”言言理窟,字字禅心,的是名作。

    按,褚為邢星槎摯友,同居胡文忠幕,文忠以星槎故,重禮之,畀筦糧台,歲終會計不敷至數萬金,文忠代為覆核。

    邢方痛,據爐火熬粥,顧見文忠方按算子躊躇,遽以着畫器曰:“快攪攪,爛了好吃粥。

    ”文忠忽笑推案,置冊簿于他一旁,鄭重語邢:“此數吾代負責,褚君必非盜公帑者。

    ”事後推測,始知褚主各營饷時,往往空給銀而擲還其印領。

    故當時盛傳以為談柄,然而文忠之用人材而能諒人材,其德量誠不可企及。

     《粟香随筆》者,江陰金溎生武祥所撰也。

    體仿洪容齋,亦分五筆,中有可作聯話讀者。

    一、重九日,偕蒼梧令顔君至冰井寺登高,予題聯雲:“冰井留銘,且喜詩人足千古;雲山如畫,恰宜此地作重陽。

    ”嘉興煙雨樓郭意城崑焘題聯雲:“小别西湖,恰來此地看煙雨;相逢南浦,同上高樓話水雲。

    ”亦煞有情文。

    二、憩趙惠甫靜圃兩日,覺水光山色障翳悉空,其亭池特疏爽有緻,趙自題門聯雲:“專意缥缃,左太沖宜春之裡;自栽草木,李義山永樂所居。

    ”亦若舂容大雅。

    三、虎丘一名海湧山,在蘇州阊門外,下臨山塘,群山環拱,獅子峰對峙,俗有“獅子回頭望虎丘”之語。

    丘不甚高,而單椒獨秀,上有千人石,為生公說法處。

    旁有劍池,兩崖陡削,高處以橋跨之,洵稱奇勝。

    洪文卿侍郎鈞題聯雲:“問獅峰底事回頭,想頑石能靈,不獨甘泉通法力;為虎阜别開生面,看遠山如畫,翻憑劫火洗塵嚣。

    ”蓋虎丘遊者衆,廛市攢集,有甚嚣塵上之歎。

    庚申一炬,轉覺耳目一清,故末幅重言之。

    四、虎丘真娘墓舊聯雲:“香草美人憐,千古豔名齊小小;茅亭花影宿,一泓清味問憨憨。

    ”筆特疏秀,味之增旨。

    五、廣州粵秀山麓,有陳氏挹秀園,予題聯二首。

    一雲:“地近越王台,入室有秦時明;家傳太丘長,登堂懷漢代高風。

    ”一雲:“繞郭有山,白雲高妙;近水得月,清光大來。

    ”六、江西滕王閣續修後,劉岘莊坤一題聯雲:“興廢總關情,看落霞孤鹜,秋水長天,幸此地湖山無恙;古今才一瞥,問江上才人,閣中帝子,比當年風景何如。

    ”亦正工麗可喜。

    七、秦澗泉大士自題瞻園聯雲:“辛勤有此廬,抽身歸矣,喜鳥啼花笑,三徑常開,好領取竹簟清風,茆檐暖日;蕭閑無個事,諸戶悠然,對茶熟香溫,一編獨抱,最難忘别來舊雨,經過名山。

    ”予壬戌歲至泰州遊氏園,見一聯雲:“十畝地無多,隻合春酒留賓,秋燈課子;半生天已定,且向西園學圃,東郭催耕。

    ”二聯閑适之趣,讀之為神往。

    八、黃鶴樓重建後,張文襄題聯雲:“江漢美中興,願諸君努力匡時,莫但賞樓頭風月;輶軒訪文獻,記早歲放懷遊覽,曾飽看春暮煙花。

    ”林遠村布政題聯雲:“向江漢憑欄,作頌願為尹吉甫;讓英豪下筆,愛才誰似李青蓮。

    ”同一運典,而用意不同,亦所處不同耳。

     徐真園告予,安化陶文毅與常德胡光伯倬皆客澧,胡有題明藩果園太子廟聯雲:“空山過雨聞敲磬;佛火分燈照讀書。

    ”陶亦有聯雲:“座有酒人剛七子;院無暑氣到三更。

    ”蓋當日遊園者凡七客,又皆用避暑來,故雲。

    然幽敻極矣,幾于不食人間煙火。

    與陶、胡作同工者,又有楊息柯翰題一葉庵聯雲:“一葉不随流水去;片雲常共老僧閑。

    ”語意特蕭寥孤迥。

    按,一葉庵在澧城小西門外,一團瓢地耳。

    高木數叢,麥畦錯帶,前潴死水半畝,殊不足言名勝。

    楊為分守道時,挈幕僚來遊,殆亦取其地近而遠人耳。

    予有聯雲:“一庵卧日,一庵談禅,我佛微笑;葉落歸根,葉落糞本,化工無言。

    ” 澧東津市昭武館為江西賈客公園,予題聯已具上錄。

    茲又錄徐真園聯雲:“開門見山,遣興無妨撫松竹;平地負篑,為高豈必因丘陵。

    ”淡淡描摹,頗饒理想。

    又,題館内朝陽閣聯雲:“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