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關燈
中人。

    ”按,方,方孝儒;練,煉子甯;鐵,鐵铉也,皆殉建文之難者。

    又,明景忠壯祠聯雲:“绯衣坦腹舊有征,讵料抄延瓜蔓;赤色異星急犯座,從知谶應天文。

    ”亦典重而固。

     題祠廟聯,難在雄渾稱題,尤難在貼切肖題。

    茲錄數首。

    如吳竹莊題清水塘餘忠宣殉義處碑亭雲:“學希聖,文起衰,功延末造,井全家,墓同志,塘表孤忠。

    ”李龍門桐谒方正學祠雲:“管仲不為,十族慘于真召忽;成王安在,一言愧煞假周公。

    ”顧光旭題無錫惠麓高忠憲攀龍祠雲:“君子無所争,立綱常,扶名教;大臣不可辱,驚風雨,泣鬼神。

    ”俞曲園題于忠肅祠雲:“明月梅花,拜祁連高冢;疾風勁草,識闆蕩忠臣。

    ”彭剛直題史閣部祠雲:“公去社已屋;我來梅正花。

    ”皆戛戛獨造,如良玉堅金。

    又,顧端文憲成與高忠憲均所謂東林黨魁也,顧晴芬臯有題端文祠聯雲:“立朝與天子宰相争是非,悉宗社遠謀,根本大計;居恒共師弟友朋相講習,惟至善準則,小心工夫。

    ”按,此聯雖較前為遜,而氣體浩瀚,與死卧紙上者有别。

     某氏題徐烈士錫麟祠聯雲:“登百尺樓,看大好江山,天若有情,應識四方多猛士;留一抔土,争光(輝)日月,人誰不死,獨将千古讓先生。

    ”按,光緒丁未歲,徐以安徽候補道員槍轟巡撫恩銘,吳越史堅如外,此又一革命健将矣。

    又按,徐祠在安慶大觀樓側,祠亦樓為之,故有出幅。

    又,慈利拟建烈士祠,祀庚子縣人死漢口之難者。

    予有聯雲:“流血武昌,喋血亦武昌,革命後先,庚子七月,辛亥八月;殉名烈士,無名尤烈士,成仁彪炳,蘇州五人,長沙九人。

    ”自意尚不甚牽附。

     唐六如以才名噪聞東南,其實大節寥寥,以史眼衡之,可昭示來許者蓋鮮。

    餘陛青有題六如祠聯,以輕松語調、秀宕詞采出之,亦若栩栩有緻。

    聯雲:“身後是非,盲女村翁多亂說;眼前熱鬧,解元才子幾文錢。

    ”又,伊墨卿秉绶題惠州元妙觀聯雲:“此湖此水不深淺;放鶴招鶴成古今。

    ”出以輕清之筆,與上作同工。

    又,京江于氏宗祠向在瓜洲,以水齧遷鎮江,蔡蓬年題聯雲:“老屋付東流,隻剩兩三星火;新居依北固,平分左右金焦。

    ”描寫山川秀氣可掬。

    又,翁松禅集《瘗鶴銘》題金山寺玉鑒堂聯雲:“天旌厥事事乃集;江裹此山山不浮。

    ”出幅靜穆,對幅沉雄,非三折肱不辦。

    松禅又題揚州小金山堂室聯雲:“彈指皆空,玉局可曾留帶去;如拳不大,金山也肯過江來。

    ”末七字鈍根人無從問津。

    予有題縣九溪出谷亭聯雲:“出谷萬千狀;此亭四百年。

    ”蓋亭為明周尚書叙遺構,在九溪城東門外,今廢巳四五百年,對蓋實紀。

    又外甥羅長肅聯雲:“勝國幅員無寸土;尚書結構有孤亭。

    ”語意亦俱工。

     清湖廣總督署對聯,《眉廬叢話》間有登載,茲轉錄之。

    一、大堂雲:“蚡冒勤民,筚路山林三代化;陶公講武,營門官柳四時春。

    ”二、十桂堂雲:“六曲闌幹春晝永;萬家台笠雨聲甘。

    ”又,織布局雲:“經綸天下;衣被蒼生。

    ”又,籌防局雲:“财力雄富;士馬精妍。

    ”集《蕪城賦》句,上切籌,下切防,亦妙合,亦豪闊。

    又,北京政事堂有集杜為題聯雲,“竟日掩留佳客座,兩朝開濟老臣心。

    ”或曰袁世凱行總統制,有政事堂名目,時徐東海适為國務卿,徐故晚清宰相,曰兩朝,蓋示諷雲。

     予向為文昌宮聯雲:“名載史記天官,彼十七世士夫化身,昔未聞也,神司人間科目,到一千年學校變相,應亦怃然。

    ”出幅訂訛,對幅慨時,自意尚非苟作。

    今讀胡氏《聯選》,亦稱文昌神道家以為張仲後身,又以為梓潼度世,其實今所祀之文昌,則星象也。

    祠廟遍天下,列之祀典則自清嘉慶六年始,儀文與關廟同。

    私祀之多,亦與關廟同,而尤過之。

    按,入民國後,文昌之祀始廢。

    胡氏稱程春海題文昌聯最典切,錄之:“宇宙大文章,原從孝友;古今名将相,氣作星辰。

    ”案而不斷,此其所以切欤?又,孤山文昌廟聯雲:“香火有緣,當白傅堤邊,蘇公祠畔;文章生色,似杏花二月,桂子三秋。

    ”虛而與之委蛇,純作白描,故佳。

    又,清光緒初,萍鄉文道希廷式以一甲二名及第,題文昌廟聯雲:“我知功名以人重;帝其陰骘與天通。

    ”亦較超拔。

    又,其先劉金門得榜眼,時亦獻聯雲:“帝乃誕敷文德;天之報施善人。

    ”似較渾重。

    又,季清時,凡文昌祠必伴以魁星閣,列縣皆有之,蕲科名也。

    《聯選》又錄丁儉卿魁星閣聯雲:“以鬥量才,問何人能當一石;如金惜墨,看此日橫掃千軍。

    ”無中生有,亦複冠冕堂皇。

     李笠翁題廬山簡寂觀聯雲:“天下名山僧占多,也該留一二奇峰,栖吾道友;世間好語佛說盡,誰識得五千妙論,出我先師。

    ”詞鋒超妙.得未曾有。

    又,潘伯寅集黃庭字題酥醪觀養正廬聯雲:“出日入月是否道,寸田尺宅可治生。

    ”出有禅機,可貴。

    又,金安清題錢武肅王廟聯雲:“十四州一劍霜寒,辟門天子,閉門節使;三五夜群婓玉豔,陌上花開,江上潮來。

    ”對下八字搬移不動。

     會館聯之佳者,已散見上錄。

    茲又續數章。

    一、吳摯甫聯雲:“泛洞庭湖八百裡秋波,挂席來遊,三楚風濤攜袖底;邀太白樓一千年明月,憑欄遠眺,六朝煙景落杯前。

    ”亦自雄兀可喜。

    吳又題保定淮軍會館聯雲:“此鄉仍俠窟遺風,萬丈白虹馬生角;何處訪戰場餘事,一堆黃土豹留皮。

    ”出切保定,對切淮軍,有嵯峨天半之勢,名作也。

    二、李文忠鴻章北京安徽會館聯雲:“依然平地樓台,往事無忘宣榭警;猶值來朝車馬,清對喜賦柏梁篇。

    ”時會館災複建,故有對幅。

    又,北京化石橋桐城會館聯雲:“先輩聲名滿天下;後來興起望吾曹。

    ”蓋遜國桐城文章仕宦為一時冠,故聯侈言之。

    三、俞曲園為皖人宦浙者題杭州安徽會館聯雲:“遊宦到錢塘,飲水思源,喜兩浙東西,與歙浦江流相接;鐘靈自灊嶽,登高望遠,問雙峰南北,比皖公山色何如?”言浙不抛皖,言皖不抛浙,此八股家串作之法,然詞條則雄壯豐蔚矣。

    又,胡達源聯雲:“肩齊洛下東西陸;胸貯淮南大小山。

    ”亦佳。

    又,舒城黃書霖題甘肅五省會館聯雲:“萃雍梁荊豫于一堂,那堪羌笛胡笳,聽折柳唱黃河遠上;走燕趙齊秦者萬裡,自笑短衣匹馬,又搖鞭踏紫塞歸來。

    ”聲情豪霸激越,雅與題稱。

    又,謝葆靈題陝西兩湖會館聯雲:“三輔滞書郵,落木秋風衡嶽雁;兩湖話土物,桃花春水武昌魚。

    ”亦自富贍。

    予有澧縣津市昭武會館客座聯雲:“果園群木綠浮幾;津市繁燈紅到門。

    ”果園與館鄰,明華藩别墅也。

     吳城屬新建縣,相傳周瑜操兵處。

    元陳友諒、清石達開皆據為要塞,雄兵扼守,血戰數年,始獲安定。

    一、彭剛直題吳城全楚會館聯雲:“到處便為家,望楚尾吳頭,異地同臨明月色;他年誰是主,合衡峰鄂渚,天涯都作比鄰看。

    ”二、王益吾集放翁句聯雲:“賓館喜重逢,同上吳城觀落日;鄉關杳何處?卻尋衡嶽望歸雲。

    ”右錄胡氏《聯選》。

    按,二作流連光景,清妥而不雄奇。

    又,程伯敷代李文忠題四川江南會館聯雲:“地勢據上遊,遙遙控滇黔秦隴,切盼銷兵,天府稱雄,此邦不亞江南好;皇華來益部,曆曆咨民物山川,壯懷叱馭,錦城雲樂,吾輩休歌蜀道難。

    ”放筆為直幹語,特雄健可喜。

    又,鮑花潭源深題貴陽九華宮江蘇會館聯雲:“秋來黃葉成村,對景忽生歸棹想;雨後青山滿郭,登樓常作故鄉看。

    ”語句在凡近間,洗煉之極,卻無塵滓。

    又,周彥升題福建奉直會館聯雲:“一堕風塵,天上玉堂如昨日;誰同舟楫,眼前滄海正橫流。

    ”又聯雲:“前輩風流,河朔人才猶可記;先儒鄉裡,考亭學派試重探。

    ”按,此聯兩切地,較上作為貼切。

    又聯雲:“古稱燕趙多慷慨悲歌之士;師法姚範以功名氣節相高。

    ”體段票姚,斯為元箸。

     武昌黃鶴樓聯已具前錄。

    茲又節一二。

    一、胡文忠雲:“黃鶴飛去且飛去;白雲可留不可留。

    ”語似蒙莊,奇氣橫溢。

    二、李文忠雲:“數千裡奔湍激浪,到此樓前,公暇一憑闌,江漢雙流相映照;十餘年人物英雄,恍如夢幻,我來重訪鶴,滄桑三度記曾經。

    ”三、會稽施山雲:“白雲黃鶴,四顧蒼茫,有好詩傳九百年前,樓閣重新誰更上;詞客神仙,一流人物,看東湖在三千裡外,海潮不到我能來。

    ”按,李作款款言情,是此樓主人翁口吻,施作則奇情壯采,搖筆即得。

    海潮七字,尤為橫絕。

    四、孝昌陳寶餘德慶雲:“一枝筆挺起江漢間,到最上層,放開肚皮,直吞将八百裡洞庭,九百裡雲夢;千年事幻在滄桑裡,是真才子,自有眼界,那管他去早了黃鶴,來遲了青蓮。

    ”蒼蒼莽莽,空所依傍,吾恐崔灏見之,亦必擱筆。

    予有題醴陵傅鈍庵熊湘望章樓聯,雖不及上各作之偉,而靠題說題,似尚不俗。

    一雲:“世界八星入樓望;雲間十子擅文章。

    ”一雲:“此山如龍,曰唯縣望;凡士附骥,因益名章。

    ”蓋鈍庵近以文章名湖湘間,又主報政,東南學者多歸之。

     學校對聯最不易着筆,以高者失之迂遠,低者又失之陳腐也。

    馬笛漁題蒙館聯雲:“教小子如養芝蘭,此日栽培須務本;願先生毋棄樗棟,他年長大盡成材。

    ”抑揚得中,曲肖題位。

    又,澧縣謝春軒有題其鄉兩等小學校聯雲:“極浦望涔陽,童冠偕來,浴沂如入春風座;黨庠輔家塾,芷蘭競秀,盈畹滋為上國香。

    ”童冠切兩等,涔陽芷蘭切澧,家塾切鄉校,字字典重谛切,可謂毫發無遺恨。

    予亦有國民學校聯雲:“是亦大學縮影;此為正蒙始基。

    ”又聯雲:“十室之邑有忠信;三王造士由黨庠。

    ”亦似不泛。

    又,範肯堂代題武邑觀津書院聯雲:“自來學校以書院輔之,如今比屋東西,稍喜歡顔在風雨;吾為父兄望子弟成耳,此後一官南北,還将老眼看雲霄。

    ”又代吳摯甫題書院贈鄭骧聯雲:“明公家法有禮堂手訂之經,異日當成通德裡;此地昔時多燕趙悲歌之士,為我一吊望諸君。

    ”兩皆沉着淋漓,讀之擊壺欲缺。

     廣州學海堂某君題聯雲:“南國祭酒,說文九千字;東邦大儒,著書數萬言。

    ”肅括闳深,盬題之腦。

    又,黃漱蘭體芳題南菁書院聯雲:“東林講學以來,必有名世;南方豪傑之士,于茲為群。

    ”又,定海黃以周聯雲:“七十子六藝兼通,文學溯薪傳,北方未先于吳會;九百裡群英畢萃,禮儀表茅蕝,東林以後有君山。

    ”均若堂堂正正。

    又,縣人于奎仲題兩溪書院聯雲:“兩由一生,文章懸象;溪向川注,學海朝宗。

    ”嵌字能不牽強。

    又,貴築顔嗣徽題陽朔壽陽書院聯雲:“科名開自大中,更期繼起有人,議谥當如祠部直;山水甲于天下,何幸宦遊到此,論文因悟史遷奇。

    ”按,《聯選》跋雲:“曹邺,唐大中進士,官祠部郎中,議高璩贈谥事,見《唐書?高元裕傳》。

    ”又,予題贛籍國民小學聯雲:“教以詩書,明以人倫,童而習之,率吾子弟;既有文事,亦有武備,天所驕者,衛我國家。

    ” 胡氏《聯選》雲:明倫堂聯多格言,少按切地方者。

    惟淮安府學聯雲:“馬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