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論中國藝術
關燈
小
中
大
今天的科學,已能創造出機械人,但決非一自然人。
又想創造出自然人,如人工受孕之類。
但亦僅是一自然人,絕不能創造一理想人。
人生理想則須其人進入社會,長大成立,種種教育,種種指導,并經其一己之努力進修,乃得完成其理想,亦可稱為一文化人。
此則仍須藝術創造。
科學家之創出自然人,其種種真理亦早存在,仍是發現,非創造。
藝術創造則不僅個人,乃及群體。
故必藝術始是理想真人生,而科學則外于人生而僅加以利用。
故欲求人生真能贊天地之化育,則必當是藝術,非科學。
中國人在自然科學方面,或較西方落後。
但就藝術言,中國人成就更高,非西方可比。
換言之,中國人有一套人生理想,即是本于人之自然賦予,而釋回增美,以完成一文化理想人。
中國古人在此路向上指導人者,已成為一套極精美之人生藝術,此亦可謂乃中國文化大傳統之精意所在。
中國人罵人,乃說如你般像不像人,算不算人,你真不是人,如是等等嚴酷的呵斥,實有深意存在。
圓顱方趾,五官四肢俱全,就中國人觀點言,有時不算是一人。
此似無理,實是有理。
人須進入大群,但有人則不入群,正如山水花鳥不入畫,便不在畫家筆下。
其人不入群,則摒諸四夷,不與同中國。
故中國人言人,乃指群體生命之全總體而言,不專指各别一軀體言。
此亦中國人生藝術一主要宗旨所在。
今再進一步言之。
則藝術亦僅有發現,乃在發現人性可能,天地大自然一切可能,乃依随其可能以求演進,非能于自然與人性外可别有所創造。
則科學與藝術之相異,仍當更端别論。
3 孟子曰:"可欲之謂善,有諸己之謂信,充實之謂美,充實而有光輝之謂大,大而化之之謂聖,聖而不可知之之謂神。
"孟子此條,曆言人生理想諸境界。
人莫不有所欲,然有可欲,有不可欲。
其在物者,如飲食衣服宮室車馬,其可欲程度皆有限。
過此限,則不可欲不為善,而為惡矣。
人之所欲在人世界,更親切深密于其在物世界。
如居家,賢父母,賢兄弟姊妹,賢夫賢妻,此最可欲,亦為最善。
此善在己,如我得為一賢父母,賢兄弟,賢姊妹,賢夫賢妻,能自信,斯對方亦信之。
若我無自信,則人亦于我無可信。
一言一行善,而充實之,斯為美。
孔子曰:"未見好德如好色者。
"色固有美,而德則更美,更可好。
居家如此,居鄉居國猶然。
其德充實光輝,則為一大人。
人能有此可欲之德,而充實光輝之,通之人生之大全體,則為聖人。
聖人有不可知處,乃為神。
顔淵贊孔子曰:"如有所立卓爾,雖欲從之,末由也矣。
"顔淵最善學,而猶有欲從末由之歎,此即孔子之聖而不可知處,乃如一神人矣。
故中國人生理想乃本于可欲而達于神。
今則舉世務于物欲。
父母子女暫合即離,各組小家庭,可以不相聞問。
兄弟姊妹更不論。
結為夫婦前有戀愛,仍是欲。
為時亦甚暫。
結婚即為戀愛之墳墓,又可自由離婚。
今則男女同居,可省一切手續。
所欲盡在外,在物不在心。
擁有财利,則為富。
擁有權位,則為貴。
一富人之下,必有數百千萬之勞工,故人人皆欲富,而不再計及他人。
乃有共産主義,分人為有産無産兩階級。
其衡評人心,亦皆以物為标準,而乃以無财為最可欲,亦可怪矣。
論富,必有家别。
推行人民公社,則可無家别。
論貴,則又有國别。
貴于一國之内,不能貴于一國之外。
猶太人兩千年來無國,今幸有國,不及四十年。
但即欲他人無國,蹂躏巴勒斯坦人,推及于全中東,極其能力之所至,當使舉世僅有一以色列。
此亦如共産主義之世界化,有己無人始為貴。
其實并世列國居心皆然,而核子武器則為達此境界之最高憑藉。
今世競創電腦,又競造機器人,無人性,無人情,無人心,盡已化人而為物矣。
繼此益進,當成一物世界,人類世界末日來臨,斯世則盡為電腦機器人所宰制。
其果有此一日乎?上帝不管凱撒事,則又誰知之。
中國人教人不求富,不求貴,隻求為一聖,為一神。
求此人生為一聖與神之人生,求此世界亦為一聖與神之世界。
求為聖與神,當先求可欲與可信。
聖人先得吾心之同然。
為父母者,皆欲有孝子孝女。
為子女者,皆欲有慈父慈母。
孝慈人人可能,人人慈孝,則國治而天下平,亦可無他求矣。
今人則競求利,慈與孝若不如電腦機器人原子彈之更有利。
《論語》:"子罕言利,與命與仁。
"物極必反,使今世界來一第三次大戰,原子彈電腦機器人皆不為利。
孔子之言重見信,亦見孔子之仁。
而孔子則一若預見有今日,此即孔子之智,亦可謂之神通廣大矣。
實則電腦機器人原子彈非可欲。
擁有一電腦機器人原子彈,而此心仍不安不樂。
苟得父母之慈,子女之孝,則此心安樂。
故科學非可欲,人之可欲,則主要在求之人
又想創造出自然人,如人工受孕之類。
但亦僅是一自然人,絕不能創造一理想人。
人生理想則須其人進入社會,長大成立,種種教育,種種指導,并經其一己之努力進修,乃得完成其理想,亦可稱為一文化人。
此則仍須藝術創造。
科學家之創出自然人,其種種真理亦早存在,仍是發現,非創造。
藝術創造則不僅個人,乃及群體。
故必藝術始是理想真人生,而科學則外于人生而僅加以利用。
故欲求人生真能贊天地之化育,則必當是藝術,非科學。
中國人在自然科學方面,或較西方落後。
但就藝術言,中國人成就更高,非西方可比。
換言之,中國人有一套人生理想,即是本于人之自然賦予,而釋回增美,以完成一文化理想人。
中國古人在此路向上指導人者,已成為一套極精美之人生藝術,此亦可謂乃中國文化大傳統之精意所在。
中國人罵人,乃說如你般像不像人,算不算人,你真不是人,如是等等嚴酷的呵斥,實有深意存在。
圓顱方趾,五官四肢俱全,就中國人觀點言,有時不算是一人。
此似無理,實是有理。
人須進入大群,但有人則不入群,正如山水花鳥不入畫,便不在畫家筆下。
其人不入群,則摒諸四夷,不與同中國。
故中國人言人,乃指群體生命之全總體而言,不專指各别一軀體言。
此亦中國人生藝術一主要宗旨所在。
今再進一步言之。
則藝術亦僅有發現,乃在發現人性可能,天地大自然一切可能,乃依随其可能以求演進,非能于自然與人性外可别有所創造。
則科學與藝術之相異,仍當更端别論。
3 孟子曰:"可欲之謂善,有諸己之謂信,充實之謂美,充實而有光輝之謂大,大而化之之謂聖,聖而不可知之之謂神。
"孟子此條,曆言人生理想諸境界。
人莫不有所欲,然有可欲,有不可欲。
其在物者,如飲食衣服宮室車馬,其可欲程度皆有限。
過此限,則不可欲不為善,而為惡矣。
人之所欲在人世界,更親切深密于其在物世界。
如居家,賢父母,賢兄弟姊妹,賢夫賢妻,此最可欲,亦為最善。
此善在己,如我得為一賢父母,賢兄弟,賢姊妹,賢夫賢妻,能自信,斯對方亦信之。
若我無自信,則人亦于我無可信。
一言一行善,而充實之,斯為美。
孔子曰:"未見好德如好色者。
"色固有美,而德則更美,更可好。
居家如此,居鄉居國猶然。
其德充實光輝,則為一大人。
人能有此可欲之德,而充實光輝之,通之人生之大全體,則為聖人。
聖人有不可知處,乃為神。
顔淵贊孔子曰:"如有所立卓爾,雖欲從之,末由也矣。
"顔淵最善學,而猶有欲從末由之歎,此即孔子之聖而不可知處,乃如一神人矣。
故中國人生理想乃本于可欲而達于神。
今則舉世務于物欲。
父母子女暫合即離,各組小家庭,可以不相聞問。
兄弟姊妹更不論。
結為夫婦前有戀愛,仍是欲。
為時亦甚暫。
結婚即為戀愛之墳墓,又可自由離婚。
今則男女同居,可省一切手續。
所欲盡在外,在物不在心。
擁有财利,則為富。
擁有權位,則為貴。
一富人之下,必有數百千萬之勞工,故人人皆欲富,而不再計及他人。
乃有共産主義,分人為有産無産兩階級。
其衡評人心,亦皆以物為标準,而乃以無财為最可欲,亦可怪矣。
論富,必有家别。
推行人民公社,則可無家别。
論貴,則又有國别。
貴于一國之内,不能貴于一國之外。
猶太人兩千年來無國,今幸有國,不及四十年。
但即欲他人無國,蹂躏巴勒斯坦人,推及于全中東,極其能力之所至,當使舉世僅有一以色列。
此亦如共産主義之世界化,有己無人始為貴。
其實并世列國居心皆然,而核子武器則為達此境界之最高憑藉。
今世競創電腦,又競造機器人,無人性,無人情,無人心,盡已化人而為物矣。
繼此益進,當成一物世界,人類世界末日來臨,斯世則盡為電腦機器人所宰制。
其果有此一日乎?上帝不管凱撒事,則又誰知之。
中國人教人不求富,不求貴,隻求為一聖,為一神。
求此人生為一聖與神之人生,求此世界亦為一聖與神之世界。
求為聖與神,當先求可欲與可信。
聖人先得吾心之同然。
為父母者,皆欲有孝子孝女。
為子女者,皆欲有慈父慈母。
孝慈人人可能,人人慈孝,則國治而天下平,亦可無他求矣。
今人則競求利,慈與孝若不如電腦機器人原子彈之更有利。
《論語》:"子罕言利,與命與仁。
"物極必反,使今世界來一第三次大戰,原子彈電腦機器人皆不為利。
孔子之言重見信,亦見孔子之仁。
而孔子則一若預見有今日,此即孔子之智,亦可謂之神通廣大矣。
實則電腦機器人原子彈非可欲。
擁有一電腦機器人原子彈,而此心仍不安不樂。
苟得父母之慈,子女之孝,則此心安樂。
故科學非可欲,人之可欲,則主要在求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