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論中國藝術

關燈
内。

    試讀《左傳》兩百四十年大小諸戰争,當時之禮樂,亦無不随以流露。

    孔子曰:"君子無所争,必也射乎。

    "射禦為當時戰争所必需,而亦為當時人生藝術精神之一種表演。

    無禮無樂,不論勝負,人競鄙恥。

     此下全部中國曆史,死生關頭,成敗要點,仍亦有禮樂,即人生藝術之存在。

    如沛公之鴻門赴宴,項王之垓下受困,亦莫不流露一種超成敗超死生之禮樂精神。

    即如諸葛亮與司馬懿之五丈原對陣,其饋贈問候,亦莫不有一種禮樂精神。

    而猶如文天祥被囚,從容就死,其忠君愛國之道義精神,固已表現無遺。

    而更撰正氣歌,此即其超道義之一種藝術精神之流露。

    其感動人心,則更有遠超于其從容就死之上者。

    西方人則從不見有此一項藝術修養。

    即如拿破侖兩次軍敗投降,幽囚海島上,除圖再起外,更無其他表現,而永為法國人所崇拜,即其例矣。

    故餘稱中國人生為藝術人生,乃本之中國曆史文化傳統,固非特創一新名詞,以求驚世而駭俗。

     今再進而言之,科學藝術皆本之自然,皆從邃古原始人生來。

    惟科學偏向外,藝術偏向内。

    科學偏重物,藝術偏重心。

    科學僅為人生一工具,而藝術則為人生之本體。

    西方藝術亦科學化,而中國則科學亦藝術化。

    換言之,西方人視天地大自然亦如一物,求以科學來加以征服。

    中國人視天地大自然則如一大生命,一流動歡暢快活之大全體,科學亦當為藝術之用,乃庶盡其功能。

    果使藝術亦待科學而完成,則非藝術之真矣。

     人以核武器來,我亦以核武器往。

    縱謂此非無道,此非不義,但以殺人手段相對付,終非種最高藝術。

    即以近一百年論,西方一切戰争皆以增添問題,并不能解決問題。

    則戰争決非一種人生藝術,而核子戰争之違反人性,更不待論。

    違反人性,即無當于道義。

    然而何以得廢止此核武器之使用,則須有一種人生最高藝術。

    西方人分門别類,務求專,不求通,務求别,不求和,則無以語之。

    中國文化之所長則正在此通與和。

     中國人自古以農立國,常與天地大自然之生命體相接觸,而人類生命亦寄存在此大生命中。

    故此一人生藝術最高境界,惟中國人可以不言而喻。

    心知其意,乃不知其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而心與之一,此所謂樂天知命,安天順命,是即中國人之一種藝術精神。

     今日世界已到一無可再前之困境,以藝術濟之,此正其時。

    果使世人皆知禮樂,貧而樂,富而好禮,則資本主義共産主義皆可轉向,而帝國主義亦随以消失。

    國防武裝,成為次要,亦可不必要,而核武器乃可不禁而自絕。

    其轉變樞紐,則全在人心上,非科學技巧所能為力。

    然則又誰為之開先作領導,恐非中國人則無足以當此大任。

     一則惟中國乃積有五千年來之藝術文化傳統,二則惟中國乃今世界廣土衆民之惟一大國。

    果使中國自對日抗戰勝利後,即能和平統一。

    美蘇對立,中國盡可以中立姿态,以忠恕之道,與美蘇交而潛消其相互之敵意。

    美蘇以種種計量,又誰肯先與中國樹敵以自增一重負。

    今日中國則一師美,一師蘇,先自分裂,互為敵對,是亦不藝術之甚矣。

     求退不求進,求讓不求争,乃中國人生藝術最先一步伐。

    天佑中國,天佑人類,退讓未必即禍害。

    而即此仰望天命之一心,亦為中國人之最高一藝術境界,亦最高一藝術心情。

    幸吾國人其善體之。

     2 昔俄國文豪托爾斯泰有言,科學乃發現,藝術則是創造,此辨極具深義。

    科學發展,人類已能登上月球。

    但此種種可能之理,實是早已存在,不得謂由人類智力所創造。

    凡屬科學真理皆然。

    藝術則不然。

    如一樂曲,天地間原無此樂曲,乃由人類創造而有。

    如中國人畫山水,并非天地間真山真水,乃由藝術創造而成。

     藝術有創造,亦有模仿,但模仿亦是一種創造。

    如伯牙鼓琴,乃是模仿天地自然之高山流水而成。

    伯牙之琴聲,但已淨化其模仿之痕迹,非鐘子期則不知其深趣。

     中國藝術境界,創造更勝過模仿。

    如畫山水,一山一水,乃經畫家百方觀察,心領神會,其模仿工夫亦已融化脫盡。

    躍然紙上者,乃其意境之創造,但亦不得謂與天地間自然山水有不同。

     不僅山水,即畫人物禽獸蟲魚花鳥,亦莫不然。

    如畫人,頰上三毫,傳神阿堵,主要在能傳其神,不在其貌。

    傳其貌,此是素描工夫。

    傳其神,則須畫家之心領神會,精靈相通。

    則仍是一種創造,而非模仿。

     照相又不同,憑一機械,惟妙惟肖,隻是表現,非創造。

    創造乃人類心靈上事。

    人生實更近于藝術,而較遠于科學。

    一切人生活動,決不限于物質與機械,而更貴其有精神與心靈。

     天地自然生人,本隻生一自然人,亦可說乃一素樸人。

    繼此以下,則貴人類自創自造。

    固不能違反脫離于自然之素樸,但求加進心靈作用,有所融化,有所改進,以自赴人生之理想。

    此乃謂之人生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