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妹文》譯文及注釋
關燈
小
中
大
在異鄉的精魂有了伴侶,當不緻于感到孤獨寂寞。
可憐的是,我自從戊寅年讀了你寫的哭侄詩後,至今沒有兒子;兩個牙牙學語的女兒,在你死後出生,才隻有一周歲。
我雖因母親健全而不敢說自己老,但齒牙搖動,頭發已秃,自己心裡知道,在這人世間尚能活幾天?阿品弟遠在河南為官,也沒有子女,我家九族之内沒有可以傳宗接代的人。
你死有我安葬,我死後由誰來埋葬呢?你如果死後有靈的話,能不能告訴我? 唉!生前的事既不堪想,死後的事又不可知;哭你既聽不到你回話,祭你又看不到你來享食。
紙錢的灰燼飛揚着,北風在曠野裡顯得更猛,我回去了,但又連連回過頭來看你。
唉,真悲痛啊!唉,真悲痛啊! 注釋 乾隆:清高宗愛新覺羅·弘曆的年号。
丁亥:紀年的幹支;乾隆丁亥,即公元年。
素文:名機,字素文,别号青琳居士。
年(康熙五十八年)生,年(乾隆二十四年)卒,得四十歲。
上元:舊縣名。
(唐肅宗李亨上元二年)置。
在今南京市。
羊山:在南京市東。
奠:祭獻。
汝(乳rǔ):你。
浙:浙江省。
斯:此,這裡。
指羊山。
吾鄉:袁枚的枚鄉,在浙江錢塘(今杭州市)。
觭(qí)夢:奇怪的夢。
甯知:怎麼知道。
歸骨所:指葬地。
耶(椰yē):語氣詞,表疑問。
以:因為。
一念之貞:一時信念中的貞節觀。
貞,封建禮教對女子的一種要求。
忠誠地附屬于丈夫(包括僅在名義上确定關系而實際上未結婚的丈夫),不管其情況如何,都要從一而終,這種信念和行為稱之為“貞”。
遇人仳(痞pǐ)離:《詩經·王風·中谷有蓷》:“有女仳離,條其(肅欠)矣;條其(肅欠)矣。
遇人之不淑矣。
”這裡化用其語,意指遇到了不好的男人而終被離棄。
遇人,是“遇人不淑”的略文。
淑,善。
仳離,分離。
特指婦女被丈夫遺棄。
孤危:孤單困苦。
托落:即落拓(唾tuò),失意無聊。
存:注定。
這句說:雖然審你命中注定,實際上也是天意支配的結果。
累:連累;使之受罪。
未嘗:義同“未始”,這裡不作“未曾”解。
過:過失。
授經:這裡同“受經”,指讀儒家的“四書五經”。
封建社會裡,兒童時就開始受這種教育。
授,古亦同“受”。
韓愈《師說》:“師者,所以傳道受(授)業解惑也。
” 差(cī)肩而坐:謂兄妹并肩坐在一起。
二人年齡有大小,所以肩膀高低不一。
語出《管子·輕重甲》:“管子差肩而問。
” 節義事:指封建社會裡婦女單方面、無條件地忠于丈夫的事例。
遽(巨jù):驟然,立即。
躬(工gōng):身體。
引早為“親自”。
蹈(島dǎo):踏,踩。
“實行”。
這句說:一到長大成人,你馬上親身實踐了它。
使:如果。
《詩》、《書》:《詩經》、《尚書》。
指前文中先生所授的“經”。
艱貞:困苦而又堅決。
若是:如此。
出其間:出現在捉蟋蟀的地方。
蟲:指前文中的蟋蟀。
僵:指死亡。
同臨其穴(學xué):一同來到掩埋死蟋蟀的土坑邊。
殓(煉liàn):收殓。
葬前給屍體穿衣、下棺。
憬然赴目:清醒地來到眼前。
憬然,醒悟的樣子。
憩(氣qì):休息。
書齋(摘xhāi):書房。
雙髻(計jì)挽束在頭頂上的兩個辮丫。
古代女孩子的發式。
單缣(堅jiān):這裡指用缣制成的單層衣衫。
缣,雙絲織成的細絹。
溫:溫習。
《缁衣》:《詩經·鄭風》篇名。
缁,黑色。
一章:《詩經》中詩凡一段稱之為一章。
适:剛好。
奓(炸zhà)戶:開門。
琅(郎láng)琅然:清脆流暢的樣子。
形容讀書聲。
莞(關wǎn)爾:微笑貌。
語出《論語&middo
可憐的是,我自從戊寅年讀了你寫的哭侄詩後,至今沒有兒子;兩個牙牙學語的女兒,在你死後出生,才隻有一周歲。
我雖因母親健全而不敢說自己老,但齒牙搖動,頭發已秃,自己心裡知道,在這人世間尚能活幾天?阿品弟遠在河南為官,也沒有子女,我家九族之内沒有可以傳宗接代的人。
你死有我安葬,我死後由誰來埋葬呢?你如果死後有靈的話,能不能告訴我? 唉!生前的事既不堪想,死後的事又不可知;哭你既聽不到你回話,祭你又看不到你來享食。
紙錢的灰燼飛揚着,北風在曠野裡顯得更猛,我回去了,但又連連回過頭來看你。
唉,真悲痛啊!唉,真悲痛啊! 注釋 乾隆:清高宗愛新覺羅·弘曆的年号。
丁亥:紀年的幹支;乾隆丁亥,即公元年。
素文:名機,字素文,别号青琳居士。
年(康熙五十八年)生,年(乾隆二十四年)卒,得四十歲。
上元:舊縣名。
(唐肅宗李亨上元二年)置。
在今南京市。
羊山:在南京市東。
奠:祭獻。
汝(乳rǔ):你。
浙:浙江省。
斯:此,這裡。
指羊山。
吾鄉:袁枚的枚鄉,在浙江錢塘(今杭州市)。
觭(qí)夢:奇怪的夢。
甯知:怎麼知道。
歸骨所:指葬地。
耶(椰yē):語氣詞,表疑問。
以:因為。
一念之貞:一時信念中的貞節觀。
貞,封建禮教對女子的一種要求。
忠誠地附屬于丈夫(包括僅在名義上确定關系而實際上未結婚的丈夫),不管其情況如何,都要從一而終,這種信念和行為稱之為“貞”。
遇人仳(痞pǐ)離:《詩經·王風·中谷有蓷》:“有女仳離,條其(肅欠)矣;條其(肅欠)矣。
遇人之不淑矣。
”這裡化用其語,意指遇到了不好的男人而終被離棄。
遇人,是“遇人不淑”的略文。
淑,善。
仳離,分離。
特指婦女被丈夫遺棄。
孤危:孤單困苦。
托落:即落拓(唾tuò),失意無聊。
存:注定。
這句說:雖然審你命中注定,實際上也是天意支配的結果。
累:連累;使之受罪。
未嘗:義同“未始”,這裡不作“未曾”解。
過:過失。
授經:這裡同“受經”,指讀儒家的“四書五經”。
封建社會裡,兒童時就開始受這種教育。
授,古亦同“受”。
韓愈《師說》:“師者,所以傳道受(授)業解惑也。
” 差(cī)肩而坐:謂兄妹并肩坐在一起。
二人年齡有大小,所以肩膀高低不一。
語出《管子·輕重甲》:“管子差肩而問。
” 節義事:指封建社會裡婦女單方面、無條件地忠于丈夫的事例。
遽(巨jù):驟然,立即。
躬(工gōng):身體。
引早為“親自”。
蹈(島dǎo):踏,踩。
“實行”。
這句說:一到長大成人,你馬上親身實踐了它。
使:如果。
《詩》、《書》:《詩經》、《尚書》。
指前文中先生所授的“經”。
艱貞:困苦而又堅決。
若是:如此。
出其間:出現在捉蟋蟀的地方。
蟲:指前文中的蟋蟀。
僵:指死亡。
同臨其穴(學xué):一同來到掩埋死蟋蟀的土坑邊。
殓(煉liàn):收殓。
葬前給屍體穿衣、下棺。
憬然赴目:清醒地來到眼前。
憬然,醒悟的樣子。
憩(氣qì):休息。
書齋(摘xhāi):書房。
雙髻(計jì)挽束在頭頂上的兩個辮丫。
古代女孩子的發式。
單缣(堅jiān):這裡指用缣制成的單層衣衫。
缣,雙絲織成的細絹。
溫:溫習。
《缁衣》:《詩經·鄭風》篇名。
缁,黑色。
一章:《詩經》中詩凡一段稱之為一章。
适:剛好。
奓(炸zhà)戶:開門。
琅(郎láng)琅然:清脆流暢的樣子。
形容讀書聲。
莞(關wǎn)爾:微笑貌。
語出《論語&mid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