稽瑞
關燈
小
中
大
:「駭雞者,犀之神靈也。
其角有通天文,雞見之驚駭,故一名通犀。
有一白理如綖者是也。
以盛米置雞所,欲啄米大驚,得角一尺。
作魚銜入水,水開三尺。
」 孫氏《瑞應圖》曰:「王者賤難得之物,駭雞犀出。
」 《田俅子》曰:「周武王時,倉庭國獻文章驺。
」 《孝經援神契》曰:「神靈滋液,百珍寶用,有駭雞犀也。
」 宋均曰:「其角光,雞見駭之。
今之通天犀也。
」 曰:「瑇瑁魚犀,戴通以和章。
」 範晔《後漢書》曰:「楊震客于湖,有冠雀銜三鳝魚飛集講堂前。
都講取魚進曰:『虵蟮者,卿大夫服之象也。
三者,法三台也。
先生有此,升矣。
』年過五十六,事州郡。
」 《印字真帝,玺文受天》 《齊書》曰:「高帝建元四年,張慶直買瓦作屋。
又于屋間見赤光照内外,慶直乃告,乃休光。
乃發視,獲玉印一方。
八寸,上有鼻,文曰『真帝』。
」 《江表傳》曰:「吳烈帝軍于洛陽,南甄官井上足有五色氣舉,軍人怪之,莫敢汲。
令人浚杼,得傳國玺。
文曰『受命于天,既壽永昌』。
方圓四寸,交五龍,上有一角之缺。
」 《十頴如積,五谷有年》 《晉中興書》曰:「或異敏同頴,或滋連數穗,或一稃二米,以應質文也。
」 《晉書》曰:「愍帝建興元年八月,嘉禾生于農襄平,一莖七穗。
二年,生于平州,三穗同莖。
廿三年,生于華林蔬圃之庭,十頴一莖,參差如積。
此見任務《靈果頌》。
」 《禮鬥威儀》曰:「人君乘土而王,其政升平,則嘉禾并生。
」 《禮含文嘉》曰:「綏和五年明五禮,則五禾應以大豐。
」 《禮稽命徵》曰:「天子祭天地六宗得其儀,則五榖豐熟為之有年。
」 《春秋》曰:「魯桓公三年,齊侯使其弟年來聘。
」其年注曰:「五榖皆熟,有年。
」 又曰:「桓公十六年,大有年。
」 《漢書》曰:「宣帝元康四年,歲豐。
」 《政平黃金,弄玩碧石》 《禮鬥威儀》曰:「人君乘金而王,其政象平,則黃金光于深山。
」 孫氏《瑞應圖》曰:「王者不藏金玉,則黃銀光于山。
」 《孝經援神契》曰:「神靈滋液,百珍寶用,則碧石見。
」 孫氏《瑞應圖》曰:「王者玩弄之物不用,則碧石見于山也。
」 《盧江玉鼎,錢塘蒼璧》 《晉陽秋》曰:「成帝鹹熙八年,榖成縣民留圭見夜夜門有光。
取得玉鼎一枚,圍四寸。
廬江太守路承獻,著作郎曹毗上《玉鼎頌》。
」 《齊書》曰:「武帝永明七年,吳郡太守江教于錢塘獲蒼玉璧以獻之。
」 《十六枚磬,三萬筋錫》 《漢書》曰:「成帝時獲得玉磬十六枚,議者以為善祥。
劉向因此說上宜興郡雍。
」 《梁起居注》曰:「普通四年,南兖州刺史豫章王宗表,于上步埭白田獲錫三萬筋,潤五千筋。
」 《胡為嘉粟,胡為岐麥》 《毛詩》曰:「贻我來麰。
」 《漢書》曰:「來麰大麥。
始自天降,以緻和平,獲天助也。
」 《梁起居注》曰:「大同五年,隋郡太守馬狥送三岐麥三穗。
」 《胡為嘉粟,胡為玄稷》 《梁起居注》曰:「大同五年,始平太守崔碩上言,嘉粟一莖十七穗。
」 《漢書》曰:「宣帝神雀元年诏曰:『乃元康四年,玄稷降于郡國。
』玄稷黑黍也。
」 《昌蒲之花,扶老之藤》 《梁書》曰:「大帝少時常見菖蒲花,光采鮮麗,冠絕衆花。
」 《汝南先賢傳》曰:「蔡從字君仲,至孝。
所居井桔槔歲久欲碎,為母病,于是憂不敢動搖。
宿昔生扶老藤一莖,鸠巢其上。
」 《秠稻生疇,黑芝出陵》 梁《大同起居注》曰:「年,神農太守劉士梁言所部高活、唐戴二子創稻苗孳茂,一子乃有兩頭三穎。
時得一秠兩米,又見二粒同生一蒂者。
」 《渠搜犬鼠,河圖龍馬》 《周書·王會》曰:「成王時,渠搜國獻犬鼠。
犬鼠者,露犬也。
能飛食虎。
」 《禮記》曰:「聖人用民必從天,不愛其道,不藏其寶,故河出馬圖。
」注曰:「龍馬負圖也。
」 《尚書帝命驗》曰:「勤世者愛馬受。
」 宋均曰:「勤世者勤勞應世也。
馬,若堯時得龍馬負圖也。
」 孔安國《尚書大傳》曰:「王者有仁德則龍馬見。
伏羲之世,龍馬出河。
遂則其文以畫八卦,謂之河圖也。
」 樹起社"class="wikisubsectiontitle">《植桂鳴官,樹起社》 《春秋潛潭巴》曰:「官桂鳴,下吐諸侯号。
」 宋均曰:「有聲陌曰桂。
好木植于宮中,猶天子封有聲為諸侯也。
今乃鳴,是以聲名于下土之祥也。
」 《漢書》曰:「邑王門社有枯樹複生枝葉,眭孟以為木陰類下民象,當有廢故之家公孫氏從民間受命為天子者。
後宣帝立,帝本名病,已故。
蟲食葉成文字雲『公孫病已立也』。
」 《雀何黃玉,黍何郁金》 《春秋孔演圖》曰:「孔子論經會黃書有鳥化為書。
孔子奉以言書天,赤雀集上,化為黃玉。
?曰『孔堤化應,法為赤制。
』亦雀集。
」 宋均曰:「特授命之制應也。
」 孫氏《瑞應圖》曰:「鬯者,釀黑黍為酒,雜芬芸之草,和郁金之黍,故亦曰郁鬯,所以灌地降神也。
謂王者盛德,則地出秠,可以為鬯。
」 《黑鳥葉帝,翠羽耀林》 《尚書中候·洛诰》曰:「塲觀于洛,降三分之璧。
退主榮光不起。
黃魚雙躍,黑鳥以落,随魚亦止,黑帝葉光紀之使也。
為黑玉赤勒,日玄精天乙,受神之福。
命予伐桀,克于湯,滅夏而天下服。
」 《孝經援神契》曰:「神靈滋液,百珍寶用,翠羽耀。
」 宋均曰:「翠鳥之羽,有光耀林。
」 《山海經》曰:「孟山有白翠。
」 《何為雄毛,何為同心》 《孝經援神契》曰:「神靈滋液,百珍寶用,有野雄毛。
」 宋均曰:「猛鳥也,敢鬭。
其尾可以為冠飾,服猛也。
如今侍中著貂虎、貢鶡尾是也。
」 孫氏《瑞應圖》曰:「王者德及四方,遐夷合,同心鳥至。
」 熊氏《瑞應圖》曰:「謂齊心鳥亦是也。
」 《銜鈎之狼,巢閣之鳳》 孫氏《瑞應圖》曰:「湯時有神牽白狼,口銜金鈎而入殿庭。
」 郭璞贊曰:「矯矯白狼,應符虎質。
乃銜靈鈎,惟德是出。
」 《帝王世紀》曰:「堯時鳳皇止庭,巢于阿閣佳樹。
」 又曰:「黃帝遊滬洛上,與大司馬容光等觀。
鳳皇銜圖置帝前,胸戴德、頭揭義、背負仁、翼挾火。
音中律呂信,足履文,尾擊武,音中金石。
」 《神魚舞河,神雀集雍》 《漢書》曰:「宣帝元康四年,濟河天氣清淨,神魚舞河。
又二年,神雀集雍。
」頌曰:「戴文履武,五色玄黃。
爰降爰止,來集來翔。
」 《王浚白猬,韓侯黃熊》 《宋書》曰:「文帝元嘉廿四年,揚州刺史始興王浚獻白猬。
」 《周書·王會》曰:「成王時,東胡獻黃熊。
」 《韓詩》曰:「宣王中興,韓侯為伯。
日蠻退陌,獻其黃熊也。
」 《六符階平,再中鳥嬉》 《漢書》曰:「六符三台也。
三階平,則陰陽和,風雨時。
」《黃帝泰階六符經》曰:「天子上階,諸侯公卿大夫中階,庶人下階。
上星為男主,下星為女主。
中星三公諸侯,下元士庶人。
泰階不平,則五神無祀。
」 《易經備》曰:「日之再中,烏連嬉也,人君仁聖則出之也。
」 《三苗貫桑,五極如旗》 《周書》曰:「成王時,苗三貫桑。
苗同為一穗,意者天下為一乎?越裳果重譯而至。
」 《尚書帝命驗》曰:「日月之房,惟參烏龜。
令信予明,旗星出令之明,謂有天子之氣。
旗星,有光明之星也,謂五星也。
以一隅言之。
」《本紀》曰:「歲火紀曰『熒惑』。
」 《墨子》曰:「五星光明,苣豔如旗。
」 《奚為紫脫,奚為金芝》 《禮鬥威儀》曰:「人君乘土而王,其政太平,則紫脫為常生。
」 孫氏《瑞應圖》曰:「王者仁義則紫脫見。
」 《梁起居注》曰:「九年,金芝廿八莖生平水署,少府卿蕭芬以聞。
」 《四角之羊,四眼之龜》 宋均曰:「孝武帝大明二年,河南王吐谷渾拾演獻四角羊。
」 《宋書》曰:「明帝太始二年,四眼龜見會稽,太守巴陵王休若以獻。
」 《齊書》曰:「武帝永明八年六月,建城縣田成田中獲四眼龜,腹下有『萬齊』字。
」 《黃魚濟壇,青龍處洞》 《尚書中候》曰:「湯觀于洛,降三分之璧。
退立,榮光不起,黃魚雙出,浚于壇。
」 《齊書》曰:「武帝永明五年,南豫州獻金色魚。
」 熊氏《瑞應圖》曰:「青龍者,少陽之精也,天地之苻也。
」 孫氏《瑞應圖》曰:「青龍乘雲雨而上下,處于泉洞之中。
」 《忠孝石印,清廉玉甕》 《博物志》曰:「張颢為梁相,雨後有鳥似山鵲,飛翔近地。
令摘之,墜地為圓石。
椎破得金印,文曰『忠孝侯』。
」 孫氏《瑞應圖》曰:「玉甕,瑞器也。
不汲自滿,王者清廉則見也。
」 《豹犬口钜,犀魚水開》 《周書·王會》曰:「成王時,匈奴獻豹犬。
豹犬钜口赤身,四窆??秣三日也。
」 《抱樸子》曰:「通天犀,角一尺。
?作魚銜,入水,水開三尺也。
」 《曷為琅玕,曷為玟瑰》 《孝經援神契》曰:「神靈滋液,百珍寶用,即玟瑰齊。
」 宋均曰:「玉名。
齊,潔好也。
」 《胡為樟生,胡為梓擢》 《晉書》曰:「王廙字世将,為鄱陽太守,有枯樟更生。
荀崧、王敦表勸進中宗曰:『皓獸應瑞而來,臻樹久枯而更生。
』」 《豫章記》曰:「松陽門内有梓樹,大??五圍,舉株盡枯。
永嘉中,一旦忽更生,榮茂大興。
中皇帝繼大業。
」 庾仲初《陽都賦》曰:「廆木荟于豫章。
」郭璞曰:「南郊蔽梓,擢秀祖邑。
」 《胡為驺牙,胡為角端》 《史記》曰:「漢時,建章宮後閤重機中有物出焉,其狀如麋。
問左右,莫能知。
東方朔曰:『臣知之。
願賜美酒梁飯大飡,臣乃言。
』诏曰:『可。
』又曰:『某所有公田、魚池、蒲葦數頃,願陛下以賜,臣乃言之。
』诏曰:『可。
』言之:『所謂驺牙者也。
遠方當來歸義,故驺牙先見。
其齒前後若一,齊等無牙,故謂之驺牙。
』其後一歲,匈奴昆邪上将十萬衆來降。
」 孫氏《瑞應圖》曰:「角端,獸也。
日行八千裡,能言語,曉四夷之音。
明君聖主在位,明達外方,德被幽遠,則奉書而至也。
」 《赤烏成巢,玄豹釋縛》 《春秋元命苞》曰:「赤烏,陽之精也。
」 《禮記命徵》曰:「得禮之制,澤谷之中有赤烏。
」 孫氏《瑞應圖》曰:「王者不貪天而重民,則赤烏至。
」 《宋書》曰:「孝文大明五年見蜀郡,剌史劉思孝以獻。
」 《孝子傳》曰:「吳從,健為人也,至孝。
母沒,負土成墳,廬于冡側。
有赤烏巢其門。
」 《六韬》曰:「散宜生至苑懷塗山,得玄豹以獻纣,免西伯之難。
」 《周書·王會》曰:「成王時,屠州獻玄豹。
」 《雉何升鼎,燕何背雀》 《尚書大傳》曰:「武丁祭成湯,有雉飛升而雊。
問諸祖己,已曰:『雉者,野鳥也,不當升鼎升鼎者,欲為用也。
遠方将有來朝者。
』武丁思先王之道,辮發重譯者六國來。
」 《王隐晉書》曰:「元帝時,三雀共登雄燕背,三入東安府廳。
占者以為當三進爵為天子。
」 《日月合璧,龍鳥俱見》 《易坤靈圖》曰:「至德之朝,日月連璧,朔望最密。
日月如合璧,五星如連珠。
」 《漢書》曰:「宣帝時,東萊立孝文廟。
有大鳥迹竟路,與白龍俱見。
」 《鯉钤之苻,鲛旗之炫》 《說苑》曰:「呂望釣于渭渚,淂鯉魚。
剖腹得書曰:『呂望封于齊』。
」 《列仙傳》曰:「呂尚,冀州人也。
釣于磻溪,二年不獲。
比問曰:『可以止也。
』尚曰:『非爾所及。
』果得大鯉,又得兵钤于腹中。
」 《孝經援神契》曰:「神靈滋液,百珍寶用,鲛珠旗。
」 宋均曰:「鲛魚之珠有光炫,可以餙旌旗。
」 《虬何以骖,鳐何以蜚》 《師曠紀》曰:「虬龍者,龍之無角者也。
黃帝時有虬龍,白前,身有鱗角,背有名字,出圖。
史禁或以授黃帝。
」 《淮南子》曰:「女娲之世,服應龍,骖青虬。
」 《山海經》曰:「泰器之山,覩水出焉,是多鳐魚。
身黑翼蒼,文而白首赤喙。
常行西河,遊于東海。
以夜飛,有音如鸾雞。
鸾雞,未詳。
其味酸,食之民狂。
見,天下大穰。
」 《翔風發生,甘露表微》 《屍子》曰:「翔風,瑞風也,一名景風。
春為發生,夏為長羸,秋為收成,冬為安甯。
」 《禮鬥威儀》曰:「人君乘木而王,其政訟平,則翔風至。
」 《孝經援神契》曰:「德至八方,則翔風至卦。
表嬉應,不失八節。
锺呂應,不失氣音。
度舒應,不失宮商。
」 《爾雅》曰:「四氣和為通正,謂之景風。
」 《論衡》曰:「道至天則和風起。
」 孫氏《瑞應圖》曰:「王者和氣茂,則甘露降于草木。
」一本雲:「嗜老得敬,竹柏受。
尊賢容衆,不失細微,則竹葦受。
」 《神仙傳》曰:「軒轅之世,民飽甘露。
清之野,搖山之民,甘露自領所欲飲者,壽八百歲。
西壯海外有人,長二千裡,兩腳間相去千裡,腹圍一千六百裡。
促日颔天酒五石,名曰『無路人』。
」 《淮南子》曰:「太昔清之始世也,天覆以德,地載以樂,甘露下之。
」 《石何生谷,珠何出地》 《禮稽命徵》曰:「得禮之制,則澤谷之中有白玉、白石。
」 宋均曰:「兌金位也。
色白與金同,出于山也。
」 孫氏《瑞應圖》:「地珠,瑞珠也。
王者不以貨财為寶,則地出珠。
」 《三角疊來,六足委至》 孫氏《瑞應圖》曰:「王者法度修明,三統得所,則三角獸至。
」 《天鏡》曰:「王者承先王法度,無所遺失,則三角獸來。
」 孫氏《瑞應圖》曰:「王者謀及衆庶,則六足獸至。
」 《駁馬曷輸,白狸曷緻》 《禮鬥威儀》曰:「人君乘火而王,其政訟平,則南海輸駁馬。
」注曰:「黃赤馬。
」 《天鏡》曰:「王者不傷禽獸,則駁馬見。
」 又曰:「人主恩被于四遠,則白狸見。
文王時則見,遠人服。
」 《表柱鳴枯,大木起悴》 《齊書》曰:「太祖改樹武晉舊茔,表柱忽龍鳴,響振山谷。
」 梁《大同起居注》曰:「十年,上拜陵。
先時陵上有大樹一雙,幹似青桐,葉如丹桂。
積年凋悴。
禦辇至,一旦郁然榮茂,勝衆木也。
」 《大貝之祥,一角之瑞》 《禮鬥威儀》曰:「人君乘金而王,其政象平,則海出大貝。
」 孫氏《瑞應圖》曰:「王者不貪,則海出大貝。
貝自海出,其大盈車也。
」 鄭玄曰:「古者以貝為貨。
」 又曰:「王者六合同歸,則一角獸至。
」 熊氏《瑞應圖》曰:「天下太平,則一角獸至。
」 《齊書》曰:「武帝永明十年,鄱陽獲一角獸。
麟首鹿形,龍鸾共色。
」 《胡為玄狢,胡為青熊》 《穆天子傳》曰:「天子獵于澡澤,于是獲玄狢以祭河宗。
」郭璞注曰:「以将有事于河,奇以獲,故用之道也。
」 《周書·王會》曰:「武王之時不屠,河獻其青熊也。
」 《白虎衘肉,黑狐尾蓬》 《漢書》曰:「宣帝時,河東立世宗廟。
告祠日,白虎衘肉置殿下。
」 孫氏《瑞應圖》曰:「王者政治太平,則黑狐見。
」
其角有通天文,雞見之驚駭,故一名通犀。
有一白理如綖者是也。
以盛米置雞所,欲啄米大驚,得角一尺。
作魚銜入水,水開三尺。
」 孫氏《瑞應圖》曰:「王者賤難得之物,駭雞犀出。
」 《田俅子》曰:「周武王時,倉庭國獻文章驺。
」 《孝經援神契》曰:「神靈滋液,百珍寶用,有駭雞犀也。
」 宋均曰:「其角光,雞見駭之。
今之通天犀也。
」 曰:「瑇瑁魚犀,戴通以和章。
」 範晔《後漢書》曰:「楊震客于湖,有冠雀銜三鳝魚飛集講堂前。
都講取魚進曰:『虵蟮者,卿大夫服之象也。
三者,法三台也。
先生有此,升矣。
』年過五十六,事州郡。
」 《印字真帝,玺文受天》 《齊書》曰:「高帝建元四年,張慶直買瓦作屋。
又于屋間見赤光照内外,慶直乃告,乃休光。
乃發視,獲玉印一方。
八寸,上有鼻,文曰『真帝』。
」 《江表傳》曰:「吳烈帝軍于洛陽,南甄官井上足有五色氣舉,軍人怪之,莫敢汲。
令人浚杼,得傳國玺。
文曰『受命于天,既壽永昌』。
方圓四寸,交五龍,上有一角之缺。
」 《十頴如積,五谷有年》 《晉中興書》曰:「或異敏同頴,或滋連數穗,或一稃二米,以應質文也。
」 《晉書》曰:「愍帝建興元年八月,嘉禾生于農襄平,一莖七穗。
二年,生于平州,三穗同莖。
廿三年,生于華林蔬圃之庭,十頴一莖,參差如積。
此見任務《靈果頌》。
」 《禮鬥威儀》曰:「人君乘土而王,其政升平,則嘉禾并生。
」 《禮含文嘉》曰:「綏和五年明五禮,則五禾應以大豐。
」 《禮稽命徵》曰:「天子祭天地六宗得其儀,則五榖豐熟為之有年。
」 《春秋》曰:「魯桓公三年,齊侯使其弟年來聘。
」其年注曰:「五榖皆熟,有年。
」 又曰:「桓公十六年,大有年。
」 《漢書》曰:「宣帝元康四年,歲豐。
」 《政平黃金,弄玩碧石》 《禮鬥威儀》曰:「人君乘金而王,其政象平,則黃金光于深山。
」 孫氏《瑞應圖》曰:「王者不藏金玉,則黃銀光于山。
」 《孝經援神契》曰:「神靈滋液,百珍寶用,則碧石見。
」 孫氏《瑞應圖》曰:「王者玩弄之物不用,則碧石見于山也。
」 《盧江玉鼎,錢塘蒼璧》 《晉陽秋》曰:「成帝鹹熙八年,榖成縣民留圭見夜夜門有光。
取得玉鼎一枚,圍四寸。
廬江太守路承獻,著作郎曹毗上《玉鼎頌》。
」 《齊書》曰:「武帝永明七年,吳郡太守江教于錢塘獲蒼玉璧以獻之。
」 《十六枚磬,三萬筋錫》 《漢書》曰:「成帝時獲得玉磬十六枚,議者以為善祥。
劉向因此說上宜興郡雍。
」 《梁起居注》曰:「普通四年,南兖州刺史豫章王宗表,于上步埭白田獲錫三萬筋,潤五千筋。
」 《胡為嘉粟,胡為岐麥》 《毛詩》曰:「贻我來麰。
」 《漢書》曰:「來麰大麥。
始自天降,以緻和平,獲天助也。
」 《梁起居注》曰:「大同五年,隋郡太守馬狥送三岐麥三穗。
」 《胡為嘉粟,胡為玄稷》 《梁起居注》曰:「大同五年,始平太守崔碩上言,嘉粟一莖十七穗。
」 《漢書》曰:「宣帝神雀元年诏曰:『乃元康四年,玄稷降于郡國。
』玄稷黑黍也。
」 《昌蒲之花,扶老之藤》 《梁書》曰:「大帝少時常見菖蒲花,光采鮮麗,冠絕衆花。
」 《汝南先賢傳》曰:「蔡從字君仲,至孝。
所居井桔槔歲久欲碎,為母病,于是憂不敢動搖。
宿昔生扶老藤一莖,鸠巢其上。
」 《秠稻生疇,黑芝出陵》 梁《大同起居注》曰:「年,神農太守劉士梁言所部高活、唐戴二子創稻苗孳茂,一子乃有兩頭三穎。
時得一秠兩米,又見二粒同生一蒂者。
」 《渠搜犬鼠,河圖龍馬》 《周書·王會》曰:「成王時,渠搜國獻犬鼠。
犬鼠者,露犬也。
能飛食虎。
」 《禮記》曰:「聖人用民必從天,不愛其道,不藏其寶,故河出馬圖。
」注曰:「龍馬負圖也。
」 《尚書帝命驗》曰:「勤世者愛馬受。
」 宋均曰:「勤世者勤勞應世也。
馬,若堯時得龍馬負圖也。
」 孔安國《尚書大傳》曰:「王者有仁德則龍馬見。
伏羲之世,龍馬出河。
遂則其文以畫八卦,謂之河圖也。
」 樹起社"class="wikisubsectiontitle">《植桂鳴官,樹起社》 《春秋潛潭巴》曰:「官桂鳴,下吐諸侯号。
」 宋均曰:「有聲陌曰桂。
好木植于宮中,猶天子封有聲為諸侯也。
今乃鳴,是以聲名于下土之祥也。
」 《漢書》曰:「邑王門社有枯樹複生枝葉,眭孟以為木陰類下民象,當有廢故之家公孫氏從民間受命為天子者。
後宣帝立,帝本名病,已故。
蟲食葉成文字雲『公孫病已立也』。
」 《雀何黃玉,黍何郁金》 《春秋孔演圖》曰:「孔子論經會黃書有鳥化為書。
孔子奉以言書天,赤雀集上,化為黃玉。
?曰『孔堤化應,法為赤制。
』亦雀集。
」 宋均曰:「特授命之制應也。
」 孫氏《瑞應圖》曰:「鬯者,釀黑黍為酒,雜芬芸之草,和郁金之黍,故亦曰郁鬯,所以灌地降神也。
謂王者盛德,則地出秠,可以為鬯。
」 《黑鳥葉帝,翠羽耀林》 《尚書中候·洛诰》曰:「塲觀于洛,降三分之璧。
退主榮光不起。
黃魚雙躍,黑鳥以落,随魚亦止,黑帝葉光紀之使也。
為黑玉赤勒,日玄精天乙,受神之福。
命予伐桀,克于湯,滅夏而天下服。
」 《孝經援神契》曰:「神靈滋液,百珍寶用,翠羽耀。
」 宋均曰:「翠鳥之羽,有光耀林。
」 《山海經》曰:「孟山有白翠。
」 《何為雄毛,何為同心》 《孝經援神契》曰:「神靈滋液,百珍寶用,有野雄毛。
」 宋均曰:「猛鳥也,敢鬭。
其尾可以為冠飾,服猛也。
如今侍中著貂虎、貢鶡尾是也。
」 孫氏《瑞應圖》曰:「王者德及四方,遐夷合,同心鳥至。
」 熊氏《瑞應圖》曰:「謂齊心鳥亦是也。
」 《銜鈎之狼,巢閣之鳳》 孫氏《瑞應圖》曰:「湯時有神牽白狼,口銜金鈎而入殿庭。
」 郭璞贊曰:「矯矯白狼,應符虎質。
乃銜靈鈎,惟德是出。
」 《帝王世紀》曰:「堯時鳳皇止庭,巢于阿閣佳樹。
」 又曰:「黃帝遊滬洛上,與大司馬容光等觀。
鳳皇銜圖置帝前,胸戴德、頭揭義、背負仁、翼挾火。
音中律呂信,足履文,尾擊武,音中金石。
」 《神魚舞河,神雀集雍》 《漢書》曰:「宣帝元康四年,濟河天氣清淨,神魚舞河。
又二年,神雀集雍。
」頌曰:「戴文履武,五色玄黃。
爰降爰止,來集來翔。
」 《王浚白猬,韓侯黃熊》 《宋書》曰:「文帝元嘉廿四年,揚州刺史始興王浚獻白猬。
」 《周書·王會》曰:「成王時,東胡獻黃熊。
」 《韓詩》曰:「宣王中興,韓侯為伯。
日蠻退陌,獻其黃熊也。
」 《六符階平,再中鳥嬉》 《漢書》曰:「六符三台也。
三階平,則陰陽和,風雨時。
」《黃帝泰階六符經》曰:「天子上階,諸侯公卿大夫中階,庶人下階。
上星為男主,下星為女主。
中星三公諸侯,下元士庶人。
泰階不平,則五神無祀。
」 《易經備》曰:「日之再中,烏連嬉也,人君仁聖則出之也。
」 《三苗貫桑,五極如旗》 《周書》曰:「成王時,苗三貫桑。
苗同為一穗,意者天下為一乎?越裳果重譯而至。
」 《尚書帝命驗》曰:「日月之房,惟參烏龜。
令信予明,旗星出令之明,謂有天子之氣。
旗星,有光明之星也,謂五星也。
以一隅言之。
」《本紀》曰:「歲火紀曰『熒惑』。
」 《墨子》曰:「五星光明,苣豔如旗。
」 《奚為紫脫,奚為金芝》 《禮鬥威儀》曰:「人君乘土而王,其政太平,則紫脫為常生。
」 孫氏《瑞應圖》曰:「王者仁義則紫脫見。
」 《梁起居注》曰:「九年,金芝廿八莖生平水署,少府卿蕭芬以聞。
」 《四角之羊,四眼之龜》 宋均曰:「孝武帝大明二年,河南王吐谷渾拾演獻四角羊。
」 《宋書》曰:「明帝太始二年,四眼龜見會稽,太守巴陵王休若以獻。
」 《齊書》曰:「武帝永明八年六月,建城縣田成田中獲四眼龜,腹下有『萬齊』字。
」 《黃魚濟壇,青龍處洞》 《尚書中候》曰:「湯觀于洛,降三分之璧。
退立,榮光不起,黃魚雙出,浚于壇。
」 《齊書》曰:「武帝永明五年,南豫州獻金色魚。
」 熊氏《瑞應圖》曰:「青龍者,少陽之精也,天地之苻也。
」 孫氏《瑞應圖》曰:「青龍乘雲雨而上下,處于泉洞之中。
」 《忠孝石印,清廉玉甕》 《博物志》曰:「張颢為梁相,雨後有鳥似山鵲,飛翔近地。
令摘之,墜地為圓石。
椎破得金印,文曰『忠孝侯』。
」 孫氏《瑞應圖》曰:「玉甕,瑞器也。
不汲自滿,王者清廉則見也。
」 《豹犬口钜,犀魚水開》 《周書·王會》曰:「成王時,匈奴獻豹犬。
豹犬钜口赤身,四窆??秣三日也。
」 《抱樸子》曰:「通天犀,角一尺。
?作魚銜,入水,水開三尺也。
」 《曷為琅玕,曷為玟瑰》 《孝經援神契》曰:「神靈滋液,百珍寶用,即玟瑰齊。
」 宋均曰:「玉名。
齊,潔好也。
」 《胡為樟生,胡為梓擢》 《晉書》曰:「王廙字世将,為鄱陽太守,有枯樟更生。
荀崧、王敦表勸進中宗曰:『皓獸應瑞而來,臻樹久枯而更生。
』」 《豫章記》曰:「松陽門内有梓樹,大??五圍,舉株盡枯。
永嘉中,一旦忽更生,榮茂大興。
中皇帝繼大業。
」 庾仲初《陽都賦》曰:「廆木荟于豫章。
」郭璞曰:「南郊蔽梓,擢秀祖邑。
」 《胡為驺牙,胡為角端》 《史記》曰:「漢時,建章宮後閤重機中有物出焉,其狀如麋。
問左右,莫能知。
東方朔曰:『臣知之。
願賜美酒梁飯大飡,臣乃言。
』诏曰:『可。
』又曰:『某所有公田、魚池、蒲葦數頃,願陛下以賜,臣乃言之。
』诏曰:『可。
』言之:『所謂驺牙者也。
遠方當來歸義,故驺牙先見。
其齒前後若一,齊等無牙,故謂之驺牙。
』其後一歲,匈奴昆邪上将十萬衆來降。
」 孫氏《瑞應圖》曰:「角端,獸也。
日行八千裡,能言語,曉四夷之音。
明君聖主在位,明達外方,德被幽遠,則奉書而至也。
」 《赤烏成巢,玄豹釋縛》 《春秋元命苞》曰:「赤烏,陽之精也。
」 《禮記命徵》曰:「得禮之制,澤谷之中有赤烏。
」 孫氏《瑞應圖》曰:「王者不貪天而重民,則赤烏至。
」 《宋書》曰:「孝文大明五年見蜀郡,剌史劉思孝以獻。
」 《孝子傳》曰:「吳從,健為人也,至孝。
母沒,負土成墳,廬于冡側。
有赤烏巢其門。
」 《六韬》曰:「散宜生至苑懷塗山,得玄豹以獻纣,免西伯之難。
」 《周書·王會》曰:「成王時,屠州獻玄豹。
」 《雉何升鼎,燕何背雀》 《尚書大傳》曰:「武丁祭成湯,有雉飛升而雊。
問諸祖己,已曰:『雉者,野鳥也,不當升鼎升鼎者,欲為用也。
遠方将有來朝者。
』武丁思先王之道,辮發重譯者六國來。
」 《王隐晉書》曰:「元帝時,三雀共登雄燕背,三入東安府廳。
占者以為當三進爵為天子。
」 《日月合璧,龍鳥俱見》 《易坤靈圖》曰:「至德之朝,日月連璧,朔望最密。
日月如合璧,五星如連珠。
」 《漢書》曰:「宣帝時,東萊立孝文廟。
有大鳥迹竟路,與白龍俱見。
」 《鯉钤之苻,鲛旗之炫》 《說苑》曰:「呂望釣于渭渚,淂鯉魚。
剖腹得書曰:『呂望封于齊』。
」 《列仙傳》曰:「呂尚,冀州人也。
釣于磻溪,二年不獲。
比問曰:『可以止也。
』尚曰:『非爾所及。
』果得大鯉,又得兵钤于腹中。
」 《孝經援神契》曰:「神靈滋液,百珍寶用,鲛珠旗。
」 宋均曰:「鲛魚之珠有光炫,可以餙旌旗。
」 《虬何以骖,鳐何以蜚》 《師曠紀》曰:「虬龍者,龍之無角者也。
黃帝時有虬龍,白前,身有鱗角,背有名字,出圖。
史禁或以授黃帝。
」 《淮南子》曰:「女娲之世,服應龍,骖青虬。
」 《山海經》曰:「泰器之山,覩水出焉,是多鳐魚。
身黑翼蒼,文而白首赤喙。
常行西河,遊于東海。
以夜飛,有音如鸾雞。
鸾雞,未詳。
其味酸,食之民狂。
見,天下大穰。
」 《翔風發生,甘露表微》 《屍子》曰:「翔風,瑞風也,一名景風。
春為發生,夏為長羸,秋為收成,冬為安甯。
」 《禮鬥威儀》曰:「人君乘木而王,其政訟平,則翔風至。
」 《孝經援神契》曰:「德至八方,則翔風至卦。
表嬉應,不失八節。
锺呂應,不失氣音。
度舒應,不失宮商。
」 《爾雅》曰:「四氣和為通正,謂之景風。
」 《論衡》曰:「道至天則和風起。
」 孫氏《瑞應圖》曰:「王者和氣茂,則甘露降于草木。
」一本雲:「嗜老得敬,竹柏受。
尊賢容衆,不失細微,則竹葦受。
」 《神仙傳》曰:「軒轅之世,民飽甘露。
清之野,搖山之民,甘露自領所欲飲者,壽八百歲。
西壯海外有人,長二千裡,兩腳間相去千裡,腹圍一千六百裡。
促日颔天酒五石,名曰『無路人』。
」 《淮南子》曰:「太昔清之始世也,天覆以德,地載以樂,甘露下之。
」 《石何生谷,珠何出地》 《禮稽命徵》曰:「得禮之制,則澤谷之中有白玉、白石。
」 宋均曰:「兌金位也。
色白與金同,出于山也。
」 孫氏《瑞應圖》:「地珠,瑞珠也。
王者不以貨财為寶,則地出珠。
」 《三角疊來,六足委至》 孫氏《瑞應圖》曰:「王者法度修明,三統得所,則三角獸至。
」 《天鏡》曰:「王者承先王法度,無所遺失,則三角獸來。
」 孫氏《瑞應圖》曰:「王者謀及衆庶,則六足獸至。
」 《駁馬曷輸,白狸曷緻》 《禮鬥威儀》曰:「人君乘火而王,其政訟平,則南海輸駁馬。
」注曰:「黃赤馬。
」 《天鏡》曰:「王者不傷禽獸,則駁馬見。
」 又曰:「人主恩被于四遠,則白狸見。
文王時則見,遠人服。
」 《表柱鳴枯,大木起悴》 《齊書》曰:「太祖改樹武晉舊茔,表柱忽龍鳴,響振山谷。
」 梁《大同起居注》曰:「十年,上拜陵。
先時陵上有大樹一雙,幹似青桐,葉如丹桂。
積年凋悴。
禦辇至,一旦郁然榮茂,勝衆木也。
」 《大貝之祥,一角之瑞》 《禮鬥威儀》曰:「人君乘金而王,其政象平,則海出大貝。
」 孫氏《瑞應圖》曰:「王者不貪,則海出大貝。
貝自海出,其大盈車也。
」 鄭玄曰:「古者以貝為貨。
」 又曰:「王者六合同歸,則一角獸至。
」 熊氏《瑞應圖》曰:「天下太平,則一角獸至。
」 《齊書》曰:「武帝永明十年,鄱陽獲一角獸。
麟首鹿形,龍鸾共色。
」 《胡為玄狢,胡為青熊》 《穆天子傳》曰:「天子獵于澡澤,于是獲玄狢以祭河宗。
」郭璞注曰:「以将有事于河,奇以獲,故用之道也。
」 《周書·王會》曰:「武王之時不屠,河獻其青熊也。
」 《白虎衘肉,黑狐尾蓬》 《漢書》曰:「宣帝時,河東立世宗廟。
告祠日,白虎衘肉置殿下。
」 孫氏《瑞應圖》曰:「王者政治太平,則黑狐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