稽瑞

關燈
「神鼎不灼自熟,不爨自沸,不汲自滿,五味生焉。

    」 孫氏《瑞應圖》曰:「神鼎,金銅之精也。

    」 《蜚廉應行,肉芝辟兵》 《春秋潛潭巴》曰:「王者清廉,則蜚廉之草生。

    」 宋均曰:「言瑞應之物應行而生。

    」 孫氏《瑞應圖》曰:「猕猴萬歲,頭上有角,額有丹書八字,名之曰肉芝。

    畫地則水流,佩之則辟兵也。

    」 《巨海止波,渾河載清》 熊氏《瑞應圖》曰:「周公攝政,有迅雷疾風,海不揚波。

    」《孔叢子》曰:「天将降嘉應,河水先清三日,清變白、白變黑、黑變黃各三日。

    河水清則天下太平。

    」 《丹甑孰爨,玉甕孰盈》 《孝經援神契》曰:「神靈滋液百珍寶,有丹甑見。

    」 孫氏《瑞應圖》曰:「五榖豐則丹甑出。

    」一本雲:「淫巧棄則丹甑出。

    」 熊氏《瑞應圖》曰:「四夷賓則玉甕入國。

    」一本雲:「王者飲食不流離下賤,則出也。

    」 《山車誰造,蒿柱誰營》 孫氏《瑞應圖》曰:「山車,自然之車也,蓋山藏之精。

    」 《禮鬥威儀》曰:「人君乘木而王,其政升平,則山車垂勾。

    勾者,曲也。

    不揉而自圓曲,故曰垂勾。

    」 《春秋運鬥樞》曰:「瑤光得,則山出神車。

    」 《禮記》曰:「聖人用則必從,天不愛其道,地不藏其寶,山出器車。

    」 《大戴禮》曰:「周德澤和洽,蒿茂大可以為宮室柱,故名曰『蒿宮』也。

    」 《周匝曷至,富貴曷名》 孫氏《瑞應圖》曰:「周匝,神獸也。

    知星宿之變化,王者德盛則至。

    」 又曰:「富貴者,鳥形獸頭也。

    」 《鵷雛海上,鸑鷟山鳴》 《三輔決錄》注曰:「鵷雛者,鳳之屬,南方之禽。

    狀如鳳,五色而多黃。

    」 《莊子》曰:「常登乎南海,止乎北海。

    非練實不食,非醴泉不飲。

    」 《山海經》曰:「南隅之山有鳳鳥雛鸑鷟,神鳥也。

    」 賈逵雲:「亦鳳之屬。

    」 皇甫谧《逸士傳》曰:「狀如鳳,五色而多黃。

    」 《國語》曰:「周之興也,鸑鷟鳴于岐山也。

    」 《殷自銀溢,漢見玉英》 《漢書》曰:「殷金德,銀自山溢。

    吳孫皓天冊元年,吳都掘得。

    長一尺,廣三寸,刻上有年月字号。

    」 《晉中興書》曰:「玉英,神寶也。

    不琢自成,光白若月華。

    」 《禮含文嘉》曰:「君有常則玉石自明。

    」 《孝經援神契》曰:「神靈滋液,百珍寶用,有玉英。

    」 宋均曰:「尊卑不失其服,則玉石有英華色也。

    」 《史記》曰:「新垣平說文帝立渭陽五廟,欲出周鼎,而育(王)英見。

    」 《宗廟福草,章和華平》 《禮鬥威儀》曰:「人君乘木而王,其政升平,則福草生于廟中。

    」 宋均曰:「朱草之别名也。

    」 熊氏《瑞應圖》曰:「宗廟肅敬,則福草生宗廟中。

    」 孫氏《瑞應圖》曰:「華平,瑞草也。

    其政升平則生,王者德強則仰,弱則低。

    」 《孝經援神契》曰:「王者德至于地則盛。

    」 宋均曰:「華平,應政平也。

    」 孫氏《瑞應圖》曰:「王者政令均則生。

    」 《東觀漢記》曰:「章和中,有華平生也。

    」 《淮茅三脊,草芝散莖》 《周書·王會》曰:「成王時,奇幹獻善茅,皆鄉善者。

    」 《國語》曰:「齊桓公封管仲曰:『昔者封禅,鄗上之黍,北裡之禾以為盛。

    江淮之間,有一茅三,脊以為藉。

    』」 《史記》曰:「漢孝武帝封泰山,淂江淮一茅三脊,為神藉。

    」 《宋書》曰:「武帝大明元年,三脊茅生西岸。

    江夏王義恭表勸封禅。

    」 孫氏《瑞應圖》曰:「王者慈仁則芝草生。

    」 《東觀漢記》曰:「皇帝建和元年,芝草生中黃藏府桀襲。

    」 《神芝贊》曰:「魏明帝青龍元年,神芝生于長平之習陽,評昌典農中郎蔣元以聞。

    其色丹紫,為質光耀。

    長尺有八寸五分,本圍三寸三分。

    上别為三幹,分為九支,散為三十六莖。

    莖,圍一寸九分,葉徑三寸七分。

    枝幹洪纖連屬,有似珊瑚。

    乃诏禦府藏之,宜且畫形,遂名其圖也。

    」 《狐何九尾,獸何六足》 《孝經援神契》曰:「神靈滋液,百珍寶用,狐九尾。

    」 《山海經》曰:「四足九尾,出青丘之國。

    音如嬰兒,食不蠱。

    」郭璞曰:「太平則出,啖其肉不逢妖邪。

    或曰『蠱毒』。

    」 《白虎通》曰:「九妃得子孫繁昌則至。

    于尾者,明後當盛也。

    」 《汲冢周書》:孫守真按:冢,原作「●缺字:冢冖下有一橫」,馀同不贅。

    「伯杼子徃于東海,至于三壽,得一狐九尾。

    」 《田俅子》曰:「殷湯為天子,白狐九尾。

    」 陳思王《表》曰:「植于鄄城北十裡道傍草中見異獸,如狐而大,馬辄驚不行。

    司馬丁升常從孫鹄觀之,見衆狐數千在前後。

    有一大狐,長七尺,赤紫色。

    見人視之,舉頭樹尾。

    尾甚長大,然後知其九尾也。

    」 孫氏《瑞應圖》曰:「先法修明,三才得所,見九尾狐至。

    」 又曰:「王者謀及衆庶,則六足獸至。

    」 《麟何獲金,鳳何集玉》 《漢書》曰:「武帝太始二年,诏曰:『朕郊見上帝,西登隴首。

    獲白麟,饋宗廟。

    渥窪水出天馬,泰山見黃金。

    更名黃金麟趾、馬蹄,以協祥也。

    』」 又曰:「先帝幸河東之明年,鳳皇集祋祤。

    于所集得玉寶,起步壽之宮。

    」 《史記》禇先生雲:「淂寶璧玉器也。

    」 《白澤應德,烏車效祥》 孫氏《瑞應圖》曰:「白澤者,皇帝時巡狩,至于東海,白澤見出。

    能言語,達知方物之精。

    以戒于民,為時除害。

    則賢君明德則至。

    」 熊氏《瑞應圖》曰:「烏車,山之精,瑞車也。

    」 孫氏《瑞應圖》曰:「王者德澤流洽于四境,則烏車出。

    」 《赤喙騕?,缟身吉量》 《漢書音義》曰:「騕?者馬也。

    赤喙黑耳。

    」 孫氏《瑞應圖》曰:「行三萬裡,各随其方而至,以明君德也。

    」 《山海經》曰:「吉量,馬名也。

    」 《周書》曰:「一名吉黃之乘。

    」《六韬》曰:「一名雞斯之乘。

    」 《山海經》曰:「一曰文馬。

    缟身朱鬣,目若黃金。

    出太封之國,乘之壽三千歲。

    」 孫氏《瑞應圖》曰:「王者不儲秣馬,則白馬朱鬣赤髦,任賢良則見。

    」 又曰:「明者則來。

    」 《六韬》曰:「文王囚于羑裡,散宜生至犬戎,得文馬九六獻纣,免西伯之難。

    」 《周書·王會》曰:「成王時,犬戎獻文馬,名曰『吉黃之乘』也。

    」 《白鸠濟南,黃雀日旁》 《古今注》曰:「周成時白鸠見,而天下鸠合者也。

    」 《漢書》曰:「平帝時,濟南鸠至白子。

    」 晉左貴嫔有《鸠賦》。

    孫氏《瑞應圖》曰:「祭五嶽四渎得其宜,則黃雀集。

    黃帝将起,有黃雀赤頭立日旁。

    帝占曰:『黃者,玉精。

    赤者,火精。

    黃雀者,賞萌。

    餘當王也。

    』」 《河精握武,天鹿浮光》 孫氏《瑞應圖》曰:「河精,水神也。

    人頭魚身,握武修文,感夏禹而出。

    」 又曰:「天鹿者,純靈之獸也。

    五色,光耀洞明。

    」 《漢書音義》曰:「天鹿者,一角長尾。

    其兩角者辟邪,無角者名扶郊,一名桃友。

    」 孫氏《瑞應圖》曰:「王者孝道備則至也。

    」 《??封城,蛩蛩西方》 《周書·王會》曰:「成王時,封人獻??,若龜而長喙。

    」 孫氏《瑞應圖》曰:「王者德及幽隐,矜寡得所,則蛩蛩钜虛至。

    」一本雲:「王者安平則至。

    」 《爾雅》曰:「蟨與蛩蛩钜虛比,為蛩蛩钜虛齧甘草。

    即有難,蛩蛩钜虛負而走。

    出于西方,不比不行。

    」 《說苑》曰:「其狀如鼠,後是兔也。

    」 《小何生大,馬何生羊》 孫氏《瑞應圖》曰:「王者土地開辟,則小鳥生大鳥。

    纣時雀生鸇于城隅,史占之,以小鳥生大鳥,天下必安。

    纣介雀之瑞而不修德,居年乃作璇宮瓊室。

    野王按:纣時則周興之瑞也。

    」 《戰國策》、賈誼《新書》雲:「宋康王時有雀生鸇鹑。

    小生巨,是伯王天下也。

    康王大喜,不修德行,遂死。

    」 《魏志》曰:「黃初中,有燕生鷹,口爪皆赤。

    」 又曰:「景初元年,有燕生鷔于衛國。

    形若鷹,吻似燕。

    」高堂隆雲:「此魏室之大興,宜防鷹揚之臣也。

    後晉宣王興都魏,晉瑞也。

    」 《京房易占》曰:「田邑無憂,民人安,馬則生羊也。

    」 《瓶甕誰汲,浪井誰揚》 《典略》曰:「瓶甕,瑞器也,不汲而自滿。

    」 孫氏《瑞應圖》曰:「王者清廉,則瓶甕出。

    」一曰:「王者接于下,則瓶甕見。

    」 又曰:「浪井,不鑿而自成者。

    清淨則水流,有仙人主之也。

    」 《白雀二集,黃鹄群翔》 《宋書》曰:「車駕南巡肆水,師于中山,二白雀集于華蓋。

    」 《齊書》曰:「徐伯珍隐于九岩山,有白雀一雙栖其戶牖。

    論者曰:『以為隐德之感。

    』」 《春秋繁露》曰:「恩及羽蟲,則飛鳥大為,黃鹄出見,如鳳皇翔也。

    」 《東觀漢記》曰:「章帝元和二年,巡狩至岱宗。

    燔柴望祀畢,有黃鹄從西南來壇上,東北過于宮,翺翔而上。

    」 《柹歸黑虎,華林白麞》 《爾雅》曰:「黑虎者,一名??說文音騰。

    」 《山海經》曰:「出于幽都山。

    」 《晉書》曰:「懷帝永和四年建平柹歸,檻得黑虎。

    狀如小虎而黑毛,深者為斑文。

    」 《晉中興書》曰:「白麞,赤鹿也。

    」 孫氏《瑞應圖》曰:「王者刑罰得理則至。

    」一本雲:「王者德盛則至。

    」 《宋書》:「少帝景平元年,義興太守王準之獻白麞。

    又明年,又見南郊太守王華獻之,太祖以為休祥廿五年,華林園養白麞生二白子。

    淮南、琅琊并獻。

    」 漢獻帝延康元年見。

     晉武帝太始中見。

     宋鹹甯九年又見也。

     《膏露何甘,德星何黃》 《白虎通》曰:「甘露,美露也。

    」 孫氏《瑞應圖》曰:「蓋神露之精也。

    」 《晉中興書》曰:「仁瑞之澤,其凝如脂,其甘如饴。

    一名膏露,一名天酒。

    」 《禮稽命徵》曰:「稱谥政名,則葦竹柏受甘露。

    」 《孝經援神契》曰:「王者德至天,則甘露降降以中和。

    」 宋均曰:「不得中和之氣則不降。

    」 《魏志》曰:「漢桓帝時,有黃星見楚宋之分。

    遼東殷馗善天文,言五十年有真人起于梁沛之間,其鋒不可當。

    至五十年後,而曹破袁紹,天下莫敵。

    」 《越裳黑雉,散宜白狼》 《漢書》曰:「平帝元始元年,越裳重譯而至,獻黑雉二,以薦宗廟。

    爾後四年,金城塞外羌獻魚鹽之地。

    得西王母石室,以為西海郡。

    」 《六韬》曰:「文王囚羑裡,散宜生得白狼獻纣,免西伯之難。

    」 《十二層柽,五丈高桑》 《齊書》曰:「武帝永明五年,山陰孔廣園柽樹十二層。

    太守随王子隆以獻,植于芳林苑鳳光殿前。

    」 《蜀志》曰:「先主少時,舍東南角籬上有桑生。

    高五丈馀,望之重重如小車蓋。

    見者皆怪之非凡,或雲當出貴也。

    」 《房戶連闊,肅慎雒常》 《白虎通》曰:「賓連闊者,樹名也,狀連累相承。

    」 又曰:「王者繼嗣平,則賓連生房戶。

    故生房戶,象繼嗣也。

    」 孫氏《瑞應圖》曰:「王者厥機有序,男女有别則生房室。

    」一本雲:「生于房室,象後妃有節也。

    」 《山海經》曰:「肅慎有樹名曰『雒常』,光人伐于此取衣。

    」郭璞曰:「其俗無衣。

    中國有聖帝代立者,則此木生,皮可衣也。

    」 《胡為福并,胡為威香》 孫氏《瑞應圖》曰:「福并,草也,王者有德則生。

    」 又曰:「威香,瑞草也,王者禮備則生于殿前。

    」 又曰:「王者愛人則生。

    」 《白猴來續,赤狸免昌》 梁《天監起居注》曰:「四年,交州刺史阮研表言,林邑王範續之書稱,七八年觀望天風,雲中國有聖王。

    臣州來朝,乞内附,并緻一巨白猴。

    」 《帝王世紀》曰:「周文王拘羑裡,散宜生于西海得赤狸以獻纣,免西伯之難。

    周文王即西伯也,名昌。

    」 《彭城青毛,力牧玄距》 《齊書》曰:「武帝永明五年,武騎常侍唐僭上青毛神龜一頭。

    七年六月,彭城郡田中獲青毛龜。

    」 《中軍訣》曰:「黃帝伐蚩尤,未免愁怨,乃睡夢。

    王母遣道人被玄狐之裘,以苻授之曰:『太乙在前天乙備後。

    得兵苻信,戰即克矣。

    』黃帝寐思其苻,不能悉意,以告風後力牧曰:『此天應也。

    雖不得其信,戰必自克。

    』力牧俱于威水之側,立墠,祭以太牢。

    有頃,玄龜距鳌銜苻從水中出,置壇中而去。

    黃帝再拜稽首,授苻視之,乃所夢之苻也。

    色青,如皮非皮,如绨,以血為。

    廣三寸五分,袤一尺。

    黃帝以擒蚩尤也。

    」 《蠶則野繭,谷則田橹》 《東觀漢記》曰:「光武建武二年,野谷自生野蠶自繭,披于山阜,民收其利。

    其後耘蠶稍廣,二物漸息。

    」 《吳書》曰:「黃龍二年,野蠶成繭大如卵。

    」 《齊書》曰:「高帝建元二年,郢州監利縣天井湖水色忽澄清,山綿百姓采以為纩。

    武帝永明三年,護軍府門外??樹一株,并有蠶絲綿被莖。

    」 《東觀漢記》曰:「光武建武二年,野谷橹生。

    五年彌多。

    」 章帝章和元年,嘉谷孳生。

     《吳志》曰:「大帝黃龍元年,由拳縣稻自生。

    」 《梁起居注》曰:「大通三年,吳興野谷橹生,布漫山澤,百姓獲利。

    」 《塗山玄豹,江陵白鼠》 《六韬》曰:「文王囚羑裡,散宜生至宛懷塗山,得玄豹獻纣,免西伯之難。

    」 《周書·王會》曰:「成王時,屠州獻玄豹。

    」 《宋書》曰:「高帝建元二年,江陵獲白鼠。

    武帝永明六年,白鼠見芳林。

    」 《抱樸子》曰:「鼠壽三歲,滿百歲則色白。

    」 《梁天監起居注》曰:「元年,衮州剌史吳平侯獻白鼠。

    三十一年,郢州刺史豫章王孫獻白鼠一枚。

    」 《藉藁光晉,萍實得渡》 《晉中興書》曰:「元帝初誕,有神光之異,所藉之草如新刈。

    」 《家語》曰:「楚昭王渡江,得一物大如鬥,員赤如日,直觸王舟舟。

    人取獻王,問群臣,莫識。

    使使問孔子,孔子曰:『此所謂萍實也,王肅曰:「水草也。

    」可割而食之,吉祥也。

    惟伯者為能獲焉。

    』使者反,王食之大夫。

    魯大夫因子遊問曰:『何以知其然?』孔子曰:『吾昔之鄭,過乎陳野,聞童謠曰:「楚王渡江得萍實,大如鬥,赤如日。

    割而食之甜如蜜。

    」楚之瑞也。

    』」 《嘉苽曲河,連蓮玄圃》 《東觀漢記》曰:「章帝元和中,有嘉苽生。

    」 又曰:「安帝元初三年,東平陵有苽異處同蒂。

    桓帝建和三年,嘉苽兩體同蒂。

    」 《梁起居注》曰:「天監五年,晉陵太守孫廉表曲連獲嘉苽,三蒂同莖。

    」 《宋紀》曰:「文帝元嘉七年連蓮生建康湖。

    一莖兩花,十七芙蓉同蒂。

    孝武帝大明五年,生樂遊苑,二房一蒂。

    太始六年,雙蓮一花,生宮玄圃池。

    」 梁《天監起居注》曰:「三年,生華林園,園承惠成以聞。

    又生樂遊苑正陽堂前池,大府卿王峻以聞。

    」 《華山駿鹿,湘洲鹦鹉》 《漢書》曰:「成帝元封元年用事于華山,至中嶽,獲駿鹿。

    」 《周書》曰:「鹿若疾走。

    」 《漢書音義》曰:「楚人謂麋為鹿。

    」 《宋記》曰:「文帝元嘉二十一年,湘洲獻白鹦鹉,诏群臣并為賦。

    」 《何龜八眼,何鳥沒羽》 《帝王世紀》曰:「堯時憔憢民貢沒羽鳥也。

    」 《宋書》曰:「明帝太始元年,八眼龜見吳興,郡太守禇淵以獻。

    」 《雁何為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