廿九 習作創作與應用
關燈
小
中
大
曾在一二小時的短時間作完一幅石膏模型或人體的寫生畫。
何嘗每幅畫都像《母親》這樣地費去長期間的工夫?方才李先生說文章與繪畫有許多共通點,這話很對。
我是不懂得繪畫的,用文章來作比喻吧。
諸君在家裡可以于幾分鐘内寫好一張便條或明信片,在課堂上可以于一二小時内完成一篇記事文或說明文、議論文,但将來也許會費了一年半載的工夫去寫一篇小說、詩歌或别的文章。
” 王先生說到這裡,取起粉筆來在黑闆上寫了“應用之作”“習作”“創作”三個項目。
“文章與繪畫都可分這三個項目來講。
先說繪畫,李先生在教室中作寫生範畫,替朋友畫扇子,是應用之作;自己練習石膏模型或人體寫生,是習作;這次的《母親》,是創作。
再說文章,諸君的寫書信,是應用之作;作文,是習作;将來擇定了題材自由地無拘束地去寫出文藝作品來,便是創作。
“習作隻是法則與手腕的練習,應用之作隻是對付他人和事務的東西,創作才是發揮自己天分的真成績。
無論繪畫和文章都如此。
習作是畢生随時都可做的,每次大概有一定的着眼點,一次習作,不必花過多的時間和勞力;應用之作是對付他人和事務的東西,有他人和事務在眼前,也不許我們多費時間,以緻妨礙他人和阻滞事務;至于創作,全是自由的天地,可以盡自己的心力忠實地做去,做到自己認為滿意了才放手。
李先生在黑闆上替你們作範畫,如果多花了時間,于你們就有妨礙了;可是他畫《母親》即使再多畫幾年也可以。
你們在教室中作文課,如果到了規定的時刻不繳卷,我就要催促責備了,可是你們自己在課外愛寫什麼,無論怎樣慢,我決不會幹涉。
因為創作全是自己的事,忠于創作,就是忠于自己。
真正的創作決不該有絲毫随便的不認真的态度,古來的山水名畫家有‘五日成一山,十日成一水’的話,左太沖為作一篇賦竟至費去了十年的光陰。
創作貴精不貴多,時間和勞力是不能計較的。
“我對這問題的解答完了,李先生以為怎樣?”王先生笑向雜坐在學生叢中的李先生說。
李先生含笑點頭不說什麼。
學生們因問題得了明快的解釋,都露出愉悅的神情,尤其是提出這問題的慧修。
“我們才知道創作如此可貴。
請先生再帶便給我們說些創作的方法或經驗。
”杜振宇立起身來要求說。
王先生拭好黑闆,方從講台下來,聽振宇這樣說,就在講台旁立住回答道: “這提議很好,關于創作,應該有許多事情可講的。
可惜我至今尚未有什麼創作成就,讓我們請李先生指教吧。
他是有過創作經驗的人。
——李先生,請你發表些意見。
” 王先生一壁說一壁向李先生方面走近去。
學生們又拍起手來。
李先生也不推辭,就在人叢中立起來說道: “王先生說得太謙虛了,我曾讀過他的詩和小說呢。
我的繪畫的創作,連這幅《母親》,也不過三四次,夠不上講什麼創作的經驗和方法。
姑且對諸君随便談談吧。
“創作是一種創造,其生命就在乎有新鮮的意味。
無論文章或繪畫,凡是摹仿套襲的東西,決不配稱為創作。
創作第一步的工夫是發見題材,題材須是有新鮮意味的才值得選擇認定。
世間的事物,原都是現成的、平凡的、舊有的,所謂新鮮的意味,完全要作者自己去發見。
戀愛這一個題材,不知自古以來曾被多少文學家描寫過,‘花’‘月’在詩歌裡不知曾出現過多少次。
能在平凡的事物之中看出新的意味來,這是創作家的第一種資格。
我的這幅《母親》,題材不消說是很舊的,西洋早已有許多人畫過,他們所畫的是《聖母圖》,我所着眼的方面,卻和他們不一樣,中國古來關于母親的文章雖不少
何嘗每幅畫都像《母親》這樣地費去長期間的工夫?方才李先生說文章與繪畫有許多共通點,這話很對。
我是不懂得繪畫的,用文章來作比喻吧。
諸君在家裡可以于幾分鐘内寫好一張便條或明信片,在課堂上可以于一二小時内完成一篇記事文或說明文、議論文,但将來也許會費了一年半載的工夫去寫一篇小說、詩歌或别的文章。
” 王先生說到這裡,取起粉筆來在黑闆上寫了“應用之作”“習作”“創作”三個項目。
“文章與繪畫都可分這三個項目來講。
先說繪畫,李先生在教室中作寫生範畫,替朋友畫扇子,是應用之作;自己練習石膏模型或人體寫生,是習作;這次的《母親》,是創作。
再說文章,諸君的寫書信,是應用之作;作文,是習作;将來擇定了題材自由地無拘束地去寫出文藝作品來,便是創作。
“習作隻是法則與手腕的練習,應用之作隻是對付他人和事務的東西,創作才是發揮自己天分的真成績。
無論繪畫和文章都如此。
習作是畢生随時都可做的,每次大概有一定的着眼點,一次習作,不必花過多的時間和勞力;應用之作是對付他人和事務的東西,有他人和事務在眼前,也不許我們多費時間,以緻妨礙他人和阻滞事務;至于創作,全是自由的天地,可以盡自己的心力忠實地做去,做到自己認為滿意了才放手。
李先生在黑闆上替你們作範畫,如果多花了時間,于你們就有妨礙了;可是他畫《母親》即使再多畫幾年也可以。
你們在教室中作文課,如果到了規定的時刻不繳卷,我就要催促責備了,可是你們自己在課外愛寫什麼,無論怎樣慢,我決不會幹涉。
因為創作全是自己的事,忠于創作,就是忠于自己。
真正的創作決不該有絲毫随便的不認真的态度,古來的山水名畫家有‘五日成一山,十日成一水’的話,左太沖為作一篇賦竟至費去了十年的光陰。
創作貴精不貴多,時間和勞力是不能計較的。
“我對這問題的解答完了,李先生以為怎樣?”王先生笑向雜坐在學生叢中的李先生說。
李先生含笑點頭不說什麼。
學生們因問題得了明快的解釋,都露出愉悅的神情,尤其是提出這問題的慧修。
“我們才知道創作如此可貴。
請先生再帶便給我們說些創作的方法或經驗。
”杜振宇立起身來要求說。
王先生拭好黑闆,方從講台下來,聽振宇這樣說,就在講台旁立住回答道: “這提議很好,關于創作,應該有許多事情可講的。
可惜我至今尚未有什麼創作成就,讓我們請李先生指教吧。
他是有過創作經驗的人。
——李先生,請你發表些意見。
” 王先生一壁說一壁向李先生方面走近去。
學生們又拍起手來。
李先生也不推辭,就在人叢中立起來說道: “王先生說得太謙虛了,我曾讀過他的詩和小說呢。
我的繪畫的創作,連這幅《母親》,也不過三四次,夠不上講什麼創作的經驗和方法。
姑且對諸君随便談談吧。
“創作是一種創造,其生命就在乎有新鮮的意味。
無論文章或繪畫,凡是摹仿套襲的東西,決不配稱為創作。
創作第一步的工夫是發見題材,題材須是有新鮮意味的才值得選擇認定。
世間的事物,原都是現成的、平凡的、舊有的,所謂新鮮的意味,完全要作者自己去發見。
戀愛這一個題材,不知自古以來曾被多少文學家描寫過,‘花’‘月’在詩歌裡不知曾出現過多少次。
能在平凡的事物之中看出新的意味來,這是創作家的第一種資格。
我的這幅《母親》,題材不消說是很舊的,西洋早已有許多人畫過,他們所畫的是《聖母圖》,我所着眼的方面,卻和他們不一樣,中國古來關于母親的文章雖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