廿七 文章的組織
關燈
小
中
大
初春的一個星期日的下午,第一中學的會堂裡坐着滿堂的聽衆。
都是男女學生。
講台上并坐着三個評判員,靠左的一個便是王仰之先生。
這天是演說競賽會的會期,與賽的有H市幾個中學和鄰近四五縣的中學,每校推舉代表一人參加競賽。
第一中學的代表是周錦華。
經過了校内的預賽,錦華的成績最好,她就充當了代表。
這在第一中學裡是一件非常興奮的事,大家希望她得到優勝,所以大多數的學生都到場來聽。
此外的聽衆便是别校的學生,他們也不乏好勝之心,個個懷着站在運動場旁邊觀戰的情緒,凝着神思靜聽演說員的話,誰也不肯放過一個音、一個詞。
一個男學生演說《我國的前途》收了場,便輪到錦華了。
她的題目是《文章的組織》,早已寫在講台旁邊貼着的紙上,大衆都已看見。
待她從第三排座位上站起,輕快地走上講台的時候,一陣輕輕舒氣的聲音霎時浮起,一會兒便又回到寂靜。
錦華穿着陰丹士林布的長袍,新式的裁剪,窄而長的袖口,抹到腳背的下擺,給與人一種樸素而雅潔的印象。
她鞠躬之後,眼光承受着全堂聽衆的凝視,不慌不忙開口道: “我選定這一個題目,想說一些關于寫作方面的話。
寫作這一件事情,在座的諸位同學和我一樣,正在逐漸逐漸地修煉着。
我不比諸位同學會得多,知道得多,那是不用說的;可是從前人說的,‘愚者千慮,必有一得’,我願意把‘愚者’的‘一得’貢獻給諸位同學,作為修練時候的參考。
這一點兒微薄的誠意先要請諸位同學鑒諒。
“在說到我這個題目以前,有一層必須先行提及的,就是:寫作是生活中間的一個項目,并不是随便玩玩的一種遊戲。
這一層很關重要,必須認清。
認清原也并不難。
譬如說,作工是生活中間的一個項目,或者說,說話是生活中間的一個項目,誰都覺得是當然之事;寫作同說話、作工一例,它也是生活中間的一個項目自然沒有問題。
可是,有一批人把寫作的性質認錯了,他們以為這是生活的一種點綴,好比這會堂中挂着的柏枝和萬國旗;他們忘記了寫作便是生活的本身,所以沒有什麼意思、情感的時候,也可以提起筆來寫作長篇大論,有了什麼意思、情感的時候,又可以遷就格式,模仿老調,把原來的意思、情感化了裝。
總之,他們對于寫作不當一回事,不用真誠的态度去對付,隻看作同遊戲差不多的玩意兒。
這樣認錯了的人曆來都有,他們對于寫作方法自有他們的專門研究。
在我們,這等專門研究是無所用的。
我們為要充實我們的生活,所以必須修練寫作的技能;在這樣的情形之下,對于寫作方法的研究非從實際生活出發不可。
惟有這樣,研究得來的結果才有用處,才會增進我們寫作的技能。
“我的題目中用了‘組織’這一個詞兒。
許多人聚在一起,共同辦一件事,派定甲擔任這一項職務,派定乙擔任那一項職務,所有的人都派定了,都有了适當的職務可做,這叫作‘組織’。
某君要在多少大的一塊空地上蓋一所房子,那所房子必須有一間客室、一間書室、兩間卧室以及其他應用的房間,他托建築師替他打圖樣,建築師依着他的囑咐打成圖樣,把他所需要的房間配置得很适宜,這叫作‘組織’。
一篇文章猶如一個團體,每一節就同團體中的每個人一樣,都應該擔任相當的職務。
一篇文章猶如一所房子,每一節就同整所房子中的每間房間一樣,都應該有它的适宜的位置。
所以,寫作文章必得講究‘組織’。
“一篇文章可以比作一個團體、一所房子,就因為它是一個獨立的單位。
一串的意思、情感和其他的意思、情感不相連系,可以自管自地發表出來,這就是一個獨立的單位。
譬如,講到這所會堂要用許多的話,這許多的話自成一個單位,和講到某座山、某個城鎮的話不相連系;議論抗日應該取什麼步驟要用許多的話,這許多的話自成一個單位,和議論某人做某事對于他自己有沒有益處的話不相連系。
這自成一個單位的許多話,如果用言語來發表便叫作‘一番話’或者‘一席話’,用文字來發表便叫作‘一篇文章’;所以稱為‘一番’‘一席’以及‘一篇’,無非表明這是一個單位罷了。
晚飯過後,爐火旁邊,家庭中間的随便談話是不成為一個單位的:母親說起姑母那裡好久沒有來信了,弟弟說起鄰家的貓生了四頭小貓,父親忽然提及某個同事的趣事,姊姊又搶着說她的衣衫太背時了,這簡直可稱為‘話語的雜貨攤’。
還有,懷中雜記冊上所記的各條是不成為一個單位的:第一條記着
都是男女學生。
講台上并坐着三個評判員,靠左的一個便是王仰之先生。
這天是演說競賽會的會期,與賽的有H市幾個中學和鄰近四五縣的中學,每校推舉代表一人參加競賽。
第一中學的代表是周錦華。
經過了校内的預賽,錦華的成績最好,她就充當了代表。
這在第一中學裡是一件非常興奮的事,大家希望她得到優勝,所以大多數的學生都到場來聽。
此外的聽衆便是别校的學生,他們也不乏好勝之心,個個懷着站在運動場旁邊觀戰的情緒,凝着神思靜聽演說員的話,誰也不肯放過一個音、一個詞。
一個男學生演說《我國的前途》收了場,便輪到錦華了。
她的題目是《文章的組織》,早已寫在講台旁邊貼着的紙上,大衆都已看見。
待她從第三排座位上站起,輕快地走上講台的時候,一陣輕輕舒氣的聲音霎時浮起,一會兒便又回到寂靜。
錦華穿着陰丹士林布的長袍,新式的裁剪,窄而長的袖口,抹到腳背的下擺,給與人一種樸素而雅潔的印象。
她鞠躬之後,眼光承受着全堂聽衆的凝視,不慌不忙開口道: “我選定這一個題目,想說一些關于寫作方面的話。
寫作這一件事情,在座的諸位同學和我一樣,正在逐漸逐漸地修煉着。
我不比諸位同學會得多,知道得多,那是不用說的;可是從前人說的,‘愚者千慮,必有一得’,我願意把‘愚者’的‘一得’貢獻給諸位同學,作為修練時候的參考。
這一點兒微薄的誠意先要請諸位同學鑒諒。
“在說到我這個題目以前,有一層必須先行提及的,就是:寫作是生活中間的一個項目,并不是随便玩玩的一種遊戲。
這一層很關重要,必須認清。
認清原也并不難。
譬如說,作工是生活中間的一個項目,或者說,說話是生活中間的一個項目,誰都覺得是當然之事;寫作同說話、作工一例,它也是生活中間的一個項目自然沒有問題。
可是,有一批人把寫作的性質認錯了,他們以為這是生活的一種點綴,好比這會堂中挂着的柏枝和萬國旗;他們忘記了寫作便是生活的本身,所以沒有什麼意思、情感的時候,也可以提起筆來寫作長篇大論,有了什麼意思、情感的時候,又可以遷就格式,模仿老調,把原來的意思、情感化了裝。
總之,他們對于寫作不當一回事,不用真誠的态度去對付,隻看作同遊戲差不多的玩意兒。
這樣認錯了的人曆來都有,他們對于寫作方法自有他們的專門研究。
在我們,這等專門研究是無所用的。
我們為要充實我們的生活,所以必須修練寫作的技能;在這樣的情形之下,對于寫作方法的研究非從實際生活出發不可。
惟有這樣,研究得來的結果才有用處,才會增進我們寫作的技能。
“我的題目中用了‘組織’這一個詞兒。
許多人聚在一起,共同辦一件事,派定甲擔任這一項職務,派定乙擔任那一項職務,所有的人都派定了,都有了适當的職務可做,這叫作‘組織’。
某君要在多少大的一塊空地上蓋一所房子,那所房子必須有一間客室、一間書室、兩間卧室以及其他應用的房間,他托建築師替他打圖樣,建築師依着他的囑咐打成圖樣,把他所需要的房間配置得很适宜,這叫作‘組織’。
一篇文章猶如一個團體,每一節就同團體中的每個人一樣,都應該擔任相當的職務。
一篇文章猶如一所房子,每一節就同整所房子中的每間房間一樣,都應該有它的适宜的位置。
所以,寫作文章必得講究‘組織’。
“一篇文章可以比作一個團體、一所房子,就因為它是一個獨立的單位。
一串的意思、情感和其他的意思、情感不相連系,可以自管自地發表出來,這就是一個獨立的單位。
譬如,講到這所會堂要用許多的話,這許多的話自成一個單位,和講到某座山、某個城鎮的話不相連系;議論抗日應該取什麼步驟要用許多的話,這許多的話自成一個單位,和議論某人做某事對于他自己有沒有益處的話不相連系。
這自成一個單位的許多話,如果用言語來發表便叫作‘一番話’或者‘一席話’,用文字來發表便叫作‘一篇文章’;所以稱為‘一番’‘一席’以及‘一篇’,無非表明這是一個單位罷了。
晚飯過後,爐火旁邊,家庭中間的随便談話是不成為一個單位的:母親說起姑母那裡好久沒有來信了,弟弟說起鄰家的貓生了四頭小貓,父親忽然提及某個同事的趣事,姊姊又搶着說她的衣衫太背時了,這簡直可稱為‘話語的雜貨攤’。
還有,懷中雜記冊上所記的各條是不成為一個單位的:第一條記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