廿四 推敲
關燈
小
中
大
樂華在利華鐵工廠的訓練班裡漸漸被認為高材生,受到幾個指導教師的獎贊。
這原不是什麼可詫異的事:一般練習生大都是高小畢業的程度,有幾個連高小也沒有畢業;而樂華卻在中學裡讀了一年半,并且平時不是馬馬虎虎的,自然會在侪輩裡頭露出頭角來了。
他所畫的圖樣有好幾幅堂皇地懸挂在教室裡;遇到須作記錄或者報告的時候,指導教師又常常指派着他。
因此在同學的眼光裡,他差不多是次于教師的可以請教的人物。
幾個用功一點的人便包圍着他,詢問這個,讨論那個。
他雖然覺得繁忙,精神上卻是很愉快的。
一天晚上,夜課完畢以後,樂華正預備回到宿舍裡去,卻給一個叫作宋有方的同學喊住了。
“樂華,慢一點走,請教你一件事。
” “什麼事?”樂華回轉頭來,窗外射進來的月光正照在他的臉上。
“我做了一篇文字,想請你替我修改一下。
” 在訓練班裡并沒有國文的功課;這班練習生離開了學校,卻從實際經驗上感到了讀寫技能的需要,于是買一些借一些書籍來閱讀,更自己拟定了題目練習作文。
其中愈是用功的幾個愈嫌得空閑時間太缺少了,從前那樣什麼事都不做,隻是閱讀呀,寫作呀,遊戲呀,運動呀,真成為遙遠的舊夢;而且,近旁沒有可以請教的人,一切差不多都在暗中摸索,也是非常寂寞的事。
宋有方這一篇文字是在夜課之後就寝以前寫的,連續寫了三四個晚上,才算完了篇。
他自己不知道中間有什麼毛病,心想樂華或者可以給他一點幫助,故而請樂華替他修改;這還是第一次呢。
“什麼題目?”樂華接宋有方的稿紙在手,見第一行寫着“機械的工作”五個字,又問道: “你在這一篇裡說些什麼話呢?” “我說機械的工作比人快,比人準确;工人的職務隻在管理機械。
這個意思當然很平常,然而是我自己的經驗,所以把它寫出來,借此練習作文。
不過一下筆困難就來了。
幾句話同時在腦子裡出現,不知道先寫哪一句好。
平常說話說了就算了,似乎沒有什麼疑問,現在要把話寫到紙面上去,這樣說好呢還是那樣說好,疑問便時時刻刻發生了。
還有,要把一種比較複雜的東西說明白真是不容易。
這一篇裡說起自動車床,想了好久才寫下去,我自己覺得還是沒有說明白。
” 說到這裡,宋有方用誠摯的眼光看定樂華,懇切地說: “謝謝你,破費一點兒工夫,替我修改一下吧!我要知道哪一些地方不該這樣說,應該那樣說;更要知道為什麼不該這樣說,應該那樣說。
這并不要緊,随便什麼時候交還我指點我好了。
我沒有先生,我把你當作先生吧!” 樂華緊緊執着宋有方的手,回答道: “把我當作先生的話,請你千萬不要說;你要這樣說,便是拒絕我的效勞了。
我所知道的,我所能夠看出來的,一定盡量告訴你。
” 宋有方的眼睛裡放出歡喜和感激的光,重複地說: “謝謝你!謝謝你!” 樂華便轉身向電燈,看宋有方的文字。
一般人站在精美的機械旁邊,贊美道:“機械真像個活人,不過是用鐵鑄成的,不是由血和肉生成的。
” 機械比人強得多了。
這個話是不對的。
機械倘若和人一樣,用人好了,用機械做什麼?機械工作比人快,又比人準,力量又大到不知多少倍。
機械不止有兩隻手。
人隻有兩隻手。
人要機械有幾隻手,就可以做得它有幾隻手。
兩種工具,人不能同時一同拿。
機械便能夠同時一同拿,就是幾十種工具,也可以同時一同拿。
同時一同做兩件事情,人是辦不到的,一壁拉鋸,一壁推刨,大家辦不到的。
這樣的工作機械辦得到。
這原不是什麼可詫異的事:一般練習生大都是高小畢業的程度,有幾個連高小也沒有畢業;而樂華卻在中學裡讀了一年半,并且平時不是馬馬虎虎的,自然會在侪輩裡頭露出頭角來了。
他所畫的圖樣有好幾幅堂皇地懸挂在教室裡;遇到須作記錄或者報告的時候,指導教師又常常指派着他。
因此在同學的眼光裡,他差不多是次于教師的可以請教的人物。
幾個用功一點的人便包圍着他,詢問這個,讨論那個。
他雖然覺得繁忙,精神上卻是很愉快的。
一天晚上,夜課完畢以後,樂華正預備回到宿舍裡去,卻給一個叫作宋有方的同學喊住了。
“樂華,慢一點走,請教你一件事。
” “什麼事?”樂華回轉頭來,窗外射進來的月光正照在他的臉上。
“我做了一篇文字,想請你替我修改一下。
” 在訓練班裡并沒有國文的功課;這班練習生離開了學校,卻從實際經驗上感到了讀寫技能的需要,于是買一些借一些書籍來閱讀,更自己拟定了題目練習作文。
其中愈是用功的幾個愈嫌得空閑時間太缺少了,從前那樣什麼事都不做,隻是閱讀呀,寫作呀,遊戲呀,運動呀,真成為遙遠的舊夢;而且,近旁沒有可以請教的人,一切差不多都在暗中摸索,也是非常寂寞的事。
宋有方這一篇文字是在夜課之後就寝以前寫的,連續寫了三四個晚上,才算完了篇。
他自己不知道中間有什麼毛病,心想樂華或者可以給他一點幫助,故而請樂華替他修改;這還是第一次呢。
“什麼題目?”樂華接宋有方的稿紙在手,見第一行寫着“機械的工作”五個字,又問道: “你在這一篇裡說些什麼話呢?” “我說機械的工作比人快,比人準确;工人的職務隻在管理機械。
這個意思當然很平常,然而是我自己的經驗,所以把它寫出來,借此練習作文。
不過一下筆困難就來了。
幾句話同時在腦子裡出現,不知道先寫哪一句好。
平常說話說了就算了,似乎沒有什麼疑問,現在要把話寫到紙面上去,這樣說好呢還是那樣說好,疑問便時時刻刻發生了。
還有,要把一種比較複雜的東西說明白真是不容易。
這一篇裡說起自動車床,想了好久才寫下去,我自己覺得還是沒有說明白。
” 說到這裡,宋有方用誠摯的眼光看定樂華,懇切地說: “謝謝你,破費一點兒工夫,替我修改一下吧!我要知道哪一些地方不該這樣說,應該那樣說;更要知道為什麼不該這樣說,應該那樣說。
這并不要緊,随便什麼時候交還我指點我好了。
我沒有先生,我把你當作先生吧!” 樂華緊緊執着宋有方的手,回答道: “把我當作先生的話,請你千萬不要說;你要這樣說,便是拒絕我的效勞了。
我所知道的,我所能夠看出來的,一定盡量告訴你。
” 宋有方的眼睛裡放出歡喜和感激的光,重複地說: “謝謝你!謝謝你!” 樂華便轉身向電燈,看宋有方的文字。
一般人站在精美的機械旁邊,贊美道:“機械真像個活人,不過是用鐵鑄成的,不是由血和肉生成的。
” 機械比人強得多了。
這個話是不對的。
機械倘若和人一樣,用人好了,用機械做什麼?機械工作比人快,又比人準,力量又大到不知多少倍。
機械不止有兩隻手。
人隻有兩隻手。
人要機械有幾隻手,就可以做得它有幾隻手。
兩種工具,人不能同時一同拿。
機械便能夠同時一同拿,就是幾十種工具,也可以同時一同拿。
同時一同做兩件事情,人是辦不到的,一壁拉鋸,一壁推刨,大家辦不到的。
這樣的工作機械辦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