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 辭的認識
關燈
小
中
大
樂華端着兩盞茶走出來,看見父親與那位盧先生已經在靠西牆的茶幾兩旁坐下了。
“盧先生,用茶。
爸爸,用茶。
” 盧先生燃着了雪茄,帶着笑顔将樂華端相了一會,問道: “在中學堂裡讀書,還有幾年畢業?” “才一年級呢。
初中畢業,要在後年。
”樂華回答。
“初中畢了業進高中,高中畢了業進大學,大學畢了業出洋遊學,”盧先生紅潤的圓臉耀着光彩,旁睨着枚叔說,“枚翁,你要好好兒給他下本錢呢。
” “哪裡談得到這些,我想讓他在初中畢了業也就算了。
” 由于自家境況的困難以及對于教育現狀的不滿,枚叔是有一大篇的議論可以發揮,主張即使不在初中畢業也沒有什麼關系的;可是這未免使這位熱心的客人掃興,所以給他個并不趨于極端的回答。
“初中畢業不行的,”盧先生把雪茄摘在手裡,“現在更不比前十幾年了,要賺錢非出洋遊學不可。
我有一個朋友,他的兒子到德國遊學,去年回來,就在上海西門子洋行當買辦。
七百塊錢一個月,出進是汽車,真寫意呢。
” 枚叔苦笑着說: “可惜我沒有這一大筆本錢。
” 樂華對于這位客人所說的話不感得親切有味,便自去在沿窗的桌子旁坐了,取一本《生理衛生學教本》在手,低頭溫習。
盧先生似乎方才想起了本錢不是個個人預備着在袋裡的,不覺爽然若失,說道: “話倒是真的,沒有本錢,讀書就不容易讀上去。
——請問枚翁,近來有什麼地方說起,要相煩枚翁幫忙的嗎?”輕輕的,是很關切的聲調。
“沒有。
”枚叔簡單地說。
“枚翁當過多年的教員,在各處學堂裡一定很有交情吧。
”言外的意思是生路并不見得斷絕,幸勿多所憂慮。
“現在還不到暑假,學校裡當然沒有什麼更動。
再說當教師雖是一隻破飯碗,但捧着這隻破飯碗總比兩手空空好,我又何忍奪了人家的捧在自己手裡。
” 這不是真個生路斷絕了嗎?盧先生今天來訪問,本希望得到一點好消息,或者枚叔已經有了事情了,或者有什麼人正在給枚叔介紹。
而現在枚叔這樣說,什麼時候才能夠得到一個職業實在難以預料,想給他安慰也無從說起,隻得蹙着眉說: “早知道我們的銀行今春就要收場,就不拉枚翁來幫忙了。
對于這件事,我十二分抱歉!” 盧先生說罷,又把雪茄銜在嘴裡;剛才燃着的火已經滅了,便劃一根火柴再把它燃着。
“那有什麼抱歉的?”枚叔以書生的襟懷,又加上對于世事的認識,知道自己直同海灘旁的小草一樣,經浪潮的沖激,便會被送到不知什麼地方去的。
即使去年不進銀行任事,今年此刻一定仍在學校裡教課嗎?那是沒有準兒的。
“況且,你們股東是虧蝕了資本,比起我來,損失大得多了。
”枚叔又用這樣的話來抵消盧先生抱歉的心思。
“我倒還好,損失不算大。
兩個月來不到銀行辦事,又覺得很解放。
” 枚叔聽到這裡仿佛覺得不大順耳,想了一想,方才領會;眼光偶爾投到沿窗樂華那邊,隻見樂華正把疑問的眼光看着那紅潤的圓臉。
“這裡地方小,幹不出什麼事業來。
再要開銀行決不在這裡開了,有機會就得在上海開。
不過一個人解放久了也不好。
天天打牌有什麼意思,總得找一點事情來做。
因此,我想辦一點社會主義。
” 這個話使枚叔愕然了。
這位有點小能幹的銀行家,難道同一般青年一樣,受着時代思潮的激蕩,知道資本主義已經到了“臨命終時”,從資本主義這個腐爛體裡成長起來的将是社會主義嗎?但是,社會主義怎樣“辦”呢?“辦”社會主義的人為什麼又說有機會又得在上海開銀行呢? 樂華也同樣地感得奇怪。
“社會主義”,在雜志和報紙上,在同學間的談話中,是常常被提及的一個名詞,看着、聽着、說着都沒有什麼奇怪;惟獨由這位四十光景的、商人風的盧先生吐出來,卻異樣地不相稱,有如矮人穿着長衣服,小孩戴着大帽子。
他的社會主義是什麼東西呢?這樣的問語咽住在樂華的喉嚨口。
“盧先生,用茶。
爸爸,用茶。
” 盧先生燃着了雪茄,帶着笑顔将樂華端相了一會,問道: “在中學堂裡讀書,還有幾年畢業?” “才一年級呢。
初中畢業,要在後年。
”樂華回答。
“初中畢了業進高中,高中畢了業進大學,大學畢了業出洋遊學,”盧先生紅潤的圓臉耀着光彩,旁睨着枚叔說,“枚翁,你要好好兒給他下本錢呢。
” “哪裡談得到這些,我想讓他在初中畢了業也就算了。
” 由于自家境況的困難以及對于教育現狀的不滿,枚叔是有一大篇的議論可以發揮,主張即使不在初中畢業也沒有什麼關系的;可是這未免使這位熱心的客人掃興,所以給他個并不趨于極端的回答。
“初中畢業不行的,”盧先生把雪茄摘在手裡,“現在更不比前十幾年了,要賺錢非出洋遊學不可。
我有一個朋友,他的兒子到德國遊學,去年回來,就在上海西門子洋行當買辦。
七百塊錢一個月,出進是汽車,真寫意呢。
” 枚叔苦笑着說: “可惜我沒有這一大筆本錢。
” 樂華對于這位客人所說的話不感得親切有味,便自去在沿窗的桌子旁坐了,取一本《生理衛生學教本》在手,低頭溫習。
盧先生似乎方才想起了本錢不是個個人預備着在袋裡的,不覺爽然若失,說道: “話倒是真的,沒有本錢,讀書就不容易讀上去。
——請問枚翁,近來有什麼地方說起,要相煩枚翁幫忙的嗎?”輕輕的,是很關切的聲調。
“沒有。
”枚叔簡單地說。
“枚翁當過多年的教員,在各處學堂裡一定很有交情吧。
”言外的意思是生路并不見得斷絕,幸勿多所憂慮。
“現在還不到暑假,學校裡當然沒有什麼更動。
再說當教師雖是一隻破飯碗,但捧着這隻破飯碗總比兩手空空好,我又何忍奪了人家的捧在自己手裡。
” 這不是真個生路斷絕了嗎?盧先生今天來訪問,本希望得到一點好消息,或者枚叔已經有了事情了,或者有什麼人正在給枚叔介紹。
而現在枚叔這樣說,什麼時候才能夠得到一個職業實在難以預料,想給他安慰也無從說起,隻得蹙着眉說: “早知道我們的銀行今春就要收場,就不拉枚翁來幫忙了。
對于這件事,我十二分抱歉!” 盧先生說罷,又把雪茄銜在嘴裡;剛才燃着的火已經滅了,便劃一根火柴再把它燃着。
“那有什麼抱歉的?”枚叔以書生的襟懷,又加上對于世事的認識,知道自己直同海灘旁的小草一樣,經浪潮的沖激,便會被送到不知什麼地方去的。
即使去年不進銀行任事,今年此刻一定仍在學校裡教課嗎?那是沒有準兒的。
“況且,你們股東是虧蝕了資本,比起我來,損失大得多了。
”枚叔又用這樣的話來抵消盧先生抱歉的心思。
“我倒還好,損失不算大。
兩個月來不到銀行辦事,又覺得很解放。
” 枚叔聽到這裡仿佛覺得不大順耳,想了一想,方才領會;眼光偶爾投到沿窗樂華那邊,隻見樂華正把疑問的眼光看着那紅潤的圓臉。
“這裡地方小,幹不出什麼事業來。
再要開銀行決不在這裡開了,有機會就得在上海開。
不過一個人解放久了也不好。
天天打牌有什麼意思,總得找一點事情來做。
因此,我想辦一點社會主義。
” 這個話使枚叔愕然了。
這位有點小能幹的銀行家,難道同一般青年一樣,受着時代思潮的激蕩,知道資本主義已經到了“臨命終時”,從資本主義這個腐爛體裡成長起來的将是社會主義嗎?但是,社會主義怎樣“辦”呢?“辦”社會主義的人為什麼又說有機會又得在上海開銀行呢? 樂華也同樣地感得奇怪。
“社會主義”,在雜志和報紙上,在同學間的談話中,是常常被提及的一個名詞,看着、聽着、說着都沒有什麼奇怪;惟獨由這位四十光景的、商人風的盧先生吐出來,卻異樣地不相稱,有如矮人穿着長衣服,小孩戴着大帽子。
他的社會主義是什麼東西呢?這樣的問語咽住在樂華的喉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