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七

關燈
行雨施,不崇朝而遍天下;理大物博,祖陽氣之發東方。

    ”汪文端公由敦所書,句則趙瓯北先生所撰也。

     武廟對 西湖秋水觀,祀武帝,在嶽忠武廟之左。

    門對雲:“德必有鄰,把臂呼嶽家父子;忠能擇主,鼎足定漢室君臣。

    ”缪昌期手筆也。

     侍郎林 曲阜城東,有顔氏族葬之域,呼曰“侍郎林”。

    桂未谷曰:“侍郎者,石楠之轉語也。

    ”引任昉《述異記》雲:“曲阜古城,有顔回墓,墓上石楠二株,可三四十圍,土人雲:‘顔子手植之木。

    ’”孔林植楷,千載共雲;顔林樹石楠,人罕知者。

     親戚 《史記·宋世家》:“箕子,纣親戚也。

    ”《路史》謂“但言親戚,則非諸父昆弟之稱”,而不知非也。

    古人稱一家之人,亦曰親戚。

    《韓詩外傳》:“曾子曰:‘親戚既殁,雖欲孝,誰為孝。

    ’”此以親戚為父母也。

    《左僖二十四年傳》:“封建親戚以蕃屏周。

    ”此以親戚為伯叔子弟也。

    《昭二十年傳》:“棠君尚謂其弟員曰:‘親戚為戮,不可以莫之報也。

    ’”此以親戚為父兄也。

    《戰國策》:“蘇秦曰:‘富貴則親戚畏懼。

    ’”此以親戚為妻嫂也。

     餞優詩 梁石癡樞,順德人,工畫而懶于詩。

    所識孔生,拉往珠江花舫,則與優兒餞,優,衡陽人,依孔三載,至是言旋。

    或曰:“今日之酒,不可無詩,無則不許入席。

    ”梁曰:“詩亦非難,但論工不工耳。

    餘不工,故不作。

    今必欲強就,子不我工,亦不得入席。

    ”因援筆立成四句曰:“昔自衡陽來,今返衡陽去。

    風送衡陽舟,目斷衡陽樹。

    ”于是衆眙而俱擱筆。

     撕 以手離物,俗謂之撕。

    撕即斯也。

    《說文》:“斯,析也。

    ”《釋诂》:“斯,離也。

    ”《詩·陳風》:“墓門有棘,斧以斯之。

    ”箋:“惟斧可以開析之。

    ”然此猶假物以為用者。

    《呂覽·報更篇》:“趙孟見桑下餓人,與之脯一朐,曰:‘斯食之。

    ’”注:“斯,析也。

    ”此則以手離物之确證。

     賊秃 今人罵僧曰“賊秃”。

    按梁荀濟表雲:“朝夕敬妖怪之胡鬼,曲躬供貪淫之賊秃。

    ”則此語六朝已有之。

     老 今人友朋相呼,稱其姓而帶以老字者,亦有所本。

    白香山詩:“每被老元偷格律。

    ”謂微之也。

    “試覓老劉看”,謂夢得也。

    又有稱人字之一字而系以老者,東坡詩曰:“老可能為竹寫真。

    ”謂文與可也。

     荅 古無荅字,合,即荅也。

    《釋诂》:“合,對也。

    ”《左宣二年傳》:“對曰:非馬也,其人也,既合而來奔。

    ”杜注:“合,猶荅也。

    叔牂言畢,遂奔魯。

    ” 烈皇慘訣 李自成陷京師,上命傳皇太子、二皇子至。

    猶盛服入,上曰:“此何時而不易服乎?”亟命持敝衣來,上為解其衣換之,且手系其帶告之曰:“汝今日為太子,明日為平人,在亂離中匿迹藏名,見年老者呼之以翁,少者呼之以伯叔,萬一得全,報父母仇,毋忘吾今日戒也。

    ”見王譽昌《崇祯宮祠注》。

    此語出自帝王之口,沉痛極矣。

     一壯 醫人用艾一灼曰一壯,向以為一撞,謂其墳起如撞物然,而不知非也。

    《埤雅》:“壯者,以壯人為法,其言若幹壯者,為壯人當以此為數準也。

    其餘老弱羸病,量力而減之耳。

    ” 四壬子圖 本朝方爾止,畫四壬子圖,繪陶淵明、杜子美、白樂天,自執詩卷請教,蓋仿後漢趙邠卿也。

    邠卿圖子産、叔向、晏嬰、季劄四人居賓位,而自畫其像居主位,皆模蠡鑄島之濫觞耳。

     名姓之誤 齊将孫膑以刑為名,非真名也。

    漢将黔布以刑為姓,非真姓也。

    乃《姓譜》收黔為姓,而今武人有名孫再膑者,可發一笑也。

     先臣先妾 人臣對君,稱父曰先臣。

    晏嬰辭齊景公更宅曰:“君之先臣容焉。

    ”稱母可曰先妾。

    《戰國策》:“匡章對齊威王曰:‘臣非不能更葬先妾也。

    ’” 顔子 《高士傳》:“顔回有郭外之田六十畝,以供粥。

    有郭内之圃六十畝,以供絲麻。

    ”若是,則小康之家矣,何至箪瓢陋巷,不堪其憂耶?其說殊不足信。

     大明湖趵突泉 二處皆濟南勝境。

    劉少宣《詠湖》句雲:“舟行着色屏風裡,人在回文錦字中。

    ”張雲莊《詠泉》詩雲:“平地忽堆三尺雪,四時長吼半空雷。

    ”可想見兩地光景。

     先大父夬庵公傳 盧抱經學士所撰,敬錄于此:“梁君處素,名履繩,餘益友也。

    善讀書,既撷其精,并正其誤,與其兄曜北相砻錯,一時有元方、季方之目。

    餘老而衰,漫思考訂群書,有所遺忘及錯誤,君率為餘審定之。

    兩君皆厚餘,其氣象,曜北侃侃然,君則訚訚然,和易近人,人尤樂親之。

    曜北棄舉子業,專精《史記》學。

    乾隆戊申,預行己酉科,君舉浙江鄉試,人鹹意其發名成業,正未有涯也。

    再試南宮,不遇,歸途風日燥烈,塵起漲天,熱毒往往中人,然抵家猶無恙也。

    會葬其先考侍郎公,在山閱月餘,親程畚築之勞維謹。

    茔面富春江,時當秋末,江風射人作寒。

    君自以素強壯,不為意,然君之受病已深矣。

    兩害俱發,卧床未幾,即失音。

    越日,而客傳其逝。

    餘聞而驚訝,往視之信,為之失聲長恸,悲夫!廣我見聞者,今少此一益友也。

    嗚呼!君生宦家,家門鼎盛,祖則大學士文莊公,父則工部侍郎沖泉公,伯祖編修耯林公,伯父餘同年友山舟侍講。

    設以常人處之,不為裙屐風流,則為裘馬清狂,以遊戲征逐為事,不複知有文字之樂者,比比然矣。

    君獨蕭然若寒士,衣不求新,出則徒步,不以所能病人,不以所不知愧人,博學而孱守之,故名不涉于愛憎之口。

    自其曾大父溪父先生以來,學問文章,照耀海内。

    代精八法,得其片楮,珍同珙璧。

    君克自奮厲,繼承家學,其于衆經中,尤精《左氏傳》,蓋其舅氏元和陳君樹華著有《春秋内外傳考證》,君複彙輯諸家之說,而折其衷,胪為六門,先以其成者示餘。

    餘讀而善之,其續纂者尚未竟也。

    遺草具在,撿拾而加以整比,将後之人是賴已。

    君詩清新越俗,有集若幹卷,嘗與其兄及所親合刻《梅竹聯吟》,亦可見其崖略。

    書法雖不名家,然端謹不苟,如其人。

    且通《說文》,下筆無俗字。

    使老其材,其成就烏能測其所至。

    乃年僅四十有六,而竟早世,時乾隆五十八年十一月三日也。

    在梁氏失一佳子弟,在宇内少一讀書人,則又不獨老人失一益友也,哀哉!君娶于曲阜孔氏,孔氏多學人。

    餘友孔君繼汾,為君之外舅,以君處族黨間,可以無愧色矣。

    一子曰祖恩,孫曰紹壬,在長逝者或可無憾,而未死者烏能免于憾也。

    餘頹唐之筆,不足為君重,但為之志其略,亦聊以抒餘之哀而已。

    ” 雌雄牝牡 雌雄屬禽,牝牡屬獸,然而“雉鳴求牡”,“牝雞司晨”,禽亦可言牝牡。

    “雄狐綏綏”,“雌兔迷離”,獸亦可言雌雄。

    至《墨子·非樂》曰:“雄不耕稼穑樹藝,雌不紡績織纴。

    ”以男女為雌雄,奇文也。

     點心 今以午前午後小食曰“點心”。

    按《唐書》“鄭傪為江淮留後,家人備夫人晨馔。

    夫人顧其弟曰:‘治妝未畢,我未及餐,爾且可點心。

    ’”此二字見紀載之始。

    又宋帝謂某臣曰:“朕當為卿設點心。

    ” 朝朝寒食夜夜元宵 俗諺豔稱富貴家有此二句。

    人俱以為歌舞繁華景象,而不知上句乃極冷淡語也。

    寒食一節,古無賞心樂事。

    豪家俾晝作夜,中宵酣戲,比曉高眠,客之至其門者,見突虛竈冷,頗有若寒食禁煙之象,故以是比之也。

     序班詩 鴻胪寺序班一官,皆考取大宛生員為之,河間紀象庭二尹,曉岚宗伯之少子,嘗為此職。

    有自嘲詩雲:“秀才每自歎途窮,一進鴻胪氣便雄。

    金頂朝珠同太史,蟒袍補褂僭王公。

    螭頭告示雙行白,門角封皮兩道紅。

    更有待官儀注狠,坐看道府打三躬。

    ” 象膽獺肝 諺曰:“人心象膽,世事獺肝。

    ”象膽無定位,十二月分屬遍體,故以比人心,言難見也。

    獺肝凡十二析,月腐一析,則他一析更新,循環歲更,故以比世事,言刻刻翻新也。

     左右 人道尚右,以右為尊,故尊文曰“右文”,尊武曰“右武”,莫能尚者,曰“無出其右”,重右也。

    失謀曰“左計”,異端曰“左道”,降秩曰“左遷”,卑左也。

    然今之序官及位次,則皆尚左矣。

     者這 者回、者番、者般、者時、者邊、者個,者之為言此也。

    今改作這字,這乃魚戰切,迎也。

    郭忠恕《佩觿》集雲:“以迎這之這,為者回之者,其順非有如此者。

    ” 制義礙詩 不從制義入手者,詩多不工,前輩多論之者。

    而工制義者,又往往不工詩,蓋魚熊本難兼美。

    且一則妙索環中,一則神遊象外,其間固微有區别也。

    袁簡齋先生曰:“老子雲:‘仁義者,道德之蘧廬也。

    可一蹴而不可久處也。

    ’其制義之謂乎?” 西域詩 長洲褚筠心廷璋,官侍讀學士,賦西域詩八首,序雲:“璋備員史局,八載于茲,承修《西域圖志》、《同文志》諸書,考索印證,紀聖朝之疆索,闡前代之見聞,編次之餘,爰成此什,志天山南北都會城郭之大略,以補史乘所未備,且借以詠歌盛烈,竊附于江漢常武之義雲。

    ”《烏魯木齊》雲:“額魯公孫此建瓴,地為額魯特公族噶爾丹多爾濟之昂吉。

    天戈萬裡下風霆。

    山圍蒲類分西谷,漢蒲類國地治天山西流榆谷。

    雲護沙陀拱北庭。

    唐為北庭大都護府,北接沙陀突厥地。

    不斷角聲橫月白,無邊草色入天青。

    輯懷城上新建城名。

    舒雄眺,盡把耕疇換牧坰。

    ”《伊黎》雲:“人驅風雪獸驅煙,猶見烏孫立國年。

    為漢烏孫建廷處,烏孫為行國,逐水草。

    海氣萬重吞麗水,伊黎河,唐時名伊麗河,亦曰伊黎水。

    西北流入巴爾喀什淖爾彼中海也。

    山容三面負祁連。

    伊黎為計騰格裡山,即古祁連山東西南三面分支環抱。

    盤雕紅寺朝鳴角,有海弩克、固爾劄兩廟。

    散馬青原夜控弦。

    紀績穹碑銜落日,固爾劄廟東建有前後勒銘伊黎碑。

    英靈班鄂想回旋。

    定北将軍班第、議政大臣鄂容安盡節于此。

    ”《雅爾》雲:“多邏川外夜吹蘆,雉堞新城接上腴。

    塞月已寒三葉護,唐三姓葉護地,在北廷西北金山之西。

    邊風猶動五單于。

    漢呼揭、車犁、烏藉、振閏、郅支五單于地。

    名藩甲卷煙消漠,西北接左哈薩大界,大兵追阿木爾撒納入其地,哈薩克撒帳數千裡因而内附。

    健将弓開血灑蕪。

    巴圖魯侍衛奇徹布克敵制勝于此。

    不是皇威宣北徼,春光誰遣遍墳垆。

    ”《額爾齊斯》雲:“西州直北勢憑陵,瀚海迢遙過白登。

    钤澤風高奔怒馬,今烘郭圖淖爾,譯言钤澤。

    金山雪暗下饑鷹。

    今阿勒坦鄂拉,譯言金山。

    曾傳舊壤開都伯,舊為都爾伯特遊牧處,四衛拉特之一也。

    都爾伯特,急讀則成都伯。

    僅見降王保策淩。

    都爾伯特有三策淩者,首先歸附,封王爵,今存。

    四部蟲沙成底事,好将忠謹化骁騰。

    ”《吹》雲:“梯空勁旅倚孱顔,巴圖魯阿玉錫以二十五人敗六千餘衆于格登山,在吹東境。

    徑出盤雕落雁間。

    波浪遠翻圖庫水,圖斯庫爾,急讀則成圖庫,唐碎葉水也。

    風雲高護格登山。

    千屯此日開榆塞,自圖斯庫爾北岸,傍吹河西北行五百餘裡,總名曰吹,今為屯種之所。

    十箭當年阻玉關。

    唐沙缽羅咥利失可汗分十部,部授一箭,曰十箭,居碎葉東西境。

    碎葉長川流不極,吹河為唐碎葉川。

    猶懸邊月照潺湲。

    ”《哈喇沙爾》雲:“風雨猶疑鐵騎屯,至今沙戟有遺痕。

    焉耆鎮啟龍遊遠,唐設焉耆都會府為四鎮之一。

    都護城懸烏壘尊。

    西境為漢烏壘城,都護居于此,西域為中。

    弓挂輪台飛皎月,西有地名王古爾,漢輪台地。

    劍磨蒲海射晴暾。

    南有羅蔔淖爾,為古蒲昌海,河源,至此潛行。

    戍樓高處分襟帶,山水遺經費讨論。

    ”《阿爾蘇》雲:“天邊冰雪郁嵯峨,木素峰高朔氣多。

    城北有木數爾嶺,多冰雪,回語木數爾,冰也。

    壕上射生城落雁,軍前飨士帳鳴鼍。

    東萦姑墨千年碛,阿克蘇東塔裡木河北岸,為古墨國地。

    南走于阗一線河。

    和阗河北流至此,入塔裡木河。

    待把方言垂竹筆,回人用竹筆。

    阿蘇溫宿謾承訛。

    阿克蘇為古溫宿地。

    ”《和阗》雲:“毗沙府号古于阗,和阗為古于阗,唐設毗沙都督府,西倚蔥嶺。

    蔥嶺千盤積翠連。

    大乘西來留法顯,《水經注》:“釋法顯至于阗,其國有大乘學。

    ”重源東下問張骞。

    《漢書》:“河有兩源,一出于阗。

    ”漁人秋采河邊玉,于阗有綠玉河、黑玉河,即今玉隴哈喇哈什諸河也。

    戰馬春耕隴上田。

    今日六城歌舞地,六城曰額裡齊,曰玉隴哈什,曰哈喇哈什,曰齊爾拉,曰塔克,曰克勒底雅。

    唐家風雨漢家煙。

    ”八詩風格高搴,音調圓響,洵可傳之作也。

     行狀 山舟學士遺命不作行狀,極高見也。

    《通鑒》注雲:“行狀者,狀其平生之行實,上之朝廷,以請谥。

    ”今既不在谥典,何必作耶?今尋常一命之員,亦立行狀,不識何所用諸? 履曆 今之履曆,古之腳色也。

    《通鑒》:“隋虞世基掌選曹,受納賄賂,多者超越等倫,無者注色而已。

    ”注色者,注其入仕所曆之色也。

    宋末參選者,具腳色狀,今謂之根腳。

    又宋人注狀,其始有并非元祐黨人親戚字樣,其後有并非蔡京、童貫親戚字樣。

     阮亭司寇對聯 殷彥來譽慶頌王文簡對聯:“天下文章莫大乎是,一時賢士皆從之遊。

    ”又錢亮功名世遊京師,除夕以聯送文簡雲:“尚書天北鬥,司寇魯東家。

    ”由是知名。

     名字之妄 士希賢聖,竊比前人,于名字中寓意,往往有之。

    然尊如堯舜,聖若宣尼,夫誰敢比迹哉?而梁太常丞有唐堯,漢有臨武長虞舜,北魏有都督曹仲尼,唐武後時有拾遺魯孔丘,何其狂妄若是? 謙語成谶 陳桂林文恭,性謙下,尹文端居首揆,素所推仰。

    一日,文恭病,文端往視曰:“吾輩均老,不知誰先作古人。

    ”文恭拱手曰:“還讓中堂。

    ”蓋習于謙,初不覺也。

    文端默然。

    及文恭予告歸,方戒途,傳聞文端騎箕之信,欲回京一吊,家人力阻,行至韓莊而薨。

     相士 先六世祖溪父公,少時詣一相士問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