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知性的形式:範疇

關燈
體的知識)的根本活動。

    這種活動必定是以一定概念為根據的按照一定方式賦予表象以統一性的綜合活動。

    這個想法在哲學史上産生了深遠影響。

    這是一個需要認真考慮的問題。

    如能提出确當的有一定說服力的論據,那将是知識學的一項重要發展。

     判斷是知識的表現形式。

    考察知識要從判斷入手。

    判斷是通過綜合活動産生出來的。

    形式邏輯說判斷表示主語和謂語的關系。

    這隻是從表面說明,未能道出知識的底蘊。

    形式邏輯也沒有向自身提出這樣的任務。

     為了對綜合活動與判斷以及純概念——範疇——的本質關系有扼要的了解,請看下面這一段很重要的話: 在一個判斷裡,給予不同表象以統一性的這種功能,也在一個直觀裡對不同表象的單純綜合給予統一性,這種功能,一般地說,就叫作知性的純概念。

    因此,正是知性,并且正是由于它的這同一種作用,在概念裡它利用分析的統一性賦予一判斷以邏輯的形式,又利用對直觀裡一般多樣的東西的綜合統一性為直觀的表象帶來一種先驗内容。

    因此,這種作用叫做知性的純概念,這些純概念先天地朝向着客體,這是一般邏輯所辦不到的(A79=B104—5,RS117)(3)。

     這段話是康德對知性功能所作的綱領性說明,決不可等閑視之。

     現在是要向讀者揭示知性的功能的實質,目的是使讀者對知性的純概念也即範疇的作用有基本的了解。

    這是先驗邏輯的獨特任務。

    為了作好說明,最好對照着一般邏輯,這樣就容易抓住知性範疇在認識上的更基本的獨特作用,先驗邏輯的特征也就自然勾勒出來。

     統一性的根源是知性的純概念。

    知性的純概念,由于是統一性的根源,所以它的作用是賦予綜合以特定的統一性,也即以其特定的統一性來支配、控制綜合。

     一般邏輯告訴我們:根據一定的思想律(矛盾律),如何正确無誤地利用已有的知識(不管是具有必然性、普遍性的知識還是不具必然性、普遍性的知識)得出蘊涵于其中的一些其他知識。

     例如關于概念:一般邏輯指明任一概念(不問這概念是經驗的還是純的)與其所屬的個别事物的表象的關系。

    “人”的概念具有某些本質特征,凡具這些本質特征的個别對象均為“人”的概念所統攝。

    反之,凡屬于“人”的概念的都必定具有“人”概念的這些本質特征。

     先驗邏輯揭示的是純概念(不是來自經驗的概念)的作用。

    一般邏輯說的是概念統攝着一切具有該概念本質特征的個别事物的表象,先驗邏輯說的是範疇統攝着對于一些表象的純綜合的活動,範疇給予純綜合以特定的統一性。

    這裡還需注意不能忽略“先驗感性論”已經得到的成果,我們要掌握住“先驗感性論”與知性活動的不可分的聯系,因而純綜合指的是在空間時間先天形式之下的綜合。

    空間時間是我們接受對象表象的條件。

    所以,範疇的作用應該是通過空間時間的條件直達到對象的表象的構成。

    對知性來說,這是與一般邏輯所表示的完全不同的作用,對認識來說,這是根本的作用。

     一般邏輯以“人”的概念為根據,說“蘇格拉底是人”,這就把蘇格拉底歸入“人”這個邏輯的種(genus),這樣,“蘇格拉底是人”的含義就不僅是一個特定的所謂蘇格拉底被稱為人,它的含義是蘇格拉底與好多好多的其他具有“人”的本質特征的東西都是同一種類的事物。

    所以說,“在一個判斷裡,給予不同表象以統一性”是邏輯的功能,這是一般邏輯所闡述的知性的功能。

     但是,從先驗邏輯看,說“蘇格拉底是人”除了把蘇格拉底這個特殊對象按照“人”的概念的本質特征歸到該概念之下這種邏輯功能之外,還有更根本的功能,那就是把一些表象綜合起來,并且是按照一定的方式,也就是根據着一定的統一性進行綜合,從而把這些表象構成一個對象,因而得以表示它具有一定的本質特征,即人的本質特征。

    這種功能真正是我們認識的基礎。

    這就是“……也在一個直觀裡對不同表象的單純綜合給予統一性。

    ” 現在有兩種統一性:“分析的統一性”和“綜合的統一性”,它們都是知性的功能或作用。

     一切概念都蘊涵有分析的統一性。

    例如“紅”的概念表象的是一般的紅的特性。

    紅的概念隻是一種思想。

    實際上,紅這個性質是屬于好多個别事物的,如蘋果、太陽等。

    紅的性質不是孤立地存在的。

    它必定同别的表象(一定的形狀、硬度或燃燒着的東西等)結合在一起。

    對于一些個别事物(蘋果、太陽等)進行分析之後,得出為這些事物所共有的一種特性,如紅這個特性。

    這就是通過抽象作用所得到的一種表象。

    這個表象是知性的一項創造,它隻存在于意識之中,它是獨一無二的,它是單一的,它又是統一的,因為它是一個獨特的方面,一個獨特的标志,它是好多個别事物的這種類似的性質的總代表,其所以是總代表,是由于對好多個别事物的特殊方面作了分析,才得以産生出這個代表好多個别事物的特殊方面的單一的表象,這是知性的分析的統一性。

    抽象的概念都是這樣形成的。

     另外是綜合的統一性。

    在認識過程中,綜合的統一性首先在直觀中表現出來。

    把直觀到的一些表象綜合成為一個整體,多樣的表象就有了綜合的統一性。

     綜合的統一性是更根本的作用。

    因為隻有在直觀中把一些表象,包括紅色的表象,綜合成為一個整體,才會出現一個東西,一個對象,并且是一個紅色的東西,紅色的對象。

    有了一些這樣的帶有紅色表象的對象,才能進行分析,形成一定的概念,例如紅色概念。

    概念是分析的統一性的表現。

    分析的統一性以綜合的統一性為前提(B133—4,注,RS143b)。

     重要的是,不管是分析的統一性,還是綜合的統一性,都是知性的活動,都是為知性所支配的按照一定方式的特定的統一性這就是知性的純概念或範疇的作用。

    康德認為在直觀中對一些表象的綜合,應該肯定是有規則的。

    綜合活動是形成知識的根本活動。

    形成知識也就是得出判斷。

    按照傳統邏輯,判斷有一定的形式。

    傳統邏輯對判斷的形式進行了考察和總結,應該作為重要根據。

    判斷,它的任何特定形式,都體現了一種分析的統一性,體現出特定的規則。

    所以,這個規則是知識的重要表現形式,是了解認識活動的鑰匙。

    這個規則表現着知性的功能或作用,這種功能或作用不僅表現于知識的判斷,它先天地首先或根本上在對直觀的表象的綜合方面已經在實現,已經是必然的。

    沒有這種作用,就沒有對直觀的表象的綜合統一性,就不會有知識的對象,就不會有關于知識的對象的特定的按照一定規則的認識,因而沒有這種綜合統一性,就不可能有分析的統一性,就不會産生判斷。

     知性支配、控制對于直觀中表象的綜合,這是知性的功能。

    知性的這種功能或活動先天主動地按照一定的方式,也就是按照一定的規則。

    這種按照一定先天規則支配、控制對于直觀中表象的綜合的功能,康德名之曰知性的純概念或範疇。

    知性的純概念按照一定的先天規則支配、控制對于直觀中表象的綜合、給予這樣的綜合以一定的統一性當中,就對這些表象作了特定的安排,給它們“帶來一種先驗内容”。

    正是知性純概念的這種按照一定規則支配、控制綜合的功能,為關于客體的知識的形式以及判斷的形式打下基礎。

    知性純概念在綜合統一性方面與知識的客體(4)有着必然。

    的聯系。

    先驗邏輯就是主要考察這種先天的聯系,而這是一般邏輯從來不曾想到的問題。

     §8 範疇表的辯證法 既然是知性按照一定規則支配和控制綜合直觀到的表象的功能也為判斷的形式打下基礎,既然知性的綜合統一性是它在邏輯功能方面表現出來的分析的統一性的前提,既然先驗邏輯所探讨的與一般邏輯所探讨的都是知性的功能,不過一般邏輯隻涉及判斷的形式方面,而先驗邏輯探讨的卻是知性與客體的普遍必然的聯系方面,是深入到認識核心方面,那麼,一般邏輯在形式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