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治十年

關燈
與孝威孝寬(母儀淑慎,家道以成)

    孝威、孝寬知之:

    正月二十一日始接孝寬臘八日一函,知爾母墓工将次告竣,心中稍慰。但未言土色何如,深淺何如。孝威想已回家,何不詳寫一信告我也?爾等所作行述多不妥,暇時改正寄歸。爾母一生淑慎,視古賢媛無弗及也。吾家道賴以成,無内顧憂。今在軍經畫①邊事,晝夜鮮暇,然每念爾母,辄廢寝餐。未知何日事定還山,一踐同穴夙約②,思之慨然!二伯今年七十,精神想尚如常。壽日是否開筵③召客?前交劉玉田帶回皮衣,當于臘月到矣。得若農觀察信,知已撥二百兩歸家,為每年甘旨④之奉,計爾等亦接到轉奉。

    辛未正月三十日平涼大營

    今譯

    正月二十一日才接到孝寬在臘八節那天寄來的家書一封,得知你們母親的墳墓将要竣工,我心中稍微感到安慰。但信中并沒有提到墓地的泥土顔色如何,(墓穴)深淺如何。想來孝威已經回到家中,為什麼不詳細寫一封信告訴我呢?你(為母親)所寫的行述,有許多不妥當的地方,等我有空閑的時候,修改好再一并寄回。你母親一生賢淑謹慎,就算是與古代有名的賢惠女子相比也并不差。我們家能有現在的家業,全靠你母親在家操持才免去了我的後顧之憂。如今,我在邊疆籌劃戰事,日夜都沒有閑暇,不過每每想起你母親,就忘記了吃飯和睡覺。不知戰事何時結束,讓我回家履行和你母親同穴的誓言呢?想到這些我就感慨萬千!

    你二伯今年七十了,精神狀态應該仍與從前一樣吧。他大壽那天是不是請了很多客人?前段時間交給劉玉田帶回的皮衣,臘月應該寄到了吧。收到王若農觀察的信,得知已經撥了二百兩銀子作為每年奉養雙親的費用,相信你們已經收到并轉達。

    簡注

    ①經畫:經營籌劃。

    ②夙(sù)約:從前的約定。夙,素有的,舊有的。

    ③開筵(yán):舉行宴會。

    ④甘旨:指對雙親的奉養。

    實踐要點

    左宗棠非常思念賢内助周夫人,在為她撰寫的墓志銘中曾以“珍禽雙飛失其俪,繞樹悲鳴凄以厲”訴說衷腸。因此,他雖南征北戰席不暇暖,但心系家中亡妻墓地的修建情況,連墓地泥土顔色、墓穴深淺等信息都急于知曉,希望兒子來信詳細告知。他要求子女為去世的母親認真寫好行述,寫完後他不滿意,打算在空閑時仔細修改,希望子女們銘記這位“視古賢媛無弗及也”“吾家道賴以成,無内顧憂”的母親,同時也寄托自己的哀思。他在家書中多次提及亡妻,對周夫人可謂一往情深,堪比蘇轼對發妻王弗的悼念。同時,他對家中其他人,也是關懷備至,關心二伯的精神狀态和生日的慶祝方式,寄回皮衣作為生日禮物,讀來十分感人,體現了他家國并重的情懷。

    “愛的教育”是家庭教育中最核心的部分。左宗棠對家人充滿了愛,由此延伸到窮苦難民和寒門士子,奠定了他“崇儉廣惠”的思想基礎。夫妻關系是家庭關系中最重要的關系,左宗棠與周夫人同甘共苦、相互欣賞,曾立下“生為同室親,死為同穴塵”的誓言,他們夫妻恩愛是對子女最好的不言之教。這些都值得為人父母者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