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治三年
關燈
小
中
大
與孝威(讀書之宜預也,待兄弟總要盡其親愛之意)
孝威知之:
讀書養身,及時①為自立之計。
學問日進,不患無用着處。
吾頻年兵事,頗得方輿②舊學之力。
入浙以後,兼及荒政③、農學,大都昔時偶有會心,故急時稍收其益,以此知讀書之宜預也。
爾母書來,言爾兄弟今年讀書工課多荒,此大可慮。
家居無酬應之煩,尚不及時為學,自甘與世俗庸人等,久之志趣日就污下④,并且求為世俗庸人而不可得矣。
阿潤資質太差,勳、同吾猶望其能讀書,爾當督之。
待兄弟總要盡其親愛之意,“怡怡⑤”二字可時體味,勸勉之意多于訓誡⑥,乃為得之。
六月初十日杭州 今譯 讀書修養身心,把握好時機确定自己立身于世的策略。
學問不斷增長,不必擔心以後沒有用處。
我多年帶兵打仗,相當得力于從前積累的地方政事知識。
入駐浙江後,涉及赈災、農學等事務,大部分由于以前研習時偶有心得,所以緊急情況下能夠派上一點用場,由此知道讀書應該事前就有所準備。
你母親來信,說你們兄弟近來功課荒廢許多,這很讓我擔憂。
在家裡沒有應酬的繁雜事務,還不能把握時機好好讀書,而甘心将自己等同世俗庸人,久而久之品行和志趣就會越來越卑下,以至于連想當世俗庸人還當不了呢。
潤兒(孝寬)讀書天分太差,我還指望孝勳、孝同能好好學習,你應該督促他們。
對待兄弟要盡力表達親密友愛的意思,“怡怡”(喜悅歡樂的樣子)二字要時刻體會,以勸勉為主,少一點教訓,這樣才算可以。
簡注 ①及時:把握時機。
晉陶淵明《雜詩》之一:“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
” ②方輿:原指地理地物的分布及沿革,後引申為考證地名、行政區域劃分、研究曆史變遷等關于地理學的學問。
宋歐陽修《省試司空掌輿地圖賦》:“窮人迹于遐域,包坤載于方輿。
” ③荒政:為應付災荒而采取的赈災對策。
④污下:卑下,鄙陋。
⑤怡怡:形容喜悅歡樂的樣子。
⑥訓誡:教訓或教條式地講道理。
實踐要點 左宗棠教育兒子讀書,注重實際生活的參與,反對泥古不化死讀書。
他以自己讀書經曆為例,因為早年研習政務、兵法、方輿、農學等經世之學,為他帶兵打仗和治理地方奠定了良好的知識基礎,所以,他認為讀書應廣泛涉獵各種知識,不應拘泥于現在是否用得上。
提前掌握一些知識,說不定以後就能用上,以免出現“書到用時方恨少”的情況。
兄弟是人倫至親,也是家族和諧、長久發展的基石。
左宗棠指出,孝威作為哥哥應該為兄弟友愛起到引領作用,在生活上多照顧弟弟,在讀書做人方面成為弟弟的楷模,積極營造喜悅歡樂的氛圍。
他還特别提出,對待兄弟應該鼓勵多于苛責,以包容與友愛為主。
這也說明左宗棠教子并不是一味的嚴厲,而是慈嚴相濟,始終将對子女的愛放在第一位。
确實,鼓勵和贊美能帶給孩子自信,與孩子平等溝通則能同他們成為親密的朋友,但适當的嚴格要求才能讓他們長成蒼天大樹,而剛柔相濟的前提是踐行愛的教育。
與孝威(少雲光景原可不必作官) 霖兒知之: 少雲光景原可不必作官,爾大姊不知外間作官苦楚,一意慫恿①,将來必有懊悔不及之日。
前為緻信籥翁②,今将其回信給閱,聽其自打主意。
今譯 少雲(陶桄)目前的情形原本不适合做官,但你大姐不懂得體恤外面做官的艱辛與難處,隻一味地從旁勸說鼓動,将來必定會有後悔不及的時候。
前面我曾(為此事)寫信給籥翁(駱秉章),現在将他的回信寄去傳閱,讓他們自己拿主意吧。
簡注 ①慫恿:從旁勸說鼓動。
②籥翁:駱秉章(1793—1866),原名駱俊,字籲門,後改字籥門,号儒齋,廣東花縣人。
駱秉章自少勤學,道光十二年(1832)進士,選庶吉士,後被授為編修,遷移為江南道、四川道監察禦史等職。
因辦事清正,深得朝廷信任。
外官任湖北、雲南藩司。
道光三十年(1850),被任為湖南巡撫,入湘十載,位居封疆,治軍平亂,功績卓著。
同治六年(1867)病逝,贈太子太傅,入祀賢良祠,谥号文忠。
實踐要點 左宗棠出山後的仕途還是比較順利的,但他一直不贊成家人從政,其中的苦楚,冷暖自知。
對于大女兒和大女婿兩口子的想法,他不贊成,是基于對長婿陶桄性格和能力方面的分析。
族中苦人太多,苦難普送。
拟今歲以數百金分之,先侭①五服親屬及族中貧老無告者。
爾可禀知二伯父酌量②,其銀下次即寄歸可也。
二伯處送銀二百兩,已交袁升帶來。
七月廿三日杭州(寄) 今譯 家族中生活貧苦的人太多,受苦受難的到處都是。
今年打算拿出幾百兩銀子分送大家,先盡量滿足五服之内的親人和家族中困苦無依的老人。
你可以和二伯父(左宗植)斟酌商量這件事情,這些銀兩我下次便寄送回家。
你二伯那裡送了二百兩銀子,已經交給袁升帶回。
簡注 ①侭(jǐn):力求達到最大限度,盡量。
②酌量:反複斟酌考慮;估量。
實踐要點 左宗棠雖然沒有徇私為家族親戚做事謀官網開一面,但是也沒有忘記接濟生活困苦的族人。
他要求自己家中的生活開銷維持最低标準即可,但是對五服親屬及族中貧老無告者還是盡可能多提供一點援助。
與孝威(帶兵五年,不私一錢;任疆圻三年,所餘養廉不過一萬數千金) 霖兒覽之: 接七月初十日書,具悉家中安好,新得一孫,足慰老懷。
是月克孝豐①,可名之豐孫,所以志也。
乳足則無須雇用乳母,不可過于愛之。
吾家本寒素,爾父生而吮米汁,日夜啼聲不絕,臍為突出,至今腹大而臍不深。
吾母嘗言育我之艱、嚼米為汁之苦,至今每一念及,猶如聞其聲也。
爾生時,吾家已小康,亦未雇乳媪,吾蓋有念于此。
少雲欲以第六女配豐孫,爾母欲俟十歲後再議,此甚有見。
學問日進,不患無用着處。
吾頻年兵事,頗得方輿②舊學之力。
入浙以後,兼及荒政③、農學,大都昔時偶有會心,故急時稍收其益,以此知讀書之宜預也。
爾母書來,言爾兄弟今年讀書工課多荒,此大可慮。
家居無酬應之煩,尚不及時為學,自甘與世俗庸人等,久之志趣日就污下④,并且求為世俗庸人而不可得矣。
阿潤資質太差,勳、同吾猶望其能讀書,爾當督之。
待兄弟總要盡其親愛之意,“怡怡⑤”二字可時體味,勸勉之意多于訓誡⑥,乃為得之。
六月初十日杭州 今譯 讀書修養身心,把握好時機确定自己立身于世的策略。
學問不斷增長,不必擔心以後沒有用處。
我多年帶兵打仗,相當得力于從前積累的地方政事知識。
入駐浙江後,涉及赈災、農學等事務,大部分由于以前研習時偶有心得,所以緊急情況下能夠派上一點用場,由此知道讀書應該事前就有所準備。
你母親來信,說你們兄弟近來功課荒廢許多,這很讓我擔憂。
在家裡沒有應酬的繁雜事務,還不能把握時機好好讀書,而甘心将自己等同世俗庸人,久而久之品行和志趣就會越來越卑下,以至于連想當世俗庸人還當不了呢。
潤兒(孝寬)讀書天分太差,我還指望孝勳、孝同能好好學習,你應該督促他們。
對待兄弟要盡力表達親密友愛的意思,“怡怡”(喜悅歡樂的樣子)二字要時刻體會,以勸勉為主,少一點教訓,這樣才算可以。
簡注 ①及時:把握時機。
晉陶淵明《雜詩》之一:“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
” ②方輿:原指地理地物的分布及沿革,後引申為考證地名、行政區域劃分、研究曆史變遷等關于地理學的學問。
宋歐陽修《省試司空掌輿地圖賦》:“窮人迹于遐域,包坤載于方輿。
” ③荒政:為應付災荒而采取的赈災對策。
④污下:卑下,鄙陋。
⑤怡怡:形容喜悅歡樂的樣子。
⑥訓誡:教訓或教條式地講道理。
實踐要點 左宗棠教育兒子讀書,注重實際生活的參與,反對泥古不化死讀書。
他以自己讀書經曆為例,因為早年研習政務、兵法、方輿、農學等經世之學,為他帶兵打仗和治理地方奠定了良好的知識基礎,所以,他認為讀書應廣泛涉獵各種知識,不應拘泥于現在是否用得上。
提前掌握一些知識,說不定以後就能用上,以免出現“書到用時方恨少”的情況。
兄弟是人倫至親,也是家族和諧、長久發展的基石。
左宗棠指出,孝威作為哥哥應該為兄弟友愛起到引領作用,在生活上多照顧弟弟,在讀書做人方面成為弟弟的楷模,積極營造喜悅歡樂的氛圍。
他還特别提出,對待兄弟應該鼓勵多于苛責,以包容與友愛為主。
這也說明左宗棠教子并不是一味的嚴厲,而是慈嚴相濟,始終将對子女的愛放在第一位。
确實,鼓勵和贊美能帶給孩子自信,與孩子平等溝通則能同他們成為親密的朋友,但适當的嚴格要求才能讓他們長成蒼天大樹,而剛柔相濟的前提是踐行愛的教育。
與孝威(少雲光景原可不必作官) 霖兒知之: 少雲光景原可不必作官,爾大姊不知外間作官苦楚,一意慫恿①,将來必有懊悔不及之日。
前為緻信籥翁②,今将其回信給閱,聽其自打主意。
今譯 少雲(陶桄)目前的情形原本不适合做官,但你大姐不懂得體恤外面做官的艱辛與難處,隻一味地從旁勸說鼓動,将來必定會有後悔不及的時候。
前面我曾(為此事)寫信給籥翁(駱秉章),現在将他的回信寄去傳閱,讓他們自己拿主意吧。
簡注 ①慫恿:從旁勸說鼓動。
②籥翁:駱秉章(1793—1866),原名駱俊,字籲門,後改字籥門,号儒齋,廣東花縣人。
駱秉章自少勤學,道光十二年(1832)進士,選庶吉士,後被授為編修,遷移為江南道、四川道監察禦史等職。
因辦事清正,深得朝廷信任。
外官任湖北、雲南藩司。
道光三十年(1850),被任為湖南巡撫,入湘十載,位居封疆,治軍平亂,功績卓著。
同治六年(1867)病逝,贈太子太傅,入祀賢良祠,谥号文忠。
實踐要點 左宗棠出山後的仕途還是比較順利的,但他一直不贊成家人從政,其中的苦楚,冷暖自知。
對于大女兒和大女婿兩口子的想法,他不贊成,是基于對長婿陶桄性格和能力方面的分析。
族中苦人太多,苦難普送。
拟今歲以數百金分之,先侭①五服親屬及族中貧老無告者。
爾可禀知二伯父酌量②,其銀下次即寄歸可也。
二伯處送銀二百兩,已交袁升帶來。
七月廿三日杭州(寄) 今譯 家族中生活貧苦的人太多,受苦受難的到處都是。
今年打算拿出幾百兩銀子分送大家,先盡量滿足五服之内的親人和家族中困苦無依的老人。
你可以和二伯父(左宗植)斟酌商量這件事情,這些銀兩我下次便寄送回家。
你二伯那裡送了二百兩銀子,已經交給袁升帶回。
簡注 ①侭(jǐn):力求達到最大限度,盡量。
②酌量:反複斟酌考慮;估量。
實踐要點 左宗棠雖然沒有徇私為家族親戚做事謀官網開一面,但是也沒有忘記接濟生活困苦的族人。
他要求自己家中的生活開銷維持最低标準即可,但是對五服親屬及族中貧老無告者還是盡可能多提供一點援助。
與孝威(帶兵五年,不私一錢;任疆圻三年,所餘養廉不過一萬數千金) 霖兒覽之: 接七月初十日書,具悉家中安好,新得一孫,足慰老懷。
是月克孝豐①,可名之豐孫,所以志也。
乳足則無須雇用乳母,不可過于愛之。
吾家本寒素,爾父生而吮米汁,日夜啼聲不絕,臍為突出,至今腹大而臍不深。
吾母嘗言育我之艱、嚼米為汁之苦,至今每一念及,猶如聞其聲也。
爾生時,吾家已小康,亦未雇乳媪,吾蓋有念于此。
少雲欲以第六女配豐孫,爾母欲俟十歲後再議,此甚有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