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部 人生的旅行(童話)
關燈
小
中
大
他無異把自己犯罪的責任加到對方身上,他誣枉了她,這是他更大的罪惡。
他真不知要用何方法,去湔洗他自己的罪惡。
他不能向她解釋說,他把她誣枉,因為她本不知他曾誣枉她。
但是他不能原諒他自己。
因為夢是他自己做的。
他深責自己,如何會作這樣不正當的夢。
他隻有想這是夢,到底不是他的行為,使他暫時得一種自慰。
他突然想起空間剛才的話說,時間去迎接他弟弟超人去了。
他重問:“時間真到我母親那裡,迎接超人弟弟去了嗎?” 空間同智慧一齊笑起來。
空間道:“這是智慧叫我欺哄你,試驗你是妒嫉超人,還是自己想當超人,并試驗你其他道德能力的。
”智慧赓續說道:“我現知道你之道德能力不很大,但是你能慚愧悔恨你的過去,你是有上升為超人之可能的。
其實時間并不曾去接超人,因為根本莫有超人。
超人隻是人繼續向上超越他已成的自己。
時間自見你怨恨他,而沉入無盡的虛空以後,他就去為你預備一船,名為‘理想之舟’。
你坐在上,你便能繼續的超越你自己。
他立刻要回來了。
”空間又赓說道:“因為我在這裡,時間便不能一直前去不回來,他時要來會我。
他一來,我叫惰性拖他來與我握手,我的手便會轉他運動的方向,而使之成為螺旋式循環式的運動。
你看,他已來了。
” 人生看時間老人果然來了。
他仍然白發蒼蒼,帶着莊嚴慈祥的面容,旋即與空間握手。
當他們握手的當兒,時間果然應了他從前對人生所說,變為一翩翩的美少年了。
人生見了非常驚訝。
時間道:“理想之舟已預備好,人生你坐上吧。
” 第六節價值世界的夢遊 人生道:“此地莫有河流,此舟如何駛行?”時間道:“我此次同空間握手,又當你同智慧在此,我與我妻子及其侍女,便會化為一河流名為‘實現理想之河’。
我是河水之前端,我妻子是河水之腹,惰性是河水之尾拖住河身,免得河道會卷轉來。
我們一切财産,全部世界之事物,都成為河中之水波,順河道下流。
你坐在船上,智慧便是舟子。
”時間話說完,一道河流,果然出現。
他已坐在船中,智慧當艄公。
他覺這河愈向後面看,愈覺其寬廣,隻見浩浩蕩蕩的水洶湧而來。
然自前端看,則隻見渺茫一片,不知是水或虛空。
他的船又好像在一平靜的湖面上流,流過後則拖成一角錐形。
但角錐以外便不見河。
他見角錐之尖端是左右擺動,他知道船本身的方向不是直進而是循環螺旋的進。
他問智慧:“何以船如此進前進?”智慧道:“因為河腹中的水波之湧進方向不一,而舟之方向,不能不順從載運他的水流之方向,所以他必須擺動。
這就表示人生的理想,以人生在不同環境中,常常有動搖,而實現理想的努力有一時的懈弛之故。
但是就全部來看,時間之河端,總是領導着時間之河腹前進,理想之舟,總是随着實現理想之河流向下流的。
” 人生:“實現理想之河,究竟流到哪裡才停止?理想之舟将停泊在何處?而且在這廣漠的虛空中,已無地球之存在,因為地球及一切星球,都隻是空間的河腹中之波。
那麼,地球或天體的吸引力已不存在,這實現理想之河水,是誰的引他流呢?” 智慧答:“在渺茫的天際,有一世界名‘文化價值世界’。
文化價值世界,是現實宇宙的重心。
我們的河流便往那裡流,那世界之土是吸引我們的河水向那裡流的。
我們的河水流到那裡,便浸潤在那土地裡面。
那土地本身名‘心靈之材’。
我們的河水浸潤其中,成為那處的池沼溝渠之水,便是使那世界中的植物生長開花的。
開成的花樹,名為各種文化之花樹。
文化的花樹之種植者,是那世界中的人,名‘價值’者。
名價值的人很多,他們群聚而居。
主要的有三群:真群、美群、善群。
真群、美群各有港灣,我們的船,便停泊在那港灣裡。
” 人生問:“我們今晚停泊在哪一灣?” 智慧:“他們的港灣,在一圓弧之岸邊。
我們今晚無論停在哪一灣均可。
但是在我的意思,我們最好泊在較近的真群之灣。
”他們一面說,看看就到了真灣。
一岸長滿垂楊,千條柳絲,都低垂到水邊,微風吹過,蕩漾成怪可愛的花紋。
智慧道:“現在已是落日銜山的時候,我們不能上岸遊玩。
我們今夜,便把船靠在柳陰深處,待得明朝,我們再去拜訪岸上的人。
”人生亦莫有什麼異議,他們便把船在柳岸邊靠下了。
漸漸斜日西沉,一彎新月,從柳枝中映現。
美景使人生忘卻過去的一切,他感到大自然之無盡的淵深,他的心将沉醉到大自然中去了。
但是他的心,不能真沉醉到淵深的自然中去,因他心中懷着更淵深的疑問:究竟這價值世界中的情形是怎樣?其中的人是如何的生活?但此時夜亦同樣的深,他也不能上岸去,他隻好拿這問題問智慧。
智慧道:“我也可以告訴你一些。
在這價值世界中主要的三群人中,真美群全是年青的女子,就說她們女小孩子吧。
從我們這岸上去,是真群之地,上了岸約莫十裡多路,都是一望的草原。
過了草原,便是一帶以古怪的方式,錯綜糾纏的松林。
從松林進去,卻是一大池,有數十裡之大。
池中滿長着荷花。
真群的女孩子,便分别的住在荷池之中,用荷幹結成的亭台。
那些亭台,不知是‘何名’,莫有人知道,這是一永遠的問題。
她們的工作,主要的是培植荷花。
荷花開了,蓮葉大了,無數的荷葉便互相連接涵蓋起來,如席子一般。
猶如各種知識之相涵接。
她們身體輕盈,便常在蓮葉之上休息睡眠。
她們有時翻到荷池中去遊泳,采起荷花之根,在泥土中的藕,把藕絲織成衣服。
但她們不吃藕,隻吃蓮子。
蓮子才是真理之結晶而孕育新真理的,藕隻是心靈之土中的思想之本質。
” 人生問道:“她們何以不吃藕呢?” 智慧:“她們不吃藕,她們隻把藕切成薄片,用藕絲織成的絲線,穿過藕片之孔系着,用蓮葉做成的蓮袋裝着。
這是她們通常用以送給她們的情人之禮物。
” 人生驚訝:“她們也有情人嗎?” 智慧道:“她們大都有。
”人生問:“她們的情人是誰呢?”智慧道:“她們的情人便是美群中的人。
”人生更驚詫道:“你不是說美群的人也都是女子嗎?”智慧道:“你不能用現世界的眼光,去看價值世界中人的愛情,我告訴你真群的人與美群的人的愛情方式,是非常特别的。
她們都是女子,真群的人裝扮成男子來談愛情,你知道嗎?”人生道:“這有什麼趣味呢?” 智慧道:“這就是你所不了解的了,但是你一朝會知道。
”人生也不便再問,遂逆轉而問道:“但是美群的人所居之地的風景又怎樣呢?那裡距真群所居之地有多遠呢?”智慧道:“美群所居之地,在我們這裡直望去東面的煙霧迷漫之處。
美群的港灣上去,便是一片沙灘,從沙灘過去望見一帶蘆花,便是連綿不斷的小山阜。
在山阜之上滿是桃林,遠望雲蒸霞蔚,渾成一片。
桃林中疏疏朗朗的築着蘆草蓋的茅舍。
美群中的人住在那些小茅舍之中,她們除了培育桃樹吃桃子之外,她們天生性較真群之人更好動,喜作遊戲。
常在桃林中,逃來逃去捉迷藏,任撲面落英飛舞,積地軟紅盈尺。
她們生性好動,在她們所居之小山阜之後,便漸漸到了一大山。
重巒疊嶂,許多懸崖峭壁,好不高峻。
但是這些女孩子常去攀登,比賽爬山的能力。
此外上山近麓處,有一條向西平迤的大路,她們每當黃昏時節,或孤獨的一人,或相邀遊侶,從那大路過去。
原來我們這河邊看美群之地,似乎距真群之地很遠,但是在陸地上則兩地的裡面,是可以相通的。
所以,從我們所說之此大路通過去,便到一蜿蜒的溪壑。
溪壑上有數十道橋,橋之兩邊,這岸是夾竹桃,那岸是柳,即真群之土地的領域。
你從此便可想象真美兩地毗連的情形。
她們靠同一的大山,以一大山為背景。
她們的二地如一大山參差的伸到水邊的兩隻足。
每當黃昏時節,美群的女孩子,便常經過山上,一路直到溪壑之岸邊去。
原來這時,也便是真群的女孩子一天工作完結後,通過大池之彼岸,到後面山上去玩的時節。
所以她們常常裝扮成情人,在谿壑之橋上幽會。
一對情侶,獨占一橋,楊柳與夾竹桃,把她們彼此互相隔絕,使她們自成一小天地。
她們互相表示欽慕,我說你是最和諧的真理,并即最美的真理。
你說我是最真實的美。
暫時她們各以其情人為至高無上,于是她們暫時,也自以為其是至高無上的真或美。
她們忘了在同一的地方,也有其他情侶在此幽會,說同樣的話。
她們隻好暫時以整個的宇宙,都是她們的了。
但是我還莫有告訴你後面大山上的情形。
你一定要問那大山上是否住有人,那我便可告訴你,那大山上所住的人,便是善群的人。
善群的人卻不是年青的女子,也不是年青的男子,而都是七八十歲,白發飄飄道貌岸然的老頭子。
你知這些老頭子從何而來?說也笑人,原來就是這些曾經過戀愛的美群的女孩子變的。
這些女孩子老了,便會變成七八十歲的老頭子。
你說好笑嗎?但是你要知道,這正是宇宙之最奧妙的地方。
這善群的老頭子,居于山上的大樹林中,在大樹上築成房舍,有走廊相通。
他們莫有事,便是下圍棋,數黑白子。
隻是下圍棋的生活也悶人。
他們已太年老了,莫有年青人好運動的興趣,他們下午隻出來遊逛遊逛。
他們常在半山之間,遙望見在半山之下的溪壑,他們可以看見橋上情侶談情說愛的情形,使他們回憶起,他們的青年時代的心理,而感到青春的再生。
他們欣賞她們之愛情,而常不禁發出會心的微笑。
這是他們一天下棋把神經疲倦以後,唯一恢複新鮮的生命活力之道。
不過他們有時也會高聲狂笑。
因為他們從上至下,明明看見許多橋上許多情侶,同時在那兒談愛情,而愛情中的情侶,竟以為整個的宇宙隻是她們的。
他們覺這太可笑了。
不過他們想,他們年青時,也如此,他們最後隻有對他們自己,大家取笑一陣罷了。
自然長出夾竹桃與楊柳,把許多橋彼此隔斷,不相望見,誰能在此橋上談情說愛時,不以整個的宇宙是自己的呢?” 人生聽智慧一段話,不禁聽得入神。
但是忽聽智慧道:“夜已更深了,我們大家倚船舷而睡,明天我們再去遊玩吧。
”話說完,智慧便躺着船舷睡着了。
但人生聽了這一段話,覺得價值世界真是太有趣了,他總是想去看價值世界中的女孩子與老頭子的生活,他又睡不着了。
看看月已當中,他仍不能合眼。
漸漸朦胧睡去,忽又醒來。
望智慧已不見,這時河水不波,柳葉靜靜的垂着,一切都悄無聲息。
他想一定是智慧在如此月白風清之良夜,一人到岸上遊玩去了。
于是便獨自上岸,他通過柳陰一直走去。
雖然是一廣漠的草原,什麼曲折都莫有,然而他一直前走,覺有無窮意趣,腳步總不能停。
漸漸通過一松林,看見一大池中,有許多樓台。
但樓台中既毫無聲息,也不見燈火。
他知道其中的人都睡了,而且池中的荷花荷葉,都靜悄悄的閉着,似乎也都在睡眠。
他沿着池岸走,此外亦竟不聞一點聲音,連青蛙入水的聲音都莫有。
他忽覺得寂寞的可怕起來,他自己的腳步聲,成寂寞之威脅之象征。
他正想回去,忽然聽見池邊的林外,有數小孩的笑聲,他便離了池邊,從林中斜插過去。
原來卻是他在幸福之宮裡所見之數小孩:忘憂、莫愁、怡怡、天欣等。
他覺得很驚詫,但他一面已與他們招呼,他們都一齊叫一聲“人生先生!”表示非常歡欣鼓舞的樣子。
人生打破了他的寂寞之感。
也非常高興。
人生問:“你們如何到此處來了?”他們道:“自從時間與他三個小孩,把我們的宮殿毀壞之後,我們的父母便商量決定遷家,我們便遷到這附近來住了。
本來我們可以仍在原處建屋的,因為你知道我們的父母,是永遠有重建我們的房屋之能力的。
我們都能死而複生,何況雇工程師重建房屋?我們這次遷居,是我們的老客人幸福主義哲學先生建議的。
他說在原處建屋已莫有意義,我們的父母,便商量而順從了他的建議。
這詳細的理由,我們不知道。
現在我們的家,便在此樹林之外,今日是我們祖父之生日,我們一家團聚吃酒到夜深。
現在我們的父母與祖父正在談天,我們見月色很好,便出來玩,你願意到我們家中去坐坐嗎?我們的父母,常常都在談起你,很念你呢。
”人生在此時似乎已忘了一切的顧忌,他又經了這樣久的行路寂寞之苦,于是不覺說好,五個小孩拍手道:“真好,我們回去吧,你不認識路,讓我們在前面走。
”于是五個小孩便嘻嘻哈哈的向前走,人生跟在後。
但是人生走着走着,擡頭望月,見月漸起了暈來。
天空中又似生了霧,霧愈積愈厚,看前面的五個小孩似乎越走越遠。
然而他們的笑聲,又似與原來一樣的近。
人生問:“究竟還有多遠呢?”他們道:“便要到了。
”但是此時五小孩的身軀竟全隐沒于霧中。
他再喊,便莫有回聲。
漸漸霧更濃更厚,一切山、一切樹以至連地,似都沉入霧中,人生看他自己的足,才知在霧上面走。
擡頭望月,哪裡有月?充塞天地竟全是霧。
不過霧似有月光浸潤相當透明而已。
人生想道,又糟了,在此霧中,究竟如何走法?又走到何處去呢?他想不該随從五個小孩走,如何在價值世界中還忘不掉幸福的觀念呢?進而失悔,不該一人跑上岸來,他想“我如何不聽智慧的話,待次日與他同上岸?他知道路徑,不就不會迷失了嗎?”他想着他之屢犯過失,不禁痛哭起來。
才放聲一哭,他忽然醒了,原來又是南柯一夢。
他看見智慧正從船底上來,問他道:“你怎樣了?”人生便把夢境告他。
智慧道:“我剛才見月色很好,水波不興,所以我跳下水去遊泳沐浴一陣。
剛回來便聞你之叫聲,我便上來。
你看現在天已魚肚白,太陽馬上要出來了。
我們本來可以預備上岸去玩,不過你做這一夢,卻做壞了。
因為做夢即靈魂的出遊,你今夜靈魂出遊真地。
你要知道你在池邊走時,一切何等的寂靜,你的足聲卻把一切都驚動了,真地的女孩子及荷花的睡眠,都被你擾亂了。
她們昨夜都不曾安眠,她們今日要補足昨夜的睡眠。
所以我們今日上去,将會不見一人。
”人生道:“夢不過我的夢,如何會擾動那上面的人?夢是假的,不會影響實際事物的。
”智慧道:“你又錯了,如果夢真是假的,如何會使實際上的你的身體發出叫聲呢?你要知道夢境同真境,是莫有分别,因為你做一夢時,便真做此一夢了。
而且在真地的港灣畔做的夢,更是絕對的真的。
所以你夢中所見的情形,亦即是實際的情形。
真理之池,大概也就是如你昨夜夢中所見的樣子,所以我們今天可以不必去了。
因為去仍然會不着一人。
”人生道:“那我們到美灣去吧。
她們今天總不須睡眠,我們可以會會她們。
”智慧道:“也不能,
他真不知要用何方法,去湔洗他自己的罪惡。
他不能向她解釋說,他把她誣枉,因為她本不知他曾誣枉她。
但是他不能原諒他自己。
因為夢是他自己做的。
他深責自己,如何會作這樣不正當的夢。
他隻有想這是夢,到底不是他的行為,使他暫時得一種自慰。
他突然想起空間剛才的話說,時間去迎接他弟弟超人去了。
他重問:“時間真到我母親那裡,迎接超人弟弟去了嗎?” 空間同智慧一齊笑起來。
空間道:“這是智慧叫我欺哄你,試驗你是妒嫉超人,還是自己想當超人,并試驗你其他道德能力的。
”智慧赓續說道:“我現知道你之道德能力不很大,但是你能慚愧悔恨你的過去,你是有上升為超人之可能的。
其實時間并不曾去接超人,因為根本莫有超人。
超人隻是人繼續向上超越他已成的自己。
時間自見你怨恨他,而沉入無盡的虛空以後,他就去為你預備一船,名為‘理想之舟’。
你坐在上,你便能繼續的超越你自己。
他立刻要回來了。
”空間又赓說道:“因為我在這裡,時間便不能一直前去不回來,他時要來會我。
他一來,我叫惰性拖他來與我握手,我的手便會轉他運動的方向,而使之成為螺旋式循環式的運動。
你看,他已來了。
” 人生看時間老人果然來了。
他仍然白發蒼蒼,帶着莊嚴慈祥的面容,旋即與空間握手。
當他們握手的當兒,時間果然應了他從前對人生所說,變為一翩翩的美少年了。
人生見了非常驚訝。
時間道:“理想之舟已預備好,人生你坐上吧。
” 第六節價值世界的夢遊 人生道:“此地莫有河流,此舟如何駛行?”時間道:“我此次同空間握手,又當你同智慧在此,我與我妻子及其侍女,便會化為一河流名為‘實現理想之河’。
我是河水之前端,我妻子是河水之腹,惰性是河水之尾拖住河身,免得河道會卷轉來。
我們一切财産,全部世界之事物,都成為河中之水波,順河道下流。
你坐在船上,智慧便是舟子。
”時間話說完,一道河流,果然出現。
他已坐在船中,智慧當艄公。
他覺這河愈向後面看,愈覺其寬廣,隻見浩浩蕩蕩的水洶湧而來。
然自前端看,則隻見渺茫一片,不知是水或虛空。
他的船又好像在一平靜的湖面上流,流過後則拖成一角錐形。
但角錐以外便不見河。
他見角錐之尖端是左右擺動,他知道船本身的方向不是直進而是循環螺旋的進。
他問智慧:“何以船如此進前進?”智慧道:“因為河腹中的水波之湧進方向不一,而舟之方向,不能不順從載運他的水流之方向,所以他必須擺動。
這就表示人生的理想,以人生在不同環境中,常常有動搖,而實現理想的努力有一時的懈弛之故。
但是就全部來看,時間之河端,總是領導着時間之河腹前進,理想之舟,總是随着實現理想之河流向下流的。
” 人生:“實現理想之河,究竟流到哪裡才停止?理想之舟将停泊在何處?而且在這廣漠的虛空中,已無地球之存在,因為地球及一切星球,都隻是空間的河腹中之波。
那麼,地球或天體的吸引力已不存在,這實現理想之河水,是誰的引他流呢?” 智慧答:“在渺茫的天際,有一世界名‘文化價值世界’。
文化價值世界,是現實宇宙的重心。
我們的河流便往那裡流,那世界之土是吸引我們的河水向那裡流的。
我們的河水流到那裡,便浸潤在那土地裡面。
那土地本身名‘心靈之材’。
我們的河水浸潤其中,成為那處的池沼溝渠之水,便是使那世界中的植物生長開花的。
開成的花樹,名為各種文化之花樹。
文化的花樹之種植者,是那世界中的人,名‘價值’者。
名價值的人很多,他們群聚而居。
主要的有三群:真群、美群、善群。
真群、美群各有港灣,我們的船,便停泊在那港灣裡。
” 人生問:“我們今晚停泊在哪一灣?” 智慧:“他們的港灣,在一圓弧之岸邊。
我們今晚無論停在哪一灣均可。
但是在我的意思,我們最好泊在較近的真群之灣。
”他們一面說,看看就到了真灣。
一岸長滿垂楊,千條柳絲,都低垂到水邊,微風吹過,蕩漾成怪可愛的花紋。
智慧道:“現在已是落日銜山的時候,我們不能上岸遊玩。
我們今夜,便把船靠在柳陰深處,待得明朝,我們再去拜訪岸上的人。
”人生亦莫有什麼異議,他們便把船在柳岸邊靠下了。
漸漸斜日西沉,一彎新月,從柳枝中映現。
美景使人生忘卻過去的一切,他感到大自然之無盡的淵深,他的心将沉醉到大自然中去了。
但是他的心,不能真沉醉到淵深的自然中去,因他心中懷着更淵深的疑問:究竟這價值世界中的情形是怎樣?其中的人是如何的生活?但此時夜亦同樣的深,他也不能上岸去,他隻好拿這問題問智慧。
智慧道:“我也可以告訴你一些。
在這價值世界中主要的三群人中,真美群全是年青的女子,就說她們女小孩子吧。
從我們這岸上去,是真群之地,上了岸約莫十裡多路,都是一望的草原。
過了草原,便是一帶以古怪的方式,錯綜糾纏的松林。
從松林進去,卻是一大池,有數十裡之大。
池中滿長着荷花。
真群的女孩子,便分别的住在荷池之中,用荷幹結成的亭台。
那些亭台,不知是‘何名’,莫有人知道,這是一永遠的問題。
她們的工作,主要的是培植荷花。
荷花開了,蓮葉大了,無數的荷葉便互相連接涵蓋起來,如席子一般。
猶如各種知識之相涵接。
她們身體輕盈,便常在蓮葉之上休息睡眠。
她們有時翻到荷池中去遊泳,采起荷花之根,在泥土中的藕,把藕絲織成衣服。
但她們不吃藕,隻吃蓮子。
蓮子才是真理之結晶而孕育新真理的,藕隻是心靈之土中的思想之本質。
” 人生問道:“她們何以不吃藕呢?” 智慧:“她們不吃藕,她們隻把藕切成薄片,用藕絲織成的絲線,穿過藕片之孔系着,用蓮葉做成的蓮袋裝着。
這是她們通常用以送給她們的情人之禮物。
” 人生驚訝:“她們也有情人嗎?” 智慧道:“她們大都有。
”人生問:“她們的情人是誰呢?”智慧道:“她們的情人便是美群中的人。
”人生更驚詫道:“你不是說美群的人也都是女子嗎?”智慧道:“你不能用現世界的眼光,去看價值世界中人的愛情,我告訴你真群的人與美群的人的愛情方式,是非常特别的。
她們都是女子,真群的人裝扮成男子來談愛情,你知道嗎?”人生道:“這有什麼趣味呢?” 智慧道:“這就是你所不了解的了,但是你一朝會知道。
”人生也不便再問,遂逆轉而問道:“但是美群的人所居之地的風景又怎樣呢?那裡距真群所居之地有多遠呢?”智慧道:“美群所居之地,在我們這裡直望去東面的煙霧迷漫之處。
美群的港灣上去,便是一片沙灘,從沙灘過去望見一帶蘆花,便是連綿不斷的小山阜。
在山阜之上滿是桃林,遠望雲蒸霞蔚,渾成一片。
桃林中疏疏朗朗的築着蘆草蓋的茅舍。
美群中的人住在那些小茅舍之中,她們除了培育桃樹吃桃子之外,她們天生性較真群之人更好動,喜作遊戲。
常在桃林中,逃來逃去捉迷藏,任撲面落英飛舞,積地軟紅盈尺。
她們生性好動,在她們所居之小山阜之後,便漸漸到了一大山。
重巒疊嶂,許多懸崖峭壁,好不高峻。
但是這些女孩子常去攀登,比賽爬山的能力。
此外上山近麓處,有一條向西平迤的大路,她們每當黃昏時節,或孤獨的一人,或相邀遊侶,從那大路過去。
原來我們這河邊看美群之地,似乎距真群之地很遠,但是在陸地上則兩地的裡面,是可以相通的。
所以,從我們所說之此大路通過去,便到一蜿蜒的溪壑。
溪壑上有數十道橋,橋之兩邊,這岸是夾竹桃,那岸是柳,即真群之土地的領域。
你從此便可想象真美兩地毗連的情形。
她們靠同一的大山,以一大山為背景。
她們的二地如一大山參差的伸到水邊的兩隻足。
每當黃昏時節,美群的女孩子,便常經過山上,一路直到溪壑之岸邊去。
原來這時,也便是真群的女孩子一天工作完結後,通過大池之彼岸,到後面山上去玩的時節。
所以她們常常裝扮成情人,在谿壑之橋上幽會。
一對情侶,獨占一橋,楊柳與夾竹桃,把她們彼此互相隔絕,使她們自成一小天地。
她們互相表示欽慕,我說你是最和諧的真理,并即最美的真理。
你說我是最真實的美。
暫時她們各以其情人為至高無上,于是她們暫時,也自以為其是至高無上的真或美。
她們忘了在同一的地方,也有其他情侶在此幽會,說同樣的話。
她們隻好暫時以整個的宇宙,都是她們的了。
但是我還莫有告訴你後面大山上的情形。
你一定要問那大山上是否住有人,那我便可告訴你,那大山上所住的人,便是善群的人。
善群的人卻不是年青的女子,也不是年青的男子,而都是七八十歲,白發飄飄道貌岸然的老頭子。
你知這些老頭子從何而來?說也笑人,原來就是這些曾經過戀愛的美群的女孩子變的。
這些女孩子老了,便會變成七八十歲的老頭子。
你說好笑嗎?但是你要知道,這正是宇宙之最奧妙的地方。
這善群的老頭子,居于山上的大樹林中,在大樹上築成房舍,有走廊相通。
他們莫有事,便是下圍棋,數黑白子。
隻是下圍棋的生活也悶人。
他們已太年老了,莫有年青人好運動的興趣,他們下午隻出來遊逛遊逛。
他們常在半山之間,遙望見在半山之下的溪壑,他們可以看見橋上情侶談情說愛的情形,使他們回憶起,他們的青年時代的心理,而感到青春的再生。
他們欣賞她們之愛情,而常不禁發出會心的微笑。
這是他們一天下棋把神經疲倦以後,唯一恢複新鮮的生命活力之道。
不過他們有時也會高聲狂笑。
因為他們從上至下,明明看見許多橋上許多情侶,同時在那兒談愛情,而愛情中的情侶,竟以為整個的宇宙隻是她們的。
他們覺這太可笑了。
不過他們想,他們年青時,也如此,他們最後隻有對他們自己,大家取笑一陣罷了。
自然長出夾竹桃與楊柳,把許多橋彼此隔斷,不相望見,誰能在此橋上談情說愛時,不以整個的宇宙是自己的呢?” 人生聽智慧一段話,不禁聽得入神。
但是忽聽智慧道:“夜已更深了,我們大家倚船舷而睡,明天我們再去遊玩吧。
”話說完,智慧便躺着船舷睡着了。
但人生聽了這一段話,覺得價值世界真是太有趣了,他總是想去看價值世界中的女孩子與老頭子的生活,他又睡不着了。
看看月已當中,他仍不能合眼。
漸漸朦胧睡去,忽又醒來。
望智慧已不見,這時河水不波,柳葉靜靜的垂着,一切都悄無聲息。
他想一定是智慧在如此月白風清之良夜,一人到岸上遊玩去了。
于是便獨自上岸,他通過柳陰一直走去。
雖然是一廣漠的草原,什麼曲折都莫有,然而他一直前走,覺有無窮意趣,腳步總不能停。
漸漸通過一松林,看見一大池中,有許多樓台。
但樓台中既毫無聲息,也不見燈火。
他知道其中的人都睡了,而且池中的荷花荷葉,都靜悄悄的閉着,似乎也都在睡眠。
他沿着池岸走,此外亦竟不聞一點聲音,連青蛙入水的聲音都莫有。
他忽覺得寂寞的可怕起來,他自己的腳步聲,成寂寞之威脅之象征。
他正想回去,忽然聽見池邊的林外,有數小孩的笑聲,他便離了池邊,從林中斜插過去。
原來卻是他在幸福之宮裡所見之數小孩:忘憂、莫愁、怡怡、天欣等。
他覺得很驚詫,但他一面已與他們招呼,他們都一齊叫一聲“人生先生!”表示非常歡欣鼓舞的樣子。
人生打破了他的寂寞之感。
也非常高興。
人生問:“你們如何到此處來了?”他們道:“自從時間與他三個小孩,把我們的宮殿毀壞之後,我們的父母便商量決定遷家,我們便遷到這附近來住了。
本來我們可以仍在原處建屋的,因為你知道我們的父母,是永遠有重建我們的房屋之能力的。
我們都能死而複生,何況雇工程師重建房屋?我們這次遷居,是我們的老客人幸福主義哲學先生建議的。
他說在原處建屋已莫有意義,我們的父母,便商量而順從了他的建議。
這詳細的理由,我們不知道。
現在我們的家,便在此樹林之外,今日是我們祖父之生日,我們一家團聚吃酒到夜深。
現在我們的父母與祖父正在談天,我們見月色很好,便出來玩,你願意到我們家中去坐坐嗎?我們的父母,常常都在談起你,很念你呢。
”人生在此時似乎已忘了一切的顧忌,他又經了這樣久的行路寂寞之苦,于是不覺說好,五個小孩拍手道:“真好,我們回去吧,你不認識路,讓我們在前面走。
”于是五個小孩便嘻嘻哈哈的向前走,人生跟在後。
但是人生走着走着,擡頭望月,見月漸起了暈來。
天空中又似生了霧,霧愈積愈厚,看前面的五個小孩似乎越走越遠。
然而他們的笑聲,又似與原來一樣的近。
人生問:“究竟還有多遠呢?”他們道:“便要到了。
”但是此時五小孩的身軀竟全隐沒于霧中。
他再喊,便莫有回聲。
漸漸霧更濃更厚,一切山、一切樹以至連地,似都沉入霧中,人生看他自己的足,才知在霧上面走。
擡頭望月,哪裡有月?充塞天地竟全是霧。
不過霧似有月光浸潤相當透明而已。
人生想道,又糟了,在此霧中,究竟如何走法?又走到何處去呢?他想不該随從五個小孩走,如何在價值世界中還忘不掉幸福的觀念呢?進而失悔,不該一人跑上岸來,他想“我如何不聽智慧的話,待次日與他同上岸?他知道路徑,不就不會迷失了嗎?”他想着他之屢犯過失,不禁痛哭起來。
才放聲一哭,他忽然醒了,原來又是南柯一夢。
他看見智慧正從船底上來,問他道:“你怎樣了?”人生便把夢境告他。
智慧道:“我剛才見月色很好,水波不興,所以我跳下水去遊泳沐浴一陣。
剛回來便聞你之叫聲,我便上來。
你看現在天已魚肚白,太陽馬上要出來了。
我們本來可以預備上岸去玩,不過你做這一夢,卻做壞了。
因為做夢即靈魂的出遊,你今夜靈魂出遊真地。
你要知道你在池邊走時,一切何等的寂靜,你的足聲卻把一切都驚動了,真地的女孩子及荷花的睡眠,都被你擾亂了。
她們昨夜都不曾安眠,她們今日要補足昨夜的睡眠。
所以我們今日上去,将會不見一人。
”人生道:“夢不過我的夢,如何會擾動那上面的人?夢是假的,不會影響實際事物的。
”智慧道:“你又錯了,如果夢真是假的,如何會使實際上的你的身體發出叫聲呢?你要知道夢境同真境,是莫有分别,因為你做一夢時,便真做此一夢了。
而且在真地的港灣畔做的夢,更是絕對的真的。
所以你夢中所見的情形,亦即是實際的情形。
真理之池,大概也就是如你昨夜夢中所見的樣子,所以我們今天可以不必去了。
因為去仍然會不着一人。
”人生道:“那我們到美灣去吧。
她們今天總不須睡眠,我們可以會會她們。
”智慧道:“也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