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 自我生長之途程
關燈
小
中
大
悄。
萬籁寂無聲。
我心向内沉——沉——沉入我靈根。
沉——沉——我心向内沉。
呼吸,呼吸,我在我靈根中呼吸。
呼吸,呼吸,世界為我所吸,世界在我内部呼吸,世界的脈搏,在我心中跳動。
世界,世界!何處是世界?世界是一片虛明。
淵的虛明,淵的虛明,淵的深,淵的深,這無底的淵深,是世界的淵深,心的淵深? 淵深,淵深,淵深中的寂靜,寂靜中的淵深。
寂靜,寂靜,寂靜中的無聲之聲。
靜夜,靜夜,我心之靜夜,靜夜中的心之光明。
我聞,我見。
我聞我之聞,我見我之見,我自見自聞。
“見”見了他自己,“聞”聞了他自己,“覺”覺了他自己。
“覺”在天光中自照,“覺”在天樂中自聞。
淵深,淵深,如萬頃清波之淵深。
波光蕩漾了,波頂燦爛着流光之明,如天之星。
這燦爛的流光,流光,原是萬象在我心中浮沉。
浮沉來去,來去浮沉,萬象家何在?波息還歸水,依舊碧澄澄。
波複翻,浪再吼,這靜悄中,複聞喧豗。
喧豗,喧豗,如萬馬千軍,地動天驚。
波還逝,浪再停,依舊碧澄澄。
“心”,“心”,無窮之廣大,淵深,萬象之主宰,真正的先天地而生。
無始無終,絕對之絕對,永恒之永恒。
世界毀壞,你萬古長存。
世界,我們常見之世界,對我們廣大無垠。
在你,在你無盡之覺海,它如一波。
一波逝,一波興,生成毀壞,毀壞生成。
無窮的世界,在你之中,來去成毀。
世界之成毀,是你之呼吸。
你是一切世界之世界,你不滅不生。
你無窮廣大,絕對永恒,一切在你之内生息。
你在一切中,自己體驗你之無窮廣大,你之絕對永恒。
你是世界之世界,在一微塵中,表現你為世界之世界之無窮廣大,在一剎那中,表現你為世界之世界之絕對永恒。
我贊歎,我崇拜,贊歎崇拜我的心。
我的心,即我的上帝,我的神。
你是真美善之自體,你是至善至美與至真。
“我”記起了,我求真求美求善,我曾覺他們在我之上,不在我之中。
“我”曾求彼真,冷冷水晶宮。
我曾求彼美,好月在長空。
“我”曾求彼善,壁立千丈峰;登峰摘星辰,凜冽來天風。
但是現在我知道,一切真美善,原在我“心”中。
原來隻因為我不知道,他們即在我之自身,所以我們誤以他們在外。
我現在知道,至真至美至善,即我之真正的自己之德,我心體之德。
我了解了我之求他們,原是在求恢複他們之光明。
我求他們之努力,隻在拭去障蔽他們之灰塵。
我現在了解了真正之自己。
我已印證了真美善,即在我之心體。
我心體具備一切,我隻要念念不離我之靈明,我将絕對完滿自足,無待于外。
心體潛深隐,恍惚不自知。
真美善自具,妄謂外求之。
求之唯自求,知之乃自知。
今證我心體,從此不再疑。
心體自完滿,曠然絕希求;慧光常自照,知道者無憂。
覺海大無際,乾坤水上浮;不生亦不滅,萬古長悠悠。
覺海何所似?虛明而靈通。
虛明何所似?萬頃清波融。
靈通何所似?周流用不窮;萬象随來去,來去不相逢。
我心為大覺,大覺無不覺;凡我心所覺,皆我心中物。
以蔽不自覺,乃謂有所覺;去蔽祛我執,自覺我之覺。
覺覺成大覺,知心自完足。
宇宙由心生,生生者不生。
生德無窮盡,宇宙毀複成;乾坤不得裂,賴我此靈根。
我在永生中永生。
第十節悲憫之情的流露與重返人間 我心如大海之不波,清泠,清冷;虛明,虛明;靈通,靈通;寂靜,寂靜;淵深,淵深;我在柳下寒潭邊,真正證“道”。
我此時亦複無所思,無所了解,無所聞,無所見,我複歸于原始之混沌。
然而此混沌自身,是光明的。
我在永生中永生,我不求打破混沌,我不求誕生。
我靜靜的坐着,我不覺我身體之存在、世界之存在。
我在絕對之光明的混沌中。
忽然一種聲音,驚破了我之混沌。
遠遠的茅屋中,來了一聲嬰兒之啼哭,另一嬰兒誕生了。
我回憶起我初到人間來的啼哭,寒風吹拂了嬰兒之身,而嬰兒啼哭。
這是人初到世界來所感的凄涼,人生苦痛之最早的象征。
——我心重墜人間世。
啼哭的嬰兒,你是誰家的嬰兒?啼哭聲自茅屋中出來,我知你是貧家的嬰兒——你父親是種田者,或是别家的仆人? 我恍惚如有所見,見他父親,正忙着取被來包裹嬰兒,母親尚未息産後的呻吟。
嬰兒,你在父母勞苦中降生了! 你将吃乳,吸去你母親之精華,你将使父親更勞苦。
你将成童,成青年,逐漸長大。
但是你可能真長大,你的壽命有多大?我想起在百年中,你在一段時間會死亡。
你死在嬰兒期?在童年,中年,或老年? 你死在你父母之懷,你妻子之側,或你朋友之前?或任何人也不看見你的死?我想你會死,我感到凄恻。
死,你為何而死?你為饑寒交迫而死?為所愛的人抛棄你而死? 或因為你所愛的人們之死,過于悲悼而死?或為無故被人輕視侮辱,社會無正義,含冤未伸而死? 你為你事業失敗心碎而死?為盡瘁過勞而死?為學問不成,為探求真理,到蠻荒之地,感疫疠而死?為藝術創作,過于興奮而死?為殉職殉道而死?或為舉世無知者,寂寞瘋狂而死? 在你人生之行程中,每一段生活,都可以使你覺永生,然而處處亦都可以使你死。
除非你到了能在永生中永生之階段,不知你有死,你将不免于抱恨而死。
然而這一切,都是于你于我,同樣之渺茫。
現在不可知的未來!這渺茫的未來,你将遭遇什麼命運?這不可知的命運!而你現在真是一無所知,你根本不知有未來、有命運。
我想到嬰兒之未來的命運,想到他的死,他各種可能的死。
我看見各種死神,都好似圍在他之前,要此初生的嬰兒,投到他可怕的懷抱。
隻因為死神們勢均力敵,他才莫有死。
我内心感着凄恻與同情之恐怖。
此凄恻,由我之心快彌漫到我全身,我感着人世間之悲酸。
我頓想着:在此茫茫的人間,現在不知已有多少嬰兒在降生,多少父母耽憂他的嬰兒長不成?我想:此時有多少嬰兒死了,多少孩童、青年、中年、老年,以各種不同的原因而死?多少又正在與死掙紮,正在努力求生?多少正在努力為他的愛情、名譽、事業、真、美、善而奮鬥,在捕捉他渺茫的未來?然而未來卻在命運之手裡。
我想古往今來多少人,在殘酷的命運之下,含冤飲恨,我感到人生是苦海,我的凄恻與悲酸,化成悲憫。
悲憫!悲憫之情之來臨,如秋風秋雨一齊來,使日月無光,萬象蕭瑟。
我對我所體驗的心之靈明,若自生憎惡。
然而當我剛一憎惡時,我同時發現我心體,并非隻是靈明之智慧,我心之大覺之本,不在理之無不通,而在情之無不感。
我發見我之心體,唯是無盡之情流。
何處是我心?我心唯有情。
何處是我情?我情與一切生命之情相系帶,原如肉骨之難分。
我情寄何所?我情寄何所?不在山之巅,不在水之浒。
高天與厚地,悠悠人生路。
行行向何方?轉瞬即長暮。
嗟我同行人,兄弟與父母,四海皆吾友,如何不相顧? 人世多苦辛,道路迂且阻。
悲風動地來,萬象含凄楚。
恻恻我中情,何忍獨超悟?懷此不忍心,還向塵寰去。
不忍,不忍,這恻恻然有所感觸之不忍,這一種對于一切生命之無盡的同情,與虔敬的不忍。
這非一切言語所能表達,常隻在一剎那忽然感受之不忍。
這一種無數的生命之情流在交彙,彼此照見彼此的悲歡苦樂,欲共同超化到一更高之所在,而尚未達到之際的一種虔敬的同情、這一切生命的深心中的,一種共感的凄顫,共感的忐忑。
隻能感觸,不能言語表示。
啊,隻有由這恻側然有所感觸之不忍,所依之至仁至柔之心,這才是我應當培養之充拓之的。
隻有由如此之培養與充拓,我才能真識得我心之仁,我心之體。
如果我莫有此恻側然之仁,我的心之靈明,算得什麼?他将會堕入枯寂。
如果我莫有此恻恻然之仁,我之以理想之善,向人宣揚,算得什麼?他将會堕入傲執。
如果我莫有此恻恻然之仁,我之愛美,算得什麼?将化為一種沉溺。
如果我莫有此恻恻然之仁,我之求真理,算得什麼?他将隻是一些抽象的公式。
隻有從這恻恻然之仁出發去求真愛美,才能将所得的真美,無私的向他人宣示,使真與美的境界,成為我與他人心靈交通之境界,而後真理,不複隻是抽象的公式;美的境界,不複為我所沉溺。
隻有從恻恻然出發去宣揚我理想之善,才能在他人不接受我之理想之善時,而仍對他人之愚癡過失,抱着同情,對他人之人格,抱着虔敬。
隻有從恻恻然之仁出發,才能不堕入枯寂,而用各種善巧的方法,去傳播真美善到人間,扶助一切人實踐真美善,以至證悟心之本體之絕對永恒,自知其永生中之永生。
當一朝人類社會化為真美善之社會,人人有至高的人格之發展,證悟到心體之絕對永恒時,人類當不怕一切,而重為宇宙的支柱,盤古真可謂複生了。
這時縱然太陽光漸黯淡,地球将破裂,人類知道宇宙由其自心之本體所顯造,心之本體所顯之宇宙無窮,亦可再新顯造另一宇宙。
縱然宇宙不是由心顯造,宇宙隻一個,而宇宙又真有末日之來臨;人類此時,既都已完成其最高人格,他将有勇氣承擔一切。
他縱然見宇宙馬上要破裂散為灰燼,一切将返于太虛,他内心依然甯靜安定,亦從容含笑的,自返于其無盡淵深之靈根。
至少,人類知道他之一切努力,不是為他以外的東西。
他之求真求美求善,都隻是所以盡他之本性。
他之一切行為之價值意義即在其自身,他将視外在的宇宙之成毀,為無足重輕,如一物之得失之無足重輕。
萬一人類在此時還覺他文化之創造,要成灰燼,不免歎息,他亦能馬上會本他大無畏的意志,而願自動的去承擔此悲壯劇。
他已把他自己所能作的都作到,他于宇宙無所負欠,隻是宇宙負欠于他。
他自宇宙中,光榮而高貴的退休,這樣退休,仍然是值得歌頌的。
但是,如何使一切人們,都有這樣偉大的精神,于一切都無恐怖。
這種堅強高卓的人格,以至可以迎接宇宙之毀滅而無畏?這誠然是太遙遠的事,然而我們現在,已當抱此宏願、抱此理想。
要實現此理想之第一步,是要使人都知真美善之價值,知人格培養之無上的重要。
但是如果人們尚不能免于饑寒,免于貧苦,免于自然之災害,不幸之早夭;莫有家庭之幸福,社會不能保障入之安甯,人與人不能互相敬重,共維持社會之正義,反互相殘害,人尚無穩定之現實生活,使人心有暇豫進一步求精神向上時;我們要使人人都愛真美善,以至證悟至心體之絕對永恒,培養出大無畏之精神,那卻是根本不可能的。
我于是了解了經濟政治之重要,一般社會改造、一般教育之重要,及一切的實際事業的重要。
我肯定一切實際事業之重要,是根據于整個人類理想生活之開辟,不能不先有合理之社會組織。
而我之所以要謀整個人類理想生活之開辟,是本于我恻恻然之仁,而此恻恻然之仁,是宇宙中生命與生命間之一種虔敬的同情。
我的心,重新啟示我以如是如是之體認,我歡欣,我鼓舞。
我自柳下寒潭邊,站立起來,此時已不聞嬰兒啼聲,天上的曦光,已漸明了。
我已肯定了一切實際事業之重要,我在歸途中看見的農人、工人及其他工作者,我發現他們都負着神聖的使命,他們是對人類社會盡最切近的責任者,我對他們真有無盡的虔敬之情緒。
我慚愧,我隻在我的玄思中過活,我不曾作一件于社會有益的事,我發現我之渺小與卑微。
呵,我原是如此渺小、如此卑微! 我之一切自覺偉大的感情,最後如不歸于自覺渺小卑微,那些感情又算什麼? 我發現了我自己之渺小與卑微,我知道我一無所有,我原來仍在光明的混沌中。
我現在要肯定我自己,我得再沖破此混沌。
我要重到人寰,我要去做我應做的事。
我帶着慚愧,重新自混沌降生。
我複化為嬰兒。
我在工作中發現我,不是在母親的懷中,是在人類的懷裡。
我在現實的人類中永生。
三十二年二月
萬籁寂無聲。
我心向内沉——沉——沉入我靈根。
沉——沉——我心向内沉。
呼吸,呼吸,我在我靈根中呼吸。
呼吸,呼吸,世界為我所吸,世界在我内部呼吸,世界的脈搏,在我心中跳動。
世界,世界!何處是世界?世界是一片虛明。
淵的虛明,淵的虛明,淵的深,淵的深,這無底的淵深,是世界的淵深,心的淵深? 淵深,淵深,淵深中的寂靜,寂靜中的淵深。
寂靜,寂靜,寂靜中的無聲之聲。
靜夜,靜夜,我心之靜夜,靜夜中的心之光明。
我聞,我見。
我聞我之聞,我見我之見,我自見自聞。
“見”見了他自己,“聞”聞了他自己,“覺”覺了他自己。
“覺”在天光中自照,“覺”在天樂中自聞。
淵深,淵深,如萬頃清波之淵深。
波光蕩漾了,波頂燦爛着流光之明,如天之星。
這燦爛的流光,流光,原是萬象在我心中浮沉。
浮沉來去,來去浮沉,萬象家何在?波息還歸水,依舊碧澄澄。
波複翻,浪再吼,這靜悄中,複聞喧豗。
喧豗,喧豗,如萬馬千軍,地動天驚。
波還逝,浪再停,依舊碧澄澄。
“心”,“心”,無窮之廣大,淵深,萬象之主宰,真正的先天地而生。
無始無終,絕對之絕對,永恒之永恒。
世界毀壞,你萬古長存。
世界,我們常見之世界,對我們廣大無垠。
在你,在你無盡之覺海,它如一波。
一波逝,一波興,生成毀壞,毀壞生成。
無窮的世界,在你之中,來去成毀。
世界之成毀,是你之呼吸。
你是一切世界之世界,你不滅不生。
你無窮廣大,絕對永恒,一切在你之内生息。
你在一切中,自己體驗你之無窮廣大,你之絕對永恒。
你是世界之世界,在一微塵中,表現你為世界之世界之無窮廣大,在一剎那中,表現你為世界之世界之絕對永恒。
我贊歎,我崇拜,贊歎崇拜我的心。
我的心,即我的上帝,我的神。
你是真美善之自體,你是至善至美與至真。
“我”記起了,我求真求美求善,我曾覺他們在我之上,不在我之中。
“我”曾求彼真,冷冷水晶宮。
我曾求彼美,好月在長空。
“我”曾求彼善,壁立千丈峰;登峰摘星辰,凜冽來天風。
但是現在我知道,一切真美善,原在我“心”中。
原來隻因為我不知道,他們即在我之自身,所以我們誤以他們在外。
我現在知道,至真至美至善,即我之真正的自己之德,我心體之德。
我了解了我之求他們,原是在求恢複他們之光明。
我求他們之努力,隻在拭去障蔽他們之灰塵。
我現在了解了真正之自己。
我已印證了真美善,即在我之心體。
我心體具備一切,我隻要念念不離我之靈明,我将絕對完滿自足,無待于外。
心體潛深隐,恍惚不自知。
真美善自具,妄謂外求之。
求之唯自求,知之乃自知。
今證我心體,從此不再疑。
心體自完滿,曠然絕希求;慧光常自照,知道者無憂。
覺海大無際,乾坤水上浮;不生亦不滅,萬古長悠悠。
覺海何所似?虛明而靈通。
虛明何所似?萬頃清波融。
靈通何所似?周流用不窮;萬象随來去,來去不相逢。
我心為大覺,大覺無不覺;凡我心所覺,皆我心中物。
以蔽不自覺,乃謂有所覺;去蔽祛我執,自覺我之覺。
覺覺成大覺,知心自完足。
宇宙由心生,生生者不生。
生德無窮盡,宇宙毀複成;乾坤不得裂,賴我此靈根。
我在永生中永生。
第十節悲憫之情的流露與重返人間 我心如大海之不波,清泠,清冷;虛明,虛明;靈通,靈通;寂靜,寂靜;淵深,淵深;我在柳下寒潭邊,真正證“道”。
我此時亦複無所思,無所了解,無所聞,無所見,我複歸于原始之混沌。
然而此混沌自身,是光明的。
我在永生中永生,我不求打破混沌,我不求誕生。
我靜靜的坐着,我不覺我身體之存在、世界之存在。
我在絕對之光明的混沌中。
忽然一種聲音,驚破了我之混沌。
遠遠的茅屋中,來了一聲嬰兒之啼哭,另一嬰兒誕生了。
我回憶起我初到人間來的啼哭,寒風吹拂了嬰兒之身,而嬰兒啼哭。
這是人初到世界來所感的凄涼,人生苦痛之最早的象征。
——我心重墜人間世。
啼哭的嬰兒,你是誰家的嬰兒?啼哭聲自茅屋中出來,我知你是貧家的嬰兒——你父親是種田者,或是别家的仆人? 我恍惚如有所見,見他父親,正忙着取被來包裹嬰兒,母親尚未息産後的呻吟。
嬰兒,你在父母勞苦中降生了! 你将吃乳,吸去你母親之精華,你将使父親更勞苦。
你将成童,成青年,逐漸長大。
但是你可能真長大,你的壽命有多大?我想起在百年中,你在一段時間會死亡。
你死在嬰兒期?在童年,中年,或老年? 你死在你父母之懷,你妻子之側,或你朋友之前?或任何人也不看見你的死?我想你會死,我感到凄恻。
死,你為何而死?你為饑寒交迫而死?為所愛的人抛棄你而死? 或因為你所愛的人們之死,過于悲悼而死?或為無故被人輕視侮辱,社會無正義,含冤未伸而死? 你為你事業失敗心碎而死?為盡瘁過勞而死?為學問不成,為探求真理,到蠻荒之地,感疫疠而死?為藝術創作,過于興奮而死?為殉職殉道而死?或為舉世無知者,寂寞瘋狂而死? 在你人生之行程中,每一段生活,都可以使你覺永生,然而處處亦都可以使你死。
除非你到了能在永生中永生之階段,不知你有死,你将不免于抱恨而死。
然而這一切,都是于你于我,同樣之渺茫。
現在不可知的未來!這渺茫的未來,你将遭遇什麼命運?這不可知的命運!而你現在真是一無所知,你根本不知有未來、有命運。
我想到嬰兒之未來的命運,想到他的死,他各種可能的死。
我看見各種死神,都好似圍在他之前,要此初生的嬰兒,投到他可怕的懷抱。
隻因為死神們勢均力敵,他才莫有死。
我内心感着凄恻與同情之恐怖。
此凄恻,由我之心快彌漫到我全身,我感着人世間之悲酸。
我頓想着:在此茫茫的人間,現在不知已有多少嬰兒在降生,多少父母耽憂他的嬰兒長不成?我想:此時有多少嬰兒死了,多少孩童、青年、中年、老年,以各種不同的原因而死?多少又正在與死掙紮,正在努力求生?多少正在努力為他的愛情、名譽、事業、真、美、善而奮鬥,在捕捉他渺茫的未來?然而未來卻在命運之手裡。
我想古往今來多少人,在殘酷的命運之下,含冤飲恨,我感到人生是苦海,我的凄恻與悲酸,化成悲憫。
悲憫!悲憫之情之來臨,如秋風秋雨一齊來,使日月無光,萬象蕭瑟。
我對我所體驗的心之靈明,若自生憎惡。
然而當我剛一憎惡時,我同時發現我心體,并非隻是靈明之智慧,我心之大覺之本,不在理之無不通,而在情之無不感。
我發見我之心體,唯是無盡之情流。
何處是我心?我心唯有情。
何處是我情?我情與一切生命之情相系帶,原如肉骨之難分。
我情寄何所?我情寄何所?不在山之巅,不在水之浒。
高天與厚地,悠悠人生路。
行行向何方?轉瞬即長暮。
嗟我同行人,兄弟與父母,四海皆吾友,如何不相顧? 人世多苦辛,道路迂且阻。
悲風動地來,萬象含凄楚。
恻恻我中情,何忍獨超悟?懷此不忍心,還向塵寰去。
不忍,不忍,這恻恻然有所感觸之不忍,這一種對于一切生命之無盡的同情,與虔敬的不忍。
這非一切言語所能表達,常隻在一剎那忽然感受之不忍。
這一種無數的生命之情流在交彙,彼此照見彼此的悲歡苦樂,欲共同超化到一更高之所在,而尚未達到之際的一種虔敬的同情、這一切生命的深心中的,一種共感的凄顫,共感的忐忑。
隻能感觸,不能言語表示。
啊,隻有由這恻側然有所感觸之不忍,所依之至仁至柔之心,這才是我應當培養之充拓之的。
隻有由如此之培養與充拓,我才能真識得我心之仁,我心之體。
如果我莫有此恻側然之仁,我的心之靈明,算得什麼?他将會堕入枯寂。
如果我莫有此恻恻然之仁,我之以理想之善,向人宣揚,算得什麼?他将會堕入傲執。
如果我莫有此恻恻然之仁,我之愛美,算得什麼?将化為一種沉溺。
如果我莫有此恻恻然之仁,我之求真理,算得什麼?他将隻是一些抽象的公式。
隻有從這恻恻然之仁出發去求真愛美,才能将所得的真美,無私的向他人宣示,使真與美的境界,成為我與他人心靈交通之境界,而後真理,不複隻是抽象的公式;美的境界,不複為我所沉溺。
隻有從恻恻然出發去宣揚我理想之善,才能在他人不接受我之理想之善時,而仍對他人之愚癡過失,抱着同情,對他人之人格,抱着虔敬。
隻有從恻恻然之仁出發,才能不堕入枯寂,而用各種善巧的方法,去傳播真美善到人間,扶助一切人實踐真美善,以至證悟心之本體之絕對永恒,自知其永生中之永生。
當一朝人類社會化為真美善之社會,人人有至高的人格之發展,證悟到心體之絕對永恒時,人類當不怕一切,而重為宇宙的支柱,盤古真可謂複生了。
這時縱然太陽光漸黯淡,地球将破裂,人類知道宇宙由其自心之本體所顯造,心之本體所顯之宇宙無窮,亦可再新顯造另一宇宙。
縱然宇宙不是由心顯造,宇宙隻一個,而宇宙又真有末日之來臨;人類此時,既都已完成其最高人格,他将有勇氣承擔一切。
他縱然見宇宙馬上要破裂散為灰燼,一切将返于太虛,他内心依然甯靜安定,亦從容含笑的,自返于其無盡淵深之靈根。
至少,人類知道他之一切努力,不是為他以外的東西。
他之求真求美求善,都隻是所以盡他之本性。
他之一切行為之價值意義即在其自身,他将視外在的宇宙之成毀,為無足重輕,如一物之得失之無足重輕。
萬一人類在此時還覺他文化之創造,要成灰燼,不免歎息,他亦能馬上會本他大無畏的意志,而願自動的去承擔此悲壯劇。
他已把他自己所能作的都作到,他于宇宙無所負欠,隻是宇宙負欠于他。
他自宇宙中,光榮而高貴的退休,這樣退休,仍然是值得歌頌的。
但是,如何使一切人們,都有這樣偉大的精神,于一切都無恐怖。
這種堅強高卓的人格,以至可以迎接宇宙之毀滅而無畏?這誠然是太遙遠的事,然而我們現在,已當抱此宏願、抱此理想。
要實現此理想之第一步,是要使人都知真美善之價值,知人格培養之無上的重要。
但是如果人們尚不能免于饑寒,免于貧苦,免于自然之災害,不幸之早夭;莫有家庭之幸福,社會不能保障入之安甯,人與人不能互相敬重,共維持社會之正義,反互相殘害,人尚無穩定之現實生活,使人心有暇豫進一步求精神向上時;我們要使人人都愛真美善,以至證悟至心體之絕對永恒,培養出大無畏之精神,那卻是根本不可能的。
我于是了解了經濟政治之重要,一般社會改造、一般教育之重要,及一切的實際事業的重要。
我肯定一切實際事業之重要,是根據于整個人類理想生活之開辟,不能不先有合理之社會組織。
而我之所以要謀整個人類理想生活之開辟,是本于我恻恻然之仁,而此恻恻然之仁,是宇宙中生命與生命間之一種虔敬的同情。
我的心,重新啟示我以如是如是之體認,我歡欣,我鼓舞。
我自柳下寒潭邊,站立起來,此時已不聞嬰兒啼聲,天上的曦光,已漸明了。
我已肯定了一切實際事業之重要,我在歸途中看見的農人、工人及其他工作者,我發現他們都負着神聖的使命,他們是對人類社會盡最切近的責任者,我對他們真有無盡的虔敬之情緒。
我慚愧,我隻在我的玄思中過活,我不曾作一件于社會有益的事,我發現我之渺小與卑微。
呵,我原是如此渺小、如此卑微! 我之一切自覺偉大的感情,最後如不歸于自覺渺小卑微,那些感情又算什麼? 我發現了我自己之渺小與卑微,我知道我一無所有,我原來仍在光明的混沌中。
我現在要肯定我自己,我得再沖破此混沌。
我要重到人寰,我要去做我應做的事。
我帶着慚愧,重新自混沌降生。
我複化為嬰兒。
我在工作中發現我,不是在母親的懷中,是在人類的懷裡。
我在現實的人類中永生。
三十二年二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