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 心靈之發展

關燈
導言 當你由上部生活之肯定,而反身看你自己的生活,求充實你内在的自我,知道世界充滿價值,以肯定你自己于世界時;你的問題,變成如何反身看你自己的生活,充實你内在的自我,如何包攝外在的世界,于你内在的自我之中,将你内在的自我擴大,至與宇宙合一。

    你的問題由内外之和諧,變為内外之滲透。

    你将不複隻是要擺脫外物之束縛,暫求苦樂情緒之超越,認識你唯一之自己,知道以自強不息的态度,去實現價值;而是要反觀你的心靈,如何逐步的發展,内心如何逐步的開辟,以貫通于外界。

    你的問題,由人生現象的體驗,變為心靈自身之發展的體驗,由廣的變為深的了——本部就是要答複你這疑問。

     但是你看我此部,你必須先忘掉你的一切習見知識。

    連我在前部中所講的一切,你也要完全忘掉。

    你要沉下你的心,讓我的話,暫時作為你之一鏡子,來反觀你如何可由内界以貫通外界,來認識你生命之海底的潛流,是如何進行的。

    你将由此而得一内外界确可貫通的證明,以後你可以任意去尋求貫通内外界之任何航道,而不必承受我的任何一句話。

    因為我的話隻有引導的作用,沒有一句話不可修正補充,以提升轉換其意義的。

    我的話對于我要陳述的真理之自體,隻如一根繞地球的線。

    地球的面積之上有無窮的線,而地面所包圍之體積,才是真理之自體。

    本部分五節: 一、心與自然之不離 二、心靈在自然世界之發展 三、心靈之自己肯定與自己超越 四、心靈在精神世界中之發展 五、精神自身之信仰 第一節心靈與自然之不離 一 “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怆然而涕下。

    ” 你可曾在高山頂上獨立蒼茫?你可曾在此時,有過人生最深的悲涼之感? 你可曾在此時,想過:誰是我?誰是世界?我與世界,如何連結起來? 你可曾在此時閉目,讓心靈暫時忘掉了一切,似乎一切都沒有,忽然張目頓見森羅萬象的世界,呈現在你面前,而感到無盡的驚奇?這森羅萬象的世界,如何會呈現于你,你在裡面似乎占如是之渺小的位置?你似乎覺你如初降落至人間的亞當,一切對于你,都是生疏神秘不可測?你瞳焉若初生之犢,對于一切都覺得新妍,不知其故!當你真正感到這些時,你可以入哲學之門了。

     二 哲學問題的開始是問:誰是我?誰是世界?我與世界如何聯結?哲學智慧的開始,是認識我的世界即在我之内,我之所以為我之内容,隻有關于世界之一切,我與我的世界,本來未嘗分離。

    你當試反省你所謂你之内容,離開關于世界之一切經驗之外,還有什麼?你所謂世界,離開你經驗的世界之外,還有什麼?你将發現:你所謂世界,是你經驗之一端,你所謂我,是你經驗之另一端。

    你是“能”,世界是“所”,能所二者,同融攝于你的經驗中。

     所以你不能說,你的心是在内,世界之一切對象,絕對離心而存在于外。

     你必須先知道,在你之直接經驗中,你的心與其對象未嘗離。

     你望着白雲的變幻,你的心便在白雲裡。

     你聽着松濤的澎湃,你的心便在松濤裡。

     你想着你親愛的人,你的心便在你親愛的人身上。

     你的心在此,實際上與你所認識之對象未嘗離。

     三 在你直接經驗中,你與你所認識之對象不離。

    此外,你亦永不能說真有絕對離心之對象。

     你以為門前的山,你不見它時,離開了你的心,真在心外嗎? 當你不想它時,你不能說它離開你的心,在你心内或心外。

     當你說它在你心外時,你已經想它,它已在你的想念中,已不是在你的心外了。

     四 你說那若幹萬萬年前的化石,那月球的背面,那原子電子的構造,總是離心而獨立存在的,因為我從來不曾經驗過。

     若幹萬萬年前的化石、月球的背面、原子電子之構造,你不曾經驗過,那是不錯的。

    但是你雖不能經驗,你或可以在某種條件之下經驗。

    假使你有天使之翼,你将見月球的背面之丘陵原野;假設你能逆着時間之流倒航,追趕上若幹萬萬年前的光波,你将見若幹萬萬年前的化石初凝成的情況。

     假如你能把原子系當作太陽系,你之住在電子上,如你之住在地球上,你将看見原子中電子運行之軌道。

    此亦許是不可能,但是你至少能經驗原子系發出的光譜。

     你說它們存在,你必須先承認在某種條件,某種情形之下,有為你經驗之可能,或經驗它所發生的某種直接間接的作用之可能。

    若果它們在任何條件情形之下,都不能為你所經驗,你亦不可能經驗其任何作用,我請問你依何種根據而說它們存在;說它們不存在,有何不可?你試細細想想。

     它們之存在,至少依于它們之作用,有一種為你經驗之可能。

     在你說他們存在之意義中,就含一種其作用可經驗之意義。

     全離開了可經驗的意義,它們無所謂存在。

     它們之存在的意義,與可經驗的意義不能離,即它們之自身,與它們之可為你心之對象,不能相離。

     它們存在,根據于它們可為你心之對象。

     它們不能真正離開你的心而存在,它們不能真正的在你心外。

     五 你可說:縱然一切存在的外物,都是在某情形之下可經驗,存在之意義與可經驗之意義不離,然而存在的外物之範圍,總比我們實際經驗之範圍廣,存在的外物,時時變更我們的經驗。

     我正閉目凝神,何處來了桂子花香,引動了我的懷思? 我正步月行吟,何處來了電閃與雷鳴,阻撓了我的詩興? 存在的外物決定我們經驗之内容,外物之存在在先,我們之經驗在後。

    外物存在時,我們可尚未經驗。

    所以物在我們心以外,物離心而獨立存在。

     但是你的話仍然錯了。

     當你經驗桂子花香時,你之經驗此時開始,而桂子花之如是之香,亦在此時開始。

     桂子花之如是如是香,以前之他人或你,從不曾有同樣的經驗。

    所以桂子花之如是如是香,亦是從不曾有的香。

    桂子花之如是如是香,是在你經驗它時它才存在。

    它如是之香,并不先于你的經驗而存在,而是與你經驗之存在同時的。

     你說桂子花未有如是如是之香以前,桂子花本身總是先存在,這話自某一意義說,我不否認。

     但是你當知道,你的心在未感覺桂子花以前,已然存在。

    桂子花之如是如是香,總是你先存在的心,與先存在的桂子花,合作的結果。

    你可說外界存在的桂子花,決定你這經驗,你又何不可說内界存在的你的心,決定你這經驗。

     你的經驗,待心物二端而構成,心物二端,在經驗中聯結為一。

     你總是要繼續的經驗,心物兩端,便是在繼續的要求聯結,不然,在經驗中它們之聯結如何可能? 這證明心物兩端,原有一意義之内在的聯結,所以才有外表的聯結之要求。

     當你知道一切存在者存在之意義,根據于其可為你經驗之意義,可為你心之對象之意義,知道心物兩端,原有内在的聯結時,我們可以談心靈之發展了。

     第二節心靈在自然世界之發展 一 你說你對于外物最原始的認識,就是感覺。

     你望着白雲,你的眼感覺了;你聽着松濤,你的耳感覺了。

     但你可曾想想:你為什麼能感覺? 你說物接觸你的心,心物二者合成一不離的全體,所以你有感覺,你的話仍然太淺了。

     你感覺,是為你心能超越你身體所在的、所謂實際的空間的限制,而連結于另一空間中的存在。

    你身體所在的實際空間是在此,而白雲是在天上,松濤是在遠遠的山前。

    然而你感覺它們。

    這不是你的心超越了你身體所在的實際空間的限制嗎? 在你所謂物質的空間中,一切物質,隻是縱橫布列,各有各的位置。

     然而在你感覺中,不同位置的身體感官之物質,與所謂外界之物質,聯結起來了。

     二 在純粹的感覺中,你所見的白雲,隻是一單純的白色之團。

    你不知它是白雲,亦不知它是白,因為純粹的感覺是突然的一感,最初并無所謂是什麼。

     你知它是白雲是白,你是将此當前所感之白雲與白,同你過去所感之白雲與白,相比較,相湊泊;你将現在所感,融于過去所感,你才知它是白雲是白。

     你為什麼能以現在所感,融于過去?隻是因為你并不把現在所感,固定于現在,亦不把過去所感,固定于過去。

    你把現在與過去聯結,使過去的不複隻是過去,現在的不複是純粹的現在,你是超越了實際時間的限制。

     你超越了時間的限制,而後知其是白雲是白。

     你之感覺白雲與白,必等到知此白雲是白時,你的感覺才真正完成。

     然而你知此白雲是白時,你已超越了時間的限制。

     所以你真正的感覺之完成中,一方超越了空間之限制,一方超越了時間之限制。

     你不要把這當作平凡的事實。

     你當由此了解你的感覺,在超越空間限制的意義中,是物質世界之聯系者,在超越時間限制的意義中,是你前後所感之聯系者。

     這是你的心建設它自己之第一步。

     這是你心之活動的初階。

     三 然而感覺隻是你心之活動建設它自己之第一步,隻是你心之活動之初階。

     在感覺中,你的心隻對着你的對象,它沉沒于它的對象中。

     它包含超越一實際時空的意義,但它不曾自覺超越一實際時空。

     你的心在何時自覺超越一實際時空?在你由回想而自覺你的感覺的時候。

     你在回想你的白雲之感覺的時候,你是離開了你當前所感覺之白雲;你重現你白雲之感覺,于你的心中,猶如鏡中之影。

     這時最初的感覺,已過去了,時間已變了。

    時間變化,你在空間的位置亦變了。

    你在你心之鏡中,重現此感,你是在另一時空中,重現此感覺,你自覺超越原來的實際時空了。

     你由回想而自覺你的感覺,自覺籠罩着你的感覺。

    自覺繼續它自己,把你的過去,貫通到你的現在。

    你經度自覺所造成之通路,你可以在“現在”,重新生活你的“過去”。

    所以你能憶起你十年前的舊遊,懷念你千裡外的故鄉。

     物質的運行,必須依着時間空間自然的順序。

    你的身體已老,決不能再成十年前的身體;你必跋涉長途,才能重到你的家園。

     然而你的心能回想,能超越了時空之自然限制,由自由回想,而任意颠倒時間空間之自然順序。

     四 你的回想,隻是重現過去。

    你的心更高的活動,是根據你的回想,而知當前事物之關系或意義。

     你看見宿鳥歸林,你知道暮色将蒼然來。

     你看見城外的古塔,你知道快要到家。

     你知道宿鳥歸林與塔之一種意義,但是你為什麼能夠? 這是因為你能根據你過去經驗中的回想,知道宿鳥歸林與暮色、塔與家常聯系,這一端常通到那一端。

    所以當你看見宿鳥歸林與塔的一端時,你的心便流到暮色與家之一端,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