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平天橋八大怪

關燈
,跟姜桂題效過力,當過随從。

    身穿米黃漳絨短袖大馬褂,足蹬一雙皮快靴,肩膀上扛着旗子,還挽着高陽土布做的馬梢子,活脫是舊式營混子在天橋招募散兵遊勇的勢派。

    他自稱身上穿的漳絨馬褂是打白狼老将軍江朝宗賞的,皮快靴是護衛姜大帥突圍有功,脫困後當場脫下來給他酬庸的,甚至于嘴上叼的旱煙袋也是大有來曆,出自長官所賜的。

    他最愛講直皖大戰,繪影繪聲,恍如親臨戰陣,有時講溜了嘴,月旦時賢,诋毀時事,口沫橫飛,葷素齊來,該管警察就不得不出面制止取締啦。

    他倒好,絕不反駁,一聲不響,扛起大旗,轉移陣地,走不了三五步,炮聲隆隆,他又再續前言,照講不誤了。

    甚至于取締他的警察也擠在人群裡聽得津津有味呢! 萬人迷 姓周,最初在天橋說單口相聲,天橋雖然魚龍混雜品流不一,可是萬人迷的相聲冷隽含蓄,不像雲裡飛滿口帶髒字,時常作揖請安讓堂客聽衆回避,他好暢所欲言随便胡柴。

    萬人迷長了一副上人見喜的面貌,而且聲音嘹亮,所以他師父給他取了個萬人迷的藝名。

    據說他天性伉爽任俠,時常把鬻藝所得周濟貧困。

    雖然他為善不欲人知,可是日久天長受惠者,都是附近一帶饑寒住戶,周善人這個外号,就被傳揚開了。

    他的相聲因為詞句雅馴,後來跟張麻子搭檔一捧一逗,精彩百出。

    石頭胡同“四海升平”成立雜耍場,張麻子、萬人迷的相聲列為中軸,比起後進的高德明、褚德貴在電台說的相聲還要受人歡迎。

    天橋的八怪能從撂地,升到雜耍園子裡獻藝的,萬人迷可算是獨一份兒啦。

     花狗熊 天橋八怪,隻有他從來不露姓甚名誰,有人說他在清宮當過差,刑部管過案卷,最後淪落到擺地賣藝,愧對宗族,所以隐姓埋名。

    因為他身材偉岸,愛穿大花坎肩,才自稱花狗熊。

    他雖然有時也單樁說相聲,其實他以說《劉公案》最拿手。

    他借着劉墉審案能把清代吏制以及官員們升遷降黜,說得委婉周詳,入情入理。

    有時談點宮闱秘辛,也都是向所未聞的掌故。

    當年苦茶庵主最喜歡聽花狗熊的評書。

    打算研究清史,最好多聽花狗熊說《劉公案》,他能給您提出若幹疑難題目來。

    庵主有若幹有關史實文章,就是從花狗熊說的《劉公案》裡發掘推演出來的。

     管兒張 他在前清升平署學過聲樂,受過嚴格訓練,所以差不多的樂器,他都拿得起來。

    他研究出一種用竹管制的小管樂,吞吐力極強,他可以用鼻孔吹奏,模仿百鳥争鳴、百獸發威,真如置身幽岫孤崖、群籁競奏情景。

    他學說各地方言,也是一絕,說蘇白、江北腔、山東山西土話不算稀奇,還能說一口很地道的福州、廣州話。

    從未離開京城一步的土包子,能夠說這麼多的方言,而且大緻都不離譜兒,實在是太難能可貴了。

    他後來收了兩個好徒弟,帶着徒弟漫遊大江南北在漢口落戶養老啦。

     窮不怕 有人說他是黃帶子(大清皇族),可是他自己堅決否認,同時對自己姓名諱莫如深,自稱窮不怕,所以大家也叫他窮不怕。

    他有時鮮衣華履恍為貴介公子,可能第二天又變成鹑衣百結的乞丐了。

    有人問他緣故,他總說是欠人酒錢,衣履都入了長生庫啦。

    他在天橋賣藝,一拉開場子,先在土地上畫一個大方格,把當天要說的子目,一條一條寫出來,想不到居然筆勢雄健,詞句簡峭,一看就知道他腹笥很寬,是個念過書的人。

    有時根據小報上的社會新聞開講,分析得入情入理,将今比古,乍聽之下覺得拟于不倫,可是經他一解說,沒有不贊歎他眼光犀利,真有點鬼門道的。

    當年北平《小實報》記者王桂宇未發迹時給《小實報》寫方塊,時常把窮不怕的話當金科玉律寫在報上,不逛天橋的人,看了王桂宇轉述窮不怕的,還不相信,特地到天橋看看窮不怕是甚等人物的,最後也變成窮不怕的聽衆啦!後來窮不怕突然在天橋失蹤,有人說他被天津青縣一位趙姓土财主看中,被接走陪他老太爺醒睡解悶享清福去了。

    所以後來有人數天橋八怪,數來數去隻有七怪,那就是把窮不怕給漏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