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寵監李蓮英
關燈
小
中
大
太監們在内廷當差,隻要能混到一天到晚在禦前打轉,懂得眉眼高低,善伺人意,應對便捷,很快就能走紅,一輩子享受不盡了。
李蓮英、小德張之流,能夠成為慈禧、隆裕跟前的大紅人,還不都是憑着他們機智小巧、善于逢迎換來的嗎?有人說大清半壁江山,都壞在李蓮英手裡了。
平心而論,李蓮英權詐貪婪,是個罔顧大體隻知利己、太後老佛爺跟前一條忠狗而已,若跟明代的劉瑾、魏忠賢瞞上欺下、禍國殃民的一代權監來比,那還未免太擡舉他了呢! 李蓮英原來是河間府縫破綻、打補子的一個皮匠,生性好賭,在賭場把自己一點辛辛苦苦的積蓄輸得一幹二淨,急怒之下,就引刀一快自宮了。
河間府的人淨身到宮裡當差的很多,有善心人給了他良方秘藥止痛止血生肌,終于把他救活。
等身子将養複元,隻有當太監一途,經人引領就投奔首領太監郭吉祥了。
經過三勘六驗無訛,最初派在禦花園欽安殿照應香火。
欽安殿供的是真武大帝,每逢朔望慈禧都來拈香祈福,自從李蓮英派在欽安殿當差,佛前錦傘绛節,寶蓋珠幢,以暨祭神用的儀锽罍卣,總是收拾得纖塵不染、光緻整潔。
慈禧喜歡他性靈心細,不久就調到内宮伺候禦前起居了。
慈禧每天晨妝,專管梳頭的太監叫沈二順,在宮裡時常裝傻充愣,所以慈禧給他起個诨名叫他“傻老”,恩寵有加,可是紅了不久,忽然腿上鬧流火,不能上殿當差,換了幾個梳頭太監,不是把發根松緊紮得不合适,就是獨有一撮發根滋在外頭。
有人慫恿李蓮英試一試,李是有心人,知道慈禧頸上的頭發剛而且硬,很難順溜,于是事先準備好一小盒發膠,用小刷子三抿兩抿就把慈禧後頸上那撮特别硬的頭發,攏得服服帖帖。
這一下立邀宸賞,不久升為首領,擔任慈禧的梳頭太監了。
李蓮英雖然日漸走紅,成為太後跟前言聽計從的大紅人,可是他遇事依然謹小慎微,對于一般妃嫔宮娥、女官命婦,有了舛錯,惹太後不高興,他總是盡量替人美言遮蓋,曲意回護,所以在太後左右,人人對他都有好感,說小李子是個幹練敏實、溢美隐惡的好人。
清宮習俗新春正月初二祭财神(江南一帶是正月初五祭财神),祭财神要吃煮饽饽(即水餃,滿洲人叫饽饽),饽饽裡要包一種特制實心小金元寶,比花生米還要小。
伺候慈禧吃這頓财神煮饽饽,是由妃嫔命婦拌餡兒擀皮兒親自包小元寶,不假手禦膳房的。
本來應當包一隻财神餃子大家來吃碰碰财氣,可是大家怕老佛爺吃不着不高興,所以一包就是四隻,每年這四隻财神餃子,都是老佛爺一個人吃出來,所以大家湊趣,都說老佛爺福大财旺,四時吉祥,四季發财。
有一年吃财神餃子,是隆裕皇後主持其事,老佛爺吃來吃去,隻吃出三隻财神餃子,臉上漸有不豫之色。
無巧不巧那隻财神餃子偏讓隆裕自己吃了出來。
隆裕固然是忙中無計,大家也正跟着急得手足無措。
還是李蓮英靈機一動,立刻走到皇後跟前用二仙傳道手法偷偷把小元寶拿過來,乘人不備塞在新煮好的餃子裡,請老佛爺再吃幾隻新煮的饽饽。
哪知,舉箸而嘗,一吃而得,自然僵局解開。
大家又是耆年大德,又是後福來酽一套歌功頌德,自然龍顔大悅,皆大歡喜。
事後隆裕感念李蓮英解圍有功,還給了不少賞賜。
後來隆裕當國,雖然有人在隆裕面前媒糵其短,愣說光緒猝死,兇手就是李蓮英,弄得他整天提心吊膽,忐忑不安,可是他終于得保首領終老田園,據說他在太後跟前,從沒說過隆裕的壞話,就是那隻财神餃子還有不小的影響力呢! 李蓮英慧黠善弄,畢竟讀書不多,器小易盈,後來寵信日專,對人表面上仍舊謙恭有禮,可有時在不知不覺中也會露出他悖謬倨傲的氣焰。
恭王退出軍機之前,叔嫂每因國事龃龉不歡。
恭王新得一枚祖母綠扳指,璇玉瑤珠,瑩然碧綠,整天戴在手上,摩挲把玩。
偏偏有一天被李蓮英瞧見,嬲着王爺賞給他見識見識,王爺告訴他,等我玩夠了再賞你玩。
哪知過了沒幾天,慈禧召見恭王,在廷對時,看見六爺手上戴着一汪水般的翡翠扳指,要六爺摘下來瞧瞧。
哪知慈禧一面摩挲一面誇好,頗有愛不釋手的樣子,一邊問話,順手就擱在龍書案上了。
恭王一看扳指既然歸趙無望,隻好故作大方,獻給宸賞了。
過了沒幾天,恭王在軍機處等候朝參,李蓮英特地親自到軍機處叫起兒,走出屋門向後一轉身,一挑大拇指說:“六爺請您鑒賞一下昨天奴才新買的這隻翎子如何?”(太監所帶翎子,跟一般文武官員的翎子不同。
太監
李蓮英、小德張之流,能夠成為慈禧、隆裕跟前的大紅人,還不都是憑着他們機智小巧、善于逢迎換來的嗎?有人說大清半壁江山,都壞在李蓮英手裡了。
平心而論,李蓮英權詐貪婪,是個罔顧大體隻知利己、太後老佛爺跟前一條忠狗而已,若跟明代的劉瑾、魏忠賢瞞上欺下、禍國殃民的一代權監來比,那還未免太擡舉他了呢! 李蓮英原來是河間府縫破綻、打補子的一個皮匠,生性好賭,在賭場把自己一點辛辛苦苦的積蓄輸得一幹二淨,急怒之下,就引刀一快自宮了。
河間府的人淨身到宮裡當差的很多,有善心人給了他良方秘藥止痛止血生肌,終于把他救活。
等身子将養複元,隻有當太監一途,經人引領就投奔首領太監郭吉祥了。
經過三勘六驗無訛,最初派在禦花園欽安殿照應香火。
欽安殿供的是真武大帝,每逢朔望慈禧都來拈香祈福,自從李蓮英派在欽安殿當差,佛前錦傘绛節,寶蓋珠幢,以暨祭神用的儀锽罍卣,總是收拾得纖塵不染、光緻整潔。
慈禧喜歡他性靈心細,不久就調到内宮伺候禦前起居了。
慈禧每天晨妝,專管梳頭的太監叫沈二順,在宮裡時常裝傻充愣,所以慈禧給他起個诨名叫他“傻老”,恩寵有加,可是紅了不久,忽然腿上鬧流火,不能上殿當差,換了幾個梳頭太監,不是把發根松緊紮得不合适,就是獨有一撮發根滋在外頭。
有人慫恿李蓮英試一試,李是有心人,知道慈禧頸上的頭發剛而且硬,很難順溜,于是事先準備好一小盒發膠,用小刷子三抿兩抿就把慈禧後頸上那撮特别硬的頭發,攏得服服帖帖。
這一下立邀宸賞,不久升為首領,擔任慈禧的梳頭太監了。
李蓮英雖然日漸走紅,成為太後跟前言聽計從的大紅人,可是他遇事依然謹小慎微,對于一般妃嫔宮娥、女官命婦,有了舛錯,惹太後不高興,他總是盡量替人美言遮蓋,曲意回護,所以在太後左右,人人對他都有好感,說小李子是個幹練敏實、溢美隐惡的好人。
清宮習俗新春正月初二祭财神(江南一帶是正月初五祭财神),祭财神要吃煮饽饽(即水餃,滿洲人叫饽饽),饽饽裡要包一種特制實心小金元寶,比花生米還要小。
伺候慈禧吃這頓财神煮饽饽,是由妃嫔命婦拌餡兒擀皮兒親自包小元寶,不假手禦膳房的。
本來應當包一隻财神餃子大家來吃碰碰财氣,可是大家怕老佛爺吃不着不高興,所以一包就是四隻,每年這四隻财神餃子,都是老佛爺一個人吃出來,所以大家湊趣,都說老佛爺福大财旺,四時吉祥,四季發财。
有一年吃财神餃子,是隆裕皇後主持其事,老佛爺吃來吃去,隻吃出三隻财神餃子,臉上漸有不豫之色。
無巧不巧那隻财神餃子偏讓隆裕自己吃了出來。
隆裕固然是忙中無計,大家也正跟着急得手足無措。
還是李蓮英靈機一動,立刻走到皇後跟前用二仙傳道手法偷偷把小元寶拿過來,乘人不備塞在新煮好的餃子裡,請老佛爺再吃幾隻新煮的饽饽。
哪知,舉箸而嘗,一吃而得,自然僵局解開。
大家又是耆年大德,又是後福來酽一套歌功頌德,自然龍顔大悅,皆大歡喜。
事後隆裕感念李蓮英解圍有功,還給了不少賞賜。
後來隆裕當國,雖然有人在隆裕面前媒糵其短,愣說光緒猝死,兇手就是李蓮英,弄得他整天提心吊膽,忐忑不安,可是他終于得保首領終老田園,據說他在太後跟前,從沒說過隆裕的壞話,就是那隻财神餃子還有不小的影響力呢! 李蓮英慧黠善弄,畢竟讀書不多,器小易盈,後來寵信日專,對人表面上仍舊謙恭有禮,可有時在不知不覺中也會露出他悖謬倨傲的氣焰。
恭王退出軍機之前,叔嫂每因國事龃龉不歡。
恭王新得一枚祖母綠扳指,璇玉瑤珠,瑩然碧綠,整天戴在手上,摩挲把玩。
偏偏有一天被李蓮英瞧見,嬲着王爺賞給他見識見識,王爺告訴他,等我玩夠了再賞你玩。
哪知過了沒幾天,慈禧召見恭王,在廷對時,看見六爺手上戴着一汪水般的翡翠扳指,要六爺摘下來瞧瞧。
哪知慈禧一面摩挲一面誇好,頗有愛不釋手的樣子,一邊問話,順手就擱在龍書案上了。
恭王一看扳指既然歸趙無望,隻好故作大方,獻給宸賞了。
過了沒幾天,恭王在軍機處等候朝參,李蓮英特地親自到軍機處叫起兒,走出屋門向後一轉身,一挑大拇指說:“六爺請您鑒賞一下昨天奴才新買的這隻翎子如何?”(太監所帶翎子,跟一般文武官員的翎子不同。
太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