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清詞之復盛
關燈
小
中
大
清代二百八十年,詞人輩出,超軼元明二代,駸駸與兩宋比隆。
雖此體不復重被管弦,僅爲“長短不葺之詩”;而一時文人精力所寄,用心益密,托體日尊:向所卑爲“小道”之詞,至是儼然上附於《風》《騷》之列;而浙常二派,又各開法門,遞主詞壇,風靡一世。
吾輩撇開音樂關係,以論清詞,則實有同於唐人之新樂府詩,於中國文學史上,佔極重要之地位焉。
清初作者,以吳偉業爲“開山”;順治、康熙之間,製作益盛。
聶先、曾王孫合輯之《名家詞鈔》,所收至百種以上,皆此一時期之作品也。
浙派未興之前,有梁清標(字玉立,真定人)、宋琬(字玉叔,號茘裳,萊陽人)、王士祿(號西樵,新城人)、王士禎(士祿弟)、曹爾堪(字子顧,嘉善人)、丁澎(字飛濤,仁和人)、毛際可(字會侯,遂安人)、曹貞吉(字昇六,號實庵,安邱人)、餘懷(字澹心,莆田人)、吳綺(字薗次,江都人)、顧貞觀(號梁汾,無錫人)、錢芳標(字葆馚,華亭人)、納蘭性德(原名成德,字容若,滿洲人)、彭孫遹(字駿孫,號羨門,海鹽人)、尤侗(字展成,號西堂,長洲人)、毛奇齡(字大可,蕭山人)、徐釻(字電發,吳江人)、陳維崧(字其年,號迦陵,宜興人)、嚴繩孫(字蓀友,無錫人)、孫枝蔚(字豹人,三原人)等,皆一時之秀;而王士禎、曹貞吉、顧貞觀、納蘭性德、彭孫遹、毛奇齡、陳維崧七家,尤爲傑出。
分述如下: 王士禎爲清代大詩人,特工絶句,又標“神韻”之説;即以其法填詞,故專以小令擅勝;唐允甲所謂“極哀艷之深情,窮倩盼之逸趣”(《衍波詞序》)者是也。
士禎以《浣溪沙》“紅橋賦”三首負盛名;録一首如下: 北郭青溪一帶流,紅橋風物眼中秋,緑楊城郭是揚州。
西望雷塘何處是?香魂零落使人愁,澹煙衰草舊迷樓。
曹貞吉《珂雪詞》,洗盡綺羅薌澤之習,慷慨悲涼,爲稼軒嫡系。
王煒又稱其“珠圓玉潤,迷離哀怨,於纏綿款至中,自具瀟灑出塵之緻;絢爛極而平澹生,不事雕鎪,俱成妙詣”(《珂雪詞序》)。
貞吉與士禎皆山東人,而士禎之軟媚,不似北人性格;以視貞吉之雄渾蒼涼,有遜色矣。
貞吉以《留客住》“鷓鴣”詞著名,録之如下: 瘴雲苦!遍五溪沙明水碧,聲聲不斷,隻勸行人休去。
行人今古如織,正復何事關卿頻寄語?空祠廢驛,便征衫濕盡,馬蹄難駐。
風更雨,一發中原,杳無望處。
萬裡炎荒,遮莫摧殘毛羽。
記否越王宮殿,宮女如花,隻今惟剩汝。
子規聲續,想江深月黑,低頭臣甫。
顧貞觀以《賀新郎》“寄吳漢槎寧古塔以詞代書”二首,最爲世重;以書劄體入詞,已爲創格;而語語真摯,字字從肺腑中流出,真可歌可泣之作也。
詞已爲人傳誦,不録。
況周頤稱:“容若與梁汾交誼甚深,詞亦齊名,而梁汾稍不逮容若;論者曰失之脆。
”(《餐櫻廡詞話》)别録《夜行船》“鬱孤臺”一闋: 爲問鬱然孤峙者,有誰來?雪天月夜。
五嶺南橫,七閩東距,終古江山如畫。
百感茫茫交集也!憺忘歸、夕陽西掛。
爾許雄心,無端客淚,一十八灘流下。
納蘭性
雖此體不復重被管弦,僅爲“長短不葺之詩”;而一時文人精力所寄,用心益密,托體日尊:向所卑爲“小道”之詞,至是儼然上附於《風》《騷》之列;而浙常二派,又各開法門,遞主詞壇,風靡一世。
吾輩撇開音樂關係,以論清詞,則實有同於唐人之新樂府詩,於中國文學史上,佔極重要之地位焉。
清初作者,以吳偉業爲“開山”;順治、康熙之間,製作益盛。
聶先、曾王孫合輯之《名家詞鈔》,所收至百種以上,皆此一時期之作品也。
浙派未興之前,有梁清標(字玉立,真定人)、宋琬(字玉叔,號茘裳,萊陽人)、王士祿(號西樵,新城人)、王士禎(士祿弟)、曹爾堪(字子顧,嘉善人)、丁澎(字飛濤,仁和人)、毛際可(字會侯,遂安人)、曹貞吉(字昇六,號實庵,安邱人)、餘懷(字澹心,莆田人)、吳綺(字薗次,江都人)、顧貞觀(號梁汾,無錫人)、錢芳標(字葆馚,華亭人)、納蘭性德(原名成德,字容若,滿洲人)、彭孫遹(字駿孫,號羨門,海鹽人)、尤侗(字展成,號西堂,長洲人)、毛奇齡(字大可,蕭山人)、徐釻(字電發,吳江人)、陳維崧(字其年,號迦陵,宜興人)、嚴繩孫(字蓀友,無錫人)、孫枝蔚(字豹人,三原人)等,皆一時之秀;而王士禎、曹貞吉、顧貞觀、納蘭性德、彭孫遹、毛奇齡、陳維崧七家,尤爲傑出。
分述如下: 王士禎爲清代大詩人,特工絶句,又標“神韻”之説;即以其法填詞,故專以小令擅勝;唐允甲所謂“極哀艷之深情,窮倩盼之逸趣”(《衍波詞序》)者是也。
士禎以《浣溪沙》“紅橋賦”三首負盛名;録一首如下: 北郭青溪一帶流,紅橋風物眼中秋,緑楊城郭是揚州。
西望雷塘何處是?香魂零落使人愁,澹煙衰草舊迷樓。
曹貞吉《珂雪詞》,洗盡綺羅薌澤之習,慷慨悲涼,爲稼軒嫡系。
王煒又稱其“珠圓玉潤,迷離哀怨,於纏綿款至中,自具瀟灑出塵之緻;絢爛極而平澹生,不事雕鎪,俱成妙詣”(《珂雪詞序》)。
貞吉與士禎皆山東人,而士禎之軟媚,不似北人性格;以視貞吉之雄渾蒼涼,有遜色矣。
貞吉以《留客住》“鷓鴣”詞著名,録之如下: 瘴雲苦!遍五溪沙明水碧,聲聲不斷,隻勸行人休去。
行人今古如織,正復何事關卿頻寄語?空祠廢驛,便征衫濕盡,馬蹄難駐。
風更雨,一發中原,杳無望處。
萬裡炎荒,遮莫摧殘毛羽。
記否越王宮殿,宮女如花,隻今惟剩汝。
子規聲續,想江深月黑,低頭臣甫。
顧貞觀以《賀新郎》“寄吳漢槎寧古塔以詞代書”二首,最爲世重;以書劄體入詞,已爲創格;而語語真摯,字字從肺腑中流出,真可歌可泣之作也。
詞已爲人傳誦,不録。
況周頤稱:“容若與梁汾交誼甚深,詞亦齊名,而梁汾稍不逮容若;論者曰失之脆。
”(《餐櫻廡詞話》)别録《夜行船》“鬱孤臺”一闋: 爲問鬱然孤峙者,有誰來?雪天月夜。
五嶺南橫,七閩東距,終古江山如畫。
百感茫茫交集也!憺忘歸、夕陽西掛。
爾許雄心,無端客淚,一十八灘流下。
納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