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
關燈
小
中
大
得山陰祁氏澹生堂①藏書三千餘本示大火
阿翁②銘識墨猶新,
大擔論斤換直銀。
說與癡兒休笑倒, 難尋幾世好書人。
宣绫③包角藏經箋, 不抵當時裝釘錢。
豈是父書渠不惜, 隻緣參透達磨禅④。
┃今譯┃ 祖父印在書上的銘文墨迹還新呢,這書就被大擔大擔地論斤賣出換作現銀子了。
說給你這個傻兒子聽了也不要笑倒,一家幾代都是好書之人的還真是難以尋出來呢! 用宣德绫來包角小心收藏着經籍箋牍,如今賣了換來的還抵不上當時裝訂所花的錢呢!難道是因為父輩傳下來的書子孫不懂得愛惜嗎?隻是因為他們參透了禅學呀! ┃簡注┃ ①澹生堂:明代紹興府山陰縣著名的藏書家祁承的藏書樓,有著名的《澹生堂藏書約》等,另有長印的銘文說:“澹生堂中儲經籍,主人手校無朝夕。
讀之欣然忘飲食,典衣市書恒不給。
後人但念阿翁癖,子孫益之守弗失。
”明亡之際,藏書樓的第二代主人祁彪佳殉節,其家人便将藏書移到了雲門山化鹿寺。
祁家後人或死或出家為僧,藏書便開始散佚,此時呂留良便托黃宗羲前去買書,得三千多本。
②阿翁:對祖父或父親的尊稱。
③宣绫:宣德時的绫,花樣絲料精緻,常被用于裝幀書畫或書籍。
④達磨禅:此處原有自注“祁氏參臨濟宗”,另有版本作“祁氏參曹洞宗”。
也就是說,呂留良認為祁氏家族的後人因為參禅而不顧祖傳之藏書了。
祁承之孫、祁彪佳之子祁班孫,在明朝滅亡之後,因為牽涉反清的通海案而被流放甯古塔,後來逃歸,為避免清廷的追捕而落發為僧,号咒明林大師。
┃實踐要點┃ 讀書人視書如命,沒有比得到好書更讓人開心的了。
呂留良得到澹生堂的三千多冊藏書之後,非常高興地寫詩紀念此事,并以祁氏藏書之悲劇來警示呂葆中(大火),提醒其子愛惜自家的藏書。
雖說幾代好書的人家少有,但是呂家後人被流放甯古塔後,讀書種子卻一直都未斷,或教書或行醫,依舊頑強地維系着文化世家的命脈。
東坡洗兒詩牧齋作轉語和韻皆譏言也因作正解和之示兒輩① 養兒須令極聰明, 奸黠癡頑②誤後生。
我道聰明還未透, 沾沾止為一公卿。
┃今譯┃ 養了兒子總是希望兒子極為聰明,奸詐狡黠、癡愚頑固則會耽誤孩子的一生。
我說那些人的聰明還未真正透徹,沾沾自喜隻是為了一個公卿之位嗎? ┃簡注┃ ①蘇轼貶官之際,其侍妾朝雲生子滿月,他作有《洗兒戲作》:“人皆養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
惟願孩兒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
”錢謙益(牧齋)作有《反東坡洗兒詩》:“坡公養子怕聰明,我為癡呆誤一生。
還願生兒狷且巧,鑽天蓦地到公卿。
” ②奸黠:奸詐、狡黠。
癡頑:癡愚、頑固。
┃實踐要點┃ 蘇轼認為自己被聰明誤了一生,呂留良則強調某些人沾沾自喜為做大官,雖是聰明但尚未透徹。
也就是說,呂留良希望子孫正直、誠實,不要為了名利而不擇手段,也不求高官厚祿,這才是真正的聰明。
井田硯銘與大火 仿古溝洫①之意,畫為井字,其式,先君子所創也,其石龍尾。
亦有村莊,亦有經籍。
出岡岡甫,入田田尺。
禮耕義種,學耨②仁獲。
合耦誰欤?吾菑③瓦石。
陳修疆畎④,爾勤斯食。
恥翁,與大火。
┃今譯┃ 仿照古人田間水溝的意思,畫成井字。
這一款式,乃是我已故的父親所創制的,這方硯是龍尾石做的。
也有村莊,也有經典書籍。
走出山岡,山岡廣大;走入田野,田野寬闊。
遵循禮儀,讀書修身,耕種、除草以及收獲。
誰能與我一起耦耕?我來開荒,清除瓦石。
修整田地的邊界與溝渠,辛勤勞作,方才得食。
恥翁,寫給大火。
┃簡注┃ ①溝洫(xù):田間水溝。
②耨(nòu):除草。
③菑(zī):開荒。
④畎:田間小溝。
┃實踐要點┃ 呂留良在一方繪有井田村莊的硯台上刻下銘文,寄托了他的耦耕理想,也即耕讀人生。
同時也在教育子孫,隻有通過自己的辛勤勞作,才能享有收獲。
哭阿彗文 痛哉,阿彗!今日汝死三朝矣。
阿爺、阿娘、哥哥皆痛汝不忍舍。
二伯伯、四伯母賜楮币①哀汝。
父執吳五叔叔嬸嬸,亦遣人吊汝。
今吾令汝乳母攜果餌蔬飯祭汝,汝不能飲,令其握出乳汁以飲汝。
痛哉,阿彗! ┃今譯┃ 痛心啊,阿彗!截至今日你已經死了三天了。
阿爹、阿娘、哥哥都痛心你,舍不得你離開。
二伯伯、四伯母賜了紙币來哀悼你。
父輩中的吳五叔叔嬸嬸,也派人來吊唁你。
現在我讓你的乳母帶着果品、蔬菜、米飯前來祭奠你,你不能飲酒,就讓她擠出乳汁來給你喝吧。
痛心啊,阿彗! ┃簡注┃ ①楮(chǔ)币:紙錢。
┃實踐要點┃ 呂留良寫作此文,其實是為了反省自己在孩子生病、看病這件事情上的種種失誤之處,可見其為人之認真。
汝生面方,廣額豐下,耳長垂珠,隆準①修眉,發頂黛綠,膚如凍肪,瞳如髹②漆。
母抱汝前,十步之外目光及我,啼聲震鄰。
項頸肩脊,屹如山立。
兩手常對握端拱,不自掉弄。
其骨度莊凝如此,無一死法。
生未十日,即能笑。
數月以來,洞解人意,呼之相親,即捧面哺口。
吾有不釋,母令為花鼻,即能蹙山根③作皺紋,口輔出缬④,以悅我。
其聰明而孝如此,亦無死法也。
阿彗,阿彗,汝何以死! ┃今譯┃ 你長得四方大臉,額頭寬廣、下巴豐滿,耳垂長得可以挂珠子,鼻子高隆、眉毛修長,頂上的頭發烏黑,肌膚白淨如同凝脂,眼眸黑亮如同髹漆。
你母親抱着你走上前來,十步之外看到了我,哭聲響徹鄰裡。
你的脖頸肩脊,如山一般直挺。
兩隻小手經常對握着,端端正正做着作揖的樣子,不會随意調換姿勢。
你的氣度端莊凝重如此,絲毫沒有要死的道理。
你出生不到十天,就會笑了。
幾個月來,善解人意,隻要有人呼叫,你就與他親近,就會捧着大人的面頰上去親吻。
我有不開心的事,你母親讓你做出個皺鼻子的怪樣子,這樣就能皺起鼻梁做出皺紋,加上面頰紅暈,來逗引我開心。
你是這樣聰明而孝順,沒有一點要死的道理。
阿彗,阿彗,你怎麼能死呢! ┃簡注┃ ①準:鼻子。
②髹(xiū):赤黑色的漆。
③蹙(cù):聚攏,皺縮。
山根:鼻梁。
④缬(xié):兩頰的紅暈。
┃實踐要點┃ 此段記述彗兒種種可愛之處,更反襯出後面的種種遺憾。
汝初病痘,不八日而靥①,不十日而痂落,梅片疤白無苔痕。
吾即驚憂,謂必有變。
已而餘氣怒生,幸部位不犯要害,進參芪托裡之藥,瘍雖未愈,而肌肉神氣未曾減損,謂可不至死也。
汝苦藥,每服必強灌。
見持茶盞至,即戟手②搖頭,牙噤喉拒,捏閉汝鼻,勉進少許,宛轉呼号。
其難如此,以故汝母、乳母姑息煦妪③,見汝少安,便勸辍藥。
後之間斷緻危,遲遲報信,皆坐此也。
┃今譯┃ 你初次得水痘時,不到八天就漸漸退去,不到十天就結痂掉落,梅花瓣一樣的疤痕很快就白淨得沒有一點痕迹了。
我對此感到吃驚和憂慮,猜想一定會有病變。
不久,遺留的病毒果然爆發出來,幸好沒有傷到要害部位,給你服了參芪托裡之藥,潰瘍面雖然沒有痊愈,可是你的面色和神氣并沒有減損,無論怎樣也不至于死啊!你不願意吃藥,每次服用都必須強行灌入。
看見有人拿着茶盞走近,就擺手搖頭,緊咬牙關,不肯吞咽,隻好捏着你的鼻子,勉強喂進去一點,你便拉長聲調哭啼不止。
喂藥如此之難,因此你母親和乳母常常姑息遷就,見你稍有好轉,就勸大家停止喂藥。
後來因為間斷了用藥,方才導緻病情加重,他們延遲向我報信,都是這個原因啊! ┃簡注┃ ①靥(yè):本指酒窩,此處即靥靥然,指水痘漸漸隐退的樣子。
②戟手:用手指人,其形如戟。
③煦妪:愛護,關心。
┃實踐要點┃ 喂嬰兒吃藥很難,做父母的總是不忍心,其實這反而容易導緻用藥無效,病情加重。
這是必須引起警示的。
六月十八日,吾以事須往杭州,念汝病不可離。
時高旦中在海昌,遣人來迎黃晦木①,将同往蘇州。
吾因緻書曰:彗兒病且危,弟欲暫入省,計駕從此至吳便道也,不靳②一跋涉,活此細命,晦木亦待于此矣。
吾謂必足以緻吾友,遂放心至杭。
否則吾雖忍甚,豈能舍汝而去乎?杭州數日,不見家報,計已調理平複矣。
因更淹數日寫目③,市貨有戲具字,館人笑問,吾答以五兒病新愈,買以娛之也。
孰意廿七之酉而有阿墀之信乎!吾問阿墀,然後知次日海昌竟不至,但遣童迎晦木耳。
童謾④雲:廿三日且至,遲則廿六也。
不謂汝病劇,于廿三日,身熱洞瀉,家人妄冀吳門之約,又望吾之歸。
因循五晝夜,變症蜂起,始遣墀報。
吾冒暑奔歸,已無及矣。
此是吾方術之疏,而期人之過急,外務而不饬家人以速聞,使汝失治以死也。
吾殺汝,又将誰尤? ┃今譯┃ 六月十八日,我因為有事必須前往杭州,但考慮到你的病我不能離開。
當時高旦中在海昌,派人來接黃晦木,将一同前往蘇州。
我于是寫信給高旦中說:彗兒病重而且有危險,小弟想盡快入省,估計尊駕從我這裡前往吳地也是順道,請不要吝惜前來走一趟,救活這條小命,晦木也在這裡等待了。
我想這封信一定足以請到我的這位朋友,于是放心地到了杭州。
否則我即便非常忍心,豈能舍棄你而離開呢?到杭州好幾天後,也不見家裡來信,估計你已經調理恢複得差不多了。
于是又在杭州耽擱了幾天外出遊玩,市場有賣演戲玩具的,店鋪裡的人笑問買這個東西幹什麼,我回答說因為我家五兒大病初愈,買了去讓他玩玩的。
誰能想到二十七日的酉時卻有阿墀送來的信呢!我問阿墀,然後才知道第二天高旦中竟然沒有從海昌趕來,隻是派遣童仆迎接晦木。
童仆撒謊說:二十三日會來,遲則二十六日一定來。
不承想到你的病情加重,二十三日,身體發熱,又伴有腹瀉,家人還在不切實際地指望高旦中那邊的吳門之約,也希望我能回去。
因此而反複了五個晝夜,各種病症一起發出,這才派阿墀給我送信。
我冒着酷暑趕回家,已經來不及了。
這是我醫術上的疏忽,也是期待他人又太過心急,隻想着外邊而沒讓家裡人快速送信告知,這才使得你失去了治療的最佳時機而死的啊!是我害死了你,又要去怪罪誰呢! ┃簡注┃ ①高旦中:即高鬥魁,号鼓峰,鄞縣人,名中醫,呂留良的友人,還曾向其學醫。
海昌:即海甯。
黃晦木:黃宗炎,餘姚人,黃宗羲的弟弟,也是呂留良的好友。
②靳(jìn):吝惜。
③寫目:盡目力之所及,縱情觀覽。
④謾(mán):欺騙,誣陷,浮誇。
┃實踐要點┃ 此處總結得很好,許多重要的事情,太過于依賴外人,計劃得越周密其實越危險。
故而還是要将事情控制在自己力所能及的範圍内,且考慮到多種可能性,才能有備無患。
汝生于乙巳九月,至今才十月耳。
吾名汝為“彗”,汝母曰:何用此不祥者?吾曰:乃其所以為祥也。
今其果不祥耶!汝瞳子能自會于兩眦①,吾又戲名曰“烏鬥”。
此二小名,吾每呼汝,汝目諾而口應者。
将于晬日②命汝,正名曰“定忠”,此汝所未知也。
今以語汝,汝其能應否耶?痛哉,阿彗! 遺衣委床,啼音在耳,汝母、乳姆哭聲一發,刲心骨③,吾又何堪?行且權厝④汝于識村,囑汝兄輩,異日吾沒後,舉汝祔于吾冢之側,與汝相依,以志吾痛也。
┃今譯┃ 你生于乙巳九月,至今才十個月大。
我給你取名叫“彗”,你母親說:為什麼取這麼一個不祥的名字?我說:就是因為這個字方才吉祥。
現在看來果然還是不吉祥啊!你的雙眸還會聚在眼眶内側(鬥雞眼狀),我又戲稱你為“烏鬥”。
這兩個小名,每當我叫你,你都能眼睛會意,口裡應答。
本打算等你周歲的時候再給你取個名字,正名叫作“定忠”,這就是你不知道的了。
我現在來告訴你,你還能應答嗎?痛心啊,阿彗! 你遺留的衣服還在床上,你的哭聲還回響在耳邊,你的母親、乳母的哭聲一發,我就感到剜心刮骨一般的悲痛,又怎麼能夠忍受得了呢!準備暫且将你安置在識村那邊,囑咐你的哥哥們,将來等我死後,再把你合葬在我的墳墓旁邊,與你相依相伴,以此來表達我的悲痛! ┃簡注┃ ①眦(zì):眼角。
②晬(zuì)日:嬰兒滿百日或滿周歲。
③刲(kuí):刺殺,割。
(shù):刺。
④厝(cuò):指棺材停放待葬,或是淺埋以待改葬。
┃實踐要點┃ 取名為“彗”,本是通“慧”,但因為彗星往往一閃而過,故而以為不吉祥。
做父母的取名字,似乎還得多考慮幾層意思。
阿彗,第五,今同第八弟祔葬①識村,歲時亦祔食。
公忠記。
② ┃今譯┃ 阿彗,排行第五,現在把你同八弟合葬在識村,每年到了祭奠的時候也正好可以祔食。
公忠記。
┃簡注┃ ①袝(fù)葬:合葬。
②此為呂留良之子呂葆中(公忠)的補記。
補編 與董方白書 久不與賢者①相對,系念②無時,形之夢寐。
得近劄,知以館谷③北留,較之奔馳,此為良矣。
若得閉戶讀書,做些着實工夫,為益更不小。
隻恐此中應酬世故,又從而牧④之耳。
此不必講義理,隻與論利害,則作宦之危,自不如處館之安;宦資之不可必,自不如館資之久而穩也。
惟幕館,則必不可為,書館猶不失故吾,一為幕師,即于本根斷絕。
吾見近來小有才者,無不從事于此,其名甚噪,而所獲良厚。
然日趨于閃铄變詐之途,自以為豪傑作用,不知其心術、人品至污極下,一總壞盡,驕谄并行,機械雜出,真小人之歸,而今法之所稱光棍⑤也。
究之所取,亦東坍西漲,有虛聲無實際,歲月之間,消落如故,落得個終身狼藉耳。
其家人見錢财來易,皆驕奢不務本業,則又數世之害,故不可為也。
┃今譯┃ 很久沒有與你會面,時常想念,甚至在夢中也會出現你的身影。
得到最近寫來的信,知道因為處館而在北方逗留,比起四處奔波,這當然要好一些。
如果得以閉門讀書,做一些踏實的工夫,得到的益處更不會小。
隻是擔心這其中的應酬與世故,從而又要去管許多事情了。
這不必去講義理,隻要去讨論一下利害,那麼做官的危險,自然不如處館的安全;做官獲得的資金不能說必定穩當,自然不如處館的資金來的長久而穩當。
唯獨幕府中的處館,必定不可以去做,教書的處館還不失人的本色,一旦做了幕師,就會斷絕做人的根本。
我見到近來那些小有才華的人,沒有不從事于幕師的,他們的名聲很大,而所獲得的受益也很豐厚。
然而他們日益趨于言辭閃爍、變化欺詐那一路,還自以為是豪傑的做派,而不知其心術、人品已經極其卑污、下作,通通壞透了,驕狂、谄媚并行,巧詐、機心雜出,真是小人的一類,因而今日的法律所稱之為“光棍”。
追求他們的所取,也是東邊坍塌而西邊高漲,有虛假的聲勢而無實際的收效,一年年一月月的,又會零落成以前的樣子,落得個終身狼藉。
他的家人見到錢财來得容易,都驕縱、奢侈,不去從事本來的職業,如此則會禍害好幾代人,所以不可做幕師。
┃簡注┃ ①賢者:有才能的人,此處指代對方。
②系念:挂念。
③館谷:也即處館,以塾師的束脩或幕賓的酬金而謀生。
④牧:治理,管理。
⑤光棍:《大清律例》中有光棍罪,指的是那些設法索詐官民的,如張貼揭帖、吓詐取财、謊言欠債等等。
┃實踐要點┃ 董杲,字方白,崇德人,康熙八年舉人,曾任分水縣教谕。
其父董雨舟是呂留良的友人。
其弟董采,字力民,又字載臣,也是呂留良的弟子。
明清時期士人謀生,多半從事塾師或幕賓,呂留良認為塾師可以親近書本,不失讀書人的本色;幕賓則會涉及衙門裡的種種事務,容易導緻欺詐行為,從而敗壞人品。
這麼說,真正強調的就是如何選擇職業,因為好的職業引導人向上,這就不隻關系到一個人,而是關系到一家幾代人的道德的問題。
這一說法當引人深思。
來劄雲,長安富人肯為捐納①,以其輸錢得官,于心未安而止。
此固是矣,然賢者見識,于理尚隔一針。
在今日而言,以文、以錢有以異乎?無以異也。
若他人代為捐納,則雖今日亦有所不可。
使其人即不望報,我何義以處之?如其不能不望報也,則此官豈可為乎?辭受取予,立身之根本。
足下不安于輸錢,而反安于他人之捐納,此吾所謂差卻一針也。
滾滾馬頭塵中,自然無人物在裡,亦不足較量,但足下自能高着眼孔,踮得腳住,則所望于賢者不輕耳。
┃今譯┃ 來信說,長安的富人們肯為你捐納,通過交錢而獲得一個官做,總有點于心不安故而終止了。
這當然是對的,然而你的見識,在道理上還隔了一層。
就今日的形勢而言,用文章、用錢财又有什麼不同嗎?并沒有本質的不同。
如果是他人幫助去捐納,那麼即便在今日也有所不可了。
假使那個人本不指望報答,我又以什麼道理來自處?如果那個人不能不指望着報答,那麼這個官職難道還能有什麼作為嗎?辭讓與接受,獲取與給予,這都是立身的根本。
足下不安心于交錢,反而安心于他人幫助的捐納,這就是我所謂的還差那麼一層的意思。
你看那滾滾的馬前頭的塵土之中(指俗世),自然沒有什麼像樣的人物在裡頭,也不足以較量什麼,但願足下自己能夠擡高一點眼睛、鼻孔,踮得住自己的腳跟,那麼世人所期望于你的也就不輕了。
┃簡注┃ ①捐納:通過捐資、納粟來換取官職、官銜。
┃實踐要點┃ 呂留良對捐納的不可為,分析得極其透徹。
“辭受取予,立身之根本”,也就是強調,接不接受一個職位,或接不接受一份錢物,看似小事,其實關系重大。
“高着眼孔,踮得腳住”,也就是說,站穩了腳跟,方能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人。
仆迂病日甚,即邑裡紛紛,俱不欲相近,看此世界中,真無一足把玩者。
惟殘書數種未了,思後來歲月無幾,将屏棄一切,汲汲了此,此僧家之打包①者也。
但恨同志稀少,無處商量。
向日張佩璁②頗聰明細心,有志向上,欲引以為助,而天奪之遽。
邑中止一吳自牧③,天資過人,近年德業日新,以為賴有此人,而七月間又以疾暴亡。
看此氣象火候殊不佳,顧影茕茕④,有口挂壁⑤,真無生人之樂矣。
不知天意欲何如,數書又安能以一手一足成之也?言之可悲可痛。
┃今譯┃ 我的迂腐之病越來越厲害了,比如縣裡的紛紛攘攘,都不想去接近,看這個世界之中,真沒有一樣可以把玩的。
唯獨有殘書多種未曾了結,想到将來的日子不多了,所以将摒棄一切,急切地了卻此事,這也就是僧人們所謂的“打包”。
隻是可恨同志之友稀少,沒有地方商量。
以前有張佩璁頗為聰明細心,有志于向上一路,想要請他來幫助,然而可惜老天太早奪走了他的性命。
縣裡也隻有一個吳自牧,天資過人,近年來品德、學業日益增長,想要依賴此人,然而七月間又因為疾病而暴亡了。
看看這種氣象、火候特别不好,環顧四周,身影孤單,默默無語,真是一點都沒有活人的樂趣了。
不知道天意又會如何,數種書又如何能靠我一個人完成呢?說到此處也實在是可悲可痛啊! ┃簡注┃ ①打包:本指僧人行腳雲遊,所帶行李不多,僅打成一包。
②張佩璁:即張佩蔥,字嘉玲,江蘇吳江人,呂留良的好友張履祥的弟子。
③吳自牧:即吳爾堯,浙江桐鄉人,吳之振的侄兒,不過長他六歲。
④茕(qióng):孤獨。
⑤有口挂壁:把嘴巴挂在牆上,形容默不作聲,語出禅宗語錄。
┃實踐要點┃ 晚年的呂留良,雖然也有幾個友人一起切磋學業,然而友人也漸漸凋零。
又因為身體的原因,需要編撰的幾種書,也難以完成。
所謂天才“成群而來”,一個人的成敗,既在于自身努力,又在于友人相助,所以古今都十分重視交友之道。
令弟文字甚長進,志趣亦漸入高明,第苦無定疊①工夫,打成片段耳。
嘉善柯寓匏到燕,曾相會否?此兄質性極美,有意于正業,為文亦高雅無俗韻,華胄中絕少者,隻是門第習氣重,世故深,擺脫不得,亦是無可奈何。
然素心奇賞②,此意時時不泯,得閑即與商論,想互有益也。
┃今譯┃ 你的弟弟文字水平很有長進,志趣也漸漸進入高明一途,隻是苦于沒有下一段安定的工夫,形成完整片段。
嘉善的柯寓匏到北京,曾有過相會嗎?這位老兄氣質、性情極好,有意從事正道之學,寫作的文章也高雅而無俗氣,在皇皇華胄之中也是絕少的人物,隻是門第習氣有些偏重,世故氣有些偏深,擺脫不得,也是無可奈何的
說與癡兒休笑倒, 難尋幾世好書人。
宣绫③包角藏經箋, 不抵當時裝釘錢。
豈是父書渠不惜, 隻緣參透達磨禅④。
┃今譯┃ 祖父印在書上的銘文墨迹還新呢,這書就被大擔大擔地論斤賣出換作現銀子了。
說給你這個傻兒子聽了也不要笑倒,一家幾代都是好書之人的還真是難以尋出來呢! 用宣德绫來包角小心收藏着經籍箋牍,如今賣了換來的還抵不上當時裝訂所花的錢呢!難道是因為父輩傳下來的書子孫不懂得愛惜嗎?隻是因為他們參透了禅學呀! ┃簡注┃ ①澹生堂:明代紹興府山陰縣著名的藏書家祁承的藏書樓,有著名的《澹生堂藏書約》等,另有長印的銘文說:“澹生堂中儲經籍,主人手校無朝夕。
讀之欣然忘飲食,典衣市書恒不給。
後人但念阿翁癖,子孫益之守弗失。
”明亡之際,藏書樓的第二代主人祁彪佳殉節,其家人便将藏書移到了雲門山化鹿寺。
祁家後人或死或出家為僧,藏書便開始散佚,此時呂留良便托黃宗羲前去買書,得三千多本。
②阿翁:對祖父或父親的尊稱。
③宣绫:宣德時的绫,花樣絲料精緻,常被用于裝幀書畫或書籍。
④達磨禅:此處原有自注“祁氏參臨濟宗”,另有版本作“祁氏參曹洞宗”。
也就是說,呂留良認為祁氏家族的後人因為參禅而不顧祖傳之藏書了。
祁承之孫、祁彪佳之子祁班孫,在明朝滅亡之後,因為牽涉反清的通海案而被流放甯古塔,後來逃歸,為避免清廷的追捕而落發為僧,号咒明林大師。
┃實踐要點┃ 讀書人視書如命,沒有比得到好書更讓人開心的了。
呂留良得到澹生堂的三千多冊藏書之後,非常高興地寫詩紀念此事,并以祁氏藏書之悲劇來警示呂葆中(大火),提醒其子愛惜自家的藏書。
雖說幾代好書的人家少有,但是呂家後人被流放甯古塔後,讀書種子卻一直都未斷,或教書或行醫,依舊頑強地維系着文化世家的命脈。
東坡洗兒詩牧齋作轉語和韻皆譏言也因作正解和之示兒輩① 養兒須令極聰明, 奸黠癡頑②誤後生。
我道聰明還未透, 沾沾止為一公卿。
┃今譯┃ 養了兒子總是希望兒子極為聰明,奸詐狡黠、癡愚頑固則會耽誤孩子的一生。
我說那些人的聰明還未真正透徹,沾沾自喜隻是為了一個公卿之位嗎? ┃簡注┃ ①蘇轼貶官之際,其侍妾朝雲生子滿月,他作有《洗兒戲作》:“人皆養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
惟願孩兒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
”錢謙益(牧齋)作有《反東坡洗兒詩》:“坡公養子怕聰明,我為癡呆誤一生。
還願生兒狷且巧,鑽天蓦地到公卿。
” ②奸黠:奸詐、狡黠。
癡頑:癡愚、頑固。
┃實踐要點┃ 蘇轼認為自己被聰明誤了一生,呂留良則強調某些人沾沾自喜為做大官,雖是聰明但尚未透徹。
也就是說,呂留良希望子孫正直、誠實,不要為了名利而不擇手段,也不求高官厚祿,這才是真正的聰明。
井田硯銘與大火 仿古溝洫①之意,畫為井字,其式,先君子所創也,其石龍尾。
亦有村莊,亦有經籍。
出岡岡甫,入田田尺。
禮耕義種,學耨②仁獲。
合耦誰欤?吾菑③瓦石。
陳修疆畎④,爾勤斯食。
恥翁,與大火。
┃今譯┃ 仿照古人田間水溝的意思,畫成井字。
這一款式,乃是我已故的父親所創制的,這方硯是龍尾石做的。
也有村莊,也有經典書籍。
走出山岡,山岡廣大;走入田野,田野寬闊。
遵循禮儀,讀書修身,耕種、除草以及收獲。
誰能與我一起耦耕?我來開荒,清除瓦石。
修整田地的邊界與溝渠,辛勤勞作,方才得食。
恥翁,寫給大火。
┃簡注┃ ①溝洫(xù):田間水溝。
②耨(nòu):除草。
③菑(zī):開荒。
④畎:田間小溝。
┃實踐要點┃ 呂留良在一方繪有井田村莊的硯台上刻下銘文,寄托了他的耦耕理想,也即耕讀人生。
同時也在教育子孫,隻有通過自己的辛勤勞作,才能享有收獲。
哭阿彗文 痛哉,阿彗!今日汝死三朝矣。
阿爺、阿娘、哥哥皆痛汝不忍舍。
二伯伯、四伯母賜楮币①哀汝。
父執吳五叔叔嬸嬸,亦遣人吊汝。
今吾令汝乳母攜果餌蔬飯祭汝,汝不能飲,令其握出乳汁以飲汝。
痛哉,阿彗! ┃今譯┃ 痛心啊,阿彗!截至今日你已經死了三天了。
阿爹、阿娘、哥哥都痛心你,舍不得你離開。
二伯伯、四伯母賜了紙币來哀悼你。
父輩中的吳五叔叔嬸嬸,也派人來吊唁你。
現在我讓你的乳母帶着果品、蔬菜、米飯前來祭奠你,你不能飲酒,就讓她擠出乳汁來給你喝吧。
痛心啊,阿彗! ┃簡注┃ ①楮(chǔ)币:紙錢。
┃實踐要點┃ 呂留良寫作此文,其實是為了反省自己在孩子生病、看病這件事情上的種種失誤之處,可見其為人之認真。
汝生面方,廣額豐下,耳長垂珠,隆準①修眉,發頂黛綠,膚如凍肪,瞳如髹②漆。
母抱汝前,十步之外目光及我,啼聲震鄰。
項頸肩脊,屹如山立。
兩手常對握端拱,不自掉弄。
其骨度莊凝如此,無一死法。
生未十日,即能笑。
數月以來,洞解人意,呼之相親,即捧面哺口。
吾有不釋,母令為花鼻,即能蹙山根③作皺紋,口輔出缬④,以悅我。
其聰明而孝如此,亦無死法也。
阿彗,阿彗,汝何以死! ┃今譯┃ 你長得四方大臉,額頭寬廣、下巴豐滿,耳垂長得可以挂珠子,鼻子高隆、眉毛修長,頂上的頭發烏黑,肌膚白淨如同凝脂,眼眸黑亮如同髹漆。
你母親抱着你走上前來,十步之外看到了我,哭聲響徹鄰裡。
你的脖頸肩脊,如山一般直挺。
兩隻小手經常對握着,端端正正做着作揖的樣子,不會随意調換姿勢。
你的氣度端莊凝重如此,絲毫沒有要死的道理。
你出生不到十天,就會笑了。
幾個月來,善解人意,隻要有人呼叫,你就與他親近,就會捧着大人的面頰上去親吻。
我有不開心的事,你母親讓你做出個皺鼻子的怪樣子,這樣就能皺起鼻梁做出皺紋,加上面頰紅暈,來逗引我開心。
你是這樣聰明而孝順,沒有一點要死的道理。
阿彗,阿彗,你怎麼能死呢! ┃簡注┃ ①準:鼻子。
②髹(xiū):赤黑色的漆。
③蹙(cù):聚攏,皺縮。
山根:鼻梁。
④缬(xié):兩頰的紅暈。
┃實踐要點┃ 此段記述彗兒種種可愛之處,更反襯出後面的種種遺憾。
汝初病痘,不八日而靥①,不十日而痂落,梅片疤白無苔痕。
吾即驚憂,謂必有變。
已而餘氣怒生,幸部位不犯要害,進參芪托裡之藥,瘍雖未愈,而肌肉神氣未曾減損,謂可不至死也。
汝苦藥,每服必強灌。
見持茶盞至,即戟手②搖頭,牙噤喉拒,捏閉汝鼻,勉進少許,宛轉呼号。
其難如此,以故汝母、乳母姑息煦妪③,見汝少安,便勸辍藥。
後之間斷緻危,遲遲報信,皆坐此也。
┃今譯┃ 你初次得水痘時,不到八天就漸漸退去,不到十天就結痂掉落,梅花瓣一樣的疤痕很快就白淨得沒有一點痕迹了。
我對此感到吃驚和憂慮,猜想一定會有病變。
不久,遺留的病毒果然爆發出來,幸好沒有傷到要害部位,給你服了參芪托裡之藥,潰瘍面雖然沒有痊愈,可是你的面色和神氣并沒有減損,無論怎樣也不至于死啊!你不願意吃藥,每次服用都必須強行灌入。
看見有人拿着茶盞走近,就擺手搖頭,緊咬牙關,不肯吞咽,隻好捏着你的鼻子,勉強喂進去一點,你便拉長聲調哭啼不止。
喂藥如此之難,因此你母親和乳母常常姑息遷就,見你稍有好轉,就勸大家停止喂藥。
後來因為間斷了用藥,方才導緻病情加重,他們延遲向我報信,都是這個原因啊! ┃簡注┃ ①靥(yè):本指酒窩,此處即靥靥然,指水痘漸漸隐退的樣子。
②戟手:用手指人,其形如戟。
③煦妪:愛護,關心。
┃實踐要點┃ 喂嬰兒吃藥很難,做父母的總是不忍心,其實這反而容易導緻用藥無效,病情加重。
這是必須引起警示的。
六月十八日,吾以事須往杭州,念汝病不可離。
時高旦中在海昌,遣人來迎黃晦木①,将同往蘇州。
吾因緻書曰:彗兒病且危,弟欲暫入省,計駕從此至吳便道也,不靳②一跋涉,活此細命,晦木亦待于此矣。
吾謂必足以緻吾友,遂放心至杭。
否則吾雖忍甚,豈能舍汝而去乎?杭州數日,不見家報,計已調理平複矣。
因更淹數日寫目③,市貨有戲具字,館人笑問,吾答以五兒病新愈,買以娛之也。
孰意廿七之酉而有阿墀之信乎!吾問阿墀,然後知次日海昌竟不至,但遣童迎晦木耳。
童謾④雲:廿三日且至,遲則廿六也。
不謂汝病劇,于廿三日,身熱洞瀉,家人妄冀吳門之約,又望吾之歸。
因循五晝夜,變症蜂起,始遣墀報。
吾冒暑奔歸,已無及矣。
此是吾方術之疏,而期人之過急,外務而不饬家人以速聞,使汝失治以死也。
吾殺汝,又将誰尤? ┃今譯┃ 六月十八日,我因為有事必須前往杭州,但考慮到你的病我不能離開。
當時高旦中在海昌,派人來接黃晦木,将一同前往蘇州。
我于是寫信給高旦中說:彗兒病重而且有危險,小弟想盡快入省,估計尊駕從我這裡前往吳地也是順道,請不要吝惜前來走一趟,救活這條小命,晦木也在這裡等待了。
我想這封信一定足以請到我的這位朋友,于是放心地到了杭州。
否則我即便非常忍心,豈能舍棄你而離開呢?到杭州好幾天後,也不見家裡來信,估計你已經調理恢複得差不多了。
于是又在杭州耽擱了幾天外出遊玩,市場有賣演戲玩具的,店鋪裡的人笑問買這個東西幹什麼,我回答說因為我家五兒大病初愈,買了去讓他玩玩的。
誰能想到二十七日的酉時卻有阿墀送來的信呢!我問阿墀,然後才知道第二天高旦中竟然沒有從海昌趕來,隻是派遣童仆迎接晦木。
童仆撒謊說:二十三日會來,遲則二十六日一定來。
不承想到你的病情加重,二十三日,身體發熱,又伴有腹瀉,家人還在不切實際地指望高旦中那邊的吳門之約,也希望我能回去。
因此而反複了五個晝夜,各種病症一起發出,這才派阿墀給我送信。
我冒着酷暑趕回家,已經來不及了。
這是我醫術上的疏忽,也是期待他人又太過心急,隻想着外邊而沒讓家裡人快速送信告知,這才使得你失去了治療的最佳時機而死的啊!是我害死了你,又要去怪罪誰呢! ┃簡注┃ ①高旦中:即高鬥魁,号鼓峰,鄞縣人,名中醫,呂留良的友人,還曾向其學醫。
海昌:即海甯。
黃晦木:黃宗炎,餘姚人,黃宗羲的弟弟,也是呂留良的好友。
②靳(jìn):吝惜。
③寫目:盡目力之所及,縱情觀覽。
④謾(mán):欺騙,誣陷,浮誇。
┃實踐要點┃ 此處總結得很好,許多重要的事情,太過于依賴外人,計劃得越周密其實越危險。
故而還是要将事情控制在自己力所能及的範圍内,且考慮到多種可能性,才能有備無患。
汝生于乙巳九月,至今才十月耳。
吾名汝為“彗”,汝母曰:何用此不祥者?吾曰:乃其所以為祥也。
今其果不祥耶!汝瞳子能自會于兩眦①,吾又戲名曰“烏鬥”。
此二小名,吾每呼汝,汝目諾而口應者。
将于晬日②命汝,正名曰“定忠”,此汝所未知也。
今以語汝,汝其能應否耶?痛哉,阿彗! 遺衣委床,啼音在耳,汝母、乳姆哭聲一發,刲心骨③,吾又何堪?行且權厝④汝于識村,囑汝兄輩,異日吾沒後,舉汝祔于吾冢之側,與汝相依,以志吾痛也。
┃今譯┃ 你生于乙巳九月,至今才十個月大。
我給你取名叫“彗”,你母親說:為什麼取這麼一個不祥的名字?我說:就是因為這個字方才吉祥。
現在看來果然還是不吉祥啊!你的雙眸還會聚在眼眶内側(鬥雞眼狀),我又戲稱你為“烏鬥”。
這兩個小名,每當我叫你,你都能眼睛會意,口裡應答。
本打算等你周歲的時候再給你取個名字,正名叫作“定忠”,這就是你不知道的了。
我現在來告訴你,你還能應答嗎?痛心啊,阿彗! 你遺留的衣服還在床上,你的哭聲還回響在耳邊,你的母親、乳母的哭聲一發,我就感到剜心刮骨一般的悲痛,又怎麼能夠忍受得了呢!準備暫且将你安置在識村那邊,囑咐你的哥哥們,将來等我死後,再把你合葬在我的墳墓旁邊,與你相依相伴,以此來表達我的悲痛! ┃簡注┃ ①眦(zì):眼角。
②晬(zuì)日:嬰兒滿百日或滿周歲。
③刲(kuí):刺殺,割。
(shù):刺。
④厝(cuò):指棺材停放待葬,或是淺埋以待改葬。
┃實踐要點┃ 取名為“彗”,本是通“慧”,但因為彗星往往一閃而過,故而以為不吉祥。
做父母的取名字,似乎還得多考慮幾層意思。
阿彗,第五,今同第八弟祔葬①識村,歲時亦祔食。
公忠記。
② ┃今譯┃ 阿彗,排行第五,現在把你同八弟合葬在識村,每年到了祭奠的時候也正好可以祔食。
公忠記。
┃簡注┃ ①袝(fù)葬:合葬。
②此為呂留良之子呂葆中(公忠)的補記。
補編 與董方白書 久不與賢者①相對,系念②無時,形之夢寐。
得近劄,知以館谷③北留,較之奔馳,此為良矣。
若得閉戶讀書,做些着實工夫,為益更不小。
隻恐此中應酬世故,又從而牧④之耳。
此不必講義理,隻與論利害,則作宦之危,自不如處館之安;宦資之不可必,自不如館資之久而穩也。
惟幕館,則必不可為,書館猶不失故吾,一為幕師,即于本根斷絕。
吾見近來小有才者,無不從事于此,其名甚噪,而所獲良厚。
然日趨于閃铄變詐之途,自以為豪傑作用,不知其心術、人品至污極下,一總壞盡,驕谄并行,機械雜出,真小人之歸,而今法之所稱光棍⑤也。
究之所取,亦東坍西漲,有虛聲無實際,歲月之間,消落如故,落得個終身狼藉耳。
其家人見錢财來易,皆驕奢不務本業,則又數世之害,故不可為也。
┃今譯┃ 很久沒有與你會面,時常想念,甚至在夢中也會出現你的身影。
得到最近寫來的信,知道因為處館而在北方逗留,比起四處奔波,這當然要好一些。
如果得以閉門讀書,做一些踏實的工夫,得到的益處更不會小。
隻是擔心這其中的應酬與世故,從而又要去管許多事情了。
這不必去講義理,隻要去讨論一下利害,那麼做官的危險,自然不如處館的安全;做官獲得的資金不能說必定穩當,自然不如處館的資金來的長久而穩當。
唯獨幕府中的處館,必定不可以去做,教書的處館還不失人的本色,一旦做了幕師,就會斷絕做人的根本。
我見到近來那些小有才華的人,沒有不從事于幕師的,他們的名聲很大,而所獲得的受益也很豐厚。
然而他們日益趨于言辭閃爍、變化欺詐那一路,還自以為是豪傑的做派,而不知其心術、人品已經極其卑污、下作,通通壞透了,驕狂、谄媚并行,巧詐、機心雜出,真是小人的一類,因而今日的法律所稱之為“光棍”。
追求他們的所取,也是東邊坍塌而西邊高漲,有虛假的聲勢而無實際的收效,一年年一月月的,又會零落成以前的樣子,落得個終身狼藉。
他的家人見到錢财來得容易,都驕縱、奢侈,不去從事本來的職業,如此則會禍害好幾代人,所以不可做幕師。
┃簡注┃ ①賢者:有才能的人,此處指代對方。
②系念:挂念。
③館谷:也即處館,以塾師的束脩或幕賓的酬金而謀生。
④牧:治理,管理。
⑤光棍:《大清律例》中有光棍罪,指的是那些設法索詐官民的,如張貼揭帖、吓詐取财、謊言欠債等等。
┃實踐要點┃ 董杲,字方白,崇德人,康熙八年舉人,曾任分水縣教谕。
其父董雨舟是呂留良的友人。
其弟董采,字力民,又字載臣,也是呂留良的弟子。
明清時期士人謀生,多半從事塾師或幕賓,呂留良認為塾師可以親近書本,不失讀書人的本色;幕賓則會涉及衙門裡的種種事務,容易導緻欺詐行為,從而敗壞人品。
這麼說,真正強調的就是如何選擇職業,因為好的職業引導人向上,這就不隻關系到一個人,而是關系到一家幾代人的道德的問題。
這一說法當引人深思。
來劄雲,長安富人肯為捐納①,以其輸錢得官,于心未安而止。
此固是矣,然賢者見識,于理尚隔一針。
在今日而言,以文、以錢有以異乎?無以異也。
若他人代為捐納,則雖今日亦有所不可。
使其人即不望報,我何義以處之?如其不能不望報也,則此官豈可為乎?辭受取予,立身之根本。
足下不安于輸錢,而反安于他人之捐納,此吾所謂差卻一針也。
滾滾馬頭塵中,自然無人物在裡,亦不足較量,但足下自能高着眼孔,踮得腳住,則所望于賢者不輕耳。
┃今譯┃ 來信說,長安的富人們肯為你捐納,通過交錢而獲得一個官做,總有點于心不安故而終止了。
這當然是對的,然而你的見識,在道理上還隔了一層。
就今日的形勢而言,用文章、用錢财又有什麼不同嗎?并沒有本質的不同。
如果是他人幫助去捐納,那麼即便在今日也有所不可了。
假使那個人本不指望報答,我又以什麼道理來自處?如果那個人不能不指望着報答,那麼這個官職難道還能有什麼作為嗎?辭讓與接受,獲取與給予,這都是立身的根本。
足下不安心于交錢,反而安心于他人幫助的捐納,這就是我所謂的還差那麼一層的意思。
你看那滾滾的馬前頭的塵土之中(指俗世),自然沒有什麼像樣的人物在裡頭,也不足以較量什麼,但願足下自己能夠擡高一點眼睛、鼻孔,踮得住自己的腳跟,那麼世人所期望于你的也就不輕了。
┃簡注┃ ①捐納:通過捐資、納粟來換取官職、官銜。
┃實踐要點┃ 呂留良對捐納的不可為,分析得極其透徹。
“辭受取予,立身之根本”,也就是強調,接不接受一個職位,或接不接受一份錢物,看似小事,其實關系重大。
“高着眼孔,踮得腳住”,也就是說,站穩了腳跟,方能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人。
仆迂病日甚,即邑裡紛紛,俱不欲相近,看此世界中,真無一足把玩者。
惟殘書數種未了,思後來歲月無幾,将屏棄一切,汲汲了此,此僧家之打包①者也。
但恨同志稀少,無處商量。
向日張佩璁②頗聰明細心,有志向上,欲引以為助,而天奪之遽。
邑中止一吳自牧③,天資過人,近年德業日新,以為賴有此人,而七月間又以疾暴亡。
看此氣象火候殊不佳,顧影茕茕④,有口挂壁⑤,真無生人之樂矣。
不知天意欲何如,數書又安能以一手一足成之也?言之可悲可痛。
┃今譯┃ 我的迂腐之病越來越厲害了,比如縣裡的紛紛攘攘,都不想去接近,看這個世界之中,真沒有一樣可以把玩的。
唯獨有殘書多種未曾了結,想到将來的日子不多了,所以将摒棄一切,急切地了卻此事,這也就是僧人們所謂的“打包”。
隻是可恨同志之友稀少,沒有地方商量。
以前有張佩璁頗為聰明細心,有志于向上一路,想要請他來幫助,然而可惜老天太早奪走了他的性命。
縣裡也隻有一個吳自牧,天資過人,近年來品德、學業日益增長,想要依賴此人,然而七月間又因為疾病而暴亡了。
看看這種氣象、火候特别不好,環顧四周,身影孤單,默默無語,真是一點都沒有活人的樂趣了。
不知道天意又會如何,數種書又如何能靠我一個人完成呢?說到此處也實在是可悲可痛啊! ┃簡注┃ ①打包:本指僧人行腳雲遊,所帶行李不多,僅打成一包。
②張佩璁:即張佩蔥,字嘉玲,江蘇吳江人,呂留良的好友張履祥的弟子。
③吳自牧:即吳爾堯,浙江桐鄉人,吳之振的侄兒,不過長他六歲。
④茕(qióng):孤獨。
⑤有口挂壁:把嘴巴挂在牆上,形容默不作聲,語出禅宗語錄。
┃實踐要點┃ 晚年的呂留良,雖然也有幾個友人一起切磋學業,然而友人也漸漸凋零。
又因為身體的原因,需要編撰的幾種書,也難以完成。
所謂天才“成群而來”,一個人的成敗,既在于自身努力,又在于友人相助,所以古今都十分重視交友之道。
令弟文字甚長進,志趣亦漸入高明,第苦無定疊①工夫,打成片段耳。
嘉善柯寓匏到燕,曾相會否?此兄質性極美,有意于正業,為文亦高雅無俗韻,華胄中絕少者,隻是門第習氣重,世故深,擺脫不得,亦是無可奈何。
然素心奇賞②,此意時時不泯,得閑即與商論,想互有益也。
┃今譯┃ 你的弟弟文字水平很有長進,志趣也漸漸進入高明一途,隻是苦于沒有下一段安定的工夫,形成完整片段。
嘉善的柯寓匏到北京,曾有過相會嗎?這位老兄氣質、性情極好,有意從事正道之學,寫作的文章也高雅而無俗氣,在皇皇華胄之中也是絕少的人物,隻是門第習氣有些偏重,世故氣有些偏深,擺脫不得,也是無可奈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