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關燈
小
中
大
二日付大火。
┃今譯┃ 魏家公子已經痊愈,但他父親又得了痢疾,留我給他調理醫治。
這恐怕會有幾天的耽擱,所以讓雲先回去。
今年田地要按畝區分好壞,以便于冬天收租。
這件事在這幾天就要進行,晚了有人收割,就沒辦法再判斷好壞做出區别了。
你們弟兄商量着做,按賬上記的分開去看,大概兩三天就可以完成了。
或是壽,或是祺,分别帶着他們一同去看就可以了。
在這裡偶然見到一枚刀型古錢,制作很精良,借過來寄給你看看,看好了就給雲讓他帶來歸還,這是魏家令魏堂的藏品,不可多得。
初二日寄大火。
┃實踐要點┃ 下一年的租金高低,需要區分田地好壞,故而必須在稻子收割之前請人去查看。
呂留良将此事的關節點告知其子,以免耽擱。
由此可知,指導子女做事,應當告知其做,以及為什麼要如此做,才能真正培養人才。
四 姑娘①已于昨夜夜分②逝矣。
死喪之慘,未有如此者。
且家貧徹骨,百無一有,尤可悲痛。
吾為料理棺斂之事,所攜金已盡,家中絕無。
大兒可為我緻吳自牧③先生,暫移數金來備用,不用即還原物也。
字到即備飯盒三牲④,汝輩隻一人來,亦可問二房四房,有船明早附之,無則另叫一小船。
此處廿三蓋棺。
不可多帶人,舟中飲食自備。
廿一日辰刻。
┃今譯┃ 姑娘已經在昨夜夜半時分去世了。
死亡的慘狀,從來沒有像這樣慘。
況且,家裡貧窮極了,百樣無一樣有,這尤其讓人覺得悲痛。
我替她料理收斂事宜,所帶的錢都已花完,家裡也沒有錢了。
大兒子你可以替我向吳自牧先生去一封信,暫時借來一些錢備用,若是用不到就立刻原物歸還。
書信收到就準備好飯盒三牲,你們隻要來一個就夠了,也可以去問問二房和四房是否要來人,有船的話明天早上随船前來,沒有船就另外叫一艘小船。
這裡二十三日蓋棺。
不可多帶人,船中吃的、喝的自己要準備好。
二十一日辰時。
┃簡注┃ ①姑娘:呂留良的姐姐。
②夜分:半夜時分。
③吳自牧:吳爾堯,吳之振之侄,曾參編《宋詩鈔》等。
其五女嫁呂留良七子呂立中(又名納忠,字無倦)。
④飯盒三牲:吊唁時帶的禮品。
┃實踐要點┃ 家中要有錢備用,故而當借則借,當還就還,這一原則也是值得學習的。
五 此間病毫不得手,而主人見留甚切,不得已先遣舟歸。
然吾亦不能久停,月内必還矣。
思朱甥北行甚迫,不知決于何時?若出月,則且待吾返,不必言;如在月内,汝可持吾字向吳五叔處移十金,并吾緻姑夫書送之。
若五叔處适無有,或賣米,或當物,曲計得當。
親戚中如朱姑夫在所不同,今落困苦中,不可不用吾情也。
但多則量力不能,亦義不可過耳。
┃今譯┃ 這邊病人的病我束手無策,但主人殷切地挽留,不得已隻能讓船先回去。
但我也不能停留太久,這個月内肯定會回去。
想來朱家外甥急着北上,不知道出行日期定在哪一天?若是下個月,就暫且等我回來,不用多說什麼了;如果在這個月内,你可以拿着我的信向吳五叔(吳之振)處借十兩銀子,再把我寫給姑父的信一并交給他。
假若吳五叔處恰好也沒錢,那就或者賣點米,或者典當點東西,要想方設法處置得當。
親戚之中,朱姑父與别人不一樣,如今他家處在困苦之中,我不能不費心。
不過再多就力有不逮了,從道義上講也不可過頭。
┃實踐要點┃ 能對落難的親友施以援手,所謂雪中送炭是最為可貴的。
即使自己不在家,呂留良也特意關照如何來接濟外甥一家。
他還指出,對他人的幫助需要注意兩點:一是力所能及,量力而行;一是适可而止,不可超過道義之助,如幫助過了頭,對于他人來說也是一種負擔。
把這些做人做事的原則,借機告知孩子,也是很有必要的。
莊中東邊屋瓦須急蓋落。
新做桌凳可令漆工往油之,隻用熟清油,不可着腳有顔色。
發來批文①廿首,舟中所定,即付燮公②寫對付刻。
吾适歸不必說,遲則續有從新墅行船寄達也。
廿二日字,付大火。
┃今譯┃ 莊子東邊的屋子要趕快上瓦。
新做好的桌子、凳子可以讓油漆工去油漆了,油漆時隻能用熟清油,不能讓桌椅腳有顔色。
發給你的批文二十首,是在船上時選定的,拿給燮公謄寫、校對、交付刻印。
我能按時回去就不多說什麼了,若是推遲了就陸續會有人從新墅來回的船隻捎回音信。
二十二日手書,寄大火。
┃簡注┃ ①批文:即呂留良所作的八股文評選。
②燮(xiè)公:為呂留良家的天蓋樓書局謄寫書稿的人。
六 雖甚忙,不得廢文字。
吾于此驗其進退,勿違也。
即讀,亦不可廢。
┃今譯┃ 即使非常忙碌,也不能荒廢了寫文章。
我要從你的文章中檢驗你學業是進步了還是退步了,不可違背我的意思。
還有讀書,也不能停下來。
┃實踐要點┃ 學習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此處呂留良告誡兒子,不管有多忙碌,都不能荒廢了學習。
七 請題作文,則能勤其業矣,吾所喜也。
題二紙,大小雜拟,可從中酌取為之。
荊川①二刀付去寶忠,須督。
今業文有進步,并一變其玩戾之氣,乃為不負。
灑掃、應對、進退間,無一時一事可觀,那得長進?教法須從此處着力也。
十九日字,與大火。
┃今譯┃ 請求命題作文,就能使人勤于學業,這是我所喜歡的。
這兩張紙中,雜拟的大小題目,可以從中酌情選取寫作。
兩刀荊川先生的文章(當是經呂留良評點的唐順之所作八股文)交付給寶忠,還必須多加督促。
現在寫的文章大有進步,還當一并改了以前頑劣乖戾的脾氣,才算是不辜負。
灑掃、應對、進退之間,若無一時一事值得稱贊,如何能夠長進?教養之法必須從這一點上着力。
十九日親筆,給大火。
┃簡注┃ ①荊川:唐順之,字應德,号荊川,武進(今屬江蘇常州)人。
曾任兵部主事、右佥都禦史等。
明代著名散文家,呂留良對其評價較高。
┃實踐要點┃ 命題作文促使學業進步,也是一個重要方法。
命題實質上是一種反向思維,被動地展示知識點的掌握情況,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
讓長子督促弟弟學習荊川文集,一來是因為人本來都有惰性,哥哥對弟弟的督促,可以幫助他精進學業,也可以加深兄弟感情;二來也是提醒自己刻苦自勉,以身作則。
呂留良一再強調,灑掃、應對、進退,也即日常行為習慣的養成,待人處事的修養,比知識學習更為關鍵,這一點值得特别注意。
八 劉利三歸,有一信,定已到。
吾大約十六動身,十七至家也。
餘姚黃先生在此晤過,聞晦老①同大孤在邑,今接其字,乃為募緣②見我,亦大可笑。
此事我平生所深惡,豈肯為之乎?勿理可也。
十四日字。
┃今譯┃ 劉利三回來,帶有一封信,應已收到。
我大概十六日動身,十七日到家。
餘姚的黃先生在這裡和我有過會晤,聽說晦木老先生同大孤和尚在縣裡,現在接到他的信,卻是為了化緣而來見我,也真是太可笑了。
這是我生平深惡痛絕的,怎麼肯做這種事呢?不用搭理他就行了。
十四日親筆。
┃簡注┃ ①晦老:指黃宗炎,字晦木。
②募緣:化緣,向人募化,使結善緣。
┃實踐要點┃ 呂留良在《壬子除夕谕》中就告誡家人要遠離僧尼道士,認為他們妄言禍福,又擅長搬弄是非。
這裡,有和尚來找他化緣,他覺得非常可笑,讓兒子不用理會。
這也是告訴我們,遇到不喜歡的事,沒必要太計較,不理會就行了。
九 吾歸期大都在月盡。
山中甚适,但記念伯父事,不知如何?時懸懸耳。
先生來會過,約廿日前到館,到即至莊。
莊中供給日用,悉聽先生為政,其修理牆屋諸事,亦惟先生命。
着壽解工匠備物料可也。
治地種作,事事宜留心,督令做生活,時時請教先生。
但不可令此曹知本之先生,恐愚人私憾也。
十三日辰刻字。
┃今譯┃ 我回去的日期大概在月底。
山中很舒适,隻是記挂着你伯父的事,不知道現在怎麼樣了?心裡時常挂念。
先生(張履祥)已來與我相見,約定在二十日前到學館,到家後就直接到莊上。
莊上的日常供給,全憑先生做主,那些修整牆面房屋等事情,也都聽先生的。
派壽帶領工匠準備好材料就可以了。
整治田地種植作物,事事都要留心,督促命令安排日常生活,都要時時向先生請教。
但不能讓那些下人知道這些主意都出自先生,擔心愚蠢的人會心生怨恨。
十三日辰時親筆。
┃實踐要點┃ 因為張履祥既是呂家的私塾先生,又是農學家,故而呂留良在南陽東莊的日常事務,乃至是修牆建屋、田地種植等事,都要其子聽張履祥的安排,并經常向其請教。
但是不必讓别人都知道這些安排出自外人,以免有人心生怨恨,也是對出主意的友人的保護。
十 視汝所閱文,甚有進,可喜。
第小評更須着意,又須脫時派。
付來上冬①選文一卷,加意參之。
┃今譯┃ 我看到你評閱的文章,大有進步,非常可喜。
但是文章邊上的小段評語更加需要留心,也要脫離時下的文章評選做派。
寄來我在初冬評選的文章一卷,要留意參究。
┃簡注┃ ①上冬:初冬。
┃實踐要點┃ 呂留良讓其子學習如何評選時文,在肯定孩子的同時,也提出要求,并且提供參照的範例,這種教育方法值得注意。
十一 鄰裡吾向必親答,以存敦睦之意。
汝輩辄驕肆,此意甚薄,大非吾所望也。
鄉中酒菜已盡,可料理來。
酒不妨多載數埕①,省得臨渴掘井。
┃今譯┃ 鄰裡之間我向來都是必定親自答謝,以保持敦厚和睦的情誼。
你們小輩卻驕狂放肆,鄰裡意識非常淡薄,這不是我所希望的。
鄉裡的酒菜都已用完,可以再料理起來。
酒水不妨多運來幾甕,省得臨渴掘井,到用時才想到要準備。
┃簡注┃ ①埕(chéng):酒甕。
┃實踐要點┃ 遠親不如近鄰,和睦的鄰裡關系是需要用心維護的。
呂留良告誡晚輩,與鄰居相處,不能太狂妄放肆。
還強調提前預備酒水之類,以備不時之需。
機遇偏愛有準備的人,事情來臨之時方才不會手忙腳亂。
十二 我月初将有金陵之行,此間需樣子①甚急,汝可用心為我選拟,亦省我許多氣力。
霜武處讀本,并照渠所許樣子,即得人取來為妙。
付大火。
┃今譯┃ 月初我将前往金陵,這裡需要的圖
┃今譯┃ 魏家公子已經痊愈,但他父親又得了痢疾,留我給他調理醫治。
這恐怕會有幾天的耽擱,所以讓雲先回去。
今年田地要按畝區分好壞,以便于冬天收租。
這件事在這幾天就要進行,晚了有人收割,就沒辦法再判斷好壞做出區别了。
你們弟兄商量着做,按賬上記的分開去看,大概兩三天就可以完成了。
或是壽,或是祺,分别帶着他們一同去看就可以了。
在這裡偶然見到一枚刀型古錢,制作很精良,借過來寄給你看看,看好了就給雲讓他帶來歸還,這是魏家令魏堂的藏品,不可多得。
初二日寄大火。
┃實踐要點┃ 下一年的租金高低,需要區分田地好壞,故而必須在稻子收割之前請人去查看。
呂留良将此事的關節點告知其子,以免耽擱。
由此可知,指導子女做事,應當告知其做,以及為什麼要如此做,才能真正培養人才。
四 姑娘①已于昨夜夜分②逝矣。
死喪之慘,未有如此者。
且家貧徹骨,百無一有,尤可悲痛。
吾為料理棺斂之事,所攜金已盡,家中絕無。
大兒可為我緻吳自牧③先生,暫移數金來備用,不用即還原物也。
字到即備飯盒三牲④,汝輩隻一人來,亦可問二房四房,有船明早附之,無則另叫一小船。
此處廿三蓋棺。
不可多帶人,舟中飲食自備。
廿一日辰刻。
┃今譯┃ 姑娘已經在昨夜夜半時分去世了。
死亡的慘狀,從來沒有像這樣慘。
況且,家裡貧窮極了,百樣無一樣有,這尤其讓人覺得悲痛。
我替她料理收斂事宜,所帶的錢都已花完,家裡也沒有錢了。
大兒子你可以替我向吳自牧先生去一封信,暫時借來一些錢備用,若是用不到就立刻原物歸還。
書信收到就準備好飯盒三牲,你們隻要來一個就夠了,也可以去問問二房和四房是否要來人,有船的話明天早上随船前來,沒有船就另外叫一艘小船。
這裡二十三日蓋棺。
不可多帶人,船中吃的、喝的自己要準備好。
二十一日辰時。
┃簡注┃ ①姑娘:呂留良的姐姐。
②夜分:半夜時分。
③吳自牧:吳爾堯,吳之振之侄,曾參編《宋詩鈔》等。
其五女嫁呂留良七子呂立中(又名納忠,字無倦)。
④飯盒三牲:吊唁時帶的禮品。
┃實踐要點┃ 家中要有錢備用,故而當借則借,當還就還,這一原則也是值得學習的。
五 此間病毫不得手,而主人見留甚切,不得已先遣舟歸。
然吾亦不能久停,月内必還矣。
思朱甥北行甚迫,不知決于何時?若出月,則且待吾返,不必言;如在月内,汝可持吾字向吳五叔處移十金,并吾緻姑夫書送之。
若五叔處适無有,或賣米,或當物,曲計得當。
親戚中如朱姑夫在所不同,今落困苦中,不可不用吾情也。
但多則量力不能,亦義不可過耳。
┃今譯┃ 這邊病人的病我束手無策,但主人殷切地挽留,不得已隻能讓船先回去。
但我也不能停留太久,這個月内肯定會回去。
想來朱家外甥急着北上,不知道出行日期定在哪一天?若是下個月,就暫且等我回來,不用多說什麼了;如果在這個月内,你可以拿着我的信向吳五叔(吳之振)處借十兩銀子,再把我寫給姑父的信一并交給他。
假若吳五叔處恰好也沒錢,那就或者賣點米,或者典當點東西,要想方設法處置得當。
親戚之中,朱姑父與别人不一樣,如今他家處在困苦之中,我不能不費心。
不過再多就力有不逮了,從道義上講也不可過頭。
┃實踐要點┃ 能對落難的親友施以援手,所謂雪中送炭是最為可貴的。
即使自己不在家,呂留良也特意關照如何來接濟外甥一家。
他還指出,對他人的幫助需要注意兩點:一是力所能及,量力而行;一是适可而止,不可超過道義之助,如幫助過了頭,對于他人來說也是一種負擔。
把這些做人做事的原則,借機告知孩子,也是很有必要的。
莊中東邊屋瓦須急蓋落。
新做桌凳可令漆工往油之,隻用熟清油,不可着腳有顔色。
發來批文①廿首,舟中所定,即付燮公②寫對付刻。
吾适歸不必說,遲則續有從新墅行船寄達也。
廿二日字,付大火。
┃今譯┃ 莊子東邊的屋子要趕快上瓦。
新做好的桌子、凳子可以讓油漆工去油漆了,油漆時隻能用熟清油,不能讓桌椅腳有顔色。
發給你的批文二十首,是在船上時選定的,拿給燮公謄寫、校對、交付刻印。
我能按時回去就不多說什麼了,若是推遲了就陸續會有人從新墅來回的船隻捎回音信。
二十二日手書,寄大火。
┃簡注┃ ①批文:即呂留良所作的八股文評選。
②燮(xiè)公:為呂留良家的天蓋樓書局謄寫書稿的人。
六 雖甚忙,不得廢文字。
吾于此驗其進退,勿違也。
即讀,亦不可廢。
┃今譯┃ 即使非常忙碌,也不能荒廢了寫文章。
我要從你的文章中檢驗你學業是進步了還是退步了,不可違背我的意思。
還有讀書,也不能停下來。
┃實踐要點┃ 學習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此處呂留良告誡兒子,不管有多忙碌,都不能荒廢了學習。
七 請題作文,則能勤其業矣,吾所喜也。
題二紙,大小雜拟,可從中酌取為之。
荊川①二刀付去寶忠,須督。
今業文有進步,并一變其玩戾之氣,乃為不負。
灑掃、應對、進退間,無一時一事可觀,那得長進?教法須從此處着力也。
十九日字,與大火。
┃今譯┃ 請求命題作文,就能使人勤于學業,這是我所喜歡的。
這兩張紙中,雜拟的大小題目,可以從中酌情選取寫作。
兩刀荊川先生的文章(當是經呂留良評點的唐順之所作八股文)交付給寶忠,還必須多加督促。
現在寫的文章大有進步,還當一并改了以前頑劣乖戾的脾氣,才算是不辜負。
灑掃、應對、進退之間,若無一時一事值得稱贊,如何能夠長進?教養之法必須從這一點上着力。
十九日親筆,給大火。
┃簡注┃ ①荊川:唐順之,字應德,号荊川,武進(今屬江蘇常州)人。
曾任兵部主事、右佥都禦史等。
明代著名散文家,呂留良對其評價較高。
┃實踐要點┃ 命題作文促使學業進步,也是一個重要方法。
命題實質上是一種反向思維,被動地展示知識點的掌握情況,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
讓長子督促弟弟學習荊川文集,一來是因為人本來都有惰性,哥哥對弟弟的督促,可以幫助他精進學業,也可以加深兄弟感情;二來也是提醒自己刻苦自勉,以身作則。
呂留良一再強調,灑掃、應對、進退,也即日常行為習慣的養成,待人處事的修養,比知識學習更為關鍵,這一點值得特别注意。
八 劉利三歸,有一信,定已到。
吾大約十六動身,十七至家也。
餘姚黃先生在此晤過,聞晦老①同大孤在邑,今接其字,乃為募緣②見我,亦大可笑。
此事我平生所深惡,豈肯為之乎?勿理可也。
十四日字。
┃今譯┃ 劉利三回來,帶有一封信,應已收到。
我大概十六日動身,十七日到家。
餘姚的黃先生在這裡和我有過會晤,聽說晦木老先生同大孤和尚在縣裡,現在接到他的信,卻是為了化緣而來見我,也真是太可笑了。
這是我生平深惡痛絕的,怎麼肯做這種事呢?不用搭理他就行了。
十四日親筆。
┃簡注┃ ①晦老:指黃宗炎,字晦木。
②募緣:化緣,向人募化,使結善緣。
┃實踐要點┃ 呂留良在《壬子除夕谕》中就告誡家人要遠離僧尼道士,認為他們妄言禍福,又擅長搬弄是非。
這裡,有和尚來找他化緣,他覺得非常可笑,讓兒子不用理會。
這也是告訴我們,遇到不喜歡的事,沒必要太計較,不理會就行了。
九 吾歸期大都在月盡。
山中甚适,但記念伯父事,不知如何?時懸懸耳。
先生來會過,約廿日前到館,到即至莊。
莊中供給日用,悉聽先生為政,其修理牆屋諸事,亦惟先生命。
着壽解工匠備物料可也。
治地種作,事事宜留心,督令做生活,時時請教先生。
但不可令此曹知本之先生,恐愚人私憾也。
十三日辰刻字。
┃今譯┃ 我回去的日期大概在月底。
山中很舒适,隻是記挂着你伯父的事,不知道現在怎麼樣了?心裡時常挂念。
先生(張履祥)已來與我相見,約定在二十日前到學館,到家後就直接到莊上。
莊上的日常供給,全憑先生做主,那些修整牆面房屋等事情,也都聽先生的。
派壽帶領工匠準備好材料就可以了。
整治田地種植作物,事事都要留心,督促命令安排日常生活,都要時時向先生請教。
但不能讓那些下人知道這些主意都出自先生,擔心愚蠢的人會心生怨恨。
十三日辰時親筆。
┃實踐要點┃ 因為張履祥既是呂家的私塾先生,又是農學家,故而呂留良在南陽東莊的日常事務,乃至是修牆建屋、田地種植等事,都要其子聽張履祥的安排,并經常向其請教。
但是不必讓别人都知道這些安排出自外人,以免有人心生怨恨,也是對出主意的友人的保護。
十 視汝所閱文,甚有進,可喜。
第小評更須着意,又須脫時派。
付來上冬①選文一卷,加意參之。
┃今譯┃ 我看到你評閱的文章,大有進步,非常可喜。
但是文章邊上的小段評語更加需要留心,也要脫離時下的文章評選做派。
寄來我在初冬評選的文章一卷,要留意參究。
┃簡注┃ ①上冬:初冬。
┃實踐要點┃ 呂留良讓其子學習如何評選時文,在肯定孩子的同時,也提出要求,并且提供參照的範例,這種教育方法值得注意。
十一 鄰裡吾向必親答,以存敦睦之意。
汝輩辄驕肆,此意甚薄,大非吾所望也。
鄉中酒菜已盡,可料理來。
酒不妨多載數埕①,省得臨渴掘井。
┃今譯┃ 鄰裡之間我向來都是必定親自答謝,以保持敦厚和睦的情誼。
你們小輩卻驕狂放肆,鄰裡意識非常淡薄,這不是我所希望的。
鄉裡的酒菜都已用完,可以再料理起來。
酒水不妨多運來幾甕,省得臨渴掘井,到用時才想到要準備。
┃簡注┃ ①埕(chéng):酒甕。
┃實踐要點┃ 遠親不如近鄰,和睦的鄰裡關系是需要用心維護的。
呂留良告誡晚輩,與鄰居相處,不能太狂妄放肆。
還強調提前預備酒水之類,以備不時之需。
機遇偏愛有準備的人,事情來臨之時方才不會手忙腳亂。
十二 我月初将有金陵之行,此間需樣子①甚急,汝可用心為我選拟,亦省我許多氣力。
霜武處讀本,并照渠所許樣子,即得人取來為妙。
付大火。
┃今譯┃ 月初我将前往金陵,這裡需要的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