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時
關燈
小
中
大
茶工作于驚蟄[54],尤以得天時為急[55]。輕寒,英華漸長,條達而不迫[56],茶工從容緻力,故其色味兩全。若或時旸郁燠[57],芽奮甲暴[58],促工暴力[59],随槁晷刻所迫[60],有蒸而未及壓[61],壓而未及研[62],研而未及制[63],茶黃留漬[64],其色味所失已半。故焙人得茶天為慶[65]。
【注釋】
清黃慎《采茶圖》
[54]驚蟄:二十四節氣之一,時當每年的3月5日或6日。
[55]天時:自然運行的時序,此處指農時。
[56]條達:條理通達,指茶葉舒展地生長。
[57]若或:假如,如果。旸(……):日出。《說文·日部》:“旸,日出也。”郁燠(yù):溫暖。郁與燠二字相通,溫暖。《文選·廣絕交論》:“叙溫郁則寒谷成暄,論嚴苦則春叢零葉。”注:“郁與燠,古字通也。”
[58]芽奮甲暴:意為茶芽迅猛生長。甲,植物的新葉。唐杜甫《有客》詩:“自鋤稀菜甲,小摘為情親。”仇兆鳌注引《說文》:“草木初生曰甲。”奮,猛然用力。暴,急驟,猛烈。
[59]促:推動,催促。暴力:原指強制的力量,武力,此處指茶工奮力勞作。
[60]随槁:意義不詳,或言茶葉易于枯萎,或“槁”為衍字。晷(……)刻:日晷與刻漏。古代的計時儀器,以指言時刻、時間。晷,指日晷。測度日影以确定時刻的儀器。刻,刻漏,古代計時器。以銅為壺,底穿孔,壺中立一有刻度的箭形浮标,壺中水滴漏漸少,箭上度數即漸次顯露,視之可知時刻。迫:催促。
[61]蒸:蒸茶。壓:壓黃,榨茶。宋代北苑官焙制茶中一道獨有的工序。
[62]研:研茶,将蒸壓過的茶葉研磨成末。
[63]制:制茶,将研成細粉末狀的茶壓制成茶餅。
[64]茶黃:蒸過的茶葉稱為黃,或茶黃。留漬:濕潤的茶黃積留。
[65]焙人:焙茶的工人。茶天:制茶的天時,宜于制茶的自然氣候條件。慶:慶幸,天之恩遇。
【譯文】
茶工在驚蟄節氣開始采茶制茶,格外以能得天時為緊要。天氣微寒,茶芽漸漸生長,舒緩而不急迫,茶工能夠不慌不忙盡力工作,所以制成的茶葉色和味都很完美。如果天晴溫暖,茶芽迅猛生長,催促茶工奮力勞作,茶葉易于枯萎因而制茶時間緊迫,有蒸茶之後不能及時壓黃榨茶的,有壓黃榨茶之後不能及時研茶的,有研茶之後不能及時壓餅造茶的,蒸過的茶葉濕潤堆積,茶的色澤滋味就會損失掉一半。所以焙茶工人非常慶幸能得到制茶的天時,認為這是上天的恩遇。
【點評】
關于開始采摘制造茶葉的天時,作者認為要在天氣“輕寒”的驚蟄時節,這樣茶葉才不會迅猛生長,茶工才能從容地采摘、制造,每道工序及時并保質地完成,從而能保證茶葉的品質。
【注釋】
清黃慎《采茶圖》
[54]驚蟄:二十四節氣之一,時當每年的3月5日或6日。
[55]天時:自然運行的時序,此處指農時。
[56]條達:條理通達,指茶葉舒展地生長。
[57]若或:假如,如果。旸(……):日出。《說文·日部》:“旸,日出也。”郁燠(yù):溫暖。郁與燠二字相通,溫暖。《文選·廣絕交論》:“叙溫郁則寒谷成暄,論嚴苦則春叢零葉。”注:“郁與燠,古字通也。”
[58]芽奮甲暴:意為茶芽迅猛生長。甲,植物的新葉。唐杜甫《有客》詩:“自鋤稀菜甲,小摘為情親。”仇兆鳌注引《說文》:“草木初生曰甲。”奮,猛然用力。暴,急驟,猛烈。
[59]促:推動,催促。暴力:原指強制的力量,武力,此處指茶工奮力勞作。
[60]随槁:意義不詳,或言茶葉易于枯萎,或“槁”為衍字。晷(……)刻:日晷與刻漏。古代的計時儀器,以指言時刻、時間。晷,指日晷。測度日影以确定時刻的儀器。刻,刻漏,古代計時器。以銅為壺,底穿孔,壺中立一有刻度的箭形浮标,壺中水滴漏漸少,箭上度數即漸次顯露,視之可知時刻。迫:催促。
[61]蒸:蒸茶。壓:壓黃,榨茶。宋代北苑官焙制茶中一道獨有的工序。
[62]研:研茶,将蒸壓過的茶葉研磨成末。
[63]制:制茶,将研成細粉末狀的茶壓制成茶餅。
[64]茶黃:蒸過的茶葉稱為黃,或茶黃。留漬:濕潤的茶黃積留。
[65]焙人:焙茶的工人。茶天:制茶的天時,宜于制茶的自然氣候條件。慶:慶幸,天之恩遇。
【譯文】
茶工在驚蟄節氣開始采茶制茶,格外以能得天時為緊要。天氣微寒,茶芽漸漸生長,舒緩而不急迫,茶工能夠不慌不忙盡力工作,所以制成的茶葉色和味都很完美。如果天晴溫暖,茶芽迅猛生長,催促茶工奮力勞作,茶葉易于枯萎因而制茶時間緊迫,有蒸茶之後不能及時壓黃榨茶的,有壓黃榨茶之後不能及時研茶的,有研茶之後不能及時壓餅造茶的,蒸過的茶葉濕潤堆積,茶的色澤滋味就會損失掉一半。所以焙茶工人非常慶幸能得到制茶的天時,認為這是上天的恩遇。
【點評】
關于開始采摘制造茶葉的天時,作者認為要在天氣“輕寒”的驚蟄時節,這樣茶葉才不會迅猛生長,茶工才能從容地采摘、制造,每道工序及時并保質地完成,從而能保證茶葉的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