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産

關燈
植産之地,崖必陽[43],圃必陰[44]。蓋石之性寒,其葉抑以瘠[45],其味疏以薄[46],必資陽和以發之[47]。土之性敷[48],其葉疏以暴[49],其味強以肆[50],必資陰以節之[51]。[今圃家皆植木[52],以資茶之陰。]陰陽相濟[53],則茶之滋長得其宜。

    茶園

    【注釋】

    [43]崖必陽:山崖坡地一定要在南面。崖,山或高地陡立的側面。陽,山的南面或水的北面。

    [44]圃必陰:園圃一定要有遮陰。圃,種植蔬菜、花果或苗木的園地。陰,水的南面或山的北面,不見陽光的地方。

    [45]其葉抑以瘠:茶葉的生長會受到抑制而很瘦弱。

    [46]其味疏以薄:茶的味道因而粗劣、貧乏、淡薄。

    [47]必資陽和以發之:必定要借助于陽光的溫和才能促發茶葉的生長。

    [48]敷:饒足。

    [49]疏:分布。暴:急驟,猛烈。

    [50]強:健壯,強盛。肆:顯明,有力。

    [51]資:憑借,依靠。陰:陰涼。節:節制,管束。

    [52]圃家:指在園圃種植茶樹的人。

    [53]濟:調劑,彌補,補益。

    【譯文】

    種植生産茶葉的田地處所,山崖坡地一定要在南面,園圃則一定要有遮陰。因為山崖坡地由山石風化所成的石土土性寒涼,茶葉的生長會受到抑制而很瘦弱,茶的味道因而粗劣、貧乏、淡薄,必定要借助于陽光的溫和才能促發茶葉的生長。園圃泥土土性饒足,茶葉生長快速猛烈,茶的味道強健有力,必定要憑借陰涼來節制茶葉的生長。(現在在園圃種植茶樹的人都會種植樹木,來為茶樹提供陰涼。)陰與陽互相調劑彌補,茶葉生長就能得其所宜。

    【點評】

    關于植茶之地,趙佶所論“崖必陽,圃必陰”,進一步闡發了陸羽在《茶經》中所論的“陽崖陰林”說,園地植茶需要适當地遮陰,這樣茶葉才不會迅猛生長,導緻茶味“強以肆”。日本有些茶園在茶葉生長後期,必搭棚遮陰以節制茶葉生長,以免茶葉中的花青素等某些成分過量而導緻茶葉味澀。未知是否是這一理論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