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中國支持教育的能力

關燈
在未來20年中,除了每年為現行教育方案支付1.96億元注201外,中國還能為實行建議中的“擴大改進教育方案”支付得起總額為56億到60億元,即每年2.8億到3億元注202嗎?如果答案不是肯定的,如果籌集這筆巨款的機制沒有首先建立起來,那麼所有的計劃都隻是空中樓閣,大批人應享的基礎教育權利就被否定了。

    中國必須面對現實,先弄清楚可以做什麼再去做。

     經濟基礎 很多人陷于悲觀和失敗主義哲學,這與中國貧困的整個問題相關聯。

    胡适博士認為,貧窮是中國的五大敵人之首。

    他寫道: 餘天休先生曾說,中國人口百分九十五在貧窮線以下。

    張振之先生(《目前中國社會的病态》)估計貧民數目占全國人口三分之一以上。

    張先生引四川李敬穆先生的話,說:依據甘布爾、狄麥爾,以及北京的成府和安徽的湖邊村的調查,中國窮人總數當占全國人口百分之五十。

    (李先生假定一家最低生活費為130元至160元,凡一家庭每年收入在這數目以下,便是窮人。

    )近來所得社會調查的結果,如李景漢先生《北平郊外之鄉村家庭》等書所報告,都可以證明李敬穆先生的估計是大體不錯的。

    有些地方的窮人竟在73%以上(李景漢調查北平郊外挂甲屯的結果),或竟至82%以上(民十一華洋義赈會調查結果)。

    這就離餘天休先生的估計不遠了。

    這是我們的第一大敵。

    注203 他還說:“我們必須承認我們是相當貧窮,我們的民衆的悲慘經曆足以讓文明人扼腕結舌。

    ”注204 經濟學家、社會學家和教育家們已經反複揭示,中國正受到難堪的經濟危機的威脅。

     中國當前的經濟危機 中國的經濟危機是由延綿很久的種種原因輾轉引發的,并且因受到目前世界經濟蕭條的影響而加劇。

    古楳列舉了從1862到1930年的各種原因如下:注205 中國經濟危機的兩個基本原因是:經濟帝國主義和内戰。

    對教育者而言,總體上難以通過教育開啟民智,才是更加基本的原因。

    下面我們來看看一些說明嚴峻情況的事實: 1.農業衰退。

    人禍和天災使得百萬畝的土地荒蕪,農業産量連續下降,使得成百萬的國人不得不依靠外國糧食。

    1932年中國海關年度報表顯示:該年中國進口價值119,251,125關平兩(HK.Tls.)稻米、51,863,004關平兩小麥、36,356,160關平兩面粉。

    這三項占進口總量的19.52%。

    從1912年起,這三項進口分别增加了370%、895%和161%。

    1933年進口稻谷150,100,000元、麥子87,900,000元、棉花98,200,000元。

    1932年進口原棉119,061,471關平兩,棉産品、棉紗、棉線共84,638,381關平兩。

    這兩項占總進口量的19.16%。

    1933年小麥和棉花還從美國貸款50,000,000美元,目前減少到了20,000,000美元(即48,000,000元)。

     2.日本侵略和天災造成的損失。

    1931年,日本帝國主義侵略使中國喪失了496,164平方英裡的領土及其全部礦産資源和其他财富。

    據1931年的數據,滿洲海關收入損失是26,078,000關平兩,即39,117,000元。

    上海抗戰期間損失了約194,606,362.81元。

    注206 幹旱、水災以及饑荒反複發生。

    根據全國災荒救濟委員會的報告,1928—1929年度,受到饑荒襲擊的地區遍及1,093個縣56,622,500人。

    注207 1931年的水災是過去一個世紀裡最嚴重的一次水災,直接受災群衆達25,200,000人,淹沒了87,000,000畝農田,連同财産等的損失約200,000,000元,被毀糧食莊稼總量價值約475,000,000元。

     3.對外貿易逆差。

    由于世界經濟蕭條,中國的進口由1931年的1,448,187,154關平兩減少到了1932年的1,062,630,911關平兩,出口由909,475,525關平兩降到了492,988,989關平兩。

    從1931年到1932年,對外貿易總值降低了31%。

    1932年到1933年進一步降低了12.5%。

    1933年的對外貿易總值隻有1929年的55.1%。

    從1864年到1930年,中國每年平均外貿逆差是150,391,630關平兩,即225,587,447元。

    在過去66年裡,由于入超而遭到的總損失是9,925,847,570關平兩,即14,898,771,355元。

    1928年到1933年曆年外貿逆差如下:注208 關平兩銀元 1912年102,577,000153,865,500 1928年204,614,000306,921,000 1929年250,092,000375,138,000 1930年414,912,000622,368,000 1931年540,125,000810,187,500 1932年569,642,000854,463,000 1933年——733,000,000 在國外,外貿逆差并不都意味着國家的損失,因為他們有在外國、商船等方面的投資,其收入可使之在國際賬戶的總資産負債表中得到彌補。

    中國在這方面非常有限。

    海外華人每年寄回國内的彙款約有180,000,000元,這個數字最近已降到100,000,000元了。

    注209 4.工業蕭條和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