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教育方案的經費

關燈
甯省、吉林省、江蘇省和浙江省平均值為14.30%;所有七個省平均值為11.68%,概差為1.11%。

     表131928—1932年間管理費占各縣級政府教育總支出的百分比表 續表 資料來源: 1.山東省教育廳:《财政年鑒:山東省各縣地方民國21年度教育費預算》,圖表3,第1128頁。

     2.湖南省教育廳:《湖南省教育行政文件通報》,1930年4月,第5期附錄;1930年10—12月,第10期附錄。

    湖南省政府秘書處:《湖南省政治年鑒》(1930),第422頁。

     3.4.5.6.7.《統計月報》第1卷第10期,1929年12月,第47頁。

     8.湖北省政府民政專員孟廣平:《安陸、光化、棗陽、襄陽和宜城的巡視報告》,1933年。

     9.河南省教育廳:《河南教育年鑒》(1930),第二部分。

     10.安徽省教育廳:《一年來之安徽教育》,1930年,第二部分。

     第二組樣本中,所選三個省随機樣本百分比的跨度為7.3%到28.3%,均值分别為14.64%、11.73%和13.01%。

    表13中所有中位值的平均數為12.16%,所有均值的平均數為12.77%。

    12.77%這個值就被推定為全國各縣公平的、有代表性的均值平均數值。

     總管理費外的間接活動支出所占的比例 根據可資利用的數據對所有的政府教育預算進行認真考核,發現除了政府管理下所有學校和教育機構的支出和總管理費(在預算中被稱為“行政費用”)外,還有一些單獨立項的其他間接支出。

    注71為了弄清這項開支所占的比例,筆者根據九省的現有數據制作表14。

     表14管理費外的間接開支和補助金占省、縣級政府教育總預算的百分比表 續表 資料來源:與表12、13來源同。

     注:“間接活動”包括特别委員會的項目、醫療服務、運動會等,以及其他沒有劃入行政費的支出。

    在得出上述數據過程中,所有錯誤的、可疑的、極端的或計重的數據都已被剔除或更正。

     在省外學習學生的獎學金通常劃在留學生的支出内。

    湖北省的這項支出大概占留學生總支出的10%。

    從全國來看,這對整個教育經費支出無足輕重,其數目相當少。

     财政補助金計入了各個學校賬戶的經常費用總額中,就整個縣級政府而言,這部分款項可能不大。

     隻有a、b、c是随機抽樣的。

     在中國,補助金或補貼大多是給私立教育機構的。

    1931—1932年度的中央政府預算中不包括這一項。

     表14顯示,從1928—1929年度到1931—1932年度期間,這九個省級政府除總管理費外的間接開支占教育總預算的均值百分比為5.04%。

    縣級政府這一數字平均為5.66%。

    這兩個百分比遂被認可為代表全國整體狀況的數字。

     補助金平均占省政府教育預算的5.02%左右。

    列出這一項隻是表明政府補貼的程度。

    政府給學校和教育機構的補助金額已包括在所有學校和教育機構的經常費用總額之内。

     1930—1931年度全國教育系統經費總額(包括管理費和所有間接支出)的估算 1.公立教育的經費 (a)中央政府承擔的經費。

    從表10第2欄可以查出,1930—1931年度中央政府管理下的所有公立學校和教育機構的經常費用總額為14,459,569元。

    另據教育部有關資料,同年度用于這些學校和機構的管理費和其他間接支出的預算,分别占教育部總預算的6.18%和4.30%。

    注72設總經費為100%,那麼,經常費用總額占總經費的份額相當于100%-(6.18%+4.3%)=89.52%。

    所以,總經費就等于14,459,569除以89.52,再乘以100,即16,152,333元了。

     (b)各省和特别市政府承擔的經費。

    從表10可以查出,各省和特别市管理下的學校和教育機構的經常費用為37,005,096元。

    管理費和間接費用占教育總預算的百分比分别為6.4%(見表12)和5.04%(見表14)。

    設各省市承擔的總經費為100%,那麼經常費用占總經費的份額為100%-(6.4%+5.04%)=88.56%。

    那麼,總經費就是37,005,096元除以0.8856,即41,785,331元。

     (c)縣級地方政府承擔的經費。

    已知縣級地方政府管理下的所有公立學校和教育機構的經常費用為79,208,650元(見表10),總管理費和其他間接費用所占比例分别為12.77%和5.66%(見表13、14)。

    那麼,應用上述同類數學程序計算,可得縣級地方公立教育系統的總經費為97,105,124元(包括總管理費和其他間接費用)。

     2.私立教育的經費 幾乎所有的私立教育機構都是獨立機構。

    它們的間接費用一般都納入其機構費用報告之中,不過,教會教育董事會和其他私立理事會及基金會的一些花費不在其内。

    因此,他們上報的教育費用64,932,447元(見表9)中,包含省市政府的補助金。

    各省和特别市教育支出總額為46,387,214元(見表10的注4),其頒發的補助金占其教育費用的5.02%(見表14),即2,097,624元。

    故由私人資助的私立學校的教育經費總額,應為64,932,447元減去政府補貼2,097,624元而得。

     因此,1930—1931年度全國教育系統的經費總額大約是上述四項總費用之和。

    這個總數見于表15。

    表15還顯示,1930—1931年度全國公立學校系統的經費約為155,042,788元,由私人資助的私立學校的經費為62,834,823元。

    包括公立和私立教育在内的整個教育系統的總合計經費約為217,877,611元。

    公立學校和私立學校經費的比例約為71.16%比28.84%。

    這是本研究可能提供的最佳估算值。

     表151930—1931年度全國教育系統經費總額分配表(估算) 注:關于政府資助私立學校等情況,見表14的注釋。

     學校經費的走勢 表16表明,1907年所有學校和教育機構的經常費用總額為18,203,716元,民國元年即1912—1913年度增加到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