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教育方案的經費
關燈
小
中
大
,876元。
(參見江蘇省立教育學院《教育與民衆》雜志,第5卷第6期,1934年2月,第1068頁。
摘自26個省和特别市的實際狀況的報告。
) (6)中加入了1930—1931年度26個省和特别市政府社會教育的實際支出。
調查由教育部社會教育司進行。
見附錄J4。
(11)由社會教育合計數減去(6)而得。
合計及總合計數,均見本書表9。
其他所有的空白處表示數額極小,不會影響分配數。
表10表明,中央政府承擔所有公立學校和教育機構總費用的11.05%,省和特别市政府承擔28.25%,縣級地方政府承擔60.70%。
因此,全國的公立教育主要依靠地方政府和社團維持。
公立小學總經費的大約92%注69(64,975,533元)由縣級政府承擔,公立中學總經費的大約63%(19,722,825元)由省和特别市政府承擔。
中央政府大約僅承擔了公立中學總經費的2.6%。
公立社會教育機構的經費幾乎全由省及特别市政府和縣級地方政府平均分擔。
中央政府為高等院校支出13,615,603元,這大概占公立高等院校總經費的61.6%,或者說,占中央政府為所有公立學校和教育機構所付總經費的94.5%。
因此,公立高等院校的經費主要由中央政府承擔;公立中學的經費由省和特别市政府承擔;而公立小學的經費主要由縣級地方政府和社團承擔。
各省和特别市承擔的小學經費總額(估算) 如上所述,表10所示的各省和特别市政府承擔的初等教育經費總額是估計值,為了得到這項估計值,筆者使用了如下一些推理估算程序。
首先,筆者編制表11以獲得初等教育支出占省政府教育總支出的百分比,即占省教育總預算的百分比。
這裡取了17個樣本,1930—1931年度的5例,1928—1929年度的12例。
該表揭示,所選5個省政府在1930—1931年度初等教育支出為1,909,114元,占其總教育預算的13.8%。
所選的12個省政府在1928—1929年度初等教育支出為2,523,377元,占其總教育支出的11.50%。
所有17個案例歸總,初等教育支出占總教育支出的合計平均百分比為12.4%。
這17個百分比的均值為12.21%,概差為1.48%。
表11初等教育支出占省級政府教育總支出的百分比表 資料來源:(1)湖北省教育廳:《最近湖北教育一覽》,1932年,第12—13頁。
(2)《統計月報》,第1卷第10期,1929年12月,第45頁。
注:a.1929—1930年度。
b.原始錯誤數字已在本書表34第(5)欄中更正。
c.原始錯誤數字已用安徽省教育廳編制的1929—1930年度《安徽省教育統計圖表》第3頁數據替換。
省和特别市的教育支出總計為46,387,214元,按初等教育占其中的12.21%計算,可得所有省和特别市負擔的初等教育總費用的估計值為5,663,879元。
注70 各省和特别市教育總支出中的行政支出(即管理費)的比例 在估算中國各級政府在推動教育系統運作中,為教育行政即管理費上花了多少錢時,最好的方法是先從可用樣本中,算出這項支出占教育總預算支出的平均百分比,然後從公立學校和教育機構的經常費用總額,按這個百分比算出這項支出的數額。
表12列出了本研究已收集的13個省和1個特别市1928—1929财政年度到1932—1933财政年度期間,曆年總管理費占教育總支出百分比的全部樣本數據。
從這些數據中,選用了跨度在3.6%到14.2%之間可用的25個平均數進行計算。
這25個平均數的合計平均數是6.84%。
它是由管理費的合計值4,366,692元除以教育總支出合計值64,012,133元得來。
第(2)欄列出了有可用數據的11省市的百分比的合計均值。
其分布均值為6.4%,概差為0.583%。
這個6.4%便可推定為全國各省和特别市政府的總管理費占其教育總支出的公平百分比了。
表121928—1933年間管理費支出占各省政府教育總支出的百分比表 說明: 第(2)欄中11省市合計平均數的集中趨勢和變率: 中位值:5.70% 均值:6.399%或6.40%±0.583%(概差) 标準差:2.874%或2.87% 資料來源: a、b、c、d、h、j、l、o、q、r,湖北省教育廳:《最近湖北教育一覽》,第一部分,1932年,第1、11—12頁。
a、b、d的數據已經重新計算。
f,漢口特别市政府:《1929—1930财政年度漢口特别市市政統計年刊》,1930年,第362頁。
g,河南省教育廳:《河南教育年鑒》(1930),開封,1931年,第304頁。
i、k、m、p、y、z和?、?、?,《統計月報》,第1卷第10期,1929年12月,第45頁,“關于12個省政府1928—1929年度教育支出分配表”;湖南省教育廳的調查。
其中兩處錯誤已經更正,有兩個案例沒有令人滿意的數據。
?、?、?是指标出的數據極端,頗有疑問,本書不傾向于選用。
所有百分比都已經重新計算。
n,安徽省教育廳:《安徽省教育統計圖表》,1930—1931年度,第3頁。
s、t、u,浙江省教育廳:《浙江省三年來教育概況》(1929—1932),1933年,第38頁。
v、w、x,廣西省教育廳:《廣西省教育狀況》,1931—1932年度,第5頁。
注:上述13省政府的教育總支出,占1929—1930年度全國各省報告的教育總支出的61%,見本書表34,第11欄。
縣級政府教育總支出中用于管理費的比例 表13列出兩組選用樣本:第一組選取七個可用數據較齊的省,整理其全省各縣總管理費占縣政府教育總支出的合計均值百分比。
第二組選取三個有可用數據的省,對其個别縣份的數據進行了随機抽樣。
在第一組樣本中,用每個省所有縣的管理費總額除以教育總支出額就得出合計平均百分比。
江西省、遼
(參見江蘇省立教育學院《教育與民衆》雜志,第5卷第6期,1934年2月,第1068頁。
摘自26個省和特别市的實際狀況的報告。
) (6)中加入了1930—1931年度26個省和特别市政府社會教育的實際支出。
調查由教育部社會教育司進行。
見附錄J4。
(11)由社會教育合計數減去(6)而得。
合計及總合計數,均見本書表9。
其他所有的空白處表示數額極小,不會影響分配數。
表10表明,中央政府承擔所有公立學校和教育機構總費用的11.05%,省和特别市政府承擔28.25%,縣級地方政府承擔60.70%。
因此,全國的公立教育主要依靠地方政府和社團維持。
公立小學總經費的大約92%注69(64,975,533元)由縣級政府承擔,公立中學總經費的大約63%(19,722,825元)由省和特别市政府承擔。
中央政府大約僅承擔了公立中學總經費的2.6%。
公立社會教育機構的經費幾乎全由省及特别市政府和縣級地方政府平均分擔。
中央政府為高等院校支出13,615,603元,這大概占公立高等院校總經費的61.6%,或者說,占中央政府為所有公立學校和教育機構所付總經費的94.5%。
因此,公立高等院校的經費主要由中央政府承擔;公立中學的經費由省和特别市政府承擔;而公立小學的經費主要由縣級地方政府和社團承擔。
各省和特别市承擔的小學經費總額(估算) 如上所述,表10所示的各省和特别市政府承擔的初等教育經費總額是估計值,為了得到這項估計值,筆者使用了如下一些推理估算程序。
首先,筆者編制表11以獲得初等教育支出占省政府教育總支出的百分比,即占省教育總預算的百分比。
這裡取了17個樣本,1930—1931年度的5例,1928—1929年度的12例。
該表揭示,所選5個省政府在1930—1931年度初等教育支出為1,909,114元,占其總教育預算的13.8%。
所選的12個省政府在1928—1929年度初等教育支出為2,523,377元,占其總教育支出的11.50%。
所有17個案例歸總,初等教育支出占總教育支出的合計平均百分比為12.4%。
這17個百分比的均值為12.21%,概差為1.48%。
表11初等教育支出占省級政府教育總支出的百分比表 資料來源:(1)湖北省教育廳:《最近湖北教育一覽》,1932年,第12—13頁。
(2)《統計月報》,第1卷第10期,1929年12月,第45頁。
注:a.1929—1930年度。
b.原始錯誤數字已在本書表34第(5)欄中更正。
c.原始錯誤數字已用安徽省教育廳編制的1929—1930年度《安徽省教育統計圖表》第3頁數據替換。
省和特别市的教育支出總計為46,387,214元,按初等教育占其中的12.21%計算,可得所有省和特别市負擔的初等教育總費用的估計值為5,663,879元。
注70 各省和特别市教育總支出中的行政支出(即管理費)的比例 在估算中國各級政府在推動教育系統運作中,為教育行政即管理費上花了多少錢時,最好的方法是先從可用樣本中,算出這項支出占教育總預算支出的平均百分比,然後從公立學校和教育機構的經常費用總額,按這個百分比算出這項支出的數額。
表12列出了本研究已收集的13個省和1個特别市1928—1929财政年度到1932—1933财政年度期間,曆年總管理費占教育總支出百分比的全部樣本數據。
從這些數據中,選用了跨度在3.6%到14.2%之間可用的25個平均數進行計算。
這25個平均數的合計平均數是6.84%。
它是由管理費的合計值4,366,692元除以教育總支出合計值64,012,133元得來。
第(2)欄列出了有可用數據的11省市的百分比的合計均值。
其分布均值為6.4%,概差為0.583%。
這個6.4%便可推定為全國各省和特别市政府的總管理費占其教育總支出的公平百分比了。
表121928—1933年間管理費支出占各省政府教育總支出的百分比表 說明: 第(2)欄中11省市合計平均數的集中趨勢和變率: 中位值:5.70% 均值:6.399%或6.40%±0.583%(概差) 标準差:2.874%或2.87% 資料來源: a、b、c、d、h、j、l、o、q、r,湖北省教育廳:《最近湖北教育一覽》,第一部分,1932年,第1、11—12頁。
a、b、d的數據已經重新計算。
f,漢口特别市政府:《1929—1930财政年度漢口特别市市政統計年刊》,1930年,第362頁。
g,河南省教育廳:《河南教育年鑒》(1930),開封,1931年,第304頁。
i、k、m、p、y、z和?、?、?,《統計月報》,第1卷第10期,1929年12月,第45頁,“關于12個省政府1928—1929年度教育支出分配表”;湖南省教育廳的調查。
其中兩處錯誤已經更正,有兩個案例沒有令人滿意的數據。
?、?、?是指标出的數據極端,頗有疑問,本書不傾向于選用。
所有百分比都已經重新計算。
n,安徽省教育廳:《安徽省教育統計圖表》,1930—1931年度,第3頁。
s、t、u,浙江省教育廳:《浙江省三年來教育概況》(1929—1932),1933年,第38頁。
v、w、x,廣西省教育廳:《廣西省教育狀況》,1931—1932年度,第5頁。
注:上述13省政府的教育總支出,占1929—1930年度全國各省報告的教育總支出的61%,見本書表34,第11欄。
縣級政府教育總支出中用于管理費的比例 表13列出兩組選用樣本:第一組選取七個可用數據較齊的省,整理其全省各縣總管理費占縣政府教育總支出的合計均值百分比。
第二組選取三個有可用數據的省,對其個别縣份的數據進行了随機抽樣。
在第一組樣本中,用每個省所有縣的管理費總額除以教育總支出額就得出合計平均百分比。
江西省、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