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二

關燈
大約在2200年前,哲學家荀子說:“亂生于差,治盡其詳。

    ”凱爾文爵士曾說,人如果能對某事說出個一二三四,那他對那事就算有所了解了。

    愛德華·L.桑代克說,大凡事物皆存在于一定的量中,因而是可測量的。

    因此,事實包括其準确性和度量性是任何科學調研的絕對必要的條件。

    中國學者和作家過多沉溺于華麗辭藻、純粹觀念、理論推演、一般印象、大而化之。

    這種傳統鼓勵不了科學發展。

    海外歸來的學子,有責任促進科學方法和科學精神。

    多年前,我曾預見其重要性,并試圖盡我所能在中國教育學領域裡使教育成為一門科學。

    我的博士論文就是《教育行政測量法》。

    但是,中國教育工作者對确切的事實和統計數據的忽視,使這一運動難于推進。

    作為一門應用學科,教育财政學在中國才剛剛開始發展。

    政府的報告還沒有為科學分析提供足夠的相關數據。

    要想做學校調查,也困難重重。

    因此,迄今我寫的有關增加教育預算、教育獨立、負擔均等等作品,根據的可資利用的數據不夠多。

    中國的教育行政領導人雖然也闡述、承認教育支持的一些基本原則,然而要他們在實踐中實現這些原則,還有待于通過調查研究提供更完備、準确的信息,還要開發一些程序和技術。

    現在,驚人的經濟危機帶來政府收入的銳減,結果教育預算廣泛萎縮。

    富而後教的傳統,使公共輿論不利于在危機期間增加對學校的支持。

    當此之時,談論教育财政需要有勇氣和眼光。

    要有突破舊傳統和“群衆所愛”的勇氣,和看到教育的經濟效益的眼光。

     陳博士将因在這一領域做出非常重大的貢獻而受到祝賀。

    在同類研究中這是首屈一指的綜合性研究。

    首先,這是一部高質量的科學著作。

    其收集數據之豐富、展示文獻之詳細、剖解分析之精心,顯示了作者克服困難的非凡勇氣、恪守科學程序的習性以及對公共教育的耐心與熱忱。

    清點起來,他做出了以下多種傑出貢獻: 1.第一次在一本書中彙集了與中國教育财政各個主要方面有關的可資利用的所有突出事實。

    它是一本信息總彙。

     2.事實勝于雄辯。

    他用足以說服任何有良知而主張壓縮教育的政界人士的靜默數字,提出了響亮的主張。

     3.盡管由于謙虛,他沒有對資助綜合教育方案提出明确建議,而實際上,他已揭示了解決問題的可能性。

     4.奠定了研究教育财政學的典範。

    關于湖北省的研究及其介紹的研究方式,對未來地方教育财政的研究是有很多啟發的。

     5.使用了衆多方法、技術或統計程序。

    他顯示了應該如何開發和利用客觀計量和圖表。

    盡可能地減少了個人在觀察上的誤差。

     茲列舉該書對中國教育财政學的研究和研究方法,值得注意的改進和增益之亮點如下: (1)通過對經濟和社會環境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