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槪卷之四

關燈
震旦醚民 沈 沈囦囦父 輯 海陵友弟 袁爾鬯太雨父 沈復曾大復父 校 十七之功 楚莊王攻宋,將軍子重諫曰:夫廚肉臭而不可食,樽酒敗而不可飲,而三軍之士皆有饑色,欲以勝敵,不亦難乎。

    莊王曰:請有酒投之士,有食饋之賢。

     繆公亡善馬,岐下野人共得而食之者三百餘人,吏捕,欲法之。

    公曰:吾聞食善馬肉不飲酒者傷人。

    乃皆賜酒而赦之。

    後與晉戰被圍,有三百人馳晉君壁,力戰解圍,乃食馬者報。

    〈《史記》〉 秦穆公伐晉,及河,將勞師而醪惟一鍾。

    蹇叔勸之曰:雖一米可投之於河,而釀也投之河。

    三軍皆醉。

     勾踐思刷會稽之恥,欲士卒之緻死力,得酒則流之於江,與之同醉。

     陰鏗與賓友飲,見行觴者,授以酒炙。

    眾笑之。

    曰:吾儕終日飲酒,而執爵者不知其味,非人情也。

    後鏗被賊擒,或救之獲免。

    問之,乃行觴者。

    〈《梁書》〉 孟佗以菖蒲酒一斛遺張讓,即拜佗涼州刺史。

    子瞻詩雲:將軍百戰竟不侯,伯良一斛得涼州。

     王世充潛號,謂羣臣曰:朕萬機繁壅,所以輔朕和氣者惟酒功耳,宜封天祿大夫,永賴醇德。

     蘇峻亂,郡卒以小船載庾冰出逃,峻賞募搜冰甚急。

    卒拾船市渚,因飲酒醉還,舞棹向船曰:何處覓吳郡,此中便是。

    監司謂卒狂醉,都不復疑。

    卒自送過江,得免。

    後事平,冰欲報卒,問其所願。

    曰:出自廝下,不願名器,少苦執鞭,恒患不得快飲酒,使其酒足餘年畢矣。

    冰為起大舍,市奴婢,使門內常有百斛酒,終其身。

    〈《世說》〉 王莽時,有呂母者,子為小吏,犯微罪,令枉殺之。

    母家素豐財,多釀酒。

    少年來沽,必倍售之,終歲多不取其直。

    久之,家消乏,諸年少議償之。

    母泣曰:所以辱諸公,以令不道枉殺吾子,托君復仇耳,豈望報乎。

    少年義之,相聚誅令。

     夫醉者之墜車,雖疾不死。

    骨節與人同而犯害與人異,其神全也。

    乘亦不知也,墜亦不知也。

    〈《莊子》〉 河間獻王經術通明,眾儒皆歸。

    武帝問以五策,獻王輒對無窮。

    武帝艴然謂曰:湯以七十裡,文王以百裡,王勉之。

    王知其意,歸即縱酒聽樂,因以令終。

     昔有三人清晨犯霜露而行,空腹者死,食粥者病,飲酒者無恙。

    酒能禦寒邪,過於穀氣矣。

     十八之德 九五,需於酒食。

    象曰:酒食貞吉,以中正也。

    〈《易》〉 君子之飲酒也,受爵而色酒如也,二爵而言言斯禮也,三爵而油油以退。

    〈《玉藻》〉 王在在鎬,豈樂飲酒。

    〈《詩經》〉 飲酒孔加,維其令儀。

    〈《詩》〉又,飲酒溫克。

    克,勝也,言雖醉猶溫恭自持以勝也。

     孔子:不為酒困。

     惟酒無量,不及亂。

     陳公子完奔齊,飲桓公酒,樂。

    公曰:以火繼之。

    辭曰:臣蔔其晝,未蔔其夜,不敢。

    君子曰:酒以成禮,不繼以淫,義也。

    以君成禮,弗納於淫,仁也。

    〈《左傳》〉 屈原曰:眾人皆醉我獨醒。

    漁父曰:眾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歠其醨。

    〈《楚辭》〉 哀紹辟鄭玄,及去,餞之城東,欲玄必醉。

    會者三百餘人,皆離席奉觴,自旦及暮,度玄飲三百餘杯,而溫克之容,終日無怠。

    〈《高士傳》〉 邴源性素能飲,及出遊學潁川汝南諸郡,見師友一滴不向口。

    臨歸,眾以原不飲酒,會市米肉遺原。

    原曰:本能飲酒,但以荒感廢學,故斷之耳,今當遠別,因見見貺,可一飲乎。

    於是飲酒終日不醉。

    〈《邴源別傳》〉 劉恢雲:見何次道飲酒,令人欲傾家釀。

    以充飲酒溫克故。

     王瞻為吏部尚書,頗嗜酒,每飲或彌日,而精神開朗,不廢簿領。

    〈《梁書》〉 魏肇稱徐君房,情隨年少,酒因境多。

     孔顗為府長史,雖醉日居多,而曉明政事,醒時判決未嘗有壅。

    眾鹹曰:孔公一月二十九日醉,勝世人二十九日醒。

    〈《宋書》〉 劉寬引見,帝令講經,寬於坐被酒睡伏。

    帝問:太尉醉耶。

    寬曰:不敢醉,任大責重,憂心如醉。

    〈《史》〉 昔之飲酒者,有揖讓酬酢百拜以為禮者,有呌號屢舞如沸如羹以為極者,有裸裎袒裼以為達者,有資絲竹金石之樂以為和者,有以促數糺逖而為密者,今則舉異是。

    舍百拜而禮,無呌號而極,不袒裼而達,非金石而和,去糺逖而密。

    簡而同,肆而恭,衎衎而從容,於以合山水之樂,成君子之心,宜也。

    〈《柳文》〉 東坡雲:梅二聖俞,長身秀眉,大耳紅頰,飲酒過百??,輒正坐高拱,此其醉時巳。

    〈《外紀》〉 王岐公在翰林,中秋有月,上命對設二位,召來賜酒。

    公奏:無君臣對坐禮,乞正其席。

    上雲:天下無事,月色清美,與其醉聲色,何如與學土論文,若正席,則外廷賜宴,正欲畧去苛禮,放懷飲酒。

    公固請不已,再拜就坐。

     裴粲為中書令,帝出洛濱,粲再拜上壽酒。

    帝曰:昔北海入朝,暫竊神器,爾曰卿戒之以酒,今欲我飲,何。

    粲曰:北海志在沈湎,故諫其所失,陛下齊聖溫克,臣是以敢獻微誠。

    帝為之飲。

    〈《後魏書》〉 晉孝武與虞嘯父飲,醉,拜不能起。

    帝呼人扶之。

    嘯父對曰:臣位未及扶,醉未及亂,非分之賜,所不敢當。

    帝美之,勅疏取語。

     十九之戒 夫豢豕為酒,非以為禍也,而獄訟益繁,則酒之流生禍也。

    是故先王因為酒禮。

    一獻之禮,賓主百拜,終日飲酒而不得醉焉。

    此先王所以備酒禍也。

    〈《樂記》〉 儀狄善作酒,進之禹。

    禹飲而甘之,曰:後世必有以酒亡其國者。

    遂疏儀狄而絕旨酒。

    〈《戰國策》〉 內作色荒,外作禽荒,甘酒嗜音,峻宇雕墻,有一於此,未或不忘。

    〈《禹訓》〉 人之齊聖,飲酒溫克,彼昏不知,壹醉日富,各敬爾儀,天命不又。

    〈〈小宛〉〉 彼醉不臧,不醉反恥,式勿從謂,無俾大怠,匪言勿言,匪由勿語,由醉之言,俾出童羖,三爵不識,矧敢多又。

    〈〈賓之初筵〉〉 萍氏,掌謹酒、幾酒。

    〈《周官》〉謹酒謂使人節飲。

    酒幾謂謂苛察沽酒過多。

     桓公飲管仲酒,仲棄其半。

    公曰:禮乎。

    曰:臣聞酒入舌出,舌出言失,言失身棄,臣計棄身不如棄酒。

    公大笑曰:仲父就座。

    〈《管子》〉 桓公與管仲飲。

    掘新井而察焉,十日齋戒,召管仲。

    公執觴尊三行。

    管仲趨出。

    公怒曰:寡人齋戒以飲仲父,以為免於罪矣。

    對曰:吾聞湛於樂者洽於憂,厚於味者薄於行。

    〈《管子》〉 趙襄子飲酒,五日五夜不醉,而矜。

    優真曰:昔紂飲酒七日七夜不醉,若勉之則及矣。

    襄子曰:吾幾不亡乎。

    對曰:紂遇周武所以亡,今天下盡紂何遽亡,然亦危矣。

    〈《說苑》〉 齊威王置酒後宮,召淳于髡賜之酒。

    問曰:先生能飲幾何而醉。

    對曰:臣飲一鬥亦醉,一石亦醉。

    王曰:先生飲一鬥而醉,烏能飲一石哉。

    髡曰:賜酒大王之前,執法在傍,禦史在後,髡恐懼俯伏而飲,不過一鬥徑醉矣。

    若親有嚴客,髡帣韝鞠??,待酒於前,時賜餘瀝,奉觴上壽,數起,飲不過二鬥徑醉矣。

    若朋友交遊,久不相見,卒然相覩,歡然道故,私情相語,飲可五六鬥徑醉矣。

    若乃州閭之會,男女雜坐,行酒稽留,六博投壺,相引為曹,握手無罰,目眙不禁,前有墮珥,後有遺簪,髡竊樂此,飲可八鬥而醉二參。

    日暮酒闌,合尊促坐,男女同席,履舄交錯,杯盤狼籍,堂上燭滅,主人留髡而送客,羅襦襟解,微聞薌澤,當此之時,髡心最歡,能飲一石。

    故曰酒極則亂,樂極則悲,萬事盡然,言不可極,極之而衰。

    以諷諫焉。

    齊王曰:善。

    乃罷長夜之飲。

    〈《史記》〉 孫權於武昌,臨釣臺,飲酒大醉。

    令人以水灑羣臣,曰:今日酣飲,惟醉墮臺中,乃當止耳。

    張昭正色不言,出外車中坐。

    權呼昭還,曰:共作樂耳,公何作異對。

    曰:昔紂為糟丘酒池長夜之飲,當時亦不以為過也。

    權嘿然。

    〈《吳志》〉 晉元帝渡江,以酒廢事。

    王導與帝有舊,常流涕諫帝。

    帝命引觴覆之,遂絕。

    〈《晉書》〉 王忱嗜酒醉輒累旬。

    範泰每諫「酒既傷生,所宜深誡。

    」,言甚切。

    忱嗟嘆良久,曰:見規者眾,未有若此者也。

     郭璞,寄情多適,不持儀檢,形質穨索,縱情嫚惰,時有醉飽之失。

    友人于令升戒曰:此伐性之斧也。

    璞曰:吾所受有分,恒恐用之不盡,豈酒色能害乎。

     祖台州與王荊州書:古人以酒為戒,願君屏爵棄巵,焚罍毀榼,殛儀狄於羽山,放杜康於三危。

    古人重離別,必有贈言,僕豈能已乎。

     陶侃飲酒有限,殷浩更勸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