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顛補卷中
關燈
小
中
大
椒花
朱崖郡以土為釜器,用瓠瓢,無水,人飲石汁。
又有椒,似安石榴花,著甕中,經旬即成酒,其味香美,甚醉人。
〈《十道志》〉 ?汁 《山海經》?汁甘,為酒。
《齊氏要術》《沈約集》《皮日休集》皆有?酒。
〈《天中記》〉 夷釀 三佛齊有柳花酒、椰子酒、檳榔酒,皆非麴糵取醞,飲之亦醉。
扶南石榴酒,辰溪釣藤酒,赤土國甘蔗酒。
〈《孫公談圃》〉。
〈○已上異品。
〉 舉白浮君〈以下八則補敘觴政。
〉 魏文矦與大夫飲酒,使公乘不仁為觴政,曰:飲不釂者,浮以大白。
文矦飲而不盡釂,不仁舉白浮君,君不應,不仁曰:君令不行可乎。
君舉白而飲畢,曰:以公乘不仁為上客。
〈《說苑》〉 三三兩兩 王肅與孝文帝殿會,帝因舉酒,曰:三三橫,兩兩縱,誰能辨之,賜金鐘。
彭城王勰曰:臣解此是「習」字,高祖即以金鐘賜之。
〈《伽藍記》〉 駞?鼉 進士顧非熊,相國令狐楚聞其辨捷,乃改一字令雲:水裏取一鼉,岸上取一駞,將這駞來?這鼉,是為駞?鼉。
非熊曰:屋頭取一鴿,水裏取一蛤,將這鴿來合這蛤,是為鴿合蛤。
〈《紀異錄》〉 白玉石 陶穀使越,越王因舉酒令曰:白玉石,碧波亭上迎仙客。
陶對曰:口耳王,聖明天子要錢塘。
宣和間,林攄奉使契丹國,其中新為碧室,雲如中國之明堂。
伴使舉令雲:白玉石,天子建碧室。
林對曰:口耳王,聖人坐明堂。
伴使曰:奉使不識字,隻有口耳壬,即無口耳王。
林詞窘罵之,幾辱命。
〈《雲麓漫抄》〉 字旁為率 宋時有以進士為舉首者,其黨人意侮之,會其人出,令曰:以字偏旁為率。
曰:金銀釵釧鋪。
次一人曰:絲綿紬絹綱。
至其黨人曰:鬼魅魍魎魁。
〈《貢父詩話》〉 體物押韻 楊大年于丁謂席上舉令,雲:有酒如線,遇斟則見。
丁雲:有餅如月,因食則缺。
〈《續青瑣高議》〉 卦名證人 東坡一日會客,坐客舉令,欲以兩卦名證故事。
一人雲:孟嘗君門下三千客,大有同人。
一人雲:光武兵渡滹沱,未濟既濟。
一人雲:劉寛婢羹汙朝衣,家人小過。
東坡雲:牛僧孺父子犯罪,先斬小畜,後斬大畜。
蓋指荊公父子也。
〈《唾玉集》〉 鵲尾指人〈以下七則補敘杯勺〉 陳思王有鵲尾杓,柄長而直,置之酒樽,凡王有欲勸飲者,呼之則尾指其人。
〈《朝野簽載》〉 鶴足傾側 韓王元嘉有一銅鶴樽,背上注酒則一足倚,滿則正,不滿則傾側。
〈同上。
〉 自暖盃 內庫有一酒盃,青色而有紋如亂絲,其薄如紙,於盃足上有縷金字,名曰自暖盃。
上令取酒注之,溫溫然有氣相次如沸湯,遂收於內庫。
〈《唐書》〉 又 丁石韞監花黶榷場,一日數胡見用綿裹一物至,玉柱碗也。
表裏瑩徹無纖瑕,製琢亦工,注酒頃刻即溫,碗底刻安美二字,雲得於長安古壙中。
〈《清波雜志》〉 破壺盃 劉卿任待制言,宣和時王黼宴從官于私第,各出一寶器勸酒。
侍兒捧一物至卿任前,宛若疊縠,俄而瀉酒,錚然有聲隨酒漲起,酒滿如常盃,飲盡復如故,名破壺盃,雲南方軟琉璃也。
〈《南墅閑居錄》〉 碧瑤盃 杜陵韋弇遊蜀,春末南出鄭氏亭,有仙女曰:我玉清之女,此玉清宮也。
命酒樂宴亭中,出一杯色碧而光瑩洞徹,顧謂弇曰:碧瑤杯也。
〈《宣室志》〉 鸂鶒巵 莊宗年十一,從晉王討王行瑜,初令入覲獻捷。
昭宗一見,駭異之,撫其背曰:我兒將來之國棟,勿忘忠孝於我家。
乃賜鸂鶒酒巵、翡翠盤。
〈《北夢瑣言》〉 酒顛補卷中終
又有椒,似安石榴花,著甕中,經旬即成酒,其味香美,甚醉人。
〈《十道志》〉 ?汁 《山海經》?汁甘,為酒。
《齊氏要術》《沈約集》《皮日休集》皆有?酒。
〈《天中記》〉 夷釀 三佛齊有柳花酒、椰子酒、檳榔酒,皆非麴糵取醞,飲之亦醉。
扶南石榴酒,辰溪釣藤酒,赤土國甘蔗酒。
〈《孫公談圃》〉。
〈○已上異品。
〉 舉白浮君〈以下八則補敘觴政。
〉 魏文矦與大夫飲酒,使公乘不仁為觴政,曰:飲不釂者,浮以大白。
文矦飲而不盡釂,不仁舉白浮君,君不應,不仁曰:君令不行可乎。
君舉白而飲畢,曰:以公乘不仁為上客。
〈《說苑》〉 三三兩兩 王肅與孝文帝殿會,帝因舉酒,曰:三三橫,兩兩縱,誰能辨之,賜金鐘。
彭城王勰曰:臣解此是「習」字,高祖即以金鐘賜之。
〈《伽藍記》〉 駞?鼉 進士顧非熊,相國令狐楚聞其辨捷,乃改一字令雲:水裏取一鼉,岸上取一駞,將這駞來?這鼉,是為駞?鼉。
非熊曰:屋頭取一鴿,水裏取一蛤,將這鴿來合這蛤,是為鴿合蛤。
〈《紀異錄》〉 白玉石 陶穀使越,越王因舉酒令曰:白玉石,碧波亭上迎仙客。
陶對曰:口耳王,聖明天子要錢塘。
宣和間,林攄奉使契丹國,其中新為碧室,雲如中國之明堂。
伴使舉令雲:白玉石,天子建碧室。
林對曰:口耳王,聖人坐明堂。
伴使曰:奉使不識字,隻有口耳壬,即無口耳王。
林詞窘罵之,幾辱命。
〈《雲麓漫抄》〉 字旁為率 宋時有以進士為舉首者,其黨人意侮之,會其人出,令曰:以字偏旁為率。
曰:金銀釵釧鋪。
次一人曰:絲綿紬絹綱。
至其黨人曰:鬼魅魍魎魁。
〈《貢父詩話》〉 體物押韻 楊大年于丁謂席上舉令,雲:有酒如線,遇斟則見。
丁雲:有餅如月,因食則缺。
〈《續青瑣高議》〉 卦名證人 東坡一日會客,坐客舉令,欲以兩卦名證故事。
一人雲:孟嘗君門下三千客,大有同人。
一人雲:光武兵渡滹沱,未濟既濟。
一人雲:劉寛婢羹汙朝衣,家人小過。
東坡雲:牛僧孺父子犯罪,先斬小畜,後斬大畜。
蓋指荊公父子也。
〈《唾玉集》〉 鵲尾指人〈以下七則補敘杯勺〉 陳思王有鵲尾杓,柄長而直,置之酒樽,凡王有欲勸飲者,呼之則尾指其人。
〈《朝野簽載》〉 鶴足傾側 韓王元嘉有一銅鶴樽,背上注酒則一足倚,滿則正,不滿則傾側。
〈同上。
〉 自暖盃 內庫有一酒盃,青色而有紋如亂絲,其薄如紙,於盃足上有縷金字,名曰自暖盃。
上令取酒注之,溫溫然有氣相次如沸湯,遂收於內庫。
〈《唐書》〉 又 丁石韞監花黶榷場,一日數胡見用綿裹一物至,玉柱碗也。
表裏瑩徹無纖瑕,製琢亦工,注酒頃刻即溫,碗底刻安美二字,雲得於長安古壙中。
〈《清波雜志》〉 破壺盃 劉卿任待制言,宣和時王黼宴從官于私第,各出一寶器勸酒。
侍兒捧一物至卿任前,宛若疊縠,俄而瀉酒,錚然有聲隨酒漲起,酒滿如常盃,飲盡復如故,名破壺盃,雲南方軟琉璃也。
〈《南墅閑居錄》〉 碧瑤盃 杜陵韋弇遊蜀,春末南出鄭氏亭,有仙女曰:我玉清之女,此玉清宮也。
命酒樂宴亭中,出一杯色碧而光瑩洞徹,顧謂弇曰:碧瑤杯也。
〈《宣室志》〉 鸂鶒巵 莊宗年十一,從晉王討王行瑜,初令入覲獻捷。
昭宗一見,駭異之,撫其背曰:我兒將來之國棟,勿忘忠孝於我家。
乃賜鸂鶒酒巵、翡翠盤。
〈《北夢瑣言》〉 酒顛補卷中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