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關燈
總論 美是無間于物質與精神之區别的。

    “物質美”與“精神美”彼此中具有相當的價值:一個美的女兒身與一個神女的華麗同樣地可愛惜;一種美的服裝與一種雲霓的色彩同樣地可寶貴。

    人類對于美的滿足,不在純粹的精神美的領略,也不在純粹的物質美的實受,乃在精神美與物質美兩者組成的“混合體”上。

    當其美化時,物質中含有精神,精神中含有物質。

    例如:夜夢與神女交,雖在這個不可捉摸的幻象,覺得真有這件事一樣,此時此境,夢中有真,靈中有肉,精神中已含有物質了。

    又如赤裸裸美的人身,當其互相接觸到極熱烈時,覺得真中有夢,并且覺得愈“夢境化”愈快樂,在此情境上,肉中有靈,物質中已含有精神的作用了。

    (如《西廂記》:“今夜和諧,猶是疑猜,露滴香埃,風靜閑階,月射書齋,雲鎖陽台,審視明白,隻疑是昨夜夢中來,愁無奈。

    ”) 就美的觀念看起來,靈肉不但是一緻,并且是互相而至的因果。

    無肉即無靈,有靈也有肉。

    鄙視肉而重靈的固是夢呓,重肉而輕視靈的也屬滑稽。

    因以美化為作用,則物質的必定精神化,而肉的必定靈化,故人們所接觸的肉,自然無些“土氣息、泥滋味”,而有無窮的美趣與無限的愉快了。

    就别面說,一切既美化了,則精神的不怕變為物質,而靈的不怕變為肉。

    不但不怕,并且要精神的确确切切變為物質,靈的顯顯現現變成為肉,然後靈的始無空拟虛描的幻象,而精神上才有切實的慰藉。

     明白上頭這個理由,就可知道我們為什麼對于美的系統上,要看美的衣食住、美的體育、美的性育等與美的藝術及美的人生觀等一律地均有同樣價值的主張了。

    總之,我們視物質美與精神美不是分開的,乃是拼做一個,即是從一個美中在兩面觀察上的不同而已。

    并且我們要把世俗所說的物質觀看做精神觀,又要把世人所說的精神觀看做物質觀。

    換句話說:在世人所謂肉的,在我們則看做靈;在他們所謂靈的,在我們反看做肉。

    實則,我們眼中并無所謂肉,更無所謂靈,隻有一個美而已。

     就美的性質上說,彼此分子雖無輕重之分别,但就系統的排列上說,其次序确有先後之不同。

    以美的衣食住為生命儲力的起始,故列在前頭。

    以美的性育與娛樂為生命發展的依歸,故放在後面。

    以美的人生觀一項為一切美的總結束,故留在最後層去讨論。

    至于美的體育,當後于美的衣食住而成立。

    有此二項在前,而後美的職業與科學才有托足,由是而有美的藝術、性育及娛樂等的作用。

    現就此章所研究的系統次序排列如下: (一)美的衣食住(附墳墓和道路) (二)美的體育 (三)美的職業 (四)美的科學 (五)美的藝術 (六)美的性育 (七)美的娛樂 第一節 美的衣食住(附墳墓和道路) 在本節上對于美的衣食住及道路所要提倡的大綱,是使生命的儲力的吸收與發展上怎樣得到一個“用力少而收效大”的成績。

    其大綱的細目則有四項如下:(一)最經濟,(二)最衛生,(三)最合用,(四)最美趣。

    可惜人類自知創造衣食住及道路以來,或全未合這些意義的,或僅合了第一個而未合乎第二個,或合乎第三、第四的,則遺忘了第一、第二。

    現在我們若以美的人生觀為目的,以用力少而收效大為大綱,去創造衣食住與道路,當能達到這四個細目的真義。

    容我先說衣服,次及飲食,後為居住及道路。

     一、衣服 衣服不是如世人所說為遮“羞恥”用的。

    試看現在尚有許多民族裸體遊行毫不為羞。

    雖在文明的地方尚有利用裸體為表示他們美麗的身材者:希臘裸體雕刻、近世裸體圖畫以及歐美婦女大開胸式的服裝,皆是表明衣服不是穿來做“禮教”用,也不是穿來做偶像用的證據。

     究竟,穿衣服的真意義是什麼?我想第一是因有些地方寒冷,不能不穿衣服以禦寒取暖。

    第二,則因男子的陽具在半身間突出得太難看和舉動不便當,女子的陰具如遇經期或有病時流出那些不雅觀的髒水,所以這二部分的地方,須用一些物遮蔽,這是用一部分衣服的起點與因由。

    到了今日另有許多民族雖滿身赤裸裸,獨對于陰陽具上尚須遮蔽,就是這個緣故。

    第三,是因有些人的身體長得太醜惡了,不得不用衣服去遮掩假飾。

    第四,在稍文明的社會,則有純粹以衣服為美飾品者,今舉其二項如下:(1)以衣服的裝飾與做法不同為階級上辨别的記号,如貴族與平民,男人與女子的服裝不相同之類;(2)純粹以美為觀念,如近代歐美的女子,冬天或穿極薄的絲襪,夏日反戴毛領巾之類。

    就以上說來,除了第一項穿衣服乃為需要所迫外,餘的多是為美麗而穿的了。

    這些都是證明衣服不是為“遮羞掩恥”的最好憑據。

     依随各人與各民族的經濟、衛生、應用和審美各種觀念的不同,遂造出了極繁雜的衣服式樣。

    我們若把古今東西的衣裝聚合一室看起來,其離奇古怪與五光十彩處,必能與一切禽獸的皮毛和昆蟲的色彩互相輝映。

    在此層上,極易見出人類的創造力,不會比自然的創造力輸卻許多。

    也可見出“人造美”是補助“自然美”的不足了。

    但因向來無一個“科學的與美的服裝”做标準,以緻大部分人類的衣服不是有礙于身體的發展,便是有礙于美麗的觀瞻。

    我國現在通行的服裝都犯了這些毛病! 中國老病夫的狀态不一而足,而服裝是此中病态最顯現的一個象征。

    男的長衣馬褂、大鼻鞋、尖頭帽,終合成了一種帶水拖泥、蹩步滑頭的腐敗樣子。

    至于女子的身材本極短小,而其服裝分為上衣下裙(或褲),每因做法不好,以緻上衣下裙不相聯屬,遂把一個短身材竟分成為頭部、衣部、裙部及鞋部四小部落了!在夏天時,因服裝少而不齊,令人望去好似一張“皮的影戲人子”,身上現出片片補接的痕迹。

    若在冬季,因其多穿,又因其做法與配置不好,竟把一個身子變成大冬瓜了,這是通常我國女裝的壞處。

    若論兒童的裝束,都是照成年一樣,三兩歲小孩就成了“老成人”的怪狀。

    一個活潑潑的生機被服裝所摧殘殆盡,這個更堪注意去改良的! 民國改元,僅改了一面國旗和一條辮。

    其緊要的服裝仍然如舊,這個是民國的一大失敗。

    論理,改易心理難,改易外貌易。

    若能把這個病态的醜惡的服裝改變,自然可以逐漸推及于精神上的改良。

    但我不是主張如從前易朝時必改服的那樣無理胡鬧(袁世凱時代的制服就是無理胡鬧)。

    我所要改易的新裝當按上頭所說的四個細目——最經濟、最衛生、最合用、最美趣——為标準。

    現先說男裝應該改良的是什麼? 現時習尚的男子開領西裝,費用太大,而且嫌于矯揉造作,也未嘗見得美。

    穿者不過看做“奇異與貴族式”罷了。

    所以我主張不可采用這樣西裝。

    我人應當采用“漂亮的學生裝”(又名操衣服,或名軍人裝,即扣領上衣與操褲,冷時加外套。

    所謂漂亮的學生裝,即是質料精美,顔色鮮明,做得整齊,穿得講究,保持得潔淨。

    若能如此,學生裝束自然是極好看了。

    我國學生裝與日本裝都極粗惡,而西洋軍人裝則極悅目,就是在做法與穿法上不同的緣故)。

    男鞋當用皮做,其頭不可過細。

    帽當略如哥薩克式或土耳其形,取其高以襯高我人的矮身材(最好于腰帶上佩短劍以壯觀瞻)。

    如是,則前時拖長衣的病夫狀态,當一變而為雄赳赳的偉丈夫了。

    這樣男裝就是合于美的标準。

    因為它是“人的服裝”。

    因為這樣裝束能顯出男子漢的儀容,能使穿者有活潑的氣象與振作的态度。

    其他如保持體溫和衛生,行動做事便捷了當,以及免如長衣多費一半無用的布與易帶土泥、易肮髒的那樣不經濟,其種種利益更不必再去詳說了。

     原來衣服不單是為壯觀瞻用的,并能使穿什麼衣服的人,就養成什麼姿态。

    例如穿緞鞋(或布鞋)慣了的人,腳力就不免輕浮,行路就成了拖沓,支撐身态終不能得到正直與穩固。

    我國人多曲背彎腰雖有種種因緣,而與穿緞鞋必有些關系。

    若推而論全部的服裝與身體的養成,其關系上當然更大。

    一個中國小孩穿起長衣馬褂與中國鞋,俨然就現出了一個腐敗的老大國人身材:背不免彎斜了,手不免直垂了,行起路來就不免帶擺又拐了。

    可憐的幾歲小孩,其天然直豎的骨骼已不免逐漸為衣服的格式所改變了!故現在“小孩裝”最當參酌采用歐美式:短褲露膝與寬博的短衣,務使小孩舉動活潑,及生機上有發展的可能。

    并且希望男小孩裝扮得雄赳赳,女小孩穿成嬌滴滴,彼此上又均當養成愛美,喜歡清潔與整緻的嗜好。

     我國女裝的改良比較男裝的更為重要,大概我們女裝的不美處:第一,誤認衣服為“禮教”之用,不敢開胸,不肯露肘,又極殘忍的把奶部壓下;第二,做法不好,緻上衣下裙不相連接;第三,内衣褲的裝束不良;第四,無審美的觀念,顔色配置上多不相宜。

    現當從這些缺點上去改良。

    我以為當參用我國古女裝及西洋婦女裝的長處而去其短。

    其最簡便、最衛生、最窈窕袅娜與活潑中而又莊重者,莫如于身内穿一“衣裳連合”的内衣(如圖1)。

    冷時或穿較溫暖的質料及無開胸有短袖的“衣裳連合”的内衣(如圖2)。

    在此“衣裳連合”的内衣外,在家或出外會客時則穿我國的“改良的古裝”。

    (古女裝極有雅趣,我現在不必把古裝的做法詳詳細細描寫于此。

    “改良的古裝”,即是不用穿了襖後又穿褂與裙,隻要穿一襖就夠了。

    并且襖的做法須要妥帖身體,使骨骼的美處能夠表現出去,而襖外束一花樣宮縧帶,以顯示一種風韻态度。

    又改良的古裝,襖的長度僅夠遮住“衣裳連合”的内衣末處即足,腳上穿長襪隐約間可以見。

    襖袖不必過長且不可寬。

    這就是我對于古裝改良上大略的叙述。

    )若出外做事或旅行時則穿最簡便的洋女裝(略如圖3與圖4),加以帽(如圖5)。

    寒時于“衣裳連合”的内衣之内加穿襯衫與襯褲外或穿衛生衣服等,外出時于外衣上加外套。

    我主張采用最簡便的洋女裝,因其費省而窈窕。

    至于繁重的洋女裝,其件數過複雜,其做法過苛求。

    我們可不必去學它。

     (1) (2) (3) (4) (5) 總之要求女裝的美麗,須當留意下列諸事: (一)于“衣裳連合”的内衣外,應加上一條環束腰背的圍帶(略如圖6),以保護腹背的溫度又使腹部不膨脹(不是束細腰),使腰背不彎曲與支托乳部不下墜為目的。

    我在此應當提出一個極緊要的事,即是“束奶帕”及為此目的的各種束縛物,都應該廢除。

    我常說,不知何時這個反自然、不衛生、無美術的束奶頭勾當,始與小腳、細腰及扁頭諸惡俗同行抛棄!女子有大奶部,原本自然,何必害羞。

    況且奶頭聳起于胸前,确是女子一種美象的表征。

    因為女子臀部廣大,奶頭在上胸突出,正是使上下前後的身段得了平衡的姿勢。

    我國女子因為束奶的緣故,以至于行動時不免生了臀部拖後,胸部扯前的傾斜狀态,這不獨不美觀,并且極不衛生。

    故現在女裝的改良,于如何解放胸前及支托乳部的問題極占重要的位置。

     (6) (二)我前已說我國女子身材短小窈窕,當穿古裝與長衣裝以烘托身材苗條和袅娜的姿态了。

    但長衣裝的做法,當然不可如現在滿洲婦人及北京女子所穿的一樣,應該做得有韻緻,又不可過長,腰間須有微束的姿勢,胸間或開或不開,但當使頸部顯出,免有“縮龜頭”的醜态! (三)女子穿褲極不雅觀,這個或者因女子是奴隸須做工,所以演用這樣便于工作的服制也未可知。

    至于妓女因其衣短褲窄以便顯出屁股與陰戶的私處,使人或者于隐約間觸起性欲以達伊們“吊膀子”的目的。

    現在我們家庭的女子,既不用做苦工,又不想做妓女,自然無穿外褲之必要。

    如要穿襯褲時,則當采用圖7的款式,使褲長僅及膝,與褲底務極寬舒為要。

    (洋婦内褲常是“無底”者,以便于大小便及免卻陰戶的摩擦,因其内裙長且窄,故其間溫度也保得住。

    ) (7) (四)女帽應當用布或緞與紗為材料。

    因我們女子面細身小,所以帽的形式不可如洋婦的寬大。

    最好是略如洋女子的睡帽(略如上圖5),帽上與衣上能時插生花更好,或用假花也可。

    又依上頭所說的新服式,則頸上必露出,如遇要掩飾時當用絲和紗等為頸帶的圍巾,極不必演用皮領巾的野蠻裝束。

    至于女鞋在家内當用繡鞋,出外做事時,或用皮鞋。

    繡鞋的美麗處,當然不是皮鞋所能及。

    可惜現在新女子喜用皮鞋,男子反喜用緞鞋,相換起來才好。

    (繡鞋通常做得不好,當改為洋女皮鞋一樣做法。

    ) (五)女子衣服的美麗處,尤其在顔色的配置上(男子的本也當如此)。

    潔白的内衣配上粉紅的外衣,深黑色的長襪,玲珑的彩帽與後跟稍高的繡鞋,這樣自然是極美麗了。

    或則裡紅外白,上黑下紫,或則藍衣黑襪,粉帽白鞋,總期淡妝濃抹都饒雅緻為貴。

    并且女裝不一定從“優美”處着手,風韻固是極緊要的,但剛強的态度也不可少,這個應當從“壯美”的形式及裝置上表示出來。

    讀了《紅樓夢》的人,誰不喜歡尤三姐“脫了大衣服,松松地挽個髻兒,身上隻穿着大紅襖兒,半掩半開,故意露出蔥綠抹胸一痕雪脯,底下綠褲紅鞋鮮豔奪目”這個浪漫中兼帶豪爽的裝束呢?又誰不喜歡史湘雲這個“小子的樣兒”裝束呢?“隻見她(湘雲)裡頭穿着一件半新的靠色三鑲領袖秋香色盤金五色繡龍窄褙小袖掩襟銀鼠短襖,裡面短短的一件水紅妝緞狐肷褶子,腰裡緊緊束着一條蝴蝶結子長穗五色宮縧。

    腳下也穿着鹿皮小靴,越顯得蜂腰猿背,鶴勢螂形。

    ” (六)“花辮”的采用,使正服上倍加出色。

    它不但本質美,并使衣服于淡素中顯出風雅的韻緻。

    有錢者當多用花辮飾衣服,這個是“藝術實用化”上最大的成績。

     在上頭對于男女裝及小孩裝大略研究之後,我們再應留意者則為内衣與寝衣。

    我國人對于内衣多是束縛,肮髒,不合用,不好看。

    寝衣一層竟無其物。

    實則内衣比外衣關系更大,因外衣終不如内衣與身體上有許多直接的關系。

    至于寝衣,為我們終夜的貼身伴侶,其影響于身體更巨。

    總之,要使皮膚免刺激,身體得衛生,當要内衣與寝衣做得合用,好看,質料又要軟柔。

    凡美與快樂,一邊,為他人;一邊,更是為自己的。

    内衣與寝衣都為自己用的,做内衣與寝衣應該比外衣更加講究才對!(此外或用布巾,或用紙巾,以包口唾及拭鼻水之用。

    這個不是小事。

    我以為無論如何穿得好看,若随便吐口水與揮鼻涕,便是醜态,便失人格,便不是人的所為!) 衣服做法本是專門技術。

    我們在上所論列的不過從其大綱處略為讨論而已。

    私心所最期望者将來由許多衣服店或各人就上所說的服裝大綱上去改善改良,又望把它普及起來,可以得到我們下頭的四項成績: (甲)最省費的。

    (1)新式的裝束因其做法好,善于保存體溫,自然不用穿了許多件;(2)因其便捷無拖沓,不易肮髒與損壞;(3)其質料與裁做的價錢,若與同樣的材料的舊裝相比較當不會昂貴。

    我曾在北京“女高師”演講時論及這層的女裝改良法,有些女生說這樣的裁縫費極貴,普通人不易辦到。

    其實現在的成衣匠看這樣的女裝為貴族品的點綴,自然擡價極高。

    但在後日這樣女裝普及起來,其價錢則極便宜。

    例如以上圖說,在巴黎買,其圖1與圖2的“衣裳連合”的内衣不過各二三元,其圖3與圖4的外衣不過各五六元,連做費與普通的洋布價在内。

    若我國的男女裝用愛國布做,不過三四元即可得一套外衣服,其用清河呢的當在十元左右而已(我已與成衣匠實地談過,其價錢确是此數)。

     (乙)這樣新裝是最衛生的。

    質料的選擇得宜——内衣和暖,外衣堅韌——與做法的合度,自能使體溫上達到一個最适當的發展與保存,可免有過寒過熱的毛病。

     (丙)這個又是最合用的服裝——内外衣服緊接一氣,上下帽襪互相調和,休息與勞動上均有充分的便當。

     (丁)末了,它是最具有美趣的服裝。

    凡衣服做法,顔色配置,及花辮裝飾,都是以美為标準,自然逸趣橫生,準能得到美感上滿足的要求。

     在這服裝問題讨論終止時,我們應當知道衣服的真使命有二事:其一,衣服純為美觀用的,俗說“三分人才,七分打扮”,凡中等人材都可裝成“美人”似的。

    因衣服美而使人材美,因人材美而使社會上生出許多你喜我歡的愛情,發展許多熱烈的生氣。

    故美的衣服的大用處,不但為體溫,不但為穿者舒服與快樂,也是社交上最重要的條件與發生愛情上不可少的要素。

    其二,衣服為保存體溫,這是人所知道的。

    但如何使體溫上僅發出最少的分量,就能抵禦外邊冷氣或熱氣的侵犯,這是更為緊要的問題。

    照新服裝的方法做就能解決這個問題。

    它能節省體溫的熱力為别種氣力,用如思想、動作、用功、玩耍等,使我們對于氣力可以省卻無謂的消費而得到有用的效果(熱帶及寒帶的人民,因體溫耗費的緣故,遂使思想等力量減少。

    思想、動作、用功、玩耍等皆不過一種體溫的變化)。

    如體溫不亂費,則飲食分量可以節省,這個效用也有二:其一,因節省食量免卻消化部的許多勞動,身體上可以去做别種有利益的工作(諸君也知不消化病的痛苦哪!)。

    其二,因少食,我人可免為食物之負累去做許多純為“糊口”的無聊工作及兇惡的行為(現時大多數的工人純為衣食問題忍受牛馬般的工作。

    至于貪賄的人與打劫賊,及一切社會罪惡,也都是為衣食問題而起的)! 二、飲食 飲食一道與身體的關系比衣服更為重要。

    生命儲力都從飲食而來。

    一切欲望多為飲食而起。

    不得食的好處,則由食物而傳入身内各種病菌,使我人的形骸憔悴精神頹喪,以至于疾病痛苦衰老死亡。

    若得了食的妙法,則由食物而變為身内最多的熱力,由熱力而變為我人的思想、情感、志願、玩耍及動作等的作用。

    故我們可說:食是生命的根源,生命是食的結果。

    故創造美的飲食,乃是創造美的生命最緊要的原料。

     創造美的飲食與創造美的衣服一樣。

    以“用力少而收效大”為大綱,以最經濟、最衛生、最合用、最美趣四項為細目。

    現在把飲食分為質料、做法、食法三端,以求達到這個大綱與那些細目的要求。

     (甲)以質料說,應把一切飲食物分為“正糧”“副糧”“飲料”與“附屬品”四類。

    依各地方之不同而定麥或米,或粱、黍、稷、番薯等為正糧。

    豆、粉、魚、肉、菜蔬、水果及糖等為副糧。

    乳、茶、咖啡、汽水等為飲料。

    酒和煙卷等為食物的附屬品。

     第一,我們最緊要的問題,在使副糧代替正糧。

    以每日三餐說,早晨為飲料,午用正糧,晚是副糧,則前時每日用三次正糧者,現僅用一次。

    方今我國正糧的米麥極缺乏,每年由外洋運入者已達幾千萬擔。

    這樣不但财源外溢,并且接濟不及,而有絕糧之慮。

    若把前時每日需三次正糧者,改為一次,則個人上的經濟極合算,而地方上于正糧有儲蓄的可能,以免遇歉收時即呈饑荒的險象。

    副糧除肉類為貴族品且極有害外,餘的價錢都極便宜。

    且其味美,滋養料足,又極美觀。

    以豆類說,如豆腐、豆乳在我國中已極通用。

    前時素食家幾靠它為獨一的菜料。

    水果一物取為做湯做餅與布丁等其用尤大。

    我曾在德國住一人家,數人以蘋果切片後和面與糖做成的濃湯為晚餐獨一的糧食。

    赤澄澄的蘋果,粉紅色的面湯,極美觀,并且口味好,又極衛生極便宜。

    我常想在南方的屋邊種上許多香蕉樹,其香蕉可以生食,又可以和粉做餅,味道香美無倫,外國菜列為珍品。

    若于晚餐用了數個香蕉餅,滋養已足,既果腹又易消化,于極便宜上得了珍馐的幸福。

    北方的棗也可生食與熟用。

    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