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講

關燈
《今古奇觀》通行本。

     《花間集》(趙崇祚)杭州官書局本,通行本。

     《宋六十家詞》(毛晉)汲古閣本,廣州本,博古齋本。

     《四印齋王氏所刻宋元人詞》(王鵬運)原刻本。

     《疆村叢書》(朱祖謀)原刻本(商務印書館寄售)。

     《詞綜》(朱彜尊)原刻本,坊間有石印本。

     《太平樂府》(楊朝英)商務印書館《四部叢刊》本。

     《陽春白雪》(楊朝英)南陵徐氏《随庵叢書》本。

     《元曲選》(臧晉叔)商務印書館本。

     《六十種曲》(毛晉)汲古閣本。

     《盛明雜劇》(沈泰)董康刻本。

     《暖紅室彙刻傳奇》(劉世珩)原刻本。

     《綴白裘》通行本。

     以上所錄總集,都是可以代表各個時代文學的特色。

    其中如《詩經》《楚辭》與《花間集》等,是應該讀熟的。

    《樂府詩集》《全唐詩》及《詞綜》諸書,雖因篇幅較多不能全部讀熟,亦宜選讀其大部分。

    其餘則是供給我們做廣泛的涉覽的。

     三、專集之部 因為大部頭的總集不能夠全部細讀,也不必全部細讀,故有許多重要作家的專集是必要向讀者介紹去選讀和研究的。

    如曹植的《曹子建集》、陶潛的《陶淵明集》、謝靈運的《謝康樂集》、鮑照的《鮑明遠集》、謝朓的《謝宜城集》、庾信的《庾子山集》、李白的《李太白集》、杜甫的《杜工部集》、王維的《王右丞集》、高适的《高常侍集》、孟浩然的《孟襄陽集》、岑參的《岑嘉州集》、韓愈的《韓昌黎集》、柳宗元的《柳河東集》、劉禹錫的《劉賓客集》、李賀的《李長吉集》、白居易的《白氏長慶集》、元稹的《元氏長慶集》、李商隐的《李義山集》、杜牧的《杜樊川集》、韋莊的《浣花集》、李璟李煜的《南唐二主詞》、歐陽修的《歐陽文忠公集》、王安石的《王臨川集》、蘇轼的《蘇東坡集》、黃庭堅的《黃山谷集》、柳永的《屯田集》、秦觀的《淮海集》、晏幾道的《小山詞》、周邦彥的《清真詞》、李清照的《漱玉詞》、朱敦儒的《樵歌》、辛棄疾的《稼軒詞》、範成大的《範石湖集》、陸遊的《陸放翁集》、楊萬裡的《誠齋集》、姜夔的《姜白石集》、元好問的《元遺山集》、歸有光的《歸震川集》、侯方域的《壯悔堂集》、吳偉業的《吳梅村集》、王士禛的《帶經堂集》、朱彜尊的《曝書亭集》、納蘭性德的《飲水詞》、趙翼的《瓯北詩集》、黃景仁的《兩當軒詩集》、龔自珍的《定盦集》、姚鼐的《惜抱軒集》、羅貫中的《水浒傳》及《三國志演義》、吳承恩的《西遊記》、吳敬梓的《儒林外史》、曹霑的《紅樓夢》、石玉昆的《三俠五義》、劉鹗的《老殘遊記》、王實甫的《西廂記》、高明的《琵琶記》、湯顯祖的《牡丹亭》、阮大铖的《燕子箋》、李漁的《笠翁十種曲》、洪昇的《長生殿》、孔尚任的《桃花扇》、蔣士铨的《藏園九種曲》等。

    以上所舉專集,大部分是彙刻在前面所舉的總集中。

    單行的集子有原刻本,有商務印書館的《四部叢刊》本,有中華書局的《四部備要》本,坊間的通行石印本亦多可用者。

     四、研究之部 研究中國文學的專著極多,茲舉一部分較重要的書以供參考: 《文心雕龍》(劉勰)通行本。

     《中國文學史》(曾毅)泰東書局本。

     《中國文學史》(胡小石)人文社本。

     《白話文學史》(胡适)新月書局本。

     《中古文學史》(劉師培)北京大學出版部本。

     《中國文學概論講話》(鹽谷溫)開明書店本。

     《中國文學研究》(鄭振铎)商務印書館本。

     《中國文學批評史》(陳鐘凡)中華書局本。

     《中國韻文通論》(陳鐘凡)中華書局本。

     《中國詩史》(陸侃如)大江書鋪本。

     《讀風偶識》(崔述)《崔東壁遺書》本。

     《詩經研究》(謝無量)商務印書館本。

     《屈原》(陸侃如)亞東書局本。

     《樂府古辭考》(陸侃如)商務印書館本。

     《陶淵明》(梁啟超)商務印書館本。

     《曆代詩話》(何文煥)醫學書局本。

     《續曆代詩話》醫學書局本。

     《清詩話》醫學書局本。

     《詞史》(劉毓盤)群衆圖書公司本。

     《宋詞研究》(胡雲翼)中華書局本。

     《詞苑叢談》(徐釚)有正書局本。

     《人間詞話》(王國維)樸社本。

     《錄鬼簿》(鐘嗣成)暖紅室本。

     《劇說》(焦循)上海古書流通處曲苑本。

     《宋元戲曲史》(王國維)商務印書館本。

     《曲錄》(王國維)《晨風閣叢書》本。

     《中國小說史略》(魯迅)北新書局本。

     《紅樓夢辨》(俞平伯)亞東書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