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講

關燈
》,便自然感覺到作者的文筆真是流利、輕快、曼豔,處處都表現着作者的聰明靈巧,隻可惜有點兒濃得化不開。

     冰心的小品則似乎比她的詩與小說更勝一籌,特以文字晶瑩和風度溫柔見長,仿佛其文中有詩有畫。

    她的《寄小讀者》便是以這種特色為讀者所歡迎的。

    同時女作家中還有作《倦旅》《煙霞伴侶》《寸草心》等的陳學昭,作《綠天》和《棘心》的綠漪(蘇雪林),她倆的小品文散文也很美。

    綠漪尤為後起之秀。

     此外如落華生的《空山靈雨》,川島的《月夜》,鄭振铎的《山中雜記》,徐蔚南與王世穎合作的《龍山夢痕》,孫福熙的《山野掇拾》《歸航》《北京乎》等也很可觀。

     關于近代學者的文學論文,因不是純文學的範圍,翻譯又不能算我國人的創作,則恕不在這裡加以講述了。

     以上是中國新文學開始發展十年間的鳥瞰。

    這雖然并不是我們理想的成績,然而就這短促的十年說,已經相當地令我們滿意樂觀了。

    我們須知,當代的許多大家多數是青年,他們的生活經驗和藝術技巧還正在盡量地進步。

    黑暗已經過去,偉大的光明的未來已在前面開展着,大家努力吧。

     附錄 中國文學書目舉要 首先應當申明:這個書目并不是開給專門研究家的讀物,隻是供給一般初學中國文學及對于中國文學略有門徑的同志的通用書;也可以說這是一個最低限度的中國文學書目。

     一、工具之部 關于工具方面的書籍,除開《辭源》與《康熙字典》為通常讀書人所必備外,下列十部實為研究中國文學所必須購置案頭的參考書: 《中國人名大辭典》商務印書館本。

     《曆代名人年譜》(吳榮光)北京晉華書局本。

     《曆代地理韻編》(李兆洛)廣州局本,《李氏五種》本。

     《清代輿地韻編》(李兆洛)廣州局本,《李氏五種》本。

     《曆代紀元編》(李兆洛)廣州局本,《李氏五種》本。

     《世界大事年表》(傅運森)商務印書館本。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紀昀等)廣州局本,點石齋本。

     《佩文韻府》(康熙敕撰)原刻本。

     《詞律》(萬樹)通行本。

     《集成曲譜》(王季烈、劉鳳叔)商務印書館本。

     此外,《廿四史》也最好購買一部,此書雖不必全部閱讀,但裡面有許多文學家的列傳、《文苑傳》《藝文志》等,都是随時要檢閱的。

     二、總集之部 先舉幾部重要的文集: 《全上古秦漢六朝文》(嚴可均)廣雅書局本。

     《漢魏六朝百三家集》(張溥)坊間有通行本。

     《文選》(蕭統)坊間有通行李善注本。

     《唐文粹》(姚铉)江蘇書局本。

     《唐文粹補遺》(郭麐)江蘇書局本。

     《宋文鑒》(呂祖謙)江蘇書局本。

     《南宋文範》(莊仲方)江蘇書局本。

     《南宋文錄》(董兆熊)江蘇書局本。

     《金文最》(張金吾)江蘇書局本。

     《元文類》(蘇天爵)江蘇書局本。

     《明文在》(薛熙)江蘇書局本。

     《湖海文傳》(王昶)原刻本。

     《古文辭類纂》(姚鼐)通行本。

     《續古文辭類纂》(王先謙)商務印書館本。

     這些文集的内容,是很亂雜的,各種文章都有,不能說是純文學的作品。

    但裡面也确有許多很美的散文。

    我們為了解中國文章的特色和變遷,不能不多讀些文集;同時,為求充分了解各個文學家的個性思想及其作風,也不能不多讀些文集,因為古代的詩人詞人多是注重在做文章。

     往下,介紹詩詞、小說及戲曲的總集: 《詩經集傳》(朱熹)通行本。

     《詩經原始》(方玉潤)泰東書局有石印本。

     《詩毛氏傳疏》(陳奂)《皇清經解續編》本。

     《楚辭補注》(洪興祖)通行本。

     《楚辭集注》(朱熹)通行本。

     《古詩紀》(馮惟讷)原刻本。

     《玉台新詠》(徐陵)通行本。

     《全漢三國晉六朝詩》(丁福保)通行本。

     《樂府詩集》(郭茂倩)湖北官書局本,商務印書館本。

     《全唐詩》(康熙敕編)揚州局本,廣州刻本,石印本。

     《宋詩鈔》(呂留良、吳之振等)商務印書館本。

     《宋詩鈔補》(管庭芬等)商務印書館本。

     《明詩綜》(朱彜尊)原刻本。

     《湖海詩傳》(王昶)原刻本。

     《漢魏叢書》(程榮、何允中、王谟等)通行本。

     《唐代叢書》通行本。

     《太平廣記》(李昉)掃葉山房有石印本。

     《京本通俗小說》有正書局本。

     《宣和遺事》《士禮居叢書》本,商務印書館本。

     《說郛》(陶宗儀)商務印書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