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講
關燈
小
中
大
知兮,又何懷乎故都?既莫足與為美政兮,吾将從彭鹹之所居。
”如其屈原果能掉頭不顧,能抛棄他的祖國故鄉,飄然去獨善其身,便也罷了。
可是當他回過頭來的時候,“陟升皇之赫戲兮,忽臨睨夫舊鄉。
仆夫悲餘馬懷兮,蜷局顧而不行”,一股愛國愛鄉的熱情又油然而生了。
這樣感情豐富卻又絕對不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那麼最後之解決,隻有“赴湘流,葬于江魚之腹中”的唯一方法了。
屈原的思想始終是陷于理想與熱情的矛盾當中而不能自拔,他的作品的大部分,是表現這種富有藝術上的缺陷美的矛盾生活。
我們現在且舉他最負盛名的《離騷》中間最精彩的一段以為例: 跪敷衽以陳辭兮,耿吾既得此中正。
驷玉虬以椉鹥兮,溘埃風餘上征。
朝發轫于蒼梧兮,夕餘至乎縣圃。
欲少留此靈瑣兮,日忽忽其将暮。
吾令羲和弭節兮,望崦嵫而勿迫。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飲餘馬于鹹池兮,總餘辔乎扶桑。
折若木以拂日兮,聊逍遙以相羊。
前望舒使先驅兮,後飛廉使奔屬,鸾皇為餘先戒兮,雷師告餘以未具。
吾令鳳鳥飛騰兮,繼之以日夜。
飄風屯其相離兮,帥雲霓而來禦。
紛總總其離合兮,斑陸離其上下。
吾令帝阍開關兮,倚阊阖而望予。
時暧暖其将罷兮,結幽蘭而延伫。
世溷濁而不分兮,好蔽美而嫉妒。
朝吾将濟于白水兮,登阆風而绁馬。
忽反顧以流涕兮,哀高丘之無女。
溘吾遊此春宮兮,折瓊枝以繼佩。
及榮華之未落兮,相下女之可诒。
吾令豐隆乘雲兮,求宓妃之所在。
解佩纕以結言兮,吾令蹇修以為理。
紛總總其離合兮,忽緯繣其難遷。
夕歸次于窮石兮,朝濯發乎洧盤。
保厥美以驕傲兮,日康娛以淫遊。
雖信美而無禮兮,來違棄而改求。
覽相觀于四極兮,周流乎天餘乃下。
望瑤台之偃蹇兮,見有娀之佚女。
吾令鸩為媒兮,鸩告餘以不好。
雄鸠之鳴逝兮,餘猶惡其佻巧。
心猶豫而狐疑兮,欲自适而不可。
鳳皇既受诒兮,恐高辛之先我。
欲遠集而無所止兮,聊浮遊以逍遙。
及少康之未家兮,留有虞之二姚。
理弱而媒拙兮,恐導言之不固。
世溷濁而嫉賢兮,好蔽美而稱惡。
閨中既以邃遠兮,哲王又不寤。
懷朕情而不發兮,餘焉能忍而與此終古! 《離騷》是屈原一首最長的詩,共三百七十餘句。
屈原的藝術大手腕,在這首纏綿悱恻的長詩裡面,已盡量地表現出來。
他這首詩用的是獨創的自叙傳的體裁。
自他的遠祖、皇考,叙到他自己,叙到他自己忠貞的人格,叙到黨人的偷樂貪婪和懷王的昏庸。
次則講他政治失意後,乃南征就重華而陳辭,把禹、啟、羿、浞、澆、桀、湯、纣等人的事迹和自己的悲憤,都陳訴出來了。
他于是從蒼梧,曆遊縣圃、鹹池、扶桑、白水、阆風、春宮、窮石、洧盤、昆侖、天津、西極、流沙、赤水、不周、西海等處;他把羲和、望舒、飛廉、鸾鳳、雷師、鳳鳥、飄風、雲霓等,都給以生命化、人格化,任意去指揮。
作者描寫的範疇是無邊無際的。
宇宙的一切都是他抒寫的活資料,他毫無拘束地在想象界馳騁着自己的情思,自由放肆地表現“自我”,一點也不修飾隐諱。
我們看他在《離騷》裡面所表現的個性是多麼活潑:忽喜,忽怒,忽悲,忽笑,忽而要遠遊,忽而要見上帝,忽而要戀愛,忽而要問蔔,忽而望故鄉,忽而要自殺。
這完全是赤子的真情之流,故描寫異常真切動人。
誠如梁啟超所言:“幾千言一篇的韻文,在體格上已經是空前創作。
那波瀾壯闊,完全表出他的氣魄之偉大;有許多話講了又講,正見得纏綿悲恻,一往情深。
”在藝術的造詣上說,《離騷》實已臻入化之境了。
有了這樣成熟的作品為模範,難怪《楚辭》的影響要壓倒《詩經》了,難怪後之辭賦家都輾轉束縛在《楚辭》之下,模來拟去而不能翻身了。
《離騷》之外,《悲回風》《哀郢》《涉江》諸篇均佳。
《橘頌》藝術較差,大約是屈原初期的作品。
步着屈原的後塵而為《楚辭》的作者的,在楚國尚有宋玉、景差、唐勒諸人。
宋玉最有名。
《九辯》《招魂》(以上二篇見《楚辭》)、《風賦》《高唐賦》《神女賦》《登徒子好色賦》(以上四篇見《文選》)、《笛賦》《大言賦》《小言賦》《諷賦》《釣賦》《舞賦》(以上六篇見《古文苑》),共十二篇。
最可靠之作品惟《九辯》與《招魂》,其餘多有出于後人依托的嫌疑。
但如論其藝術上的價值,則《神女賦》《高唐賦》《登徒子好色賦》諸篇,都是極美豔的作品。
景差的創作,則至多隻有一篇《大招》。
唐勒則雖有《漢書·藝文志》著錄其賦四篇,可惜都失傳了。
”如其屈原果能掉頭不顧,能抛棄他的祖國故鄉,飄然去獨善其身,便也罷了。
可是當他回過頭來的時候,“陟升皇之赫戲兮,忽臨睨夫舊鄉。
仆夫悲餘馬懷兮,蜷局顧而不行”,一股愛國愛鄉的熱情又油然而生了。
這樣感情豐富卻又絕對不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那麼最後之解決,隻有“赴湘流,葬于江魚之腹中”的唯一方法了。
屈原的思想始終是陷于理想與熱情的矛盾當中而不能自拔,他的作品的大部分,是表現這種富有藝術上的缺陷美的矛盾生活。
我們現在且舉他最負盛名的《離騷》中間最精彩的一段以為例: 跪敷衽以陳辭兮,耿吾既得此中正。
驷玉虬以椉鹥兮,溘埃風餘上征。
朝發轫于蒼梧兮,夕餘至乎縣圃。
欲少留此靈瑣兮,日忽忽其将暮。
吾令羲和弭節兮,望崦嵫而勿迫。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飲餘馬于鹹池兮,總餘辔乎扶桑。
折若木以拂日兮,聊逍遙以相羊。
前望舒使先驅兮,後飛廉使奔屬,鸾皇為餘先戒兮,雷師告餘以未具。
吾令鳳鳥飛騰兮,繼之以日夜。
飄風屯其相離兮,帥雲霓而來禦。
紛總總其離合兮,斑陸離其上下。
吾令帝阍開關兮,倚阊阖而望予。
時暧暖其将罷兮,結幽蘭而延伫。
世溷濁而不分兮,好蔽美而嫉妒。
朝吾将濟于白水兮,登阆風而绁馬。
忽反顧以流涕兮,哀高丘之無女。
溘吾遊此春宮兮,折瓊枝以繼佩。
及榮華之未落兮,相下女之可诒。
吾令豐隆乘雲兮,求宓妃之所在。
解佩纕以結言兮,吾令蹇修以為理。
紛總總其離合兮,忽緯繣其難遷。
夕歸次于窮石兮,朝濯發乎洧盤。
保厥美以驕傲兮,日康娛以淫遊。
雖信美而無禮兮,來違棄而改求。
覽相觀于四極兮,周流乎天餘乃下。
望瑤台之偃蹇兮,見有娀之佚女。
吾令鸩為媒兮,鸩告餘以不好。
雄鸠之鳴逝兮,餘猶惡其佻巧。
心猶豫而狐疑兮,欲自适而不可。
鳳皇既受诒兮,恐高辛之先我。
欲遠集而無所止兮,聊浮遊以逍遙。
及少康之未家兮,留有虞之二姚。
理弱而媒拙兮,恐導言之不固。
世溷濁而嫉賢兮,好蔽美而稱惡。
閨中既以邃遠兮,哲王又不寤。
懷朕情而不發兮,餘焉能忍而與此終古! 《離騷》是屈原一首最長的詩,共三百七十餘句。
屈原的藝術大手腕,在這首纏綿悱恻的長詩裡面,已盡量地表現出來。
他這首詩用的是獨創的自叙傳的體裁。
自他的遠祖、皇考,叙到他自己,叙到他自己忠貞的人格,叙到黨人的偷樂貪婪和懷王的昏庸。
次則講他政治失意後,乃南征就重華而陳辭,把禹、啟、羿、浞、澆、桀、湯、纣等人的事迹和自己的悲憤,都陳訴出來了。
他于是從蒼梧,曆遊縣圃、鹹池、扶桑、白水、阆風、春宮、窮石、洧盤、昆侖、天津、西極、流沙、赤水、不周、西海等處;他把羲和、望舒、飛廉、鸾鳳、雷師、鳳鳥、飄風、雲霓等,都給以生命化、人格化,任意去指揮。
作者描寫的範疇是無邊無際的。
宇宙的一切都是他抒寫的活資料,他毫無拘束地在想象界馳騁着自己的情思,自由放肆地表現“自我”,一點也不修飾隐諱。
我們看他在《離騷》裡面所表現的個性是多麼活潑:忽喜,忽怒,忽悲,忽笑,忽而要遠遊,忽而要見上帝,忽而要戀愛,忽而要問蔔,忽而望故鄉,忽而要自殺。
這完全是赤子的真情之流,故描寫異常真切動人。
誠如梁啟超所言:“幾千言一篇的韻文,在體格上已經是空前創作。
那波瀾壯闊,完全表出他的氣魄之偉大;有許多話講了又講,正見得纏綿悲恻,一往情深。
”在藝術的造詣上說,《離騷》實已臻入化之境了。
有了這樣成熟的作品為模範,難怪《楚辭》的影響要壓倒《詩經》了,難怪後之辭賦家都輾轉束縛在《楚辭》之下,模來拟去而不能翻身了。
《離騷》之外,《悲回風》《哀郢》《涉江》諸篇均佳。
《橘頌》藝術較差,大約是屈原初期的作品。
步着屈原的後塵而為《楚辭》的作者的,在楚國尚有宋玉、景差、唐勒諸人。
宋玉最有名。
《九辯》《招魂》(以上二篇見《楚辭》)、《風賦》《高唐賦》《神女賦》《登徒子好色賦》(以上四篇見《文選》)、《笛賦》《大言賦》《小言賦》《諷賦》《釣賦》《舞賦》(以上六篇見《古文苑》),共十二篇。
最可靠之作品惟《九辯》與《招魂》,其餘多有出于後人依托的嫌疑。
但如論其藝術上的價值,則《神女賦》《高唐賦》《登徒子好色賦》諸篇,都是極美豔的作品。
景差的創作,則至多隻有一篇《大招》。
唐勒則雖有《漢書·藝文志》著錄其賦四篇,可惜都失傳了。